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超大型教會牧師羅伯·貝爾責備福音派教會 稱選擇川普暴露...

2020-12-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最近,頗具爭議的前超大型教會牧師羅伯·貝爾(Rob Bell)在一次採訪中承認自己從沒有在福音派中感到舒適,指責福音派基督徒大力支持唐納德·川普總統顯露出他們所持有的真實價值觀。

貝爾曾經帶領過密西根州的馬爾斯山聖經教會(MarsHill BibleChurch in Michigan),之後因支持同性婚姻而引發爭議。2011年,他的著作《真愛無敵》(Love Wins)挑戰了基督教對於地獄的看法。上周四,他在接受《教會時報》(The Church Times)採訪時表示,異端這一稱呼或多或少已經成為他榮譽的徽章了。

當談及離開馬爾斯山聖經教會後所參與過的各種文化和信仰活動時,他承認他從來沒有在自己小有成就的福音派亞文化圈中感覺輕鬆過。他表示:即便在當地的教會擔任牧師,我也覺得像是在看一出奇怪的荒誕秀。

貝爾指出,美國的基督徒一直因政治問題而產生分歧。他至今還記得當他在馬爾斯山聖經教會做反對伊拉克戰爭的講道後,有些人就離開了教會。他說自己開始意識到對人們而言,有一種宗教遠比任何涉及到上帝、耶穌、甚至聖經的事物還要神聖——那就是美國。」 在談到槍械法案和第二修正案辯論時,他說:即便是槍枝,它也是更為神聖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槍枝是不能受到批評的,這是不允許質疑的。

他繼續說,福音派對川普的大力支持揭示了很多人如何理解福音的。貝爾堅決地認為:福音絕對不是充滿恩典、憐憫、團結和非暴力的耶穌所走之路。它只是有關保護這一特殊的21世紀、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者對於世界的願景,而且它也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偽裝成耶穌,同時也暴露其腐朽和骯髒的靈魂。

川普總統的才能之一就是使現在的一切都變得公開。他談到道德、信仰和對上帝的信任,都使用了耶穌一詞。但這並不是真的:所有一切都是一個巨大的幻影,相比之前看到過這個幻影的人,現在看到的人更多——這點很重要。

貝爾承認,很多人會認為他的觀點偏激,但他也指出拉丁語對偏激radical)一詞的翻譯為(譯者註:英語「radical」來自拉丁語「radix」,意為「root」 。他表示:偏激者並不會是這些徘徊在草叢深處中的人,而是想回到本源的人。因為目前的傳統已經走偏了。

耶穌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反抗當時的羅馬帝國,而且還是一種提倡互相關愛的顛覆性行為。犧牲之愛才會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是靠強制性的軍事暴力行為。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需要效仿耶穌的行為。

這位超大型教會的前任牧師也不害怕異端這一描述,比如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有關其個人生活和事工的紀錄片,其標題就是用這個詞。

其他福音派人士,比如作家、全國聯合火線廣播頻道主持人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開始回擊那些稱支持川普的福音派人士為偽君子的言論。

布朗在1月份《基督郵報》的專欄中寫道:很大一部分的福音派確實按照他們所傳之道而行事,按照聖經的價值觀來生活和養家。事實上,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會被討厭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與眾不同,因為我們願意違反常規。在福音派支持唐納德·川普之前,多年來,我們就已經與納粹、3K黨和伊斯蘭恐怖分子所相提並論了,更不用說被稱呼為盲信者和恐同者之類的了。今天持續性的攻擊只是提升了極端、煽動和虛偽指控的門檻。我們被那些敵視我們價值觀人和妖魔化我們的人稱為『偽君子』,這是毫不令人意外的。

貝爾曾經說過,他並不懷疑地獄本身的存在。但他認為所有不相信耶穌的人都會去那裡,這個觀點被一些知名福音派人士所批評。

世界著名的葛培理牧師之子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2011年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一次採訪中,就稱貝爾為異端。其他人,比如美南浸信會神學院校長艾伯特·莫勒(Albert Mohler)就稱,貝爾雖然是位大師級溝通者,但其論點疏遠了公正與聖潔之愛

艾伯特·莫勒在談到《真愛無敵》時表示:貝爾想要把上帝從一類教導中『解救』出來,這類教導稱上帝的怒氣會傾倒在罪惡和罪人身上,當然這是從永恆意識上來說的。但貝爾也希望上帝維護那些謀殺、強姦、虐待兒童和遭受相似罪惡的受害者。而他似乎沒有認識到他削弱了自己的經歷,這使得上帝無法或者不願意帶來真正的公義。」 

