中國的根伺服器擁有自主權了嗎?

2020-12-19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興華】

近日,工信部發布公告批覆兩家國內機構設立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域名根伺服器(根鏡像伺服器)。隨後,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又推出了搭載龍芯CPU的域名伺服器以及國產域名管理軟體「紅楓系統」2.0版。這一系列動作隨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出現了「中國建設域名根伺服器」、「中國網際網路不再受制於人」等討論。

實際上,兩家機構建設的僅是域名根伺服器的鏡像伺服器,其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近一千臺。目前,在IPv4協議上,全球13臺根伺服器都為美國、歐洲、日本所有,中國尚無根伺服器。但中國有能力應對來自根伺服器上的隱患,讓中國網民正常上網不受影響。不過,企業域名一旦出現問題可能出現「斷網」現象。

當前,中、美、日等國正在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協議Ipv6,其中中國部署了4臺根伺服器。在各國加快發展Ipv6的浪潮下,中國此前似乎出現了「掉隊」。但自2018年底起,國內的大規模服務網絡開始明顯向Ipv6遷移。到今年5月,中國Ipv6網際網路用戶已快速增長至超過2億,且有望成Ipv6最大用戶市場。

域名根伺服器「三重奏」

2019年6月26日,工信部同意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設立域名根伺服器(F、I、K、L根鏡像伺服器)及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編號分別為JX0001F、JX0002F、JX0003I、JX0004K、JX0005L、JX0006L的域名根伺服器。

工信部要求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接受其管理和監督檢查,建立符合工信部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統並與指定的管理系統對接,保證域名根伺服器安全、可靠運行。同時為用戶提供安全、方便的域名服務,保障服務質量。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利益和用戶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根域名伺服器之外,工信部還批覆了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設立域名根伺服器(L根鏡像伺服器)及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的申請,後者將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編號分別為JX0007L的域名根伺服器。

此前,4月29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浙江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在杭州舉行了F根伺服器浙江鏡像節點上線發布會。這意味著杭州成為除北京外,全國唯一一個擁有一個以上根鏡像伺服器的城市,這將提高南方地區的上網速度,及穩定性與安全性。

6月28日,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國科學院軟體園宣布推出首款搭載國產龍芯CPU的域名伺服器。該伺服器被認為是中國底層技術中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強強聯合的成果,將從底層保護網際網路安全和穩定的核心。

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發表主題演講

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指出,CPU是信息產業的核心部件,域名伺服器是整個網絡系統的核心部件,二者強強聯合將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助力。不管是龍芯中科做CPU,還是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做域名伺服器,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的積累才能出成果。

會上,同步發布的還有國產域名管理軟體「紅楓系統」2.0版。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經理邢志傑介紹,2.0版本在根區數據更新、分發和加載等方面的功能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全面兼容國際標準RFC7706,支持本地根區服務。同時也探索了根伺服器擴展能力,突破全球13個根伺服器的數量限制。

邢志傑表示,紅楓軟體是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採用全新架構設計,花了8年時間打磨出來一套高性能、智能化的基礎軟體,在高性能解析、多線路智能調度、快速數據更新、擴展性等多方面優於傳統的域名管理軟體Bind。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全面適配國產處理器。

根伺服器影響幾何?

根伺服器(RootServer)是國際網際網路最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之一,負責網際網路最頂級的域名解析(如.com、.net、.org、.cn等)。在網際網路發展歷史上,美國利用先發優勢主導的根伺服器治理體系已延續近30年,而由於第四版網際網路協議(Ipv4)的技術限制,全球根伺服器的數量長期以來一直被限定在13臺。

據悉,唯一主根伺服器部署在美國,另外12個輔根有9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1個在日本。而現有根伺服器的運營實行單邊模式,特別是關鍵的根區文件的生成和分發也由網際網路數字分配機構(IANA)、美國商務部下屬的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和美國公司Verisign掌控。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網際網路研究所副所長陸峰日前表示,中方這次要建設的域名根伺服器的鏡像伺服器,與改變域名根伺服器受制於人的局面並沒有直接聯繫。目前,全世界域名根伺服器的鏡像伺服器有近1000臺,幾乎全球主要的運營商都有域名根伺服器的鏡像伺服器。

