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地鐵,出現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倫敦,它就是通車於一八六三年年初的倫敦大都會鐵路。彼時的電力尚不曾普及,因而這條地鐵所採用的,依然還是那個年代流行的蒸汽機車頭。作為地鐵最早的樣板,倫敦大都會鐵路的通車,在當時無疑是個轟動一時的大事件,然也因年代久遠的緣故,它有著許多自己的短板。蒸汽車會釋放大量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有毒氣體,所以倫敦大都會鐵路不得不在較短的距離內設立多個通風口。
經過一百多年以來的變革與發展,當今世界擁有地鐵的國家也已多達五十多個,其中地鐵總裡程最長的國家乃是我們中國,而地鐵裡程最長的城市同樣是我國的上海。在當今世界地鐵裡程最長的十座城市裡,僅中國城市就佔了四席,它們分別為排在第一的上海、第二的北京、第三的廣州及第五的南京。在地鐵裡程前五的城市裡,另一座城市即排在第四的倫敦。
總體來看,中國的地鐵不僅裡程最長,也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地鐵之一。而在擁有地鐵的五十多個國家內,裡程排在前十的有五個是歐洲國家,三個是東亞國家,然後還有北美的美國和南美的巴西。擁有地鐵的國家絕大多數分布在歐洲,然後是東亞、東南亞和南北美洲,而在廣袤的非洲大陸,擁有地鐵且已通車運營的國家,僅只一個而已,它即是埃及。
這倒是令人比較意外的,因為向來號稱非洲最發達國度的南非,至今仍尚未完成地鐵的建設,反倒是小弟埃及先行了一步。不僅如今,非洲的首都開羅,也是非洲首座地鐵城市,開羅的地鐵無空調也無自動售票系統,地鐵車票均為一次性卡片。開羅至今為止一共開通了三條地鐵線,沒有空調的地鐵車次非是全部,但卻佔據了大多數。
在開羅的三條地鐵線當中,一號線通車於一九八七年,這條地鐵線上的車次,一半有空調而一半沒有空調。埃及當地的氣候本就炎熱,在夏天乘坐沒空調的地鐵是相當難受的,埃及人寧願多花點時候等空調車,也不願乘沒空調的地鐵。開羅地鐵二號線通車於一九九六年,這條地鐵線的條件是三條地鐵線裡最差的,全線所有車次都沒有空調。
條件最好的則為開羅的三號地鐵線,三號地鐵線在兩千一二年通車,這條地鐵線所有車次都裝了空調,也在很大程度升級了地鐵車的外形,使之看上去更為美觀。當然,上述所言的條件好壞,只是拿埃及開羅不同地鐵線之間互相做的比較,倘若與中國、美國、日本的地鐵相比,埃及地鐵顯然又遜色了不少。因為開羅的地鐵沒有自動售票系統,地鐵車票還使用著一次性卡片,不僅不夠方便,另一方面也容易製造卡片垃圾浪費資源,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