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豐湖街老街中有間胡氏建築

2021-01-12 斜杆體制人吳聊先生

地處老城區的豐湖街,沿河建築林立,店鋪比比皆是,為典型的江南水鄉。

豐湖裡人稱瑞邑樂郊,在老城大東門外,環城河水東流經此通往塘河。

胡姓先祖自南宋擇居豐湖裡。「湖」和「胡」諧音,「豐湖」意為胡氏興旺發達。胡氏世居豐湖裡,吉祥宅第,發族立祠,至今留有明清建築胡氏大宗祠。

在豐湖街,除胡氏大宗祠,老建築還有胡秉衡故居。而據古籍記載,豐湖街曾建有不少牌、樓、堂、閣等建築。

豐湖街 胡士開攝

胡氏大宗祠

胡姓在瑞安為大族。經考證,豐湖胡氏是北宋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胡瑗的後裔。據胡氏譜載,胡瑗孫胡守永(字仲寬),自泰州輾轉南遷至瑞安居豐湖裡,為瑞安胡氏一世。

豐湖街胡氏宗祠據稱已有六七百年歷史。清乾隆《瑞安縣誌》載,永豐廂有豐湖胡宗祠、湧泉鄭宗祠、泥城孫宗祠、鹿巖鍾宗祠。清嘉慶《瑞安縣誌》載,瑞安城區有項氏宗祠(在大東門外)、胡氏大宗祠(在大東門外)、潘氏大宗祠(在東山)、陳氏宗祠(在小沙巷)。民國《瑞安縣誌稿》載,城區有大宗祠一在豐湖裡,小宗祠七……現今坐落於豐湖街67號即為當年胡氏大宗祠,古樸房梁和長石階,依然是當年的舊物。

豐湖街胡氏宗祠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從中走出了不少名人,包括名宦胡尚賢、胡光、胡渙、胡士暄、胡寶仁;詩人胡褒、胡晟、胡祿、胡繼慎、胡當顯等(詩集《胡氏家集》存溫州圖書館古籍部),其中胡袍、胡鍧,胡玠、胡調元為父子齊名;畫家胡世雋、胡寶仁,胡吾如、胡肇秀父子齊名,靈椿丹桂。

胡文璩妻季氏墓碑

牌坊

豐湖街早年有多座牌坊。與胡氏相關就有鴻臚坊、貞壽坊、貞節坊。

鴻臚坊。清嘉慶《瑞安縣誌》載:鴻臚,在附郭東門外,為明序班胡晟立。

貞壽門。清嘉慶《瑞安縣誌》載:貞壽門,在附郭永豐街,為明胡文璩妻季氏守節享壽一百五歲立,大學士李東陽書贈。

據乾隆《瑞安縣誌·人物誌·烈女》載:「胡文璩妻季氏,名貞,居永豐裡。年二十六而文璩亡,殯葬盡禮。既而文璩父、叔繼故,家務坌雜,悉置於貞。貞上奉大姑,下撫二孤,鹹得其道。大姑憐其少寡,微詞調之,知不可奪,遂止。大姑年高多病,貞周旋左右,湯藥必親嘗。後二姑繼亡,悉鬻簪珥葬之。壽一百五歲。弘治戊申,表其門,大學士李東陽書『貞壽』二字美之。」塘下沙岙胡氏太祖墓有文璩妻墓碑。

貞節坊。在胡氏宗祠左側,為儒童胡時露(清)妻林氏立。

乾隆《瑞安縣誌·人物誌·烈女》載:「林氏,胡時露妻,武榜林沾女。生子憲章方八月,而夫卒。氏孝事舅姑,善撫孤子。乾隆五年,公舉題旌,奉旨建坊於大東門外胡宗祠左側。」

此外,乾隆《瑞安縣誌·人物誌》載:胡廷相妻陳氏,居永豐鳴珂裡。嘉靖年間稱烈女。可見胡氏家規、家風堪稱楷模。

愛蓮堂

愛蓮堂:明秦激為胡復齋題寫的堂名。《瑞安唐宋元明詩詞集》載:秦激,號慎齋,萬曆歲貢,任湯溪訓導,秦王府教授。秦激有二詩反映了他與胡復齋的交往關係。

《謝胡復齋邀賞蓮》

郭外薰風吹水香,蓮塘好雨淨紅妝。

主人愛客情逾洽,列席看花日正長。

笑把碧筒歌既醉,重斟綠醑恣清狂。

呼童折取青青筆,欲寫吳箋數百張。

《挽胡復齋》

豐湖湖上愛蓮堂,是我親題墨色光。

記得別來勞杖履,還期歸去倒壺觴。

悽風底事摧新蓋,哀訃俄傳惱舊腸。

屬纊猶聞厪注念,高情生死不相忘。

前詩寫胡氏邀秦氏來豐湖賞蓮,後詩表明愛蓮堂是秦氏為胡氏題寫堂名。

望松樓

望松樓為胡鍧宴樓處。胡鍧,字孔鳴,明中葉弘治間薦闢,徵直文華殿,擅長詩畫,其詩畫書,世稱「三絕」。

據民國《瑞安縣誌稿·古蹟·雜事》載:望松樓,《胡氏譜》,在東門外,明胡鍧作。

蔡鼎(1430—1527,明正德中以神童薦,官大理寺少卿)有《贈胡谿莊鍧即題望松樓》詩:

