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外賣裝10個袋?過度包裝太浪費

2020-12-19 大眾網

  「爆款直降」「特價促銷」「買一送一」「優惠券」「秒殺」「閃購」……「雙十一」提前啟動,線上線下的商家都各展其長,為「買買買」造勢。今年「雙十一」,是北京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最大規模的促銷季,拉動消費的同時也帶來了快遞包裝廢棄物激增問題。近日就有市民反映,一些商品存在包裝過度的問題,呼籲重視源頭垃圾減量。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過度包裝集中在化妝品、餐飲等領域,其中商超蔬果包裝更是「重災區」。

  網購

  一盒化妝品包5層 一餐外賣裝10個袋

  11月5日晚,再次打開自己在一購物網站上的「購物車」,家住榆樹館西裡的趙先生告訴記者,購物車內有給孩子選的玩具、家用的電子產品等10餘件商品,「就這些商品的包裝,到時又會拆得全客廳都是。」

  趙先生稱此前自己並未太過關注垃圾減量這個問題,但網購商品的過度包裝讓他驚訝,也引發了他的擔憂,「前幾天我們買了一套化妝品,拆快遞時發現很難拆,包裝箱被膠帶密封很嚴,剪開膠帶,打開很大的紙箱,發現裡面還有一個泡沫箱,再打開是禮品袋、手提箱。禮品袋裡摞有一個個盒子,盒子都被塑料紙密封著,再打開才是裝有乳液和面霜的玻璃瓶。」趙先生說,該件快遞包裝至少有5層,「包裝盒都很漂亮,扔吧不捨得,留著吧又佔地方,感覺很浪費,還增加了很多垃圾。」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聽到不少市民抱怨網絡購物遭遇過度包裝的問題。「我前幾天買了一個寵物餵食機,特別大一箱子,裡面裝滿了泡沫塑料,每塊兒板材都獨立包裝,其實用不著,都是木板,不怕壓。」一消費者說。

  提起過度包裝,家住通州區溫馨家園小區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外賣的過度包裝同樣讓人心疼:「我和女兒有一次點外賣,其實沒點多少,但外賣小哥拎來了兩個大塑膠袋,飲料用專門的塑膠袋,吸管用紙包裝好,外面再纏上一個塑膠袋……塑膠袋、餐盒、餐具袋拆了10多個,擺了滿滿一桌子。」有一次她實在感到痛心,還給這些包裝拍了照片,想發到網上,呼籲相關餐飲企業和消費者拒絕過度包裝,「消費者點外賣最關心的是口味和安全,包裝注意安全衛生就行,不用那麼花哨。」

  商超

  一根香蕉一個袋 一個甜瓜包三層

  一穗玉米在真空包裝後再裝進設計精美的包裝盒,一個甜瓜或火龍果則被託盤、海綿網套、塑膠袋等3層包裝緊緊包裹,連一根香蕉都有自己的獨立包裝,甚至一塊姜或一根蔥也要包一個塑膠袋……這是記者在多家商超見到的場景。

  王女士家住奧運村街道,她反映地鐵北苑路北站旁的上品大廈裡一家菜鮮果美超市存在蔬果包裝過度問題,「兩根胡蘿蔔也要配上一塑料盒,外面再包上塑膠袋。」王女士擔心,該類過度包裝會花費較高的人力成本,令蔬果價格偏高,更令居民購買後產生多餘的白色垃圾。

  11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家菜鮮果美超市。一進門的櫃檯上擺著一箱箱紅色的火龍果,均為獨立包裝——每個火龍果底部託著一個白色塑料託盤,外面罩上海綿網套,再包上一層塑料薄膜,包裝堪稱「豪華」。不止火龍果,芒果、甜瓜等多種水果都享受了同樣的「豪華待遇」。

  不僅僅是水果,超市內蔬菜攤兒前,記者發現芹菜、絲瓜等蔬菜也有著獨立包裝。菜攤兒旁還設置有一個鮮食玉米櫃檯,每穗玉米被真空包裝後,再裝進一個個設計精美、古色古香的紙盒。