陸峰提到,在國內設立域名根伺服器的鏡像伺服器最大好處是提高域名解析效率,但鏡像伺服器的正常工作離不開域名根伺服器。應對域名根伺服器受制於人的最好做法是優化域名解析協議,推進國家級域名伺服器P2P解析。

歷史上,美國主導的根伺服器治理體系一方面造成了全球網際網路關鍵資源管理和分配不均衡;另一方面,缺乏根伺服器的國家抵禦大規模「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能力不足,在網際網路安全上存在隱患。

比如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美國被質疑刪除了伊拉克區域頂級域名.iq,造成了伊拉克經濟和對外交流等方面重創。不過,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於2005年歸還該域名時稱,伊拉克「斷網」事件並非由美國控制根伺服器導致,只是頂級域名運行機構自身出現問題。

針對網絡上流傳的「美國通過控制根伺服器讓中國斷網」,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毛偉曾表示,全球網際網路域名服務體系系統分為根、頂級域名、二級和二級以下域名,以及權威和遞歸域名解析服務、註冊服務根伺服器系統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境內和境外網絡的互聯互通,但絕不影響中國境內網絡的互聯互通。

此外,就算真的斷「根」了,也有應急方法來解決。在境內,可以採用根區數據備份並搭建應急根伺服器來解決;在全球層面,可以用根鏡像、Ipv6環境下的根伺服器數量擴展、根伺服器運行機構備選機制等方法來解決。中國有技術能力保證網民正常使用網際網路,訪問購物網站、視頻網站以及聊天、支付等這些網絡應用都不會有影響。

企業域名服務能力待提升

在網際網路安全方面,雖然不用擔心根伺服器被斷的隱患,但企業域名一旦出現問題將發生斷網現象。據了解,域名服務通常包括兩個大類,一是域名註冊服務,另外一個就是域名安全運營服務。兩項服務分別潛在合規性和服務能力不足的風險。

近年來,因域名故障導致的企業安全事件頻發。2014年12月,國內爆發規模最大的針對運營商網絡的惡性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事件,導致國內多個省份不斷出現網頁訪問緩慢甚至無法訪問的現象。阿里巴巴宣稱遭受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大的DDOS攻擊,攻擊共持續了14個小時,攻擊峰值流量達到每秒453.8Gb。

此外,國際方面,2015年3月,蘋果旗下iTunes商店、App Store及多個網際網路在線服務發生了全球性大面積故障,中斷時間長達11個小時;2016年10月,美國域名管理服務商Dyn DNS遭遇大規模DdoS攻擊,導致美國大半個網際網路斷網。其中受影響的包括Twitter、Airbnb、GitHub、Reddit、Spotify等知名企業。

圖為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毛偉

毛偉曾在2018中國網絡安全年會上表示,域名服務系統(DNS)是企業所有網絡服務的入口和支撐企業網絡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基礎設施,無論是內部穩定性問題,還是外部黑客攻擊,一旦域名服務發生故障,將將影響基於網絡的所有服務,造成企業斷網,帶來無法衡量的巨大損失和嚴重危害。

企業在域名服務上面臨的威脅主要來源於,域名註冊地帶來的合規風險和域名服務能力不足帶來的安全風險。首先,域名的管理機構、域名註冊服務商通常為商業公司,這些管理機構有能力刪除、鎖定域名,它們受所在國家法律法規管轄。如果企業網站註冊域名的管理機構或服務商是國外公司,則存在觸犯他國法律法規或其他原因而被關停的風險。

因此,企業在註冊域名時,可以選擇國內合規的註冊局或註冊商,有能力的企業也可申請自己的頂級域名。比如國內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和一些大企業,已經申請了「.baidu」「.taobao」的企業頂級域名,將管理權控制在自己手中。

