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羅店東北五裡,得智者寺。寺在芙蓉峰之西,乃北山南麓之首剎也……」1636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把3天2夜金華山之行的風土見聞和地理研究凝字成篇,著成《徐霞客遊記·浙遊日記》的重要組成部分。384年後的今天,徐霞客與金華山又一次重逢。由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指導,金華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聯合主辦的2020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暨金華山高峰論壇於11月28日至29日在金華山舉行。
本次大會包含徐霞客出遊裡程碑及徐霞客塑像落成典禮、金華山徐霞客文化旅遊高峰論壇、全國首個徐霞客文化村創建啟動儀式、徐霞客小學授牌等系列活動。今年是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成立二十五周年,大會還舉行了紀念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成立二十五周年座談會和學術研討等活動。
2020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暨金華山高峰論壇開幕
古今輝映,樸素生態觀與綠色發展理念呼應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明代的絕大部分疆域,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編撰成60萬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徐霞客文化的重要體現。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也提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徐霞客遊記》開篇所寫『人意山光,俱有喜態』,精煉概括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旨,這也是新時代對徐霞客文化研究和徐霞客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向。」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會長張國斌介紹,當前浙江正在實施美麗大花園建設行動,全領域、全地域、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徐霞客質樸的生態觀與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可謂遙相呼應。」多年從事徐霞客文化研究的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周少雄表示,《徐霞客遊記》中處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徐霞客從實踐考察中提煉出不少保護生態環境的舉措方法。
徐霞客塑像揭幕
文化寶庫,為文旅提質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徐建春看來,被譽為「遊聖」的徐霞客以及曠世巨作《徐霞客遊記》,是新時期文旅融合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
作為徐霞客浙江行重要目的地的金華山,對徐霞客出遊裡程碑設立事項高度重視。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在2019年邀請了由中國徐霞客研究會、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等單位組成的專家學者考察小組,多次赴金華山進行實地考證交流。徐霞客出遊裡程碑考察專家組一行根據《浙遊日記》中描述的遊金華山路線,先後考察了雙龍洞、冰壺洞、鹿女湖、鹿田書院、智者寺及霞客古道白露下段等重要節點,最後一致同意在金華山設立徐霞客出遊裡程碑。
金華山是徐霞客巖溶地貌科考的起始地。曾經,徐霞客在此留下了「瑞峰熱心引路登山」「潘姥在雙龍洞口炊煮黃粱以待」等溫暖記憶;也有對智者寺中陸遊手書《重建智者寺碑》的醉心和仰慕;還有登上金華山頂面對夕陽、俯視群峰,進入忘我境界的萬千感慨;更有對金華山八大溶洞、山勢和水脈嚴謹執著的科學考察。回顧《徐霞客遊記》,金華山在不足萬字的《浙遊日記》佔據了4400多字的篇幅,足見徐霞客對金華山的鐘情與重視。
這份情感於金華山而言是一方期許,不斷鞭笞激勵金華山挖掘整合徐霞客文化資源,打造徐霞客遊線產品和文化旅遊業態。近年來,金華山相繼完成了霞客古道一期二期復建、智者寺復建、道路提升改造、雙龍等三洞保護和燈光提升等重點工程,多次組織以「霞客之旅」「霞客古道遊」「秀美金華山·重走霞客路」等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遊活動,並通過舉辦中華徐霞客「浙遊」學術高峰論壇等活動,促進與江陰、寧海等徐霞客遊線重要節點城市的合作,推動徐霞客遊線共同申報世界遺產。
煥活鄉村,植入文化元素力促鄉村振興
在此次徐霞客文化旅遊發展大會上,徐霞客文化村創建啟動,金華市羅店鎮鹿田村成為全國首個徐霞客文化村的創建單位。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遊記》對於地方挖掘整合文化旅遊資源、發展文旅產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村落是霞客文化旅遊資源的重要載體,是霞客文化旅遊開發體系中的重要基礎對象,徐霞客文化村建設工作對古村落開發、霞客古道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力農村農民致富奔小康,都有著重大意義。」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村建設方案和實施標準主要起草人、浙江大學金平斌教授說。
據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選擇鹿田村作為試點的原因,一是金華山為徐霞客出遊地,有著大量徐霞客遊跡和傳統文化遺存,徐霞客筆下的鹿田村石浪奇觀等景觀保存完好;二是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委會一直高度重視徐霞客文化在金華山文旅產業發展中的實踐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徐霞客文化村不僅是村落簡單的命名,而是要從徐霞客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度和可轉化性、現有人居景觀美麗性、文旅產業服務要素健全性、綜合管理和保障舉措完善性等各方面進行考評。進入創建環節後,相關專家還將根據徐霞客文化村創建標準進行全面指導和跟蹤輔導。」金平斌認為,徐霞客文化村的建設,是傳統村落文化旅遊開發的一項創新舉措,將為徐霞客文化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浙江經驗」。
金華市羅店鎮中心小學被授予「徐霞客小學」稱號
交融產業,霞客文化闡釋研學旅行真諦
自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後,全國各地紛紛出臺鼓勵支持研學旅行發展的各項舉措。今年4月,徐霞客的《遊天台山日記》被編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語文讀本》上冊,充分反映了徐霞客文化和《徐霞客遊記》對青少年成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用徐霞客文化來引導廣大青少年在「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過程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徐霞客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的精神和科學態度,是各級徐霞客研究會組織和徐霞客出遊地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各地各單位也作了開發徐霞客遊線、設立霞客驛站、建設自然教育營地等有益探索和嘗試。
位於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的羅店鎮中心小學地處徐霞客出遊地,近年來,該校在教學理念、教學課程上充分融入了徐霞客文化。此次活動中,羅店鎮中心小學被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授予「徐霞客小學」稱號。該校負責人介紹,學校通過植入徐霞客文化元素、常態化開展徐霞客文化主題系列活動等形式,倡導學生走進自然、了解自然,從小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把徐霞客遊線納入研學旅行線路中,用徐霞客文化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妙的熱情,讓青少年在感受祖國大地的自然之美,深入體會中華文明的文化之美。
區域聯動,助力長三角文化一體化發展
徐霞客出生於江蘇、成名在上海、出遊在浙江、頻繁遊於安徽,是一名地道的「長三角人」。2019年11月,上海市社科聯主席王戰在首屆長三角江南文化論壇上提出一個全新觀點:徐霞客是長三角一體化的一種文化表達。他認為,打響江南文化文化品牌,要有實施方案,也要抓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之一就是徐霞客。
當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文化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藉助徐霞客文化積極推動長三角文化旅遊一體化,也是此次大會的重要研討內容。
江蘇省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執行會長陳捷元表示,動員和組織徐學專家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積極推進文化軟實力打造,是新時代的一個新課題。通過江南文化品牌的聯合打造、徐霞客出遊地之間的學術交流、聯合課題的實施、徐霞客遊線的共同活化等舉措,對徐霞客文化進行弘揚發展,將有助於推動長三角文化旅遊一體化發展。
(責編:康夢琦、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