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潘亮】感染新冠病毒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不久前在位於凡爾賽的燈籠閣(又稱「燈籠莊園」)隔離。狩獵別墅「出身」的燈籠閣被法國政府「納入囊中」後,其實一直是總理的度假住所。薩科齊在任期內「強佔」燈籠閣作為總統行宮,讓這個平日門庭冷落的地方變成了各界關注的熱點。
「擁有燈籠閣你就成了『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室友!」著名作家馬爾羅這樣形容燈籠閣的地位。1787年,凡爾賽總督普瓦親王在凡爾賽皇家動物園周邊土地上受命建造一個狩獵別墅。別墅共分兩層,建築和花園總面積達4公頃,是個被高牆環繞、普通人難以「踏足」的神秘之地。燈籠閣被稱為「燈籠」,有傳言稱是因為它總共有36扇窗戶,燈光讓整個建築像「燈籠一樣照亮了周邊環境」。也有說法稱,人們在法國大革命高唱「革命者在巴黎吊死打著燈籠的貴族」,皇室別墅因而獲名「燈籠」。專家認為,燈籠閣的名字更可能來源於附近前皇室動物園亭子上的燈籠形天窗。
經歷1789年大革命後,燈籠閣在1818年被王室購買,並先後充當凡爾賽動物園園長和農藝學院院長的住所。1872年後,燈籠閣開始租給一些名人,其中包括美國百萬富翁兼出版商小詹姆士·高登·班奈特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燈籠閣正式成為共和國國會賓館,時任國民議會議長、美國駐法國大使等人曾在此居住。1959年戴高樂決定將它保留下來作為專供總理使用的「度假住所」。自此,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德勃雷會在周末定期造訪此地。
在1962至1969年間,時任文化部部長馬爾羅因為住宅遭到秘密軍事組織襲擊,獲得總理府批准,暫住在燈籠閣裡。直到今日,燈籠閣內的裝修還要歸功於馬爾羅妻子路易絲的大手筆改造和翻新。或許是因為被部長「鳩佔鵲巢」,當時的「素人總理」蓬皮杜表示自己更青睞位於巴黎近郊奧維利耶市,名為「白宮」的第二總理住所。羅卡德在1988年至1991年出任總理,他為燈籠閣建造了一個遊泳池和網球場,大大豐富了它的休閒和度假功能。羅卡德在此談判了涉及法國海外領地新喀裡多尼亞獨立爭議的《馬提翁協議》。當時的總統密特朗受贈土庫曼斯坦的一匹
「汗血寶馬」,但未讓它公開露面引發了「寶馬失蹤醜聞」。據說這背後是因為他與情婦安娜的私生女瑪扎琳娜喜歡騎馬。為哄私生女開心,密特朗就多次請求總理「借地」,讓瑪扎琳娜在燈籠閣騎馬嬉戲。
席哈克任總統期間,與其政治立場相反的總理若斯潘幾乎每周末都和妻子西爾維亞娜來燈籠閣休憩、打網球或者「充電」,這在他任期末經濟困難時期尤為突出。身為哲學家的西爾維亞娜在她的《中斷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對我來說,這個被大樹環繞的古老閣樓庇護著我們熬過各種危機。」席哈克第二任期內的總理德維爾潘也很喜歡燈籠閣,他形容燈籠閣擁有「共和國最棒的酒窖之一」。
2007年5月12日到13日的周末,勝選但尚未就職的薩科齊在上任總理德維爾潘邀請下在燈籠閣度過了一個周末,並和新總理菲永在此開始新政府組建工作。與布呂尼「閃婚」不久之後,薩科奇夫婦又在2008年2月3日選擇燈籠閣作為僅有私密朋友出席的蜜月晚宴舉辦地。讓總理菲永沒有料到的是,薩科齊夫婦在燈籠閣一住就不想放手,並將它佔為己有。此後這裡只在2008年向記者開放過一次。在總統任期內,薩科齊一直使用這個傳統上「特供」總理的住宅,別墅上空成了禁飛區,原本低調的燈籠閣也開始走進媒體和公眾的視野。
《凡爾賽漫長周日:燈籠閣內的共和國》一書稱,或許覺得如此「豪奪」有點過分,作為補償,原先供總統度假用的蘇茲拉-布裡舍城堡被分配給了總理處置,但是至今仍未有一個總理去那兒住過。被總統「剝奪」燈籠閣有多嚴重呢?《世界報》稱,前總理拉法蘭曾對薩科齊的內閣總理菲永說:「失去了燈籠閣,你就失去了總理職位中最美好的部分。」
薩科齊的繼任奧朗德和馬克龍均很喜歡燈籠閣。RTL電臺去年爆料稱馬克龍頻繁光顧燈籠閣引發當地警方抱怨,警察工會要求馬克龍自帶門衛,不要抽調他們去給燈籠閣「看門」。從法律層面講,總理府仍擁有燈籠閣並為它承擔每年20萬歐元的維護費。儘管有法案主張應將燈籠閣歸入總統府房產之內,也有媒體戲稱「如果能夠白住誰還願意掏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