另一方面,域名系統是企業網絡重要的基礎服務,但國內大部分企業還在採用開源軟體並加以簡單配置的初級階段。域名系統長期處於缺乏運行規範管理、專業人員維護狀態,配置錯誤、性能不能充分發揮、軟體版本不能及時升級、出現故障不能及時有效處理等情況普遍發生。

對此,可以從內部、外部同時開展相關措施。在內部,企業應避免人工失誤,避免程序出錯,網絡加強災備。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接入多家運營商網絡,避免網絡出現阻塞時,導致用戶訪問異常;對於外控,企業應加強自身安防能力,防範攻擊和劫持。

Ipv6將重構國際網際網路秩序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域名系統安全擴展(DNSSEC)、多語種域名(IDN)、新頂級域(new gTLD)等新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域名系統正在影響著各行各業。此外,網際網路在各種智能終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方向快速發展,IP位址的需求量將呈爆炸式增長。

由此,目前全球對承載網際網路應用業務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核心技術的擴展、安全、穩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根伺服器系統無論從數量、技術,還是從運營模式都已經不能滿足技術和產業發展需要。Ipv6的發展和普及則是扭轉現狀的根本解決方案,國際網際網路根伺服器體系由Ipv4向Ipv6演進成必然趨勢。

據了解,Ipv4地址總長度是32位,這意味著全球最多只有42.9億個地址。而Ipv6的長度達到了128位,總計增加了340萬億個IP位址。2011年2月,最後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畢,2011年4月,亞太網際網路信息中心(APNIC)宣告Ipv4地址發罄。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Ipv4地址數量為3.30億,而網民規模達到5.13億。

目前,中國網民數量達8.29億,但Ipv4地址並沒有再增加,相當於至少兩人共享一個IP動態地址。另一方面,據估算,中國未來IP位址需求總量將到500億。除了根伺服器的相關影響,IP位址匱乏也將成為制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嚴重問題。而Ipv6將能滿足中國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2012年6月6日,國際網際網路協會舉行「世界Ipv6啟動紀念日」,Ipv6協議宣告正式啟動。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日前表示,工程中心抓住歷史機遇,於2013年聯合日本和美國相關運營機構和專業人士發起「雪人計劃」,提出以Ipv6為基礎、面向新興應用、自主可控的一整套根伺服器解決方案和技術體系。

在與現有Ipv4根伺服器體系架構兼容基礎上,「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伺服器架設,其中1臺主根和3臺輔根部署在中國。劉東表示,這事實上讓全球形成13個原有根加25個Ipv6根的新格局,為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表示,Ipv6是中國參與全球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重要契機。我國制定了規模部署的行動計劃,要求「從網際網路應用、網絡基礎設施、應用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關鍵前沿技術等五大領域深化Ipv6發展。」其中特別強調了要強化網絡安全,維護國家信息網絡安全保障,突破關鍵前沿技術,構建自主創新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產業形態。

綜合來看,Ipv6的規模部署和應用不僅有助於我國在國際網際網路體系獲得更多的話語權,也有利於我國在以下一代網際網路為核心的網絡空間中取得萬物互聯時代的發展主動權,同時也鞏固了網絡安全、「國防」力量。

中國Ipv6發展進度怎樣?

自2016年起,各國都在加快Ipv6的發展。2017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到2018年末,Ipv6活躍用戶數達到2億,在網際網路用戶中的佔比不低於20%;並要求在國內用戶量排名前50位的商業網站及應用、省部級以上政府和中央及省級新聞及廣播電視媒體網站系統等全面支持Ipv6。

在上述文件出臺一周年之際,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於2018年11月1日在北京發布了《支撐中國Ipv6規模部署——中國Ipv6業務端到端貫通用戶體驗監測報告(第一期)》。在監測的中國網站中,只有7.59%的網站支持Ipv6,中央及省級政府、中央媒體及中央企業支持率為8.33%,前50家網站支持率為4%。

