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徒步30多裡,趕到火車站接兒子

2020-12-13 生活報

父母,給兒女最無私的愛,即使孤單也很少訴說

常給他們打個電話,常回去看看,多陪陪他們吧

兩個兒子在外打工一年未歸,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的70歲獨居老太突然感覺兒子即將回家,便獨自一人徒步15公裡山路,趕到火車站接兒子,所幸遇到火車站熱心民警,聯繫當地派出所和村幹部將她接回家。

老人無票進站,想「接」兒子回家

「12月26日上午7時40分許,我正在火車站執勤,進站的人群中,有一個老人沒有任何證件和車票,她說快要過新年了,她要進站接兒子。」昨日下午,安康鐵路公安處白河站派出所民警曾文龍說,當天早上很冷,由於老人沒有證件,檢票的工作人員就把她攔了下來。見老人聽力不太好,說話條理不清,他就把老人帶到公安執勤室了解情況。

在執勤室,民警給老人提供了熱水和食物,讓她慢慢回憶。

「一開始,老人一個人在自言自語,我嘗試與她交流,發現老人確實有點糊塗。」曾文龍表示,他們初步判斷老人有點老年痴呆。

在持續交流的過程中,老人斷斷續續說了一個手機號碼,民警打過去,發現這個號碼是個空號。

從老人斷斷續續的答話中,曾文龍篩選出了三條有效信息,老人名叫衷某鳳,今年70歲,家住「胡家營鎮某村」。

經過查詢,曾文龍發現胡家營鎮位於湖北省十堰市,是鄂陝兩省四縣(鄖西縣、白河縣、竹山縣、竹谿縣)接合部。他隨即聯繫了老人戶籍地派出所與村幹部,當天上午8時50分左右,當地警方與村支書趕到火車站將老人接走。

家屬:老人不願住城裡,春節肯定回家

「據了解,老人在幾年前就得了老年痴呆,記憶力喪失大半,時常伴有言語和認知障礙,兩個兒子都常年在外打工。」曾文龍說,從老人的穿著上看,她穿著紅色的上衣,還戴一個粉紅色的帽子,都是新的。她應該是想著快過年了,兒子會坐火車回來,所以才一個人到火車站接兒子。

曾文龍表示,老人家住的地方距離白河火車站有15公裡,全是山路,天氣這麼冷,老人是如何走到火車站的他也沒有問出來。村幹部接老人回家的時候,他還叮囑回家後要跟老人的孩子們聯繫一下,提醒他們雖然沒時間在家裡陪老人,但要經常電話聯繫,掌握老人的行蹤,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我們在十堰打工很多年了,也在十堰買了房子,要把老人接過來住,但她不願意,她就愛住在農村。」昨日下午,老人的大兒媳說,老人的大兒子今年48歲,他們也不是不孝順,經常給老人買些米麵油等生活用品,但老人愛往外跑,他們要打工,確實也沒法管。今年春節時,他們肯定會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所在村的村幹部章龍國表示,感謝白河火車站的民警救助了老人,老人回家後精神狀態不錯,雖然村子在山裡,但老人已經住上了安置房,吃穿不愁。(記者張建全)