相關焦點

  • 前瑞典超大型福音派教會牧師埃克曼談改信天主教 稱受聖母引導
    ‍‍‍‍瑞典超大型福音派生命之道教會的前領袖艾克曼於近日分享了他和妻子改信天主教一年之後的生活,並稱聖母馬利亞引導他們進入天主教會。去年,他向韓國純福音教會牧師趙鏞基辭職時表示,他對天主教聖職人員制度及對弱勢群體的扶助方面表示讚賞。
  • 一美國牧者評川普熱:我們這個時代的福音派基督徒因貪愛世界...
    美國歷屆大選的走向都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因素:福音派基督徒的選擇。作為一個基督教立國的國家,特別是清教徒精神和兩次屬靈大覺醒在歷史上對於現代美國的塑造,福音派基督徒的精神面貌也影響著美國的文化、社會和政治。
  • 巴西:福音派教會在貧民窟快速成長
    這其中有許多是福音派信徒,福音派教會正在巴西這個全球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快速成長,尤其是在貧民窟。國度復興報編譯charismanews新聞報導稱,對節育、墮胎和其他問題的看法保守,使福音派教會在巴西在貧民窟興起,且使巴西的政治圈轉向右派。分析家指出,通常州政府都不太管貧民窟,教會贏得許多人,部分原因是藉由提供社會服務──諸如教育、安全和經濟發展。
  • 川普在白宮宴請100位福音派領袖
    上周一(8月27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宴請了100名福音派領袖及他們的妻子。
  • 美國超大型教會湖木教會主任牧師約爾·奧斯汀宣布將於10月舉行...
    9月14日,奧斯汀宣布這個超大型教會將於10月18日恢復25%容量的實體敬拜服務,並且要求所有的參與者都穿戴口罩。這位牧師在面對會眾的視頻中稱:「我們有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宣布:我們將於10月18日恢復實體服務。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你們。我們一直都很想念你們。」
  • 新報告揭示了美國福音派五類人群,將有助於「什麼是福音派」的討論
    這點已經被提姆·凱勒(Tim Keller)和杜祁福(Creflo Dollar)所證明,而他們兩位都是「自我派福音派」的「典型代表人物」。川普派福音派是基督教民族主義者。該派別的核心為: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白人,但也包含一些拉丁裔和黑人牧師。他們重視政治權力的獲取。
  • 【訪談】提姆·凱勒談福音派與政治、社會正義及教會該如何對待非...
    他解釋說,隨著該書所傳揚信息的應用不斷因時而發生著變化,作為一名牧師,數年來他已經多次為《約拿書》證道。例如在幾十年前,當凱勒在維吉尼亞州帶領一個教會時,他將《約拿書》應用在處理種族關係上;2001年,在紐約曼哈頓的救贖主長老會教會中,他又將《約拿書》用於應對911事件。
  • 在新冠疫情中,​美國福音派教會的奉獻或在增多,或保持不變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基督郵報》安努格拉·庫瑪(Anugrah Kumar)的報導,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福音派教會和福音派組織抱有越來越樂觀的態度
  • 提姆凱勒將卸任救贖主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致力於領袖培養
    提姆•凱勒牧師 2017年7月1日之後,美國著名的福音派領袖、暢銷書作家提姆·凱勒(Timothy Keller)將不再擔任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主任牧師提姆·凱勒牧師的妻子凱西(Kathy  Keller)在接受美國《今日基督教》的採訪中說:「對他(提姆·凱勒)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會為與教會的連結和不再擔任牧師感到遺憾,這是一種損失,但是他也將會經歷一些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救贖主教會官網介紹,該教會於2011年開始在紐約市倍增為三個分堂,在提姆·凱勒牧師的帶領下,這些教會將更多地深入社區,用基督的愛和盼望為城市服務。
  • 基督教福音派媒體罕見發聲:川普應下臺
    美國基督教福音派主流媒體《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在聖誕節前罕見地連續刊發兩篇關於政治議題的社論,以嚴厲口吻批評川普總統,稱他「濫用權力」、「嚴重不道德」,應該下臺,並要求支持川普的福音派基督徒重新審視自己的政治立場,在福音派選民中引發了震動。
  • 前福音派共和黨人警告稱,白人福音派盲目支持川普將傷害基督教