《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31日,移動寬帶Ipv6普及率為6.16%,Ipv6覆蓋用戶為7017萬戶,Ipv6活躍用戶為718萬戶;固定寬帶Ipv6普及率為0.65%,Ipv6覆蓋用戶為240萬戶,Ipv6活躍用戶數為233萬戶。二者合計951萬戶。這暴露出我國移動寬帶、固定寬帶Ipv6普及率及網站、APP的Ipv6支持率等業務發展情況並不盡如人意。

另據權威機構APNIC統計,截至2018年10月31日,全球Ipv6用戶率最高的是比利時(58.12%),第二至十位依次是印度(52.51%)、美國(42.08%)、德國(41.35%)、希臘(37.27%)、瑞士(33.43%)、烏拉圭(32.36%)、盧森堡(32.30%)、英國(26.72%)、日本(25.01%)。而中國Ipv6用戶率為0.63%,活躍用戶為464萬戶,排名第71位。

對此,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席科學家傅承鵬介紹說,中國Ipv6部署出現積極變化,但與「Ipv6行動計劃」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原因是網絡改造對應用支撐能力存在欠缺,終端及業務應用與Ipv6網絡不匹配,使用戶實際使用體驗較差,中國Ipv6發展任重道遠。

清華大學李星教授曾表示,阻擋Ipv6在中國步伐的首要原因是中國已習慣NAT地址轉換導致對Ipv6地址的需求並沒有那麼迫切。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Ipv6的升級改造是件風險高且成本大的工程,有賴於電信運營商與知名信息提供商尤其BAT的共同努力。Ipv6的發展需要企業的前瞻性和遠見性,如果他們都能行動起來,Ipv6的推動就會容易,反之則難。

不過,2018年末,APNIC在進行調研後發布的《中國Ipv6突然加速》文章中指出,在中國,Ipv6的使用已經發生了大規模的變化。從11月開始,在這些大規模的服務網絡中,顯示出了很多明顯地向Ipv6遷移的跡象。如果有人希望中國成為未來幾年推動網際網路大規模Ipv6遷移部署臨界點的最後一環,那麼情況看起來非常令人鼓舞。

