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並非只吃辣竟有24味?川菜之魂是什麼?|四川美食封神榜(上)

2021-02-16 MrHug

假若美食界也來一次封神演義

四川美食們恐怕早早地就能位列仙班

並擠滿一堂

四川美食憑什麼封神呢?

正是靠著

真正了解川菜的人都知道,川菜之味,絕不僅限於人們所熟知的麻麻麻麻辣辣辣辣。但實際上,在傳統的川菜裡,七成以上的川菜裡頭根本沒有辣椒(really?)。且用料精良、工藝繁複,並不輸給任何菜系。川菜品種豐富、味道多變、適應性強,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

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是川菜的特點。(以下為科普時間)


三香乃蔥、姜、蒜;三椒乃辣椒、胡椒、花椒;三料乃醋、郫縣豆瓣醬、醪糟。

炒菜需有蔥姜蒜,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三椒卻是真理之上的翻新,是味的進一步擴充,四川人尤其把這三椒的花樣弄得別出心裁,產生了七滋八味,創造了世界聞名的川味。


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辣、香、鹹;八味是指:魚香、麻辣、酸辣、幹燒、辣子、紅油、怪味、椒麻。九雜是指用料之雜。而由此所演變出的味型多達幾十種,生活中常見的也有24種,居各大菜系之首。



麻辣味型的菜餚可謂川菜中陣容的大當家,也是我們日常最容易接觸和形成刻板印象的川菜味道。辣椒之辣與川菜傳統的麻味相結合,便形成了這麻辣味厚,鹹鮮而香的獨特味型:麻而不木、辣而不燥,辣中顯鮮、辣中顯味,辣有盡而味無窮。



極受食客們喜愛的水煮牛肉、水煮魚、麻婆豆腐、麻辣小龍蝦等,無不是麻辣味型的代表。

醇酸微辣,鹹鮮味濃。酸辣味型是川菜中僅次於麻辣味型的二當家。酸辣味型的菜餚絕不是辣椒唱主角,而是先在辣椒的辣、生薑的辣之間尋找一種balance,再用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這些解辣的佐料去調和。一碗尋常的酸辣粉就最能嘗出這酸爽的味道(口水)~

怪味味型,是一個創新型與混合型選手,四川首創的常用味型之—,因集眾味於一體,各味平衡而又十分和諧,故以「怪」宇褒其味妙。

怪味味型多用於冷菜,適用於以雞肉、魚肉、兔肉、花仁、桃紅、蠶豆、豌豆等為原料的菜餚。怪味雞絲、怪味花仁、怪味酥魚、怪味兔丁等均為川菜中怪味味型菜餚的傑作。

糊辣味型的菜餚具有香辣鹹鮮,回味略甜的特點,麻辣適口而不燥,鮮香醇厚。糊辣味型的菜都用熗炒一法,取其辣椒的幹香與糊辣,以大火把辣味熗入新鮮的原料中,這是把極度的枯焦與新鮮結合在一起,深得造化相剋相生的炒趣。

讓川菜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宮保雞丁,即是將幹辣椒和花生米炒入雞丁裡,形成了這一甜、酸、辣味混合的糊辣味型的菜餚代表。

泡椒,俗稱「魚辣子」,是川菜中特有的調味料。泡椒具有色澤紅亮、辣而不燥、辣中微酸的特點,以其酸辣鮮爽的口感,充當著調料「主力軍」。

泡椒味型在冷熱菜中應用廣泛,常見的冷菜如什錦泡菜罈、泡椒鳳爪等是將野山椒、花椒、白糖等作料放入特製的壇中,泡出一壇的鮮香醇厚(不說了,我先去啃一包泡椒鳳爪解解饞)

紅油是川菜的靈魂之一,川菜當中的涼拌菜講究「一勺紅油定乾坤」,好的紅油是成就美味涼拌菜和蘸水的第一步。甚至有川菜大師斷言,搞懂紅油,就搞懂了川菜。

紅油味型在冷菜中堪稱一大家族,夫妻肺片、烤椒皮蛋、口水雞等都屬於這一味型。

川菜以「家常」命味,取「居家常有」之意。其特點是鹹鮮微辣。因菜式所需,或回味略甜,或回味略有醋香,廣泛運用於熱菜。



著名的川菜回鍋肉和直接以家常冠名的「家常豆腐」都是經過千錘百鍊之後,返樸歸真,化繁為簡的家常味型經典菜品。

「魚香味」菜餚具有鹹甜酸辣兼備,姜、蔥、蒜味濃鬱,色澤紅亮的特點,是川菜中獨有的一種特殊味型。因源於四川民間獨具特色的烹魚調味的方法,故名「魚香味」。

調製魚香味型時,並不使用魚品,卻具有濃鬱的鮮魚香味,被人們譽為川菜一絕。


魚香味的菜餚吃起來鹹、甜、酸、辣兼具,我們時常在川菜館子會吃到的魚香肉絲、魚香茄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菜品。

