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016年工作
(一)堅持「抓規劃、抓改革、抓重點」,厚植寶安發展新優勢
一批重大政策出臺實施
出臺貫徹落實市創新、企業、人才「三大政策」實施方案和操作規程。資助技術創新項目186個8046萬元;扶持企業430家1.44億元;實施緊缺人才引進1000工程,資助人才709人次。
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中國南方整車進出口口岸、11號線開通。向興路等8條道路通車,鳳塘大道等23條道路開工。新增汙水管網421公裡、燃氣管網39公裡。
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提速
85個「十大工程項目」進入施工階段,45個當年立項並開工,5個項目竣工;「十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54億元,27個項目完工。濱海文化公園規劃建設加快;西灣公園(二期)春節前將全部開放;國際會展中心、大空港新城啟動區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開工;城市規劃展覽館開館;8所學校、4所醫療機構投用。
一批創新要素加速集聚
中國人民大學正式籤約落戶;寶安-中交-大工科技創新小鎮等一批校企合作項目籤約落地。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1家;申請PCT專利1035件、國內專利2.4萬件。
一批重要規劃編制完成
編制完成了《深圳市寶安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及一批專項規劃,編制了空港新城綜合管廊專項規劃、107時尚商務帶立體空間規劃等,開展「六鎮一園」等重點片區概念設計,建立了未來幾年重點建設項目庫。
一批龍頭企業落戶寶安
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1宗,微軟教育信息技術聯盟、平安集團合作項目、正威集團全球總部城籤約;中交等8宗央企項目建設啟動。集聚行業龍頭企業17家,「網際網路+」未來科技城完成前期,大族雷射智能製造基地用地已出讓。新增上市企業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4家。
一批重大活動精彩紛呈
成功舉辦2016深圳寶安國際馬拉松賽、寶安產業發展博覽會、首屆中國產業創新論壇等一系列精彩、專業的活動。
一批改革舉措落地生根
將區屬國企整合為五大板塊。成立區集體資產辦。新設航城、福海、新橋、燕羅4個街道。組建幼教集團、職教集團、區人民醫院(集團)。探索建立產業用地供給「大族模式」和舊工業區改造「福海信息港」模式。
(二)堅持「抓管理、抓安全、抓民生」,補齊寶安發展短板
智慧寶安建設全面鋪開
「1+10+12」管控指揮體系建成。政務服務「兩廳兩中心」運行。政務服務手機大廳上線,行政審批服務實現「兩個100%」,審批效率提高41.1%,成全國首個手機辦事大廳;寶安通推出475項服務功能,下載量超100萬;金融超市啟用,辦理融資服務21筆7506萬元。
網格化智慧管理效果顯現
構建「1+10+126+222+44+392+4833」網格體系,全天候巡查整治11類153項實有事件,日均發現實有事件1.7萬件,平均處置時間縮到2小時。
城市安全基礎得到夯實
238名處級以上幹部掛任網格員。開展16項專項整治,打通出租屋生命通道8.1萬處。控停廠房改公寓89棟,拆除房中房2925間(套)。完成8個A類餘泥渣土點整治。
發展空間有效拓展
建成智慧查違系統,拆除消化違建353萬平方米,實現「零增量、減存量」。完成民主社區整備項目,全市單宗整備面積最大;完成三圍碼頭等12宗市、區重點整備項目;整備土地3.36平方公裡。新增城市更新項目16個。
公共服務供給持續加強
民生支出276億元,佔總支出85.3%。區級十大服務中心全部啟用。新增中小學學位9000個、幼兒學位8800個、病床925張,智慧藥房運行。開通社區微巴38條。新建公園6座、提升16座。
平安穩定局面得到鞏固
成立輔警支隊,推進「智慧管控」「警網融合」「鐵帚肅毒」,刑事治安總警情同比降22.3%。
治水提質率先破題
茅洲河治理完成投資30.8億元,46個子項目開工34個,界河治理完成48%,監測斷面綜合汙染指數降43.2%。
城市精細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持續開展「序暢寧綠潔美」行動,完成機場南路等6條道路綠化提升,完成151個城中村綜合整治。
(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突出黨在全區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地位
區級換屆圓滿完成。選舉結果實現「五滿一高」,換屆全過程「零投訴、零上訪、零違紀」。
「兩學一做」深入開展。開展區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處級幹部寶安講壇23期,黨組織書記和領導幹部講黨課1639場。
基層基礎得到夯實。推進機關、社區、「兩新」3個「黨建標準化」,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實現四級聯動和全覆蓋。設立區直單位黨組27個、「兩新」園區黨委92個;整頓軟弱渙散社區黨組織8個;1492個黨支部完成換屆。領導幹部聯繫群眾10.7萬戶,解決困難4613個。
隊伍戰鬥力得到提升。注重選拔基層一線和急難險重崗位表現突出的幹部,提拔、交流處級幹部356人次;實施「墩苗工程」「濱海計劃」等,選派104名幹部參加徵地拆遷、52名參與對口幫扶。
