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
1月16日,京滬高鐵上市已經一周年。
2020年的同一天,京滬高鐵於上交所主板首發上市,至今,首發原股東限售股和首發戰略配售股將迎來解禁期。Wind數據顯示,京滬高鐵有241.17億股將上市,佔總股本49%,佔解禁前流通股本比例高達750.87%,解禁股東多達20多位。
截至1月15日,京滬高鐵股價收於5.59元/股,較首發價4.88元/股上漲了14.5%。
解禁之後,影響仍需觀察。但僅從運輸主業上來看,2020年,京滬高鐵並不盡如人意。
在此之前,國鐵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家鐵路完成客運量21.6億人次,同比減少約40%。這意味著南北大幹線京滬高鐵的運量也將有所下滑。
今年上半年,京滬高鐵實現營業收入100.5億元、淨利潤5.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8.5億元;本線列車運送旅客同比下降61.7%,跨線列車運營裡程同比下降21.3%。主要業績指標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分析師認為,當前,受疫情影響,交通運輸尚未恢復常態,不過作為南北大幹線,京滬高鐵長期利好仍在。
營收、利潤或大幅下滑
對於京滬高鐵而言,疫情最大的影響無疑是客流的變化,主業給公司穩健經營帶來挑戰。
2019年,京滬高鐵淨利潤約119.4億元,平均每天的收入超過3200萬。不過,2020年疫情之下,京滬高鐵利潤將被大大收縮。按照上半年5.3億元的淨利潤計算,2020年利潤下降或超9成。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23日,京滬高鐵發布了一則通知表示,將對京滬高鐵的票價進行調整:針對時速300到350公裡動車組,把過去的「固定票價」改成「浮動票價」,這意味著以後的票價會根據客流、季節和時段等多種因素進行靈活的定價。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從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橋所有列車的最低二等票價為498元,下降了55元,降幅10%;最高票價為598元,最多貴約45元,漲幅8%;全程列車商務座最高執行票價調整為1998元,上漲250元,最低執行票價為1748元。按照計劃,未來不會有統一的價格,價格會根據市場需求而變化。未來,人們乘坐京滬高鐵時,將不得不告別固定票價。票價調整後,京滬高鐵總收入有望再上一個臺階。
不過,京滬高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公司還將推出多個服務新舉措。如推出新型票制產品。針對固定區間密集出行的通勤客流、頻繁出行的商務客流,探索推出票價折扣、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的計次季票等產品。
12月24日,中國鐵路12306APP正式開賣「計次·定期票」,京滬高鐵二等座90天內20次乘坐價格為11240元,相當於單次562元。23日起京滬高鐵實行浮動票價,如按二等座最高價598元來算,計次·定期票二等座一次可優惠36元。
鐵路專家、同濟大學孫章對此表示,實行票價浮動機制,高鐵票價有升有降,讓價格槓桿的調節作用,通過引導旅客錯峰出行,平衡鐵路運能。不過,在疫情尚未遠去的當下,浮動票價作用有限,京滬高鐵未來一段時期內或仍將處於運輸低谷期。
解禁值得警惕?
1月18日,京滬高鐵將解禁,解禁規模佔公司總股本的49%,預估金額1326.46億元。
據了解,一般情況下,股票解禁是利空。佔總股本近半數的股票解禁,會讓主力機構提前離場,不敢介入;在大盤疲軟的情況下,其股票股價大跌可能性較大。
解禁股,自從解禁日開始的在一周之內,一般都是有漲也有跌,但跌多漲少。股市漲跌重要的因素是供求關係。從概率方面觀察,限售股解禁當日下跌個股多於上漲的個股是大概率。這是因為解禁股的持有人,成本非常之低,即使掛跌停板賣出,也還會有一倍甚至幾倍的利潤,所以一旦解禁,多少錢都捨得現價賣出,且會有骨牌效應帶動股價向下走。
基於此,多家機構將京滬高鐵解禁作為利空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京滬高鐵作為重資產公司,固定資產折舊佔成本的比重大,所以成本具剛性特徵;在今年這種疫情帶來旅行停滯的時候,會造成利潤大幅下滑;但相應的,在正常增長的年份,剛性成本特徵將表現為利潤增速大於營收增速。長期來看仍是利好。
此外,2020年7月10日,京滬高鐵發布了關於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上市的公告。京滬高鐵表示,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下配售限售股,共計607,649,249股,佔公司股本總數的1.24%,共涉及1221名股東(其中包含1218名網下配售投資者及3名本次發行包銷商)。該部分限售股鎖定期為自公司A股股票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6個月,將於2020年7月16日鎖定期屆滿並上市流通。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