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棗≠更好吃 水果好壞誤解很多

2020-12-21 山東頻道

原標題:歪瓜裂棗≠更好吃 水果好壞誤解很多

口感不甜的水果糖分少嗎,歪瓜裂棗更好吃嗎……在這個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各種有關水果的疑問也多了起來。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專家總結「有關水果的幾個不等式」,讓大家明明白白吃水果。

口感不甜≠糖分低。很多人認為,水果的甜度和其含糖量呈正相關,但事實並非如此。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水果的甜度不僅與含糖量有關,還與糖的種類(例如果糖比蔗糖甜)、酸味有關。

水果中的「糖」其實是指所含碳水化合物的總量,有些吃起來不甜的水果含糖量也較高,比如火龍果和獼猴桃,口感偏酸,但數據顯示,每100克火龍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3.3克,每100克獼猴桃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4.5克。按碳水化合物總量計算,這兩種水果都算得上真正的「高糖」食物。此外,含糖量較高的水果還包括蘋果、杏、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等。

糖分高≠升糖指數高。糖友選水果應尤其慎重,不能只關注含糖量多少,要考慮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常說的「GI值」,比如西瓜含糖量雖低,但GI值為72,屬於升糖指數高的水果,而蘋果和梨含糖量雖高,但GI值僅為36。事實上,大多數水果「升糖指數」(GI)較低,升高血糖的作用並不強烈。例如,蘋果、梨、桃、杏、李子、櫻桃、葡萄、柚子等大部分水果的GI值明顯低於饅頭、米飯等食物,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每天200克左右)。少部分水果,如菠蘿、芒果、西瓜、芭蕉、香蕉、獼猴桃等GI偏高,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每天100克左右)。個別水果如大棗,GI值較高且含糖量較大,並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口感酸≠營養好/差。有人認為,越甜的水果營養越高,而有些人觀點卻恰恰相反。事實上,水果的營養素和保健成分的含量與甜度關係不大。一般來說,對於同一種水果,味道略有酸澀的品種,其中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含量更高一些。比如說,特別甜,一點酸澀味沒有的柑橘,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就比略有酸澀味的品種低一些。這是因為,大部分保健成分都有點不令人愉快的滋味,或者酸,或者澀,或者苦,基本上都與甜味無關。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水果越酸澀營養越好,因為過於酸澀的水果吃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反而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歪瓜裂棗≠更好吃。「歪瓜裂棗」更好吃的說法一直在民間流傳,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植物學博士史軍認為這種說法比較片面,因為有些水果在逆境脅迫下,可能會生長速度減緩或更趨於成熟,澱粉轉化為可溶性糖類,因而口感會更甜,所以,從這種角度來看,民間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另一些生長過快導致畸形的水果,營養物質尚未來得及積累,反而口味寡淡、質感不佳,甚至有的水果在生長中,承受了不當壓力,果蔬內細胞壁不斷加厚,排列緊密,纖維變粗,組織硬化,從而導致口感變差。遺憾的是,其口感是變好還是變差無法單從外表判斷。其實,果蔬的口味主要是由種植區域、生長條件和品種本身決定的,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另外,在營養品質方面,對於同品種果蔬,長相難看的與好看的相比,也不會有顯著區別。▲

(本文由本報特約記者 方曉 採寫)

