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熱點一周速遞|85度C和光明牛奶槓上了!理由是這幾個字
●要聞集錦
【40年來人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科技事業碩果纍纍】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採用國產晶片的「神威?太湖之光」獲得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宮」、「神舟」、「嫦娥」、「長徵」系列等重要成果,北鬥導航進入組網新階段,載人深潛、深地探測、國產航母、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納米催化、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正在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來源:人民日報)詳見
【人民日報:「洗稿」舉證難度大維權成本高 必須加大處罰力度】就微信這一次推出合議機制來說,雖然姍姍來遲但也表達了反對洗稿的鮮明立場,邁出了整頓秩序的重要一步,加大對洗稿行為的甄別力度,不失為一種主動作為和管理創新。但解決問題單靠一兩個公司、平臺的努力不行,必須靠行業自律、監管部門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斬斷洗稿行為的利益鏈條,重塑內容生產良性的生態環境。(來源:人民日報)詳見
【國內首個治療黑色素瘤靶向藥上市 系中國企業獨立研發】因《非誠勿擾2》而被市民廣泛知曉的黑色素瘤,因為電影中表現出的病情發展快、治癒率低等問題,一度讓身上有痦子和黑斑的市民高度緊張。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這是我國企業獨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製品創新藥品,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來源:北京青年報)詳見
●案例聚焦
【85度C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案改判:"85℃"是殺菌溫度】幾款光明牛奶包裝盒上標識了「85℃」,85度C品牌認為光明侵犯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但是它是否真的侵權呢?上海知產法院就上訴人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美食達人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改判駁回美食達人公司一審全部訴訟請求。即光明公司的使用屬於正當使用,不構成侵權。(來源:人民網)詳見
【今日頭條訴虎嗅網侵權索賠80萬】12月17日,今日頭條表示,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虎嗅網」)因轉載外媒新聞時夾帶「私貨」,今日頭條已將其告上法庭。虎嗅網被要求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80萬元。目前,該案已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受理。(來源:北京商報)詳見
【傍百度名牌 「百度烤肉店」一審被判賠350萬元】深圳市億百度餐飲管理有限公等四被告由於在相關網站、店面招牌、菜單及經營場所內裝潢上使用「百度烤肉」文字標識,並突出使用「百度」二字,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商標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應賠償百度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350萬元。(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詳見
【愛奇藝《陳翔六點半》被指侵權】12月19日,天津磨鐵娛樂有限公司因認為其享有著作權的文字作品《童話進行時》被愛奇藝節目《陳翔六點半》攝製及傳播,以著作權侵權糾紛為由將節目出品方雲南爆笑江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作人陳祥以及播放網站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磨鐵娛樂表示,要求三被告立即停止傳播涉案影片,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82.607萬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來源:北京商報)詳見
●網際網路觀察
【共享充電寶盈利之謎 盈利模式存疑】共享充電寶行業逐漸形成了街電、來電、小電、怪獸充電四分天下的格局。但事實上,共享充電寶的安全、盈利模式等問題一直未解。上海社會科學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表示,目前共享充電寶只是一個過渡期,未來技術的發展可能讓手機待機時間更長,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逐漸降低。共享充電寶只是共享經濟其中的一個細分,生存也較為艱難。(來源:北京商報)詳見
【蘋果想用軟體升級來逃避侵權高通?專家:禁令與軟體版本無關】在收到由福州市人民法院發出的訴中禁令裁定書後,蘋果方面宣稱只要升級IOS系統,就可以避開兩項侵權高通的專利,且可以規避禁令。事實果真如此嗎?專家對此表示,「福州中院的裁定針對的是產品型號,跟iOS版本無關。即便蘋果之後可以(通過升級系統)繞開高通的專利,也需要首先向法院證明這一點。而在此之前,依舊必須立即停止銷售。」(來源:環球網)詳見
【支持版權!金莎為翻唱鍾情歌曲發聲明尋著作權人】四萬人的關注能找到愛爾蘭歌曲《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的著作權人嗎?12月16日,歌手金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公告,希望找到上述歌曲的著作權人以獲得翻唱許可。金莎稱,她歷經3年不懈努力,甚至通過愛爾蘭詞曲著作協會仍未能找到該曲的全部著作權人,最終她選擇向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預交著作權使用費,並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公布多種聯繫途徑,期待相關著作權人能與之溝通使用事宜。(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詳見
【共享經濟出難題 政府監管有何藥方?】近日,共享單車企業ofo小黃車陷入經營困境,用戶紛紛申退押金。截至12月19日中,ofo小黃車的在線排隊退押金人數已突破1119萬人。解決押金難退問題,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監管部門不能是旁觀者。政府管理部門應該提前做好研判工作,及時出手引導和規範市場。(法制日報)詳見
(責編:龔霏菲、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