  在該家超市內,記者還看到本來就有獨立小包裝的芒果乾、茯苓餅、香豆乾等,也被幾個一組裝進包裝盒,再用塑料薄膜包起,最後還用膠帶纏起來打包。

  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蔬果過度包裝情況普遍存在。在西直門外大街陽光大廈地下一層盒馬鮮生超市,聲稱方便消費者採購的獨立包裝,有一些並沒能做到「方便」。「立冬時節,我想買點韭菜包餃子,但你看這一袋韭菜才250克,我拿兩袋才一斤。我感覺還是大堆韭菜好,需要多少拿多少,簡單,也能看到韭菜是否新鮮。」一名消費者告訴記者。

  只見蔬菜貨架上,一棵娃娃菜、一個茄子、一個木瓜等蔬果,不少是在套上一圈海綿網套後,又包上了塑料薄膜;在香蕉櫃檯前,記者發現一根只有120克的香蕉,也被單獨包裝在一個專用塑膠袋內。

  「過度包裝太浪費,」一名顧客告訴記者,她常來該家超市買菜,「每次買菜後回家拆出盒子、袋子一大堆,別說給垃圾分類增添負擔,就是自己看著也心疼。」

  記者將有關過度包裝問題向超市內工作人員反映,一位工作人員稱「有顧客喜歡購買帶包裝的果蔬,這麼做是為了方便選購。」

  包裝浪費的問題在一些菜市場也非常普遍。在位於南城的一家菜市場內,記者看到不少蔬菜水果雖然沒有獨立包裝,但一卷卷塑膠袋就放在菜攤兒前,有的市民一扯就是五六個,每選一種蔬果,無論量多少,均各裝進一個塑膠袋中。記者還看到,即便有人不用塑膠袋,只將挑好的一棵蔥、兩頭蒜,哪怕是幾根香菜等少量蔬菜放在稱重臺上,店內工作人員仍會用塑膠袋將這些蔬菜分類裝袋,「這些塑膠袋不收費,估計是工作人員為了方便貼價錢、結帳。」正在這裡購物的秦女士告訴記者,每次進菜市場,即便買不了幾樣菜,也得用上十幾個塑膠袋,「這些塑膠袋很難二次利用,每次拿出菜後就只能直接扔掉。」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曉暢說:「我當時也很詫異,砂鍋外面還包著厚厚的錫箔紙,外面還套著一個類似於瓦楞紙材質的盒子,整個盒子外賣還套著一個布袋。」一名外賣用戶也向中新經緯記者吐槽,現在外賣包裝越來越浮誇了,在星巴克點了兩杯咖啡兩份麵包,居然裝了四個紙袋,外面還套著一個手提袋。這名外賣用戶還表示,在麥當勞、Costa點咖啡外賣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 送桌布贈砂鍋,豪華餐盒手提袋……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曉暢說:「我當時也很詫異,砂鍋外面還包著厚厚的錫箔紙,外面還套著一個類似於瓦楞紙材質的盒子,整個盒子外賣還套著一個布袋。」一名外賣用戶也向中新經緯記者吐槽,現在外賣包裝越來越浮誇了,在星巴克點了兩杯咖啡兩份麵包,居然裝了四個紙袋,外面還套著一個手提袋。這名外賣用戶還表示,在麥當勞、Costa點咖啡外賣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 豪華餐盒手提袋 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nbsp&nbsp&nbsp&nbsp羊毛出在羊身上,還產生一堆垃圾&nbsp&nbsp&nbsp&nbsp「外賣的過度包裝讓我每吃一口都有負罪感,這不是矯情,是真實感受。」最近幾天,研二學生子楊(化名)頻繁在社交媒體呼籲外賣減少過度包裝。
  • 兩人外賣餐食紙盒就能摞20釐米高!「買櫝還珠」式包裝何時休?
    小許猜測,分開裝可能比較方便商家確認是否裝夠了分量,用餐盒成本代替了人工成本,但這顯然是在浪費自然資源:「紙盒子太小,不可能再重複利用裝別的東西,更不用說有多少次明明註明了無需餐具,商家照樣送一堆一次性餐具過來。」
  • 餐盒餐具外包裝袋……我們究竟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
    每天送達消費者手中的餐盒數千萬個,寫字樓外賣垃圾佔比達60%-70%——我們吃出了多少外賣垃圾?一份不到30元的外賣餐食,產生的垃圾包括4個餐盒、2套餐具、1個外包裝袋,其中,附贈的醋、糖等在丟棄時均未開封使用。
