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早年的一場車禍,讓任庭周與死神擦肩而過。
住院的日子裡,任庭周反覆思考:「既然不知道死亡跟明天哪個先來,就應該好好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在長滿雜草的萬畝荒山上,任庭周僅憑一把鐮刀經過10多天披荊斬棘,開闢了一條上山的路,並一口氣種下了3000多畝中藥材。
2011年,任庭周組織108名農戶成立了安順市西秀區鈺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中藥材種植和銷售、初加工、苗圃繁育、林下種養殖和休閒旅遊等業務。原本屬於一個人的產業,如今已經變成200多個社員的集體資產,每戶社員每年工資加分紅可獲得6萬元左右的收入,成百上千的農民也因此有了就業的門路,藥王谷也因此而誕生。
10月23日,貴州省政協脫貧攻堅「百千萬行動」新聞採訪團走進安順藥王谷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在這裡記者見到了藥王谷「谷主」——安順市政協委員、安順藥王谷生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庭周。
據任庭周介紹,鈺霖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已帶動東屯、轎子山、黃蠟、蔡官、寧谷、楊武、雞場、新場、七眼橋、舊州、大西橋、劉官等10多個鄉鎮6000多戶農戶種植中藥材面積已達10萬餘畝,共帶領貧困戶1813戶4700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如今,當年的荒山荒坡已經變得鬱鬱蔥蔥、鳥語花香,任庭周依據藥王谷的山水風貌,推進產業升級,結合大健康、大旅遊、大生態、大扶貧,打造了一個中藥材生態養生文化為主題的休閒度假勝地。
一直以來,任庭周以脫貧攻堅為己任,全方位推進合作社產業發展,幫助貧困農戶實現脫貧致富,獲得各部門領導和農民群眾交口稱讚,「我在家裡排行老五,如今行走在村裡,全村男女老少見到我,都會親切地稱呼我一聲『小五哥』。」任庭周覺得,這是最大的成就感。
「進入藥王谷務工以前,家裡的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農作物,一年忙活下來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溫飽。」今年69歲的七眼橋鎮竹林村村民易德芬告訴記者,自從進入藥王谷務工後,現在每月能有2400元的收入,「我和竹林村所有村民的看法一樣,任總是一個大好人。」
現在,藥王谷種植面積已達13000多畝,成了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和千企幫千村示範點。
如今的任庭周,工作中更加注重做好利益聯結、帶動貧困農戶,按照龍頭帶動、農民參與、股份合作、促進增收的原則,以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幹、幫助農戶賺為經營理念,推進特色產業複合發展和產加銷一體化建設,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並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訂單農業等形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利於民。
任庭周還積極為貧困戶爭取項目扶持,帶動貧困農戶發展產業脫貧。
截至目前,任庭周共為貧困社員和合作貧困農戶爭取扶貧項目資金170萬元用於發展中藥材黃柏產業。不僅如此,任庭周還通過合作種植與農民籤訂協議,以保護價收購他們的藥材,為合作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幫助西秀區、印江縣、紫雲縣等成立了多家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協會,並與東屯鄉、轎子山鎮等合作進行萬畝丹參種植,涉及20餘個貧困村的2000多貧困人口。
「七眼橋鎮竹林村是鈺霖合作社的幫扶村,我作為名譽村主任和產業村長,脫貧攻堅自當勇做先鋒。」任庭周表示。
今年1月,任庭周召集竹林村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分紅現場會,為47名貧困農戶每戶發放了500元的現金紅利,並吸納農戶進入合作社成為社員,同時與竹林村16戶貧困農戶籤訂了惠農貸合作協議,農戶將資金入股合作社進行分紅,風險由合作社承擔。「為帶動村民就業,我還與竹林村32戶貧困戶及農戶籤訂了勞務合同。」任庭周說。
為全面做好農業產業發展工作夯實智力基礎,任庭周還免費為農戶提供市場、技術、商品等信息,協助農戶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與貴陽中醫學院、安順職業技術學院籤訂長期校企戰略合作協議,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能培訓,現已累計培訓農戶9000多人次。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任庭周不忘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向貧困農戶捐贈種苗、捐資修路,參與資助貧困大學生基金會等,共累計向社會捐款60多萬元。
「始終謹記『促進西秀區中藥材產業化發展,加快農戶脫貧致富步伐』的任務,竭盡全力為決戰脫貧攻堅貢獻自身的每一分力量。」任庭周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繼續利用自身產業優勢,通過擴大經營規模、壯大產業鏈來有效促進農產品增值,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的能力。「並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原則,以產品、技術和服務為紐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他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