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讓市民幸福指數「節節高」

2020-12-26 騰訊網

近年來,我市在創城中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無物業小區和城中村改造等眾多惠民項目

實施擴建改造後的灕江橋橋面寬敞,交通順暢,交通條件大大改善。記者唐豔蘭 攝

遊客從王城城門下走過。王城實施拆牆透綠工程後,讓市民遊客更容易感受到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記者唐豔蘭 攝

福隆園、塔山等城中村改造項目實施後,極大改善了兩個片區灕江沿岸的面貌及居民的生活環境(資料圖片)。

象山區甘棠社區從以前的髒亂差無物業小區改造成環境優雅宜居的現代社區,居民生活幸福感極大提升。記者唐侃 攝

正陽路9號院外牆經過立面改造後,與西巷的古典建築風格渾然一體。記者陳靜 攝

秀峰區麗君社區老舊街道改造後,以前擁堵、亂停車的道路變得乾淨整潔。記者唐侃 攝

秀峰區敦睦村的城中村菜市場改造後乾淨整潔,居民買菜購物舒心多了。記者唐侃 攝

秀峰區實施道路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通訊員王戰飛 攝

桂陽公路擴建工程是我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生態景觀大道、旅遊黃金通道、產業富民大道。記者唐侃 攝

大力改善了城市交通環境,提升了城市硬體水平和整體形象。與此同時,我市還對轄區道路進行全面巡查,對損壞面積較大的路段進行大規模圍場維修,對市區公廁進行升級改造,為市民遊客提供更為完善的公共服務。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的目標,補短板、增投入、強後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目前,我市正加快推進建安(桂青)路鐵路框架橋接線工程、桂林萬達文化旅遊城及周邊排水工程、桂林市機場路收費站遷移工程等項目的建設工作;八一橋改擴建工程機動車道已實現全面通車;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東大門人行天橋建設工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花江校區供水工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等推進順利。

創城惠民 城市整體環境持續優化

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鐵西小區,是一個無物業的老舊小區,「白改黑」後的小區道路不再破損坑窪,變得平整寬敞;經過改造後的路燈晚上將道路照得通透明亮;多次拆違後,小區變得井然有序,面貌煥然一新。小區居民連連稱讚:「創城為我們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走進位於城鄉結合部的象山區二塘鄉茶店村,就像走進城市裡的社區:村容整潔,地面乾淨,路面均進行了硬化,家家戶戶門口都有垃圾桶,有的村民還自己動手在自家周邊進行綠化,用紅花綠葉裝扮生活。村民陳先生說:「村裡環境變好了,大家平時也更講文明了,不亂丟垃圾,保持村裡的乾淨整潔,生活質量高多了!」

鐵西小區和茶店村只是我市創城工作改善提升群眾生活環境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老舊無物業小區「舊貌換新顏」,我市按照「管通、路平、燈亮,整潔、安全、有序」的目標要求實施無物業管理小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未來,我市計劃用3—5年時間,按照政府引導、居民自主決定的原則,高標準完成全市老舊小區改造任務,不斷完善和提升老舊小區的公共服務功能,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基礎設施項目改造提升工程為城中村和無物業小區的居民們創造了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農貿市場和商業街區的市容秩序整治則進一步提升了了城市的「顏值」。汙水橫流的集貿市場、擁擠雜亂的商業街區,都隨著創城工作的深入推進改頭換面,令市民拍手稱讚。走進北門市場等眾多農貿市場,只見蔬菜、肉類、熟食各歸其位,地面乾淨衛生、清潔乾爽,為市民帶來了舒心的購物體驗。

創城利民 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為讓城市管理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桂林對標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不斷創新、勇於破題。2016年以來,我市以推進創城工作為契機,在城市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多項進展。