  • 散裝月餅8元/個裝盒168元/9個 過度包裝引發網友吐槽
    隨著中秋節臨近,禮品市場硝煙再起,過度包裝問題也再次被提起。 8元一個的月餅,裝盒後9個賣168元;9.9元一斤的火龍果,包裝後均價每斤12元……近日,早報記者走訪島城部分大型超市,月餅、紅酒、水果等商品過度包裝現象依然存在。
  • 30多元的外賣送了口砂鍋外賣行業開搶「包裝賽道」?
    在餐品質量逐漸穩定後,用戶體驗的升級成為又一個競爭「賽道」,外賣包裝的優化已經提上日程。河南商報記者留意到,特別是外賣專營店以及大中型餐飲企業,對於外賣的包裝「煞費苦心」,不僅外賣包裝袋美觀厚實,而且餐品包裝盒樣式多樣、餐具種類繁多。一些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光是將外賣從餐袋取出,都能擺上一小桌。「還有專門的墊紙,色彩豔麗、紙質厚實。」
  • 送桌布贈砂鍋 外賣包裝如此浮誇有必要嗎?
    一名外賣用戶也向中新經緯記者吐槽,現在外賣包裝越來越浮誇了,在星巴克點了兩杯咖啡兩份麵包,居然裝了四個紙袋,外面還套著一個手提袋。這名外賣用戶還表示,在麥當勞、Costa點咖啡外賣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在Costa點一杯咖啡也是用一個四四方方的紙箱給你送來,很精緻,但也真的太浮誇,我提著杯咖啡跟提著一件衣服似的。」
  • 30多元的外賣送了口砂鍋 外賣行業開搶「包裝賽道」?
    在餐品質量逐漸穩定後,用戶體驗的升級成為又一個競爭「賽道」,外賣包裝的優化已經提上日程。  河南商報記者留意到,特別是外賣專營店以及大中型餐飲企業,對於外賣的包裝「煞費苦心」,不僅外賣包裝袋美觀厚實,而且餐品包裝盒樣式多樣、餐具種類繁多。一些消費者向記者反映,光是將外賣從餐袋取出,都能擺上一小桌。「還有專門的墊紙,色彩豔麗、紙質厚實。」
  • 一個快遞N個袋 過度包裝的快遞垃圾最後去哪兒了?
    這也意味著,每天台州全市至少產生88萬件包裝垃圾,這還不包括很多商品可能同時會用到編織袋、塑膠袋、包裝箱、膠帶等多層包裝等。由於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和回收利用機制,很多快遞包裝往往用過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堆積如山的「灰色垃圾」成了一個新問題。  快遞業過度包裝成通病  快遞過度包裝有沒有必要?
  • 哈根達斯月餅涉嫌過度包裝
    大部分禮盒裝月餅除了外面一層硬紙板,紙板內膽還鋪有絲綢,每個月餅又有單獨的紙盒,最後還有包裹月餅的塑膠袋,包裝價值已經遠遠超過商品本身。  過度即浪費  對於過度包裝的界定,在商家與專家之間,也歷來存有異議。一些專家認為,包裝物的價值超過被包裝產品價值的1至2倍,就稱為過度包裝。
  • 飲料包裝袋按「杯」收費 合理嗎?
    日常生活中,一些行業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還額外加收各種名目費用,但存在不代表合理,從今日起,我們將會推出「小數怕長計」特別策劃,首先來看外賣行業。你們在點外賣的時候有沒留意過餐盒費和包裝費呢?1杯飲料,一塊五包裝費;2杯飲料,3塊包裝費;但到手的時候,2杯飲料就和1杯飲料一樣,用的其實都是同款包裝袋。
  • 5公斤水果10多個包裝盒,網購生鮮過度包裝誰買單?
    看似無人買單的快遞包裝,最終需要全民付出高昂的環保代價   拆掉包裝紙箱、掀開泡沫箱,再撥開填充物、打開塑料盒,終於看到了一個個小果子。這種拆快遞的場景,經常網購水果的市民早已習以為常。生鮮商品對保溫保鮮有著苛刻要求,但也造成了快遞包裝的巨大浪費。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攝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王聰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約產生180萬噸塑料垃圾,與此同時,外賣也是塑料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快遞外賣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監管痛點。
