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微博出現了一個#菜市場的衣服真的絕了#的熱搜,其實是源自於抖音的」時尚達人「在菜市場搭配衣服,變得十分時尚。這讓人們驚豔,原來我們平時酷愛的復古風格在菜市場也可以買到,而這菜市場大媽風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最近,抖音上掀起了去菜市場買衣服、做穿搭的熱潮,這些「時尚人士」真的是讓我見識到:只要會穿搭,菜市場的地攤貨也能秒變時尚大咖:絞花毛衣加豹紋長裙,25塊穿出迪奧冬季限定款;保安大叔的制服妹子穿上就是運動機能風;中老年爸爸裝西服,上身就是最流行的挺廓型oversize格紋薄呢西裝......平時各種各樣的復古風我們見多了,而時尚和菜市場兩者完全不同的東西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這次熱搜的菜市場大媽風受到網友強烈的關注和喜愛。然而為什麼在髒亂、老土的菜市場可以出現一種流行時尚呢?接下來小編就來跟你解析菜市場大媽風的流行秘訣。
何為菜市場大媽風
當然,熱搜裡面說的菜市場大媽風不是真的大媽風,而是那些博主根據自己對於復古時尚的理解,給自己打造的時尚風格,至於為什麼叫菜市場大媽風,是因為這裡的衣服都很廉價,是那些精打細算的大媽們喜歡的購物天堂。
其實這個大媽風可以說是源自於80年代的日式休閒風,也可說在70、80年代大媽們也是這個主流時尚市場的主力消費人群。而在80、90年代的中國時尚更受港澳、日本的影響。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博主們搭配的衣服都是偏於日式復古風的。
在 90 年代各式各樣鮮豔圖案和廣告印花 T 恤很受歡迎,對於現在喜歡極簡、冷談風的時尚理念,確實是過時了,但是在以前的港劇、日劇我們也常常看到的碎花 T 恤,因此並不是碎花是大媽的喜愛,而是在大媽年輕的時候流行的款式就是碎花。大片碎花現在並不是很容易可以能買到,雖說很多奢侈品牌還是有出。但是大牌衣服通常都面臨高額價錢,要是穿得很復古,菜市場流通的衣服就可以成為你的選擇。
而且時尚不應受到限制,不管是大媽風,還是復古風,這些都是人們給他的定義,只要有心去搭配,不無論是在什麼地方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衣服。
菜市場中的時尚大片
其實菜市場對於時尚來說也不是相反的名詞,就有很多明星和品牌在菜市場中拍攝時尚大片,就是為了突出時尚的可塑性和生活時尚是分不開的關係,而在煙火氣足的菜市場才是讓時尚變得有溫度的添加劑。
近些年很多品牌拍 LOOKBOOK,已經不局限於跑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咔咔拍照,而是跑到意想不到的地方,還原生活場景本身。比如 Stella Jean SS17 的 LOOKBOOK就選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市場,但是模特拾搗好往那兒一站,氣場還是足以秒殺群雄的!
再比如李宇春的時尚大片,也選在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場。今年也因疫情的關係有攝影師,為了打造人們與疫情的關係也選擇在菜市場中拍攝時尚大片,就比如袁弘夫婦為LV拍攝的時尚大片就是選在武漢的菜市場,LV與市井生活,碰撞出奇妙的和諧畫面~
菜市場大媽風為何引起關注
近年總有人會說媽媽的包包很時尚,奶奶柜子的衣服也很符合當下的潮流,其實時尚是一個循環這點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但是菜市場大媽風的流行,也是說明了現在現代的人更不拘小節,他們極具個性,極富於自我表達,勇敢說不,同時受影響著他們父母那代的影響。 時代造就了他們,他們也成就了自己。90後的成長伴隨著全球經濟與生活水平的高速發展,因此比起統一和諧,他們更關注於自己的獨特存在和個性表達的方式,而菜市場與時尚兩者差別極大,這滿足了他們對於的需要。
而且這一代90後不僅主動選擇佛系生活,還主動承認自己老了,完全沒有當年與80後鬥的傲氣了。正是90後這種服老的思想加上自媒體營銷號的炒作 讓更多的佛系青年融入到"服老"理念 他們覺得"老"、「復古|的衣服這樣才符合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這種也是隨性街頭風流行的原因,而菜市場大媽的衣服就是以舒適為主的面料和材質,因此特別符合現在人們的想法。
時代的車輪是永不停息的,每一個時代也都有它新鮮的產物,菜市場的東西不代表事物本身就沒有價值,也不應該隨著時尚的更替而失去了自身價值。相反,隨著時間的沉澱,復古、久遠的東西最珍貴的不再只是它本身的價值,而是當它也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所帶來的重要文化價值。
文/吳雨婷
冷眼奢華觀察站 |iLuxureport
唯物質主義精神家園,中國第一個用谷歌眼鏡採訪的自媒體
在微信上搜索iLuxureport,與主頁君一起冷眼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