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達五明佛學院 1 密集恐懼症

2020-12-08 馮曉暉

色達五明佛學院的全稱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位於四川甘孜自治州色達縣喇榮溝,學院平均海拔約3900米上。整座佛學院,建立在幾座山的山巒與山溝中。

學院以佛教「五明」為主要課程而得名,屬藏傳佛教寧瑪派,由晉美彭措堪布於1980年創辦。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之一,為國家宗教局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中等宗教學院。

學院的中心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在此就讀的學生在山坡上自行搭建的大量木棚屋,並統一粉刷成具有神聖含義的褐紅色,這些房屋多達一萬餘間,遠遠望去,足可以引發某些人的密集恐懼症。

也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建築形式和規模,使得色達五明佛學院成為攝影師和旅行者喜愛的朝聖地之一。

然而,這種密集的木質建築也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如遇到失火,就會連片燒毀,如遇惡劣天氣導致的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發生大面積垮塌,而且由於缺少規劃,僧舍區垃圾隨意堆放,廁所髒亂,如遇疫情將難以控制。

2016年,當地政府出資對色達五明佛學院進行了改造,拆除部分不安全的棚屋,並改造了供水供電,對遊客進入也進行了限制。本篇照片攝於2014年,是佛學院改造前的景象。

相關焦點

  • 藏區紀實·色達五明佛學院 1 密集恐懼症
    色達五明佛學院的全稱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位於四川甘孜自治州色達縣喇榮溝,學院平均海拔約3900米上。整座佛學院建立在幾座山的山巒與山溝中。學院以佛教「五明」為主要課程而得名,屬藏傳佛教寧瑪派,由晉美彭措堪布於1980年創辦。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之一,為國家宗教局批准設立的公辦全日制中等宗教學院。
  • 色達五明佛學院——離神最近的地方
    密集恐懼症者慎入當時我們住進民宿(說是民宿其實就是一當地人的房子,騰出一兩間房,每間房放上三四張上下鋪的床,不過這在當時無疑是雪中送炭了。)以後,說是饑寒交迫一點也不誇張,本來中途就只是下午五點過吃了點東西,現在快凌晨兩點了能不餓嗎? 不是我們不想吃,只是一路上班車除了上廁所的地方都沒停過,唯一停下來吃飯的地方就只此一家,當時路況又非常糟糕,我們坐得班車幾乎是在碎石堆中前行,這也沒辦法,那會汶川地震才剛剛過去沒多久,很多地方還來不及修葺,我們是真正的一路顛簸著到達色達的。
  • 租車自駕色達-五明佛學院攻略收藏
    5日成都-觀音橋-色達-馬爾康-古爾溝色達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也稱色達佛學院,常住的喇嘛有近萬人,堪稱「世界第一」規模佛學院。「五明」含義一是「聲明」,精通語言文字者為聲明;二是「工巧明」,明一切工藝技術;三是「醫方明」,明治病的各種醫術;四是「因明」,明鑑別、考定正邪真偽之理法;五是「內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經藏
  • 四川甘孜:色達五明佛學院
    今日景點「 色達 五明佛學院」,晚宿 色達 縣城。從 班瑪 縣至 色達 路途約130公裡(縣城到五明佛學院還有將近30公裡路程)。道路還算好走,但車輛稀少,缺少道路標識(從 班瑪 縣城出發,幾經詢問當地司機找到這條路,路牌是一塊木牌,寫著「 色達」兩個字,在路上走了很長距離,看不到對面來車),且海拔一路在4000米左右,還要翻越兩座4400米的山口。
  • 色達五明佛學院,神聖且艱苦,修仙養性
    正向一個修行者告訴我的那樣:」許多人來了,留下了,又有許多人走了;許多人揣著信仰和各種想法來了,許多人又帶著修行和各種想法走了;這當中有多少人認識了色達,理解了色達,而又有多少人不認識色達,不理解色達。「色達佛學院(色達五明佛學院)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創建於1980年,當時僅有30餘人。
  • 四川甘孜州色達五明佛學院發生火災 (1/6)
    四川甘孜州色達五明佛學院發生火災 (1/6) "← →"翻頁
  • 西藏旅遊,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三十多年巨變!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三十多年巨變! 它是由晉美彭措法王1980年創辦,最初只有三十多個僧侶,然而在短短30年間從藏區一個山谷深處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今天具有五千在家出家僧眾在此修行居住的佛學院!
  • 色達五明佛學院: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
    色達五明佛學院,一個佛教徒心目中的聖地,經常遇到說某某上師來傳法,來自五明佛學院,如何如何殊勝。忍不住好奇,培養出來這麼多僧才的地方到底什麼樣子,去年下決心,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去看看。趕著夏天的金剛薩埵法會,就跑去了色達。訂機票收行李,一切操作起來並不難,直到到了成都,坐上去色達的車才感受到蜀道之難。
  • 到川西尋找夢中的記憶---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在川西北佛教文化中,色達五明佛學院是一顆璀璨明珠,有人把它稱為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是「佛的懷抱,靈魂甦醒的地方「。有人說:色達是一個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因為在那裡,轉山轉水轉佛塔,所有人不修今生只為來世,雖然在苦寒之地,卻始終享受著精神上的信仰與快樂。
  • 色達「五明佛學院」,漫山遍野的「紅房子」會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呢
