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際網路餐飲品牌「自嗨鍋」決定從線上走到線下,越來越多名為「自嗨鍋火鍋煲仔飯」的餐飲門店出現在人們眼前。據了解,自嗨鍋目前的線下門店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菜品主要分為充電煲、美味火鍋煲、小菜三個系列,人均30元左右,主打產品為煲仔飯。
大眾點評信息顯示,自嗨鍋杭州高新文教區門店自今年七月開始試營業,開門至今點評指數為三星半,評級處於中低等水平。從進店消費者的留言點評來看,不乏一大批自嗨鍋自助小火鍋的老顧客,具備一定的品牌忠誠度。其他消費者則主要為周邊工作學習的白領、學生。
據了解,自嗨鍋投產於2017年底,並於2018年正式入市。旗下產品多為預包裝產品,消費者可以通過自助加熱,方便快捷地解決吃飯問題。目前,自嗨鍋已涵蓋火鍋、煲仔飯、便當、粉、面等多個品類,旗下SKU(庫存保有單位)超過200種,大多通過自熱、衝泡、即食等食用方式。
據天貓數據顯示,自熱火鍋的消費群體主要為00後、05後,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群體佔比近五成。自熱食品的出現,正好填補了「宅青年」對方便麵與外賣消費需求之間的空白。
記者了解到,自嗨鍋首個火鍋系品類上市一年內,銷售額即突破億元大關,堪稱一款不折不扣的網紅產品。數據顯示,去年「雙12」期間,自嗨鍋的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全年全渠道銷售額達近8億元。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今年上半年自嗨鍋的銷售業績也達到了6億元。
不同於傳統的速食產品,自嗨鍋自誕生初就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渠道,自嗨鍋將其自身定位為網際網路餐飲,早期通過大量的影視植入、社交互動、網紅直播、KOL(關鍵意見領袖,對群體購買行為有較大影響力的人)帶貨等營銷渠道,與傳統方便速食產品的銷路差異化巨大。
自嗨鍋顯然不滿足純線上的玩法,並企圖尋找業績第二增長極,短短一年內,自嗨鍋開始瘋狂融資。10月29日,自嗨鍋宣布完成超過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5億美元,中金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跟投。不到一年時間裡,自嗨鍋已累積獲得三輪融資,去年年底,自嗨鍋獲得來自華映資本的A輪投資,融資規模未披露;今年上半年獲得經緯中國投資的逾億元B輪融資。
但也有網友對於自嗨鍋線下開店的做法表示質疑,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方便食品類市場在近兩年迎來井噴式發展,所以才使得速食食品迎來新風口,並備受資本青睞。自嗨鍋此番轉戰線下,雖然餐飲行業整體正緩慢地復甦,但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前,線下餐飲門店仍然是一門具有風險的生意。(消費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