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地方
會有怎樣一杯好茶呢?
又會有怎樣獨特的風景?
西雙版納之中
在雲氣繚繞的高山之中
有著這麼一杯入人心脾的普洱茶
滋味醇厚、茶香濃烈
這是茶林之中長出來的城市
這是一座茶香四溢的城市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更是有許多讓人神往的絕美風景
這個位於祖國西南邊陲
全國五大長壽帶之一
有著「世界茶王之鄉」
「普洱茶聖地」之稱的地方
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
舉辦地—勐海
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的年度經濟盛會,始於1984年,原名「全國茶業經濟信息網年會」。今年,是中國茶業經濟年會第三次在雲南省召開。此前,分別在昆明市、臨滄市舉辦過兩屆。由此可見,雲南省在我國茶文化和茶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屆年會除了圍繞「健康中國·科學飲茶;茶王勐海·世界之戀」的主題開展一系列卓有特色、主題鮮明的活動外,還將考察勐海縣當地的茶行業發展情況和特色旅遊產業。
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戰略合作媒體「說茶」,特地整理了一波參觀考察路線,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從勐海茶廠到大益茶莊
追尋普洱茶的文化蹤跡
勐海茶廠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制茶歷史,是雲南普洱茶四大重要茶廠之一,曾引領過中國普洱茶的發展。經過數代茶廠人的奮鬥與耕耘,勐海茶廠已經成為當地的現代化經營的重點龍頭企業。不論到廠區到哪個地方,都能聞到濃濃的茶香。
勐海茶廠內有大量的茶具茶藝展覽可供參觀,茶廠裡生產加工的場景也頗有看點。如果你想去品茶或是領略茶文化,那麼廠內的大益茶亭和勐海溼地公園都能讓你不虛此行,既有科技元素,又有難得一見的藏茶。
大益莊園是著名的茶馬古道景區,坐落於雲南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1500畝普洱茶科研基地的茶山之中。如果你想看風景,那這裡有茶馬古道遺蹟,如果你想領略人文,那這裡有馬幫驛站和古街民居。這裡,保存有大量完好的茶馬古道滇藏線上收集整理的珍貴文物,記錄著那段艱辛而輝煌的歲月。
清水三號茶園、香歸雲毫茶園、佛香4號、長葉百毫茶園……這裡還是國家種植大葉茶樹資源圃,茶樹品種的大觀園。如果你手癢,倒也不妨在手工制茶坊體驗一把。
從賀開古茶園到老班章村
感受與茶有關的民族風情
賀開古茶園位於賀開村委會東南面,山巒層疊,溝谷縱橫,氣候溫和,常年青霧繚繞,加上保存完好的連片古老茶山,讓人如臨仙境。
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拉祜族自稱為「獵虎的民族」,每天下午六七點,村裡面的男男女女會相聚在村邊茶樹對唱曲子。到了這裡,還會有隆重的拉祜族迎賓儀式在等待著您。這個生活在群山之中的民族究竟是如何歡迎客人的呢?有機會大家不妨親自來這裡看看。
賀開古茶園是西雙版納州迄今保存較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在曼弄新、曼弄老寨交界處生長著10多株大茶樹,被當地人稱作為「茶王」的最大一株栽培型古茶樹,樹齡達1400多年。茶王——是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
這趟旅程的另一個「茶王」所在地,名為布朗山。這個位於海拔1800的地方,孕育著一棵700年左右的茶王樹,這顆樹就是老班章茶王樹。不僅如此,在這片7044畝的茶園中,還生長著約17萬株的50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樹齡300年以上的更是有26萬株。這些古老的茶樹無時無刻都在訴說著大自然的神奇,與茶樹同在的還有一個古老的民族—布朗族。
布朗族在群山之中與它們相依為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布朗族是茶的民族,茶葉在布朗人稱為「綠色絲綢」、「綠色金子」,茶文化與民族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熠熠生輝。
從工業園區到南糯山古茶園
聆聽兩個時空的交談
每一個產業的工業化水平都標誌著這個行業的活力,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茶行業一直是一個古老傳統的行業,但是在今天的勐海,卻可以讓許多人看到茶行業現代工業化的進程。
這一站,來到的是南糯山。南糯山自古至今是瀾滄江下遊流域西岸線著名的古茶山,有著3000畝的連片古茶園,是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南糯山茶在勐海乃至全國、全世界都享受很高的知名度,是勐海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名的普洱茶品牌陳昇號、勐昌號都在這裡紮根。陳昇號是綜合性現代農產品精製加工生產企業,而勐昌號是集大樹茶園原料合作基地、生產中心、品牌中心、營銷中心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茶企。來到這裡的人,可以通過參觀工業園區內普洱茶的生產過程(分篩、壓制、包裝),體驗制茶的樂趣,見識普洱茶製作與貯存的最新科技應用,並且品鑑最地道的普洱茶。當然,還有保存在陳昇號茶廠裡的茶樹王遺骸。
看到了如此豐富的參觀考察路線
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
是否讓你有更多的期待?
記得,關注「說茶」
我們將奔赴現場
用鏡頭帶你看迷人風景
用語言記錄豐富的會議成果
撰文 / 塗鵬輝
責編 / 餘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