黨內監督更加嚴格。全力配合省委第十二巡視組的巡視監督,針對反饋意見提出85項整改措施,已完成75項。出臺「1+10+1」工作規範,建成智慧廉政平臺。
內控體系更加完善。落實「五位一體」陽光政務模式,各單位召開工作例會3055次,研究議題17587萬個。深化「知判議決督」全鏈條閉環管理,完成重點工作3635項,區五屆六次黨代會部署事項100%落實,11項績效指標全市第一。
反腐倡廉強力推進。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66宗166人。開展「八小時以外」監督試點,聘請社區廉政監督員,建成「隨手拍」監督平臺。開展明查暗訪227次,糾正問題567個。
關於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
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深圳質量、深圳標準,以市「十三五」規劃明確的「十大戰略路徑」和十項重大戰略任務為指引,落實區六屆一次黨代會精神和區「十三五」規劃,緊緊抓住實體經濟、智能製造、重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基層治理等工作,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全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濱海寶安、質量型創新型產業名城、宜業宜居活力之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總體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萬元GDP電耗、水耗分別下降4.32%、5.0%。
落實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濱海寶安的工作部署
強化規劃領控和濱海特色,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城市更新為龍頭,把規劃變項目、項目變前期、前期變施工圖、施工圖變建設、建設變成果、成果變成效,不斷提升寶安城市品質。
●政府投資重大項目開工57項以上、完工63項以上。
●茅洲河治理完成年度投資40億元,初步實現不黑不臭。
進一步發揮規劃領控作用
提升規劃層次。推動「三帶兩心兩城一谷」空間布局和「網際網路+」未來科技城、濱海文化公園等重大項目規劃納入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
深化濱海中心區詳規。對接「蛇口+前海+寶安新城+大空港地區」大灣區規劃,優化空間布局、灣區聯接、市政配套和人文環境。
編制完成107時尚商務帶規劃。完成產業、交通、綜合管廊和城市建設等專項規劃,重點抓好南頭-航城段、立新湖段、AB航站樓段的規劃設計。
推動西部活力海岸帶規劃項目化。完成百裡步道、長灘公園、潮汐公園、中心區溼地公園規劃編制。
落地實施一批重大項目
完成濱海文化公園用地出讓。完成新老三館項目前期,年底前動工建設。
實施空港新城啟動區綜合管廊及道路一體化工程,完成投資12.5億元,完成工程量13%。
完成海上田園升級改造首期啟動區工程量50%。
完成機場東空鐵聯運樞紐規劃研究,啟動107國道禁限貨改造和客貨分離適應性改造,建成石巖外環路,加快推進沙井南環等道路建設,打通12條斷頭路。
加快建設公園之區
建成石巖河生態溼地公園、石巖湖公園等,加快羅田航天科技主題公園、五指耙體育主題公園規劃建設,改造提升羊臺山森林公園一期等26個公園,公園總數達到176座。建成29公裡石巖環湖綠道,綠道裡程達到430公裡。
抓實序暢寧綠潔美專項行動
編制序暢寧綠潔美行動「年度任務清單」,建立量化考核指標體系。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打贏查違和土地整備攻堅戰
紮實推進茅洲河紅線內違建拆除及危險邊坡、一級水源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違建整治。建成智慧整備信息平臺,全力抓好26個市、區重點整備項目,完成軌道6、20號線、茅洲河等15個土地整備項目。
強力推進四大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推行河長制。完成前海灣、大空港、鐵石三大片區EPC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並開展施工圖設計,茅洲河治理完成年度投資40億元,完成界河整治、1419個排汙口截排和88公裡河道清淤,初步實現不黑不臭。加快環境生態產業園規劃建設。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實施街道發展戰略「千百億工程」
各新設街道遴選實施一批新「雙十」項目,實現「十三五」末期各街道產值超千億、稅收超百億。強力推動107個政府投資項目、96個重大產業項目規劃建設,半數以上年內竣工。
強力推動六鎮一園建設。啟動西鄉濱海風情小鎮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完成福永鳳凰文化小鎮項目概念規劃方案,啟動鳳凰古村文化旅遊項目;新橋大學小鎮升級改造2-3個舊廠區,推進醫療健康城建設;沙井金蠔美食文化小鎮升級改造蠔文化博物館;燕羅琥珀文化小鎮按形制修繕23處古建築;石巖阿婆髻雕藝文化小鎮建成34座石窟、風採展示區等;完成新安上合孝德園古建築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