相關焦點

  • 歪瓜裂棗真的更好吃更健康嗎?
    歪瓜裂棗真的更好吃嗎(華蓋供圖) 生活中,不少市民在買水果的時候往往專挑一些「其貌不揚」的歪瓜裂棗,它們「外表酷內裡甜」,的確會比一般水果的口感更佳。而在民間,也有俗話說「蟲桃爛李,好吃無比」。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種方式挑選水果對嗎? 對此,專家介紹說,在果實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受到外界的壓迫、水分以及糖分過多等原因影響,都可能導致有些果實外表爆裂,也就形成了常說的歪瓜裂棗。這些在適當的「逆境」脅迫下生長出來的畸形果實,往往更容易趨於成熟,因為逆境脅迫往往會刺激果實中的乙烯更快釋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實成熟的一種物質。
  • 歪瓜裂棗為何更好吃 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圖)
    在中國民間,有種說法認為,歪瓜裂棗更好吃;而另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說是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   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這些說法是否真有科學道理?  什麼原因讓這些水果長得醜陋  記者找到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汪良駒教授,詢問這些歪瓜裂棗究竟是如何長成的?
  • 為「歪瓜裂棗」正名
    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每年這個時候,正是各色水果紛紛上市之時,在琳琅滿目、新鮮水嫩的各種水果中,不乏一些長相古怪、凹凸不平的畸形水果。人們挑選水果時當然是選外皮光滑新鮮的,那些外表看起來醜陋的水果,最終會被挑剩下來。在中國民間,有種說法認為,歪瓜裂棗更好吃;而另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說是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
  • 「歪瓜裂棗」能吃嗎?這樣的畸形水果最好不吃
    柿子(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婷)小的時候民間有種說法,認為歪瓜裂棗更甜、更好吃;而另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認為畸形水果得了「植物癌症」,絕不能吃。面對眾說紛紜,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畸形水果是指那些長相古怪、凹凸不平的水果。造成這些水果畸形的原因既有人為因素,也有環境因素。比如輻射就是因素之一,吃了輻射水果就會致癌嗎?不一定。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它們會危害人體健康,相反,有些經過射線照射的食品對人體反而是有好處的。
  • 做人,別活成歪瓜裂棗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我們的開始階段,都是花開結果,只是,在果實成熟的路上,我們需要經歷很多風霜雨雪的洗禮,一不小心,我們就可能變成了另一個難看的自己。所以,人生路上,我們一定要記住:別活成歪瓜裂棗。一個人,如果連孝道都不懂,那麼,這樣的人,估計也不是什麼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他們甚至充當啃老一族,拼命吸附著父母的心血,讓自己成為了一棵掛在老樹上的歪瓜裂棗,遲早要被人一竿子打下來的。一個人,和朋友相處,不要做歪瓜裂棗。
  • 農村的「歪瓜裂棗」為啥好吃?只有吃過的才會懂,你吃過嗎?
    農村有句損人的話,說這個人長相不好,常說「長得像歪瓜裂棗」。其實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歪瓜裂棗很好吃,不像損人的話所形容的那樣。至於歪瓜裂棗為啥好吃,咱們共同回味一下。先說歪瓜,其實歪瓜是畸形瓜,往往長得「頭大身子小」,歪歪扭扭。
  • 「歪瓜裂棗」太多,怎麼才能買到營養好吃的大棗呢?
    俗語常說「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想要皮膚好,粥裡加紅棗」由此可見紅棗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食品,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用來烹飪、烘焙。但是現在市面上紅棗大小不一、質量參差不齊,正所謂「歪瓜裂棗」太多太多了。怎麼才能買到營養好吃的大棗呢?大叔來給大家普及下挑紅棗的竅門!
  • 歪瓜裂棗究竟好不好?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歪瓜裂棗更好吃」的說法,但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畸形果蔬是打了激素,不能吃」的觀點也在流傳。本期,《生命時報》記者專訪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馮曉元、高級農藝師王小偉和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植物學博士史軍,告訴讀者權威答案。
  • 其貌不揚水果成新寵 歪瓜裂棗好吃有一定科學道理
    打開電腦,網上到處叫賣號稱「最醜最甜」的醜橘子;走進菜場,攤販們叫賣不好看卻好吃的醜蘋果;打開微信朋友圈,還有不少醜梨、醜柚子、醜核桃等著你下單。今年,水果圈裡「醜」字流行,各種其貌不揚的醜水果成為市場的新寵。
