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潮汕的魚友——代號7。
從2010年開始養魚至今有10年了,期間玩過很多種魚和不同風格的造景,也死過很多魚,漲了很多知識,積累了很多經驗。後來主要專注玩水陸缸,原生造景,三湖慈鯛這幾方面。
今天一個潮汕原生景水陸缸。開缸的原因是,潮汕地區這麼多水族玩家,玩草缸的不少,養魚的也多,水陸雨林缸也有……各種各類的造景,就是偏偏沒有模仿本地風景的,於是就有了這個景,國際慣例,欣賞成景照。
·野採環境
開缸之前,先去山裡尋找靈感,順便野採吧!就近來到揭東的五房小山嶺,半山腰的一條小山泉,山泉一邊是茶農種的茶樹,另一邊是一片小竹林。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裡周圍群山環繞,綠樹成蔭,偶爾傳來陣陣鳥鳴聲,小溪靜靜地流淌,好不愜意!想要把這青山綠水搬回家中,得好好構思一番。先把素材搬回家,原生石頭大、中、小號,細沙,苔蘚,蕨類等植物一一帶回,等著在缸裡重獲新生吧!
·設計草圖
先畫設計草圖,缸得左邊2/3是陸地,水位大概佔1/3高,從左到右,由高到低得緩緩降坡度。構圖穩定,不能做太滿,適當的留白更好看。主要色調以綠色植物和黃褐色本地山石為主色調。陸地植物以苔蘚,米竹,小榆樹為主,加些石塊配稱。一條水道把陸地部分一分為二,從高處緩緩流向水域,水下部分則用莫斯,沉木,碎沙石,細沙來打造一個原生地帶。水域打算養一些白雲金絲(人工),蝦虎,黑殼蝦,螺,吸鰍等原生魚。
硬體方面,缸尺寸定下來是100cmX45cmX35cm的超白缸,過濾採用創星濾桶cf600(方便打理),燈用的是水陸缸LED燈(正白光),普普通通,簡單實用。
·製作步驟
1.缸尺寸定是100cmX45cmX35cm的超白缸
2.首先用塑料網格板+軋帶的方法墊高底部,代替石頭減少缸整體重量。同時用PVC水管布置好進出水口。進水口轉接一個不鏽鋼網,可以濾渣。出水口經過霧化倉再流出來,後期霧氣可以順著水流飄出來。接著打發泡膠,在出水口處打一條水道通往水域。
3.接著擺石頭骨架,憑感覺來,大小搭配,不斷調整,水道兩邊圍著石頭,後面再打發泡膠,防止水流向種植區。
4.然後開始種植植物,在塑料假底上依次鋪白棉-水苔-赤玉土,小榆樹種在小溪流旁靠近水域,作為視覺焦點。米竹種在靠左和靠後,模仿小竹林,充當遠景。苔
蘚用短絨蘚覆蓋在部分石頭上,和沉木上,以及遮擋左邊最高處的管件。
6.裝上水陸支架燈,打開照明,並加水試運行。
7.濾桶試運行一段時間後就很清澈了。
8.兩天後就放闖缸魚紅斑馬,水域也種點水蘭和莫斯。
9.後期維護:剩下就是定時照明和適當的霧化,光照,溼度和通風條件合適了,就等著它們瘋狂生長。我把霧化器和燈定時設置為早上8-12點共4小時,晚上5-10點共6小時的,一天10小時的霧化和光照。後期環境穩定了再適當減少。
·成景靚圖
先爬山欣賞陸地的綠意幽然
再潛水看看水下世界的繽紛多彩
最後來看看這橫跨水陸兩界的小傢伙——迷你辣椒蟹
--END--
水族愛好者:代號7
地區:廣東揭陽,80後
職業:室內設計師
微信號:Mr_seven_1987
抖音號:616152044
興趣愛好:水族造景,擅長水陸缸、原生景、三湖慈鯛、南美景、雨林缸。喜歡手繪T恤,攝影,動漫,籃球,原創設計……
推薦閱讀:
聊聊我所知道的底濾魚缸內幕!
原鏡自然 | 120CM原生造景缸
人與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