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時,黃藥師武功究竟怎麼樣?千萬別低估了

2021-01-20 俠客說

在金庸先生小說裡,華山論劍早已經成為了一個代名詞,而因論劍評得的五絕也名聲在外,很多武俠小說更是仿照華山五絕來給小說中的絕頂高手命名。

但是關於五絕的實力究竟如何,一直有很多爭議,這些爭議是如何得來的呢?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射鵰英雄傳》的續篇《神鵰俠侶》。

金庸先生在《神鵰俠侶》裡面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

「這片嘯聲約摸持續了一頓飯時分,方漸漸沉寂。黃藥師心想:『我自負不世奇才,卻也要到三十歲後方能達到這步田地。這少年竟比我早了十年以上,不知他曾有何等異遇?』。」

從這段文字的前文,是楊過不憤李莫愁對黃藥師的嘲笑,又加之覺得自己受了黃藥師的大恩,想趁夜找李莫愁決鬥為黃藥師出氣。為保萬全,楊過練氣調息,結果不由自主發出長嘯。這一陣長嘯不僅讓黃藥師頗為吃驚,同時還讓在遠處的李莫愁聽到之後驚駭,因為李莫愁誤以為是黃藥師在吞吐罡氣。

黃藥師是因為楊過比他早了十年以上達到這個境界而驚訝,因此,有很多朋友認為,黃藥師在參加華山論劍時其實也差不多是三十多歲到四十歲的樣子,所以如果黃藥師三十多歲的時候內力只和楊過此時相當,那麼黃藥師參加華山論劍時的實力並不怎麼樣,因為此時的楊過也並不怎麼樣。要說單打獨鬥,別說是比不過那些絕頂高手,竟然還不是李莫愁的對手,因此,參加華山論劍時的黃藥師如果只是此時楊過的實力,那也就算不得什麼。至於五絕中的其他幾人,也就不過爾爾!王重陽的天下第一也就自然而然水分挺多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實際上我們並不能這麼算。參加華山論劍時,五絕究竟多少歲?他們的實力又究竟怎麼樣呢?

首先,我們從他們年齡來看。小說中沒有具體寫過他們參加華山論劍時有多少歲,只是粗略得知王重陽年紀最大,黃藥師是五絕中最年輕的。至於究竟多少歲,我們就只能從五絕的後輩弟子去尋求參照了。

郭靖、黃蓉第一次遇上洪七公時,黃蓉感覺洪七公比丘處機還要年輕。而當時的丘處機應該已經有五十來歲的年齡了,因為丘處機初遇郭嘯天和楊鐵心時,書中交代是三十來歲,在郭靖、黃蓉初遇洪七公時,郭靖已經成年,丘處機五十來歲也正常。

在金庸先生小說中,內功深湛的人,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不少這是很正常的。所以,黃蓉看著覺得洪七公比丘處機還年輕,而實際上洪七公此時可能接近七十都不一定。待第二次華山論時,洪七公七十歲左右也不奇怪。那麼黃藥師就算比他們都要年輕,但當時有個六十多歲也是正常的事情,所以倒回去二十五年,黃藥師參加華山論劍時,年齡就該在三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

在《神鵰俠侶》裡面,只寫了黃藥師說楊過比他早了十年以上達到那種境界,那麼以同等境界而言,楊過是二十一二歲,黃藥師三十四五歲是不是也正常,與小說中的描寫並不矛盾。況且我們看,楊過這個時候的境界應該是屬於到了一個瓶頸時期,只要在這個時候有所突破,那麼實力就該有非常大的提升。這點,從楊過斷臂遇到大雕之後的實力猛增可以得到證明。

照此而言,黃藥師在三十四五歲達到一個瓶頸時期,而後又有奇遇實力倍增,也毫不奇怪啊!

五絕之所以能成為五絕,恐怕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外界給予他的幫助也不會少。所以,黃藥師雖然有這樣一個想法,但我們絕對不能從這樣一個就得出華山論劍時,五絕實力不過如此的結論!

諸君以為何如呢?