出臺《桂林市城市管理績效考評辦法》,推進數位化城管精細化管理;制定《桂林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通過充實保潔力量、實行全天候保潔、落實機械化清掃和衝洗作業等措施,市區主要街道、獨立街區、旅遊通道、景區景點等中心城區環衛保潔基本達到精細化管理要求;擬定《桂林市市區部分河道、河岸和公共綠地、道路綠地清潔衛生區域管理責任劃分方案》,明確各責任單位的管理職責,實現了市區各水域及其沿岸、綠化區等區域環境衛生管理的無縫對接。為完善城市長效管理工作機制,讓老百姓共同參與創城,維護城市市容環境秩序,歷時兩年制定完成的《桂林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於2018年1月起正式施行,它作為我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一項重要法規,成為加強城市環境衛生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和保障。

逐夢文明城,桂林始終堅持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事實也證明,創城工作的持續開展,讓市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民生實惠。

相關焦點

  • 上海崇明市民說創城:創城提高了我們的幸福指數
    上海崇明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崇明報》社,上海崇明、看看崇明、文明崇明微信聯手,同步推出「創城有我」系列活動,第四期活動「我說創城」於2017年2月開啟,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一起來聽聽市民朋友在崇明創城過程中親歷的、看到的或聽到的創城故事吧。
  • 定海:創城惠民 繪就日新月異幸福城
    三年來,創城讓文明深深嵌入這座城市的肌理,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讓這座千年古城在「日新月異」中煥發新活力;它也具化到每個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群眾所盼、所想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通過創城得以一一實現。文明守護「菜籃子」群眾購物更放心「小市場,大民生」。農貿市場是城市裡充滿煙火氣的場所,是直接關係到群眾「菜籃子」的民生工程。
  • 鋼城區八大莊村:村民致富有路子,幸福指數節節高
    幸福食堂、幸福院搭起八大莊村群眾的「連心橋」參觀完文化廣場,在劉加前的帶領下採訪團一行來到八大莊村幸福食堂和幸福院。走近八大莊幸福食堂,村裡文明實踐志願者們正在忙著包水餃,採訪團記者們爭相拍照留念。「我們幸福食堂,每隔一段時間就給村裡老人包餃子,給他們改善生活。」
  • 遼陽:創城攻堅提升白塔區居民幸福指數(圖)
    9月20日,白塔區全區總動員,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誓師大會,再鼓幹勁,打響了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為主要內容的攻堅戰,不遺餘力向全國文明城市衝刺。  9月20日,秋日午後,居住在白塔區躍進街道新世紀廣場社區的居民劉鳳麗,一邊沐浴著暖陽,一邊深有感觸地說:「創城以來,我們小區重新鋪設了柏油馬路,建了居民活動小廣場,私搭亂建得到了整治,樓道重新進行了粉刷,安裝了塑鋼窗和防盜門。小區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院子裡花繁草茂,居民都讚不絕口。」
  • 河南長葛:宜居好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為了提升城市宜居品位,讓昔日的臭水溝成為長葛人民的幸福河,該市總投資12.5億元,對全長16.7公裡的清潩河水系進行綜合整治,河道清淤疏浚、岸坡護砌,新建30.4公裡兩岸濱河道路、7座橋梁、8個濱河遊園、4個綜合公園,以及對15座交通橋進行景觀改造、亮化提升,兩岸綠化總面積174.2萬平方米,實現了廣大市民夢寐以求的秀水繞城、城水相映的企盼。
  • 任丘:創城點亮幸福生活
    「看咱任丘人多幸福啊!」寧春福高興地說。 讓寧春福高興的還不止這些。去年,新市民廣場東南角的信譽樓商場開張了,各種商品一應俱全。「原來得跑到市中心購物,現在在家門口兒就全部解決了。工作人員服務還特別周到。」衣食住行、娛樂健身都能在家門口附近完成,這讓寧春福更感幸福。
  • 北辰區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樹文明新風 創幸福之城
    3年來,北辰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作為提升城市品質、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載體,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了「文明北辰、有你有我,美麗北辰、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上個周末,為了倡導綠色低碳、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讓垃圾分類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北辰區城管委執法支隊在集賢公園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並深入盛倉新苑社區、歡顏裡社區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 阿城創城常態化風尚日日新
    、生態宜居城市的優化先行區」建設,全力打造「實力、生態、宜居、法治、幸福」阿城,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作為「五個阿城」的內生動力,全力抓好創城工作。 推進基礎創建提升創城效果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阿城區每年都會按照年度《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系》中「三公」(公共環境、公共秩序、公共關係)的標準和要求,全力推進基礎創建工作。