甜香味型,顧名思義,其特點即是純甜而香。以白糖或冰糖為主要調味品,因不問菜餚的風味需要,可佐以適挺的食用香精,並輔以蜜玫瑰等各種蜜餞,櫻桃等水果及果汁、桃仁等果仁。

甜香味型適用於各種鮮果品及銀耳、魚脆、桃油、蠶豆、紅苕等為原料的菜餚。如魚脆羹、冰糖銀耳、冰汁桃脯、糖粘羊尾、蜜汁小番茄等。

你沒看錯,就是讓楊貴妃最愛的水果荔枝,荔枝味是川菜一種特有的風味,出自其味酸甜適口,味如荔枝。

荔枝味型多用於熱菜,以豬肉、雞肉、豬肝腰、魷兔及部分蔬菜為原料的菜餚。合川肉片、鍋粑肉片、荔枝腰塊、荔枝鳳脯、荔枝魷魚卷等均是川菜中荔枝味型的典型代表。

鹹鮮味型廣泛運用於冷、熱菜式,常以川鹽、味精調製而成,適用於以動物肉類、家禽家畜內臟及蔬菜、豆製品、禽蛋等為原料的菜餚。

昔日的宮廷名膳「開水白菜」就是鹹鮮川菜的佼佼者,另外還有雞豆花、鴿蛋燕菜、白汁魚肚卷、白汁魚唇、鮮熘雞絲、白油肝片、鹽水鴨脯等都在用生命呈現著川菜也可以不放辣椒但很好吃。

甜酸味濃,回味鹹鮮,廣泛用於冷、熱菜式。以糖、醋為主要調料,佐以川鹽、醬油、味精、姜、蔥、蒜調製而成。代表菜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糖醋裡脊、糖醋排骨、糖醋白菜

椒麻味,是常見的川菜味型之一,其特點是椒麻辛香,味鹹而鮮,多用於冷菜,尤適宜於夏天。

椒麻味型適用以雞肉、兔肉、豬肉、豬舌、豬肚為原料的菜餚。如椒麻雞片、椒麻肚絲、椒麻兔絲、椒麻舌掌等。

醬香味型是川菜常用味型之一,廣泛用於冷、熱菜式。總的特點是醬香濃鬱,鹹鮮帶甜,適宜燒、爆、炒、粘糖、炸收、醬、醃等烹調技法成菜。代表菜品:醬燒鴨子、醬燒肘子、太白醬肉等。

五香味型的特點是濃香鹹鮮,所謂「五香」,是指在燒煮食物時加入的數種香料。其所用香料通常有山柰、八角、丁香、小茴、甘草、沙頭、老蔻、肉桂、草果、花椒等,根據菜餚需要酌情選用,實際上遠不止五種。

廣泛用於冷、熱菜式,適用於以動物肉類及家禽家畜內臟為原料的菜餚,和以豆類及其製品為原料的菜餚。代表菜品:香酥雞、五香牛肉、五香排骨等(口水)。

蒜泥味是川菜的重要味型之一,常用於川菜涼菜的製作中。以蒜泥、複製紅醬油、香油、味精、紅油(也有不用紅油的)調製而成。調製時須用現制的蒜泥,以突出蒜香味。成菜的特點是:蒜香味濃,鹹鮮微辣,味帶回甜,風味獨具。