相關焦點

  • 黃藥師:唯一參加3次華山論劍的人,東邪名不虛傳
    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裡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一場武林盛事,那就是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一共舉辦了3次。 第一次華山論劍由全真教創始人、中神通王重陽發起,由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參與。
  • 華山論劍,五絕中誰的武功最差?
    從兩次華山論劍來看,中神通的武功毋庸置疑是最高的,他的先天功威力巨大,其他四絕加起來也不是對手。另外前期南帝的一陽指剛好是歐陽鋒的剋星,可以克制歐陽鋒,因此前期南帝應該也是不會墊底的。後期歐陽鋒倒行逆施依然練成了天下武功絕學《九陰真經》,成為天下第一,所以歐陽鋒和南帝都不會還是倒數第一的人。
  • 如果第一次華山論劍五絕,對戰第三次華山論劍五絕,結局如何?
    個體力量變弱,沒有人能夠代表一方,參與華山論劍稱霸武林。當個體力量變得渺小,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便入螞蟻般報團取暖,於是就有了各路幫派。 《倚天屠龍記》的江湖,是不可能發生華山論劍的。 回過頭來看「雙鵰」(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三次華山論劍,能評出五絕的,為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 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五絕,為:中神通王重陽、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東邪黃藥師、北丐洪七公。
  • 黃藥師博學多才,桃花島武功五花八門,其看家本領並非彈指神通
    五絕之中皆是武學宗師,所學武功自然都是不少,其他四個都是有明顯的看家本領,比如王重陽的先天功,段皇爺的一陽指,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歐陽鋒的蛤蟆功。至於黃藥師,什麼武功才是他的看家本領呢?這恐怕就少人有人知了。下面一起去掰扯掰扯。「我不在江湖,江湖卻有我的傳說」。黃藥師華山論劍之後就躲在桃花島精研武學,其事跡之前一直流傳於各種傳說裡。
  • 射鵰英雄傳中,第二次華山論劍產生的新五絕,是如何排名的?
    第一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產生的五絕沒有爭議,而第二次華山論劍沒有明確給出結局,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新五絕都有誰呢?排名如下:第一,歐陽鋒歐陽鋒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養回了兩條靈蛇,使用了靈蛇杖法,同時他也使用回蛤蟆功,在比武前夕,他逆轉了筋脈,逆練了九陰真經,武功達到了天下第一。
  • 第三次華山論劍誰的武功是真正天下第一
    在《神鵰俠侶》中,周伯通、一燈、黃藥師、郭靖、楊過、小龍女、黃蓉、瑛姑一行人在華山絕頂掃墓,弔唁洪七公與歐陽峰(歐陽峰主要是楊過與小龍女祭拜),到了地方之後,高手們突然想起,二十五年一度的華山論劍,只舉行了兩屆,第三屆已經有三十多年沒有舉行了,所以決定在華山舉行第三次論劍。
  • 《射鵰英雄傳》中三次華山論劍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九陰真經》便歸他收藏和保管,因《九陰真經》引起的江湖紛爭和廝殺,終於到此告一段落。第一次華山論劍一方面平息了由於《九陰真經》引起的紛爭和廝殺,但同時又導致了新的問題:那就是當世絕頂高手便把華山論劍作為了爭名奪利的平臺和機會,只要能夠在華山論劍一舉打敗所有高手,便能成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從此可以雄霸江湖。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不多久,王重陽就因病去世了,去世之前,設計引得歐陽鋒前來搶奪《九陰真經》,被王重陽拼盡全力破了他的蛤蟆功。
  • 怪不得倚天時不舉辦華山論劍了,四大神僧一句話,給出了答案
    金庸武俠《射鵰三部曲》中,有過三次華山論劍,奇怪的是,這三次華山論劍皆發生在前兩部。華山論劍就是比武,選出能夠代表當時武林的五大高手。《射鵰英雄傳》以第一次華山論劍開局,第一次華山論劍中,王重陽、歐陽鋒、黃藥師、洪七公和段智興,戰鬥了七天七夜,最終選出中神通王重陽為天下第一。《射鵰英雄傳》又以第二次華山論劍結尾,第二次華山論劍時,西毒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武功劇增,奪得了天下第一。
  • 第二次華山論劍如果評五絕,各自都該是什麼稱號?
    神鵰俠侶結尾,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再次聚集華山,而此時眾人大都年歲已高,且已有故人過世,所以這次論劍並未比武,只是根據每人的綜合情況評選出新的五絕,即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不過這次華山論劍,其實是第三次。而在射鵰英雄傳結尾的第二次華山論劍,才是金庸重點和正面描寫的比武盛宴,而偏偏是這第二次,眾人匆匆打完了事,卻也沒再評出什麼五絕之類的名號。
  • 華山論劍時惜敗於王重陽,洪七公若練全了降龍十八掌,結果如何?