5月18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19數位化「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上,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表示,網際網路協議由Ipv4向Ipv6過渡的速度正逐漸加快,Ipv6全球普及率已達27%。亞洲將成為Ipv6的主戰場,印度和中國將成為Ipv6最大的用戶市場。目前,中國Ipv6網際網路用戶已超過2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根伺服器是啥?詳解IPv4和IPv6的根伺服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因為我國網際網路起步較晚,因此全球總共13臺IPv4根伺服器,我國連一臺也沒有,IPv4根伺服器其實就是全球網際網路的總站,可以掌握全球網絡服務。中國之所以以前一直沒有自己的IPv4根伺服器,一方面因為這些伺服器都掌握在美國手裡,一個美國人可以有6個IP位址,而咱們中國卻要26人共用一個IP位址。
  • 11個「根伺服器」都在美國,若他們關網,我們會癱瘓嗎?
    作者:年負「根伺服器」這個名詞看起來神秘,實際上代表的是IP位址。目前,全球只有13個「根伺服器」,其中一個主根伺服器在美國,在其餘的12個輔根伺服器中,有10個在美國。相加起來,美國擁有11個根伺服器,幾乎算得上是根域名的壟斷和威脅。
  • 根伺服器有哪13個_為什麼沒有中國
    、挪威的.no等),美國政府對其管理擁有很大發言權。CNNIC(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正是中國這一行動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的域名管理機構,CNNIC做了幾個大動作:CNNIC成立前,將CN域名伺服器從德國搬回中國,這是掌握國家域名主導權的前提;2003年,CNNIC開始探索出思路,以市場手段推廣CN域名;2006年,CNNIC開通五大頂級節點,實行備災管理,只要網站應用的是CN域名,就算全部國際線路中斷,CNNIC也有應急措施保障其解析;2006月12月,中國開通「根域名中國鏡像伺服器」,這意味著今後中國網民在訪問任何以
  • 面對美國根伺服器「卡脖子」,俄羅斯和中國正出手
    2019年6月24日,「工信部批覆同意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設立域名根伺服器(F、I、K、L根鏡像伺服器)及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新聞曝光後,「中國開始建設域名根伺服器」這一話題在網上開始驟然升溫。實際上,同一天,工信部還批准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建設域名根伺服器(L根鏡像伺服器)。
  • 全球IPV4地址正式宣布耗盡,中國設立IPV6根伺服器
    那在制定IPV4的時候,中國還比較落後,沒有我們制定規則的份。在根伺服器方面,全世界IPv4根伺服器只有13臺,1個為主根伺服器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中國一個都沒有)。
  • 四臺網際網路根伺服器落戶中國,從此不再怕美國人「斷網」了
    建立網際網路跟伺服器有多重要,這對我國來說有多重要?有人說這好比是我們自己有一個燈塔,指引著在網際網路世界的方位。網際網路最早起源於美國,在九十年代之前一直作為軍事科研服務,目前的全球的根伺服器一共十三臺,這十三臺ipv四根域名伺服器,名字分別是A至M。
  • 美國一拉閘中國就斷網?為什麼我們沒有根伺服器
    意味著作為網際網路誕生地,本來就擁有主動權和決策權的美國,將進一步加強對網際網路的控制權。於是網上就有了"美國可以隨時讓中國斷網"的聲音,說是由於網際網路的根伺服器主要在美國,美國可以通過根伺服器直接關閉中國的網絡,就像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直接把伊拉克域名".iq"的所有網站從網際網路消失。先不追究事件的真實性,話說回來,美國真的能靠根伺服器斷了中國的網絡?
  • 從IPv4到IPv6,中國根伺服器到底誰說了算
    IPv6時代正快速來臨,在IPv4時代,人們一直困惑的「中國缺乏DNS根伺服器」的情況是否因此有了改善?一些報導中所說的中國已經部署了IPv6的1臺主根,3臺輔根的根伺服器又是怎麼回事呢?一些自媒體之基於中國沒有全球根域名伺服器,如果一旦被「卡住脖子」,斷掉了根伺服器的訪問途徑,無法進行域名解析,就可能被斷網了。這就如同沒有「中國黃頁」,人們寫信時查詢不到對方的地址,自然也就無法通信了。   現在,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全球有13個根伺服器(1個主根伺服器+12個輔根伺服器),其中主根伺服器和9個輔根伺服器都在美國,另外英國、瑞典和日本各有一個輔根伺服器。
  • 中國信通院在華南地區設立域名根鏡像伺服器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9日表示,已於6日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在廣東省廣州市設立境內編號為JX0010K的域名根鏡像伺服器。這是中國信通院年內獲批的第三個根鏡像伺服器。
  • 美國將關閉不了中國網絡,IPv6加快部署,中國有了根伺服器
    13臺IPv4根伺服器主要在美國,可毀掉全球任意網絡美國之所以能夠對其他主權國家輕易地發起網絡攻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的根伺服器,掌握著絕大部分的域名控制權。在IPv4根伺服器管理體系下,全球一共13臺根伺服器,編號為A到M,美國獨佔10臺,包括1臺主根伺服器和9臺輔助伺服器,其他英國、瑞典、日本各一臺輔助伺服器。而中國作為全球網民最多、網際網路訪問量最大的國家,無一臺根伺服器。