  • 歪瓜裂棗並非越醜越好
    最近,一些以「醜」為賣點的水果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歪瓜裂棗,越醜越好,越醜越原生態,越醜越放心。真的是這樣嗎?熱銷的醜蘋果最近,北京市民小趙趕了一把時髦,認購了一棵樹。原來,他是在某社交網購平臺上花了不到一千元,認領了外地的一棵蘋果樹。認領後就可以按時提取這棵樹上的蘋果。
  • 「陳情男團」對自己顏值誤解多深?得過且過、歪瓜裂棗、善始善終
    「陳情男團」對自己顏值誤解多深?得過且過、歪瓜裂棗、善始善終今年夏天最火的一部古裝劇,要數《陳情令》了,儘管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但熱度依舊不減,很多小夥伴們都還在刷劇,當然了,這部劇的成功,也不是隨隨便便沒有道理的,劇組對角色的理解,和對演員的選擇,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劇中的每個選角,都十分符合角色的設定。
  • 真正的人才,都來自於歪瓜裂棗
    任正非說過,華為真正的人才,都來自於歪瓜裂棗。所謂的歪瓜裂棗,就是不願意接受條條框框的束縛,不隨大流,能充分展現個性才華的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這也許是華為成功的秘密。其實各行各業都如此。在我的心目中,網紅羅玉鳳、流浪大師沈巍、農民歌手朱之文都是民間的歪瓜裂棗,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成功的。也許有人認為,這算不得什麼。但要是把他們同我們身邊如同一個生產線上造出來的大眾相比,說他們成功,一點也不為過。還有很多大家熟知的科技人才,發明家,都是人們眼中的異類,是歪瓜裂棗,但他們都取得了輝煌成就。
  • 男星們對自己顏值誤解有多大?普通好看朱一龍,歪瓜裂棗宋繼揚
    但偏偏有些人對自己的顏值就有很深的誤解,對自己顏值的評價簡直慘不忍睹,網友們也不禁想大喊一句「聽聽這是人說的話麼」?《陳情令》劇組那是公認的一水兒的高顏值,就連反派溫晁的扮演者賀鵬都因為顏值高而不那麼招人恨。真正讓網友們明白了「原來我不是不喜歡反派,我只是不喜歡長得醜的反派」。雖然他們的相貌在我們這裡是很能打,但在他們自己嘴裡就沒有這麼高的評價了。
  • 歪瓜裂棗 可能更營養
    更高的含糖量意味著發酵之後酒精含量更高,可以做成更美味的蘋果酒。歪瓜裂棗般的蔬果在今天已是越來越多商家的搶手貨,從2016年4月份開始,加州一些全食超市開始售賣外觀「不怎麼樣」但是富含營養的農產品。  有機蔬果「生存壓力」大  產生的抗氧化劑也更多  這些水果在努力生存的過程中,真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豐富營養嗎?我們推測,有機水果和蔬菜應該是這樣。
  • 「歪瓜裂棗」才夠甜?解開紅棗6大迷思
    紅棗一向被視為滋補聖品,有的人主要看中於它的補血功效;有的人覺得「歪瓜裂棗」才最甜;有的人認為紅棗功效如此多等同於藥物……今天為你一一解開這些迷思,讓你正確認識紅棗。
  • 任正非表示,華為真正的人才,都來自於歪瓜裂棗,看完恍然大悟
    任正非表示,華為真正的人才,都來自於歪瓜裂棗,看完恍然大悟1963年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已併入重慶大學),畢業後就業於建築工程單位。在網際網路上有這樣一個披露:任正非表示,華為真正的人才來自於歪瓜爛棗。我們都知道歪瓜裂棗的本意是貶義的,那麼為什麼人們真的會這樣說華為的員工呢?其實,任正非口中的歪瓜裂棗,並不是為了貶低員工。任正非很有戰略眼光,他的哲學思想、管理體制和用人方法都不一樣。在公司裡,有些人不遵守規則,但他們的表現很好,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想法。
  • 任正非:我們要容忍一些「歪瓜裂棗」
    「以前一說歪瓜裂棗,他們把「裂」寫成劣等的劣。我說你們搞錯了,棗是裂的最甜,瓜是歪的最甜。他們雖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們從戰略眼光上看好這些人。 」文/心聲社區(HWxinsheng) 內容有刪減「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成先烈」超前太多的技術,當然也是人類的瑰寶,但必須犧牲自己來完成。
  • 過年回家,我總是親戚眼中的歪瓜裂棗
    回家總逃不過的問題,就是面對親戚們,因為我總是他們眼中的歪瓜裂棗。我眼中的親戚房和車還很遙遠,又不能暴露自己年入三十多萬的事實,況且自己也沒幾個對象,只能默默地點上煙,用幾個「沒有」、「還行」、「湊活吧」來敷衍,然後就會成為親戚眼中的歪瓜裂棗。
  • 疫情加劇糧食危機,高度依賴進口的新加坡打起了「歪瓜裂棗」的主意...
    這些年來,讓歪瓜裂棗重獲新生的理念在新加坡逐漸深入人心,新加坡食物銀行收到的食物捐贈從2012年的2噸增長到2017年的720噸。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除了疫情本身,糧食供給與食品安全也備受關注。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疫情可觸發巨大的糧食危機,使全球遭受嚴重飢餓的人數增加近一倍,至2.65億。
  • 男子花50元買一個「歪瓜裂棗」榴槤,打開一看很驚喜,值不值?
    男子花50元買了一個「歪瓜裂棗」榴槤,打開一看很驚喜,你們覺得值不值?說到網購,最近小優就看到男子網購了一個榴槤,拆開包裝的時候看到這個榴槤長得歪瓜裂棗的當男子掰開榴槤的時候就很驚喜了,這裡面的榴槤果肉是很飽滿的,而且還有很多瓣果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