    但是,最近,前福音派共和黨人警告稱,白人福音派盲目支持川普的「道德怪癖秀」,將使基督教付出沉重代價。彼得·韋納(Peter Wehner)是一名保守派基督徒,曾在三屆白宮政府任職。他仍然對同樣的福音派人士,對川普的盲目支持感到困惑,7月8日,韋納在《大西洋月刊》撰文稱,他們的政治虛偽將傷害基督教。
  • 民調:美大多數福音派領袖稱聖經並不禁止基督徒之間的法律訴訟
    圖源:Pixabay 根據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調查是在全國福音派協會的負責人董事會中進行統計的,參照的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1-8給與哥林多教會就解決衝突的命令。經文有說:「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保羅的這份書信講到,基督徒不應該與基督徒訴諸公堂,而是應該與其他基督徒共同決定事情。
  • 葛培理的福音派之路的幾個關鍵選擇
    分析葛培理牧師的一生,我們能看到作為福音派運動興起的世代,他們之所以如此選擇的幾個關鍵因素。   01   反思傳統基要保守主義   葛培理牧師對福音基要保守主義的反思,來源於他年輕時候的經歷。
  • 福音派:福音派這一說法是否值得保留?
    (圖:福音聯盟官網截圖) 最近兩年,因福音派與川普以及大選政治等各種複雜的問題,美國已經陸續有一些福音派領袖對「福音派」一詞的代表性含義有些質疑,認為這一本來代表神學立場描述的詞常常被定義成支持共和黨等含義,因此應該改用其他詞。
  • 美媒:川普最堅定的支持者福音派教徒,正面臨竹籃打水一場空
    在其他方面,川普與世界上許多專制者建立了比美國傳統盟國領導人更親密、更欣賞對方的關係。而在保守福音派教徒一直以來比較關注的,諸如財政責任和有限政府問題上,川普表現得很糟糕:在他的監管下,美國赤字和債務激增,甚至在疫情發生前也是如此。
  • 美國教會呼籲猶他州教徒戴口罩:希望所有摩門教徒成為美國好公民
    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呼籲所有教徒在公共場合戴面罩,這一呼籲是因為猶他州新冠肺炎確診數再創新高,而且,甚至連一向反對戴口罩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都開始戴口罩了。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不屬於基督信仰各宗派的任何一個分支,自成一派,其在信仰內容上與基督教有別,而坊間一般更常用摩門教會這個非正式的名稱。摩門教會總部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是美國第四大宗教團體。據《德塞雷特新聞》報導,摩門教會的猶他州地區主席在這周末通過電子郵件發出了這一呼籲,地區主席是在十二使徒的法定人數下運作。
  • 我希望通過對上帝的共同信仰,吸引白人福音派信徒支持非裔美國人
    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黑人牧師賽斯·馬丁,在距離喬治·弗洛伊德逝世之處的兩個街區外的一次活動中透露,自從用自己的原始情感感受這個話題以來,已經過了十幾天,這個話題以不止一種的方式傳播開來。在領導信徒進行非暴力抗議時,黑人牧師還呼籲白人福音派信徒如何在他們自己的社區中做出反應。
  • 研究機構介紹世界各地大型教會的分布情況
    雖說教會的規模大小與其領受的神的祝福並非成正比,但每周的出席人數依然是許多教會關心的話題之一。隨著現今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教會,一些教會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所謂的大教會也在興起和增多。美國的非營利性機構領袖關係網(Leadership Network)最近的調查顯示了超大型教會在世界各大洲的發展情況。
  • 1000多位美國福音派領袖誓言成為大選後的和平締造者
    ,美國福音派領袖們鼓勵社區超越政治黨派和社會分歧,通過追求和平來活出福音。籤署了這封信件的人包括:《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橡樹山教會的布道家馬克斯·盧卡多(Max Lucado);「都市另一種選擇」創立者兼主席、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橡樹崖聖經團契的高級牧師託尼·埃文斯(Tony Evans);
  • 美國主流福音派發聲:川普是個騙局 福音派選民不要上當
    與此同時,為了贏得大選,川普還頻頻向福音派選民示好,聲稱自己要保護基督徒、為福音派發聲,是代表福音派利益的候選人。對此,美國主流福音派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和媒體正式發聲,指出川普無論是在言論還是行為上都不符合聖經,希望福音派選民可以清醒得看到此點,不要考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