適用於以豬肉、兔肉、豬肚及蔬菜為原料的菜餚,代表菜品有蒜泥白肉、蒜泥肚片、蒜泥黃瓜等。

鹹甜味型的特點是鹹甜並重,兼有鮮香。凋制時,鹹甜二味可有所側重,或鹹略重於甜,或甜略重於鹹。著名的鹹甜味型代表菜式有冰糖肘子、櫻桃肉等。

麻醬可不是北方刷羊肉專屬,四川的麻醬味型多用於冷菜,以芝麻醬、香油、川鹽、味精、濃雞汁調製而成。

麻醬味型適用於以肫肝、魚肚、鮑魚、蹄筋等為原料的菜餚,麻醬鳳尾、麻醬魚肚等傳統名菜都是麻醬味型菜品的代表。

以陳皮、川鹽、醬油、醋、花椒、幹辣椒節、姜、蔥、白糖、紅油、醪糟汁、味精、香汕調製而成。其特點是陳皮芳香,麻辣味厚,略有回甜。

陳皮味型多用於涼菜,適用以家禽家畜肉類為原料的菜餚,如陳皮雞、陳皮牛肉、陳皮兔丁、陳皮燒肉等(這些菜都潤喉止咳?)。

薑汁味型是一種古老的味型,其特點是姜味醇厚,鹹鮮微辣,廣泛用於冷、熱菜式。代表菜品:薑汁肘子、薑汁豇豆、薑汁鴨掌等。

椒鹽味型川菜特點是香麻而鹹,多用於熱菜。以川鹽、花椒調製而成。調製時鹽須炒幹水分,椒鹽味型的菜餚也有很多,其應用範圍是以雞、豬、魚等肉類為原料的菜餚。如椒鹽蝦、椒鹽蹄膀、椒鹽裡脊、椒鹽茄餅等。

以香糟汁或醪糟、川鹽、味精、香油調製而成。適用於以雞、鴨、豬、兔等家禽家畜肉類為原料的菜餚,及冬筍、銀杏、板慄等蔬果為原料的菜餚。其代表菜餚如香糟肉,是將肉片炸制後,再用香糟回鍋炒出香味,使其兼有鹹鮮與醇香,並略帶回甜。

除了吃壽司吃川菜你也可以嘗到芥末味!芥末味型的特點是鹹鮮酸香,芥末衝辣,因此多用於夏秋季冷菜。

芥末味型適用於以魚肚、雞肉、鴨掌、粉條、白菜、豬肚等為原料的菜餚:如芥末嫩肚絲、芥末魚肚、芥末鴨掌、芥末雞絲、芥末春餅等。

煙香味型主要用於燻制以肉類為原料的菜餚,以稻草、柏枝、茶味、樟葉、花生殼、糠殼、鋸木屑為燻制材料,利用其不全燃燒時產生的濃煙,使醃漬上味的原料再吸收或粘附一種特殊香味,形成鹹鮮醇濃,香味獨特的風味特徵。

煙香味型適用於以家禽家畜等肉類為原料的菜餚,代表菜餚有用樟樹葉與茶葉燻烤的樟茶鴨子、用糠殼或穀草燻烤的臘肉、用柏樹枝照烤的香腸等等,都各有不同的煙香味道。


看完這24道川味,有沒有發現,川菜的精髓,當屬「調味」。所謂「食在廣東,味在四川」,說到川菜,人們總是被那美妙的「味」所傾倒而讚不絕口。川菜講究色、香、味、型、器,居其中,實為川菜之魂


還沒看過癮嗎?

請期待四川美食封神榜(下):

川菜分三個派系並且互相存在鄙視鏈?

川菜大法器與川菜之王又是誰?