  • 文創月餅不是過度包裝的擋箭牌
    原標題:文創月餅不是過度包裝的擋箭牌   距離中秋節還有不到10天,月餅也進入銷售高潮。借著文創風的盛行,造型新穎、包裝精美的文創月餅今年依然走俏。但記者發現,即便在倡導節儉的新風尚下,「小餅裝大盒」的情形依然存在。
  • 那些好看又好用的外賣包裝都是怎麼設計的?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好味道已經不是我們點外賣唯一的標準了,更多的我們還看顏值!包裝好看,心情就好,吃飯也更香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有哪些外賣牌子的包裝好看又好用!一、韋小堡這是一家賣炸雞漢堡的店,兩個字就能概況他們家包裝:可愛!他們家把小堡這個IP全都融入到包裝上了,看看這大臉盤,胖嘟嘟的,捏起來手感一定很好吧!試問哪個女孩子不心動呀~和它一起自拍最好了,顯臉小!吃完了也不急著丟,留下這個手提袋,可以在你早上出門上班的時候用,拿來裝便當什麼的,方便還好看!
  • 記者走訪濟南月餅市場 過度包裝問題仍大量存在
    在今年「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記者走訪濟南市多家商超發現,往年高達千元的「天價月餅」在市場難覓其蹤,但仍有大量月餅禮盒存在過度包裝問題。   「小餅配大盒」 土豪包裝月餅禮盒頻見  李女士和同樣下來扔月餅包裝的鄰居對視一笑有感而發:月餅這樣包裝真是太浪費了!  2020年3月4日,工信部《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要求糕點類包裝層數應在3層及以下,包裝空隙率不超過60%;除初始包裝重量外不得超過月餅的淨重;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的總和,不應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
  • 新措施倡導商家使用簡化包裝 向「套娃式」包裝說不
    「華而不實」性價比低買東西有個好包裝,裡子面子都過得去。然而,包裝過度,消費者感覺不一定好。武漢姑娘劉茜就曾遇到過「包裝的煩惱」。「很多快遞和外賣的包裝真的很誇張!之前我買一個電動牙刷,本來我認為東西會裝在一個小盒子裡,但快遞寄過來一個大箱子,害得我在快遞點找了好久才發現。打開一看,裡面並沒有多出什麼有用的東西,都是些泡沫之類的塑料,這多汙染環境啊!外賣有時候也是這樣,一丁點兒調料都會鄭重其事地裝到一個精緻的盒子裡,真的很浪費!」劉茜嘆著氣說。有這種遭遇的,不止劉茜一人。
  • 2020年中秋月餅過度包裝,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在全社會聲討餐飲浪費的氛圍中,今年的濃情佳節,月餅是少不了的標配。不過,月餅的過度包裝之風久被詬病,卻常年未衰減。新的一個中秋季,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怎麼看。許多人關注月餅過度包裝,首先是由於垃圾分類、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考慮。如有網友表示,要說糧食浪費,月餅可能穩居浪費之首。
  • 外賣包裝:品牌、體驗、顏值如何共存?
    過度包裝,需要也不需要一款好包裝的修煉也是螺旋式,看起來兩個差別不大,一個也許只是生搬硬套,另一個卻是繞了一大圈。這樣看來,曾經的「過度」反而早就了後來看似普通的不普通。所以我倒覺得,過度包裝不僅不毫無價值,反而還是外賣包裝設計的重要部分。而相當關鍵的就在於,企業有沒有及時回歸的覺知,畢竟某種程度來說,過度包裝看上去更像是一個品牌試錯的過程,而非消費者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