    色達五明佛學院,全稱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簡稱是五明佛學院(教授五明的佛學院都有五明佛學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縣城東南方約20公裡處,海拔3600米上。五明佛學院色達縣是個藏傳佛教寺廟比較集中的地方,全部為紅教,當地人有「色達山河一片紅」的說法。 這裡的僧舍很壯觀,連綿數公裡的山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
  • 隱藏在深山裡面的學員,世界最大的藏傳色達五明佛學院!
    擁有獨特的魅力,在四川有一個貧困的縣區,有一個地方擁有世界之大的佛學院,擁有五千多名的僧人。這個地方就是色達五明佛學院。 色達五明佛學院 《色達五明佛學院》,全稱是色達嗽榮五明佛學院,簡稱是五明佛學院。
  • 關於色達五明佛學院繼續執行不對外開放要求的通告
    《》((2017)88)《 》((2020)13)「」 《 》「」《》((2020)71)「 」7「 」 2020427中共色達五明佛學院委員會關於色達五明佛學院繼續執行不對外開放要求的通告色五明委〔2020〕20號各位遊客、廣大僧眾:色達五明佛學院是國家宗教局批准設立的專司寧瑪派藏傳佛教教育的中等宗教院校,不屬於旅遊景點
  • 色達五明佛學院正在被「強拆」?達賴集團又跳出來了
    原標題:色達五明佛學院正在被「強拆」?達賴集團又跳出來了最近,朋友圈裡流傳「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被拆」,配圖配文,似乎不由得你不信。西方一些媒體和達賴集團這方面評論也不少。究竟是怎麼回事?
  • 實拍世界最大的佛學院——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起初對它的嚮往,源於一張圖片:藍天白雲之下,遠處一大片錯落有致、成百上千的紅色房屋佔據了大部分的畫面,近處兩位紅衣喇嘛站在山坡之上、雙手合十,目視著遠方......青海、甘南之行,對藏傳佛教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就更想親眼看一看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
  • 色達五明佛學院被「強拆」?達賴集團又跳出來了
    最近,朋友圈裡流傳「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被拆」,配圖配文,似乎不由得你不信。西方一些媒體和達賴集團這方面評論也不少。究竟是怎麼回事?據記者了解,朋友圈流傳的圖片和配文並沒有署名和具體出處,圖片均是一些木質建築正在進行整改的場景。
  • 遊記: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我們繼續攙扶著返回到車裡,沿著天路下山,海拔還在攀升,已是3980米了,終於來到我們此行的第一目睹地:喇榮五明佛學院。五明佛學院位於色達縣城外20公裡的喇榮溝,號稱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五明:一、聲明,精通語言文字者為聲明;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藝技術;三、醫方明,明治病的各種醫術;四、因明,明鑑別、考定正邪真偽之理法;五、內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經藏、理法、宗旨、佛教以精通三藏十二部經典為內明。
  • 被誤解的五明佛學院!
    四川佛國 高原淨土無數人心心念念的那一片紅———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由於近幾年到佛學院的遊客越來越多,所以佛學院也蜚聲海外。知名度越高,傳說越多 誤解也就越多!筆者總結了常見的三大誤解!誤解一用「五明佛學院」來特指喇榮五明佛學院,其實是不對的。因為許多地方都有五明佛學院,五明指的是「聲明、工巧明、醫方明、符印明、內明」。五明佛學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世俗的「綜合大學」之意。
  • 色達五明佛學院,一個神聖美麗的地方!
    色達五明佛學院,一個神聖美麗的地方!作為一個半吊子的愛好攝影小青年,多年前就特別特別崇拜這個美麗的地方。 關於色達的起源和興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 我就不展開。所以不是誰來佛學院都能住在山腳下的~ )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爬山取景點準備拍色達的日出,費勁千辛萬苦爬到山頭才發現我圖樣圖森破,因為那邊日出出來比較晚, 僧侶一般都是6點開始做飯,燒水。。。然後又是一個山谷之中。 所以太陽出來的時候炊煙已經填滿了整個山谷。。
  • 「回憶」2014年的色達五明佛學院
    那兒有一座座紅色的房子,一襲襲紅色的僧帽,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它就是色達的喇榮五明佛學院,世界上最大藏傳佛學院之一。色達縣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有廣袤的草原、縱橫的河曲和巍峨的雪山,但它被人所熟知是因為佛學院,甚至不知何時起,色達早已不是某個縣的名字,而成了「五明佛學院」的代名詞。佛學院在縣城東南方約20公裡處,海拔3600米以上。
  • 色達五明佛學院,為何說真實的藏區生活是小資文青的粉碎機
    上一篇《色達五明佛學院,為何有千萬座紅色棚屋?》,介紹了被俗稱為紅教的寧瑪教,以及基於這個教派的特點,才有了這種圍繞著寺院由學員自建的如同紅色海洋般的棚屋。本篇帶您走近棚屋,看看僧眾們的修行生活。首先引入問題: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建於1980年,學院位於一條山溝溝中,距離縣城有20公裡。建寺時僅30餘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前來學佛修行的僧眾們建出近萬間僧房,成為了藏區最大的居士林。那麼請問:如此眾多的僧眾,如何解決物質供應?如何進行建築規劃?如何解決交通、供水、供電、排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