-fin-

圖文資料來源於網絡

MrHug整理編輯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MrHug

公眾號後臺回復「文章」

獲取更多旅行目的地「關鍵字」

以更多個性的方式發現世界

投稿、諮詢、(採訪、推廣及其他商業合作

請在公眾號後臺留言並附上聯繫方式

相關焦點

  •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吃貨必知的川菜美食有哪些
    川菜即四川菜餚,當然也包括了重慶菜餚。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分為三派,上河幫、小河幫、下河幫。上河幫川菜是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的蓉派川菜; [ 小河幫川菜是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也包括宜賓菜、瀘州菜和內江菜 ;下河幫川菜是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的重慶菜。
  • 川菜最有名的5道菜,是「川菜之魂」,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四川人
    川菜最有名的5道菜,是「川菜之魂」,全吃過的一定是正宗四川人!中國最有名的特色美食,除了我們知道的那些各種各樣的民間小吃,還有最受人追捧的八大菜系,那麼在這八大菜系之中,又以辣味聞名的川菜,深深受到了人們的喜歡,而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幾個喜歡吃辣的朋友,他們在吃每頓飯的時候往往都是無辣不歡的,吃辣椒他們也不會上火,其實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四川這一帶地區的人,我們都知道在四川,他們吃菜的時候都是以辣為主的。
  • 【回家過年】四川人的年味,都在這些川菜裡了!
    喜歡新鮮刺激的食客都會著了以自貢菜為代表的小河幫-鹽幫菜迷,吃到停不下口,大呼過癮。▲水煮牛肉,粉蒸牛肉,青椒皮蛋,螞蟻上樹等,除此之外鹽幫菜的代表作還有冷吃系列:尤其是辣得勁爆的冷吃牛肉和冷吃兔。(據說,四川人一年要吃2億隻兔子?)
  • 舌尖上的四川,這四道四川美食,每道菜都是川菜中的經典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更是獨樹一幟,中國有八大菜系,老李現在連魯菜系都沒吃完,而且每一道菜都很經典,味道都很不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去四川必須要吃的四道菜,除了四川火鍋。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在四川大部分家庭都會做,回鍋肉在四川菜中非常地位是重要的,又多麼重要呢,回鍋肉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 雲端解味 在「寶藏四川」一次吃遍川菜「24道風味」
    從小吃著回鍋肉、麻婆豆腐長大的你,自以為對川菜的了解有多深?你以為川菜自古就是辣的嗎?猜猜看郫縣豆瓣的發明者是哪裡人?你知道豆瓣醬的原料有哪幾種嗎……如果這就是你以為的川菜,那麼你對家鄉的味道確實存在不少誤解。
  • 「玩」做川菜 臺灣學子體驗舌尖上的四川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聯)  中國臺灣網8月7日成都訊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麻辣火鍋、回鍋肉、水煮魚、麻婆豆腐、夫妻肺片……說起「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全天下的食客都激動不已。川菜之魂——郫縣豆瓣的製作現場更是壯觀:上百口大缸整齊排列,揭開蓋子,濃鬱的醬香撲鼻而來,赤紅的豆瓣讓人食慾大開,讓同學們在視覺、味覺上感受到川菜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麻辣、紅油、煳辣、酸辣、蒜泥、薑汁、豉汁、茄汁、五香、糖醋……第一次知道川菜的口味竟然如此之多!」
  • 四川|成都川菜博物館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
    位於成都郫縣古城鎮的『川菜博物館』,佔地約四十畝,不同於一般博物館充滿距離感的文史資訊,館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述說川菜的歷史淵源、川菜流派、烹調手法、使用器皿等等,還有完善的川菜實作體驗區、川菜美食吃到飽、往昔知名川菜館紀念街,館藏內容豐富,不僅能長知識,也很好玩好吃,是一間絕對不無聊,可以待上一整天的博物館哦!
  • 一座可以「吃」的川菜博物館,了解川菜的歷史故事和廚藝體驗!
    川菜講究麻、辣、酸、甜、鹹五味融合,烹飪手法多樣繁複。成都川菜博物館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為展示內容的活態主題博物館。其為新派古典園林的建築風格,內分為序廳、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閒館、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川菜原料展示區等。川菜博物館從徵集藏品到開館歷時十餘年。 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稱,川菜也是現代中菜的中流砥柱。