    有朋友問,《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華山論劍時「降龍十八掌」還沒練全,如果練全了,能否勝過王重陽?眾所周知,華山論劍的起因,是一群江湖高手爭奪一部武學寶典《九陰真經》,為了公平解決真經歸屬權問題,相約於華山之巔比武論劍。參與此次論劍的一共五人,分別是桃花島主黃藥師、白駝山高手歐陽鋒、大理段氏高手段智興(一燈大師)、丐幫幫主洪七公、全真教掌教王重陽。
  • 第三次華山論劍,重定天下五絕之位,到底怎麼比的?答案很意外
    金庸親筆題詞:華山論劍全真教主王重陽心繫天下,目睹了江湖的殘殺,為平息天下紛爭,發起第一次華山論劍。華山之巔,五大高手,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激烈鏖戰,大戰七天七夜。王重陽武功第一,德高望重,受到參會人員的一致認可,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即為中神通。
  • 《射鵰》中此人武功二流,後卻成一代宗師,讓群雄不敢去華山論劍
    《射鵰英雄傳》結尾又展開了一次華山論劍,那時的一燈大師已然出家,王重陽已死,參與對決的只剩下郭靖、洪七公、黃藥師以及發了瘋的歐陽鋒,這一次雖是由歐陽鋒奪魁,卻沒有重新排位。 直至《神鵰俠侶》書末才展開了第三次華山論劍,這時候的歐陽鋒、洪七公已然作古,補位成為五絕的是周伯通、郭靖、楊過,他們與老一輩的一燈大師、黃藥師成為了新一代的五絕。 不過在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就再也沒有武林高手匯集在華山論劍了,五絕的頭銜也就這麼成為了歷史,為何?難道沒有人想要去爭這「天下第一」的名號了?
  • 因此人之故,華山論劍竟成名存實亡的家族盛會,可見其真正影響力
    第一次華山論劍算是最正式的華山論劍,這次由王重陽發起,他邀約天下四位頂級高手齊聚華山,比武論劍,約定武功最強者得到絕世秘籍《九陰真經》。這次比武論劍長達七天,最終王重陽逐一擊敗這四位高手,成為公認的天下第一,而這四人彼此之間卻始終是不分伯仲,未分高下。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了爭奪彩頭,較量還算激烈。
  • 看到這個關鍵詞才能看懂第三次華山論劍,可惜很少有人注意
    很多朋友對第三次華山論劍不感冒,認為第三次華山論劍其實就是郭靖一家人在那裡過家家。乍一看,好像真的是這樣。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與其他四絕大戰七天七夜,各人各憑絕技比拼;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洪七公、黃藥師分別與郭靖比武,後來練武功練成瘋子的歐陽鋒出現,單打獨鬥沒人是對手,最後集北丐與東邪之力打敗了歐陽鋒,無疑歐陽鋒是二次論劍的天下第一;到第三次華山論劍時,嚴格來說這已經不是什麼論劍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打,倒是有幾個武林人士在那華山論劍,不過那幾個人只不過是武功低微的妄人,附庸風雅而已,後來在黃蓉的提議下,
  • 金庸為何唯獨要選擇在華山論劍,而不是泰山論劍或者嵩山論劍?
    那麼,我們有「三山五嶽」等眾多名山,金庸先生為何唯獨選擇華山進行論劍呢,在多次翻閱了金庸原著之後,筆者覺得金庸這樣寫是大有學問的。首先,要看故事背景。「華山論劍」是發生於《射鵰英雄傳》之中,很多武俠愛好者或許能發現,射鵰英雄傳的主線其實就是「比武」。
  • 第三次華山論劍誰是第一?金庸:最厲害的人物死了,不然他第一
    大家好,今天咱們討論一下第三次華山論劍的高手。第一次和第二次華山論劍,分別是王重陽和歐陽鋒為公認的第一,而且是通過比武取決的。第三次沒有比武,只是去華山祭拜洪七公和歐陽鋒,最後東南西北四絕重新劃分,中神通的名號給了周伯通,當然這並不代表周伯通武功第一。
  • 黃藥師最怕單挑的人,華山論劍曾輸他,後300回合都沒打過他徒弟
    這下當中除了中神通王重陽的武功可以說是絕世之外,其他人在他面前就是花拳繡腿無法比擬,因此在日後有其他衝突下,也都沒有哪一方可以佔得到便宜。那麼就會有人猜想,如果讓東邪黃藥師和北丐洪七公打起來?會是怎麼樣的結局?
  • 如果倚天的江湖有華山論劍,哪五人有資格受到邀請
    雙鵰時代的江湖,華山論劍無疑是最高規格的武林盛事。第一次和第三次華山論劍,分別評選出了老五絕和新五絕,堪稱江湖上的天花板人物。可惜到了倚天時代,再也沒有華山論劍的故事了。那麼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倚天的江湖重啟華山論劍,哪五人有資格受到邀請呢?
  • 射鵰英雄傳中,天下第一改變了數次,黃藥師保持第一時間最長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更是給後人留下一個十分經典的劇情,也是武俠中的盛世,「華山論劍」。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天下第一的位置並非是固定不變的,一共變換了四次,但是唯有黃藥師天下第一的位置最久。一、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
  • 三次華山論劍,排名有何不同?原來有這些細節
    三次華山論劍,排名有何不同?原來有這些細節今天,筆者接著與大家探討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裡面很多人物武功高強,擁有著俠義的精神,愛國的情懷,感情的糾葛以及複雜的人生觀。真正體現出他們武功高低的一場標誌性鬥爭場面就是華山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