  • 創城志願行!創城志願者指導手冊
    文明是一個幸福的微笑、是一次溫暖的攙扶,也是一句禮貌的問候,文明是人們舉手投足凝結成的美麗,是人們共創、共建、共享的幸福之果。當前,威海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已全面進入攻堅突破階段,志願服務是創城工程上一道亮眼的風景線,志願者是創城工作的重要骨幹力量,當前越來越來的志願者走向街頭巷尾開展志願服務工作。
  • 霸州:創城增添了市民「幸福感」
    長城網廊坊10月7日訊(記者 王成應 通訊員 李雪梅 徐巍)「創城之後,這的環境更美了,新安裝了健身器材和座椅,還有專人管理,我們老年人都願意來這裡鍛鍊身體!」在霸州市牤牛河歷史文化公園,剛剛打完太極的市民王廷民不禁感嘆。
  • 四川是 女多男少的地區市民狀況 四川幸福指數高嗎?
    四川是 女多男少的地區市民狀況 四川幸福指數高嗎?時間:2020-12-11 19:06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四川是 女多男少的地區市民狀況 四川幸福指數高嗎? 四川是 女多男少的地區,數據是多少?
  • 東營市東營區副區長巴沾紅現場督導創城工作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2日訊 7月21日下午,東營市東營區副區長巴沾紅現場督導創城工作。巴沾紅一行先後到石大農貿市場、劉家批發市場、油建社區、唐家農貿市場、鑽井南社區、井下南社區現場督導創城工作開展情況。
  • 創城,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自開展創建文明城市以來,本市市容市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城市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市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們對創城以來,本市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充分肯定。
  • 河南駐馬店:創文,我們的幸福表情
    駐馬店市以全國第15位的優異成績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我們的城市更美了,人居環境更完善,市民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項目建設步履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老城區更新有序推動……  按照「一中心五組團」戰略布局,市中心城區12條道路連通工程快速推進,各功能片區建設協調聯動齊頭並進,綠網、水網、路網、管網綜合發力,一座山環水抱、林城相擁、道路連通、組團成型的新型生態園林城市頻頻亮相市民朋友圈。
  • 我的創城故事| 田樂:快「樂」創城 為幸福「加碼」!
    視頻簡介 田樂是濟寧市越河街道興隆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創城路上的她靠著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每天早出晚歸,激情滿懷,並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創新工作方法
  • 畢節:「五城同創」讓城市美麗蝶變 讓市民生活更幸福
    自2017年啟動「五城同創」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七星關區委、區政府科學謀劃,統籌實施,經過各級各部門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近年來,七星關城區的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的幸福指數也大幅提升。
  • 上海崇明市民說創城:「創城事」也是「民生事」
    崇明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崇明報》社,上海崇明、看看崇明、文明崇明微信聯手,同步推出「創城有我」系列活動,第四期活動「我說創城」於2017年2月開啟,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一起來聽聽市民朋友在崇明創城過程中親歷的、看到的或聽到的創城故事吧
  • 【創城,我們一起】重點網絡媒體聚焦廊坊「創城」
    通訊員田家霖攝影報導【創城 我們一起】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聚焦「文明廊坊」記錄創城成果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聚焦「文明廊坊」 記錄創城成果為生動展示廊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新經驗、新舉措、新成效,營造濃厚的網上宣傳氛圍,8月6日,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聚焦廊坊「創城」集中採訪宣傳活動在廊坊舉行。
  • @龍口人:我們一起,這樣創城!
    什麼是創城創城,就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2017年,龍口市成功摘取「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如何參與創城?其實很簡單!
  • 黃山屯溪區「立體」創城為幸福加碼
    中安在線訊據黃山在線報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屯溪區通過整治環境頑疾,增強群眾「獲得感」,涵養崇德向善,打造城市「歸屬感」,立體推進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融合,努力讓這座秀美山城煥發出迷人新姿,為百姓充實著幸福生活的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