  • 淺解川菜之魂 24道味型
    川菜的精髓,當屬「調味」。人們常說「食在廣東,味在四川」,說到川菜,人們總是讚不絕口,常常被那美妙的「味」所傾倒。不過,川菜講究色、香、味、型、器,味居其中,被稱之為川菜之魂。自古以來,川菜就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
  • 南堂宴|南堂舊事與當代川菜的美食逐夢之旅
    而南堂館子在四川飲食文化裡的歷史和故事,也頗具江湖感,有川商奮鬥的勵志,也有新舊交替的悲歡離合,當然還有宴席上的歌舞昇平,歡聲笑語。「川南堂」,是四川人吸取傳統南方人的宴席館子經營所長,菜品變換成川味。
  • 幸會川菜非遺傳承人,感受川菜古法之味,與如今大有不同
    在這多年美食尋味之路上,經歷了諸多美味故事,願與諸君分享。您若同樣鍾情美食,愛聽故事,不妨關注在下,還有更多的美好在路上。獨自一人見識有限,期待諸位在評論中一同分享,眾樂樂豈不快哉!川菜以味見長,其豐富味道受人追捧無數,可如今川菜做法卻與古方大有不同 。有幸拜會川菜非遺傳承人,嘗過依照古譜烹製的川味佳餚,方知其中差距,今與諸君道來。
  • 遇見非遺|都是醬,憑什麼它叫「川菜之魂」?
    對味道的追求最終歸結到對原料的追求今天,就讓我們來解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菜之魂」——郫縣豆瓣在郫縣這座古蜀故都尋香穿越幾百年滄桑的味覺盛宴川菜之魂真正的味道經得起時間考驗油鍋翻湧時瞬間浸入的郫縣豆瓣在狂熱的溫度中把積蓄已久的香氣爆發出來我們真正在乎的是食材對料理的升華精釀的郫縣豆瓣可以為技藝精湛的大廚所用也可以在家常廚房中迸發香氣
  • 四川川菜都有哪些特點?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1、「百菜百味",調味多樣是川菜最重要的特點川菜在調味上講究尤深,以味的多、廣、厚著稱。 川菜的味,雖然也是由「麻、辣、鹹、甜、酸、苦、香」七種基本味調製的,但經巧妙搭配,創製出了家常、魚香、怪味、紅油、白油、麻辣、酸辣、煳辣、陳皮、椒麻、椒鹽、醬香、五香、甜香、煙香、香糟、鹹甜、鹹鮮、荔枝、糖醋、薑汁、蒜泥、麻醬、芥末、豆瓣等幾十種靈活多變的複合味型,味型之多,調製之妙,簡直可稱為中外菜系之首。
  • 八大菜系之川菜
    橙子君來啦,今天繼續我們的八大菜系之旅,馬上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川菜。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川蜀的美食世界吧! 幫派之分 川菜是中國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
  • 作為四川省會,經典的川菜之城,成都有哪些讓人上癮的美食?
    川菜起源於四川,作為四川省會,成都的主要菜系自然也是川菜了。那去成都旅遊時,有哪些讓人上癮的美食可以嘗試呢?擔擔麵在介紹重慶的文章裡,小編為大家介紹過重慶小面,是一種很有重慶特色的麵條。那麼作為四川省會的成都,自然也有一道極具川菜風格的麵條,那就是擔擔麵。擔擔麵的名字很奇特,其實是因為早年間這種麵條是由挑夫們在肩頭上挑著,走街串巷地販賣而得名的。
  • 「好吃鬼」魏明倫:川菜的包容普及變革性其他菜系沒法比(圖)
    這使得美食與人生、文化、歷史、社會、文學掛鈎,形成一種獨特的美食文化。」  ●「川人好辛,這是川菜的特點,不過麻辣並不是川菜的唯一和全部,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川菜都可以不用辣椒,比如開水白菜就是一道很經典的不辣的川菜。新派川菜在菜品創新上越來越注意到這一點,並加以延伸。」
  • 去川菜館必點這4道菜,全是「川菜之魂」,店長:你是四川人?
    眾所皆知我國有八大菜系,不過比較受大眾歡迎的就是川菜了,川菜的名氣相當大,而且不管走到哪裡,都有川菜館,可以說川菜館真是遍布全國呢,而且基本上每個地區的都會有愛吃辣的人,這也難怪川菜會這麼火,當然,一般要品嘗川菜的話,那肯定是去四川本地吃才最正宗,味道真是好到無話可說。
  • 川菜之魂及史
    川菜之魂是什麼?是海量辣椒,是麻辣味型,不,你太小看四川人了。我先給你糾糾偏。「吃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有二十四個味型,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麻辣,辛香,鹹香酸甜類味型)。射洪籍川菜大師稅清賢如是說。是不是與你印象中的川菜大大不符,除了專業廚師及飲食文化愛好者,別說外省人,就連很多四川人都說不清楚。那麼,有什麼能代表川菜的符號嗎?有,我斬釘截鐵地說。
  • 川菜並非都是辣的,打破原有的偏見,看看這些不辣的傳統川菜
    川菜並非都是辣的,打破原有的偏見,看看這些不辣的傳統川菜中國有八大菜系,但如果要論現在哪種菜系人氣最高、最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就非川菜莫屬了。說起川菜,想必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詞語就是"辣",隨之聯想起來的就是"麻、辣、鮮、香"等詞。"
  • 川菜涼拌菜的味型詮釋
    印象中的四川涼拌菜川菜中的涼拌菜不僅廣泛地運用於大小餐館,也頻繁出現在家庭餐桌。同時,涼拌菜也是川菜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品種和味型的多樣化,還是製作方法,都可以與川菜的熱菜相抗衡。川菜中的涼拌菜從適用範圍、選料、製作方法、刀工成形和堆擺樣式、色彩搭配、味型結構等上來說,說其「獨一無二」,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