來源:人民網、華商網 華商報

相關焦點

  • 安康70歲獨居老太太走15公裡山路「接兒子」
    父母,給兒女最無私的愛,即使孤單也很少訴說常給他們打個電話,常回去看看,多陪陪他們吧華商報安康訊(記者 張建全)兩個兒子在外打工一年未歸,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的70歲獨居老太突然感覺兒子即將回家,便獨自一人徒步
  • 男子深夜火車站接人 6歲兒子忘車內逾2小時
    記者今天(7月17日)從上海鐵路警方獲悉,日前一名男子深夜前往虹橋火車站接人,竟然將6歲兒子遺忘在車內2個多小時。  7月15日晚11時許,虹橋火車站的候車大廳早已空無一人,四面出入口也早已鎖閉。此時,高架路邊一輛破舊的麵包車內突然傳來響亮的孩子哭聲越來越大,引起了正在路邊等候親友的旅客朱先生注意。
  • 老奶奶給兒子送年糕 徒步30多公裡迷路被民警送回家
    溫州網訊 近日,一位75歲的老奶奶思子心切,從永嘉花坦出發徒步30多公裡來到樂清芙蓉,她此行只為給兒子送上「他最愛吃的」年糕。 昨天,記者聯繫上樂清警方得知,這位老奶奶姓盧,永嘉花坦人。12月21日18時許,樂清市芙蓉鎮下起了小雨,在黃岙坑一廠房前,盧阿婆抱著手裡一袋子年糕在雨中躊躇不前。
  • 媽媽帶6歲兒子徒步尼泊爾,因疫情滯留30多天
    兒童攝影師許小鬧3月帶著6歲兒子去尼泊爾ABC小環線徒步,作為給孩子幼升小的成長禮。她說想用旅行的方式完成孩子的童年。兒子今年6歲,已經去過11個國家。為這次徒步準備了2年,像徒步鞋、登山杖、登山包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因為兒子是藏族,對高原生活很適應,自己對徒步這一方面也很了解。
  • 接確診老人,送密接孩子……他除了膽大還有這個
    類似的動作,他已經重複了70多次。這個維和部隊退役老兵,疫情期間在武漢做了70多天的志願者,接送確診患者、密接者和醫護人員,做過司機、建築工、搬運工人等20多個工種。但讓他最有成就感的是組織分發了1500多噸蔬菜、米麵油等生活物資,460多個社區20萬市民因此受益。他也因此被人稱為「蔬菜大戶」。
  • 70歲志願者幫90歲老人洗腳,老人兒子就住樓上……勞模志願者用真心...
    70歲的曾東妹從企業退休後,已經連做了3屆居民區書記。家住奉賢的她,每天5點從家裡出發,到達居委會之前,還要在地鐵做志願者。82歲的退休教師張惠英,一直是長寧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報告團成員,經常去各學校做報告,將勞模精神傳遞給孩子們。70歲的姜亞申經營著一個店鋪,常給困難居民義務送東西,甚至為一位把他認作「親人」的老人送終。
  • 70歲兒子帶上94歲母親自駕遊,圓了老人的夢
    70歲兒子帶著94歲母親自駕遊沿途欣賞祖國大好河山,圓了老人的夢記者 吳祉婧黎秀玉(中)和兒子、兒媳在貴州千戶苗寨94歲的黎秀玉(左)和70歲的黃昌輝在雲南騰衝小空山合影。家住白沙路新錦小苑的94歲老人黎秀玉,是躍進街道長林社區的「老壽星」,也是周圍居民的「開心果」。每天閒暇時刻,老人都會下樓走動,有時坐在路邊跟鄰居聊天,一聊就是數小時,但去年下半年,卻少見她的身影。原來,黎秀玉跟著70歲的兒子黃昌輝去自駕遊了!
  • 給兒子送土豆,老人弄錯方向騎了100公裡,風餐露宿整兩天
    民警在老人的隨身物品中,找到了一張醫保卡,根據醫保卡的信息,民警得知老人來自上海嘉定。於是,民警通過相關信息聯繫了老人的小兒子。老人的小兒子連夜趕到了派出所,他說,母親已經走失兩天了,他到嘉定、太倉等多個派出所求助,但是沒有找到,沒想到母親竟然到了常熟。經過進一步了解,大家才知道老人騎車離家的原因。
  • 每天行走30公裡 只為磨練兒子意志 「80後」爸爸帶7歲兒子徒步去旅行
    7月15日下午13點40分許,記者在採訪返回途中,途經雲夢通往應城的107省道吳臺村路段時,偶遇一對正在「徒步行」的父子倆,在車來車往的省道旁,身著鮮豔衣服的他們特別引人注目。交談得知,爸爸名叫陳東北,今年38歲,是一位打工族,常年在外地工作;兒子叫陳心月,今年7歲半,是孝感市南大實驗二小學生,秋季即將入學二年級。他們家住孝感市孝南區南大經濟開發區三軍社區。
  • 投奔兒子住得不習慣,柳州一87歲老人「離家出走」,卻因不會買票被...
    12月25日下午,在柳州火車站,一名80多歲的老人情緒激動地找到民警,說要乘火車回家,但是不會買火車票。民警覺得奇怪,這麼大年紀的老人,怎麼會獨自出行,仔細詢問發現,原來老人是要離家出走。柳州站派出所的民警說,當天下午2點多,一位老人拄著拐杖,在售票廳旁站了20多分鐘後向他們求助。「兒子不讓我走,我就是要走,他就是不讓我走,我不習慣。」「那你兒子的電話是多少?我幫你聯繫他。」「不記得。」
  • 駕考新規實施後,「70歲+」考生多了
    11月20日至今,10人報名7人通過反應能力測試這幾天,74歲大爺林福根非常興奮,因為,他也能考駕照了。11月20日,公安交警12項交管改革新舉措全面推行,取消了申請小型汽車等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