  • 根域名伺服器為什麼那麼重要?
    它們都是根域名伺服器A、E、F、J、H、I、J、K、L的鏡像根伺服器,我國境內發出的對根DNS的請求,其實都是由鏡像完成的。為什麼我國只有IPV4的根鏡像根伺服器?導致了查詢根域(.)的NS記錄時,512位元組只夠返回包含13個由A-M命名的根域名伺服器的NS記錄和A記錄的響應。由於我國的網際網路起步很晚,並沒有機會分得13個根伺服器中的一個。13臺根伺服器9臺在美國、1臺在英國、1臺在日本、1臺在瑞典。美國中斷我國的根伺服器服務怎麼辦?真就沒有辦法上網或者不安全了嗎?
  • 「雪人計劃」在全球架設IPv6根伺服器 中國部署4臺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張瑩 楊駿)記者日前從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獲悉,由該中心牽頭髮起的「雪人計劃」已在全球完成25臺IPv6(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根伺服器架設,中國部署了其中的4臺,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困境。
  • 域名知識篇:域名DNS根域名伺服器背後的故事
    2014年1月21日,由於解析中國所有通用頂級域的根伺服器出現DNS汙染事件,百度、新浪、騰訊、京東等諸多網站的在此次事件中,各大網站均被劫持到65.49.2.178這個位於美國IP上,一度無法訪問。   上述網絡局部癱瘓僅僅是因為根伺服器異常或黑客攻擊所致,假如作為根伺服器主要管理者的美國出手,帶來的影響將是異常巨大的。
  • 14歲能否擁有性自主權?代表委員這樣說……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具備性自主權,那麼就無法進入婚姻;如果一個人可以自主的進入婚姻,那麼也應該同時具有性自主權。反觀我國目前的14歲。要知道我國的合法婚姻年齡女性是20歲,男性是22歲。比美國、法國都晚很多。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中國,女孩子14歲就「發育成熟」到了可以擁有性自主權的程度,但直到20歲才能結婚。這中間6年是什麼意思?是鼓勵婚前性行為?
  • 為什麼域名根伺服器只能有13臺呢?
    為什麼域名根伺服器只能有13臺呢? 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網際網路的主目錄,全世界只有13臺(這13臺根域名伺服器名字分別為「A」至「M」),1個為主根伺服器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 國外雲伺服器有哪些?國外雲伺服器大全
    國外雲伺服器有哪些,通常被我們所稱為國外雲伺服器是除中國大陸雲伺服器之外的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雲伺服器,比如:美國雲伺服器、韓國雲伺服器、日本雲伺服器等,那麼你知道常見的國外雲伺服器有哪些嗎.下面我們就聊聊國外雲伺服器大全都有哪些國家的雲伺服器:一、美洲雲伺服器美洲雲伺服器以美國雲伺服器舉例說明
  • 我國網絡受美國「根伺服器」限制,一旦對方關閉,會受到影響嗎?
    網際網路在全球的覆蓋,為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都不可或缺,我國這些年也崛起了許多網際網路巨頭,成為了該領域的大國,不過我國在該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阻礙需要去克服,比如根伺服器。假如該伺服器被美方所關閉,我國會不會斷網……根服務很重要嗎?它究竟是什麼?
  • 「廣電根+華數根」首個行業IPv6根伺服器系統啟動上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丁文華、樊邦奎、於全,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國家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省市領導周國輝、戚哮虎、劉德生,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毛光烈和省市有關方面負責人,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APNIC資深科學家George Michaelson等外國專家出席本次峰會。
  • 《我的世界》想要免費的伺服器?我來教你,擁有自己的伺服器!
    我的世界有兩個版本,玩家們喜歡將這兩個版本分為國際服和中國服,但是你知道可以自己搭建伺服器嗎?雖然自己搭建的伺服器只能容納幾個人一起玩,但是擁有一個自己的伺服器也是非常帥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怎樣擁有自己的伺服器吧。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電子社保卡上線,中國域名根伺服器,蘋果收購...
    中國域名根伺服器來了!網絡管理不再受制於人目前全球13臺主要的根伺服器中美國控制的有10臺,國內尚無自己的根伺服器。日前根據工信部的公告,工信部同意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設立域名根伺服器(F、I、K、L根鏡像伺服器)及域名根伺服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編號分別為JX0001F、JX0002F、JX0003I、JX0004K、JX0005L、JX0006L的域名根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