  • 媽媽把5歲兒子和一堆行李獨自「寄放」在火車站5小時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張豔 李爽 記者 江躍中)心大母親帶著5歲的兒子趕火車,因發現貴重物品遺忘在了出租房內,遂將年幼的兒子獨自一人留在火車站售票處內5小時「看護」行李。在鐵路民警的幫助下,幼童才未發生意外,並得以與母親順利團聚。
  • 7旬老人赴廣州千裡探子 反被兒子送進救助站
    楊李氏的遭遇並非個案,最近兩年,外地老人在穗遭子女遺棄的事時有發生,廣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區分站(以下簡稱市區分站)每周至少接收2-3名類似遭遇的老人,特別在大小黃金周之後,這些被子女遺棄的老人還會增多。被遺棄的老人以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為主,六成多患有重疾,而且以患老年痴呆症居多,難以照料,更難以核對身份信息及時送返。
  • 沙壩70歲老人採耳被騙1600元,攤主告知:老人耳朵裡有大塊結石
    12月11日有群眾舉報說,沙壩有位70多歲的老大爺在某村的路邊攤採耳的時候,被攤主收費1600元。接到報警的民警立即趕到現場,據報警人孫先生說,這位70多歲的大爺就是他的父親,因為年齡比較大,還有些糊塗,平時出門的是時候兜裡都會放一些現金。
  • 105歲老人過生日,30多位子孫磕頭祝壽,83歲兒子說還是有娘好
    2018年7月7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長嶺鎮後夏莊村,今年105歲的長壽老人劉桂英過生日,她的30多位子孫前來磕頭祝壽,老人非常幸福,開心的笑著。據了解,老人現在五世同堂,其子孫共有60多人,平時很多都在外地忙於工作,只有春節時才能團聚一堂。
  • 年邁老母徒步30多公裡 雨中迷路 為給在廣東的兒子送年糕
    老人自稱是永嘉花坦人,有子女,但具體聯繫方式、住址等一問三不知。此時已是黑夜,天空中又飄著小雨,十分寒冷,出於安全考慮,民警決定把老人先接到派出所。老人口音濃厚,說話又含糊不清,還不肯跟民警去派出所,只重複著幾句話:「我沒錢,不要坐車,要在路邊等到天亮。」
  • 66歲老人羅湖火車站內摔傷 質疑車站配套及服務 要求賠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8月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金洪竹 實習生 李威瑢)日前,66歲的袁女士與其老伴乘列車抵達深圳羅湖火車站,出站時從樓梯上摔落致骨折。火車站工作人員隨後撥打120將其送院救治。但袁女士認為,羅湖火車站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指引,應該對此事故承擔責任。
  • 91歲老人給百位70歲的弟弟妹妹送「臘八禮」
    1月5日是臘八節,九龍皮區石坪橋陽光心悅小區的老人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住在小區裡91歲的老大姐蔣一樵給弟弟妹妹們買了一百件小禮物,並親手送給了他們。親自買100份小禮物 送70歲以上老人早上9點半,陽光心悅小區3棟2樓的老年人活動中心裡,鄰居們已經幾乎坐滿了活動室,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三三兩兩擺龍門陣,等著蔣婆婆的到來。「蔣婆婆,過節好喲!」在幾個鄰居的招呼聲中,91歲的蔣一樵杵著拐杖走進來,一邊走一邊和鄰居們擺龍門陣,「年紀大了腿不好,等久了哈,大家臘八節快樂哈!」
  • 74歲母親徒步60裡給孩子送年糕
    12月21日傍晚時分,樂清市公安局芙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看到一位老人疑似迷路。接警後,民警潘齊相立即帶人趕到了現場,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路邊徘徊。  潘齊相耐心詢問她來自哪裡,有沒有家人的聯繫方式,但老人只說得出自己是永嘉花坦鄉人,有孩子,其他的,一問三不知。隨即,民警立即聯繫了當地轄區派出所永嘉縣公安局沙頭派出所,請對方幫忙核實老人的身份。
  • 70歲老人哽咽:到了晚年,最可靠的人並不是兒女
    寒暄了幾句,看著一老人一黃狗在太陽底下走著,頗為落寞。老李今年剛好70歲,按輩分我得喚他一聲李叔。李叔和李嬸育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生了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家裡離不開人,不常回來。兒子在大城市安了家,只有逢年過節才帶著老婆孩子回來住兩天。一年四季,家裡只有李叔和李嬸老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