樓居咫尺對前山,鬱郁佳城得日看。

宰樹春殘金粉落,碧空秋老鐵枝寒。

鶴歸華表仙臺晚,雲淨徂徠玉宇寬。

孝子思親情罔極,滿天風露獨憑欄。

民國《瑞安縣誌稿》有「望松樓」的記載:「望松者,瑞安胡君孔鳴宴處樓也。君之嚴君竹南先生,富經術,負氣節,望重一邦。尤長於吟詠,為詩壇宗東,未及下壽而捐館,士林惜之!君購吉壤萬松山,以營幽宅。去家裡許,君樓直焉。每旦暮徙倚,望隴上松楸,思而不休……」

從以上蔡鼎詩和民國《瑞安縣誌稿》記載可知胡鍧望松樓可觀景,可思親,可飲酒。特別是孝子思親,賦予了此樓內在價值。

胡鍧父胡袍,胡袍,字廷貴,號竹南,為明中葉瑞邑庠生,豐湖隱逸。

芸閣

芸閣為胡褒藏書處。胡褒有《芸閣清風》云:

小閣幽閒只自娛,遺書端為子孫儲。

雖無清夢生花筆,賸有香芸闢蠹魚。

灝氣紛紛湘帙潤,清風淡淡夜窗虛。

一編既罷無餘事,臥看閒雲自卷舒。

胡褒,明中葉人,字廷嘉,著有《裕庵存稿》,其中「豐湖八詠」詩稱著鄉裡。

懷竹軒、澹澹軒

懷竹軒,主人為胡鍧。胡鍧著有《懷竹軒稿》。懷竹,有孝子思親懷念父親竹南之意;亦有表示居有竹,追求竹之高風亮節之意。父竹南在《暮春即事》「屋頭筍長俄成竹」和《閒居自述》「家住青山水竹村」詩句均點明居有竹。胡鍧《村口西莊即景寄鴻臚序班兄松亭》有「荷亭消溽暑,竹徑結清陰」,再次點明居有竹。

澹澹軒,主人為清胡夢梅(字覺群)。胡夢梅有《玉峰存稿》,其《澹澹軒詩稿》二冊乾隆五十九年抄本存溫州圖書館。胡夢梅有《題軒間壁》詩:

四壁芳菲映彩霞,半軒閒靜勝仙家。

釀成金谷園中酒,醉看陶潛徑裡花。

砌草色添朝雨潤,青芝香繞晚風斜。

漫矜北院庭多錦,未敵階除數物華。

詩中可見主人在澹澹軒飲酒、賞菊、作詩。

胡秉衡故居

胡秉衡故居即今胡宅店。胡秉衡,法政大學畢業,育有三子二女,長子胡汝霖娶陳久泰之女。據陳久泰長孫女陳榮棉女士講,胡宅店共四進門臺。第一門臺正街,高几臺為第二臺,現存第三、四門臺,最裡面主屋共五間,東西廂各三間。主屋後面一內院,內院西右有一蓮花池。內院外又一門臺,之外是後花園,直至田野。花園東南角有門,面東濠河。花園西處有一池,供澆花所用。

從明清詩詞可知豐湖街有胡復齋愛蓮堂和胡褒藏書芸閣、胡鍧懷竹軒、胡夢梅澹澹軒,從歷代縣誌可知有胡氏大宗祠、牌坊、胡鍧望松樓……雖然古蹟大多消失,但通過史籍鉤沉,能發現豐湖街豐富的明清文化元素,由此勾勒出明清豐湖圖。(胡秋霞胡宗源)

相關焦點

  • 瑞安老城 演繹精彩蛻變
    據了解,創建中的玉海歷史文化遊覽區總體規劃面積1.7平方公裡,重點打造以玉海樓為中心的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並將瑞安外灘、豐湖街歷史街區、西山公園等多個重要景點一同「打包」。一個生態打底、文化為魂,老街巷為經絡,非遺休閒養生業態為羽翼的都市遊覽區已經雛形初現。
  • 瑞安忠義街成新的旅遊熱門打卡地
    商報訊(記者 劉娜筱)今年國慶期間位於瑞安西山的國旗教育館接待參觀者近10萬人次,成了爆棚的「網紅打卡地」,其實,在國旗教育館山腳不遠處,去年改造提升的忠義街(公園路)也是新的「網紅打卡地」,在這條長約450米的歷史文化街區,齊聚了玉海樓、利濟醫學堂、心蘭書社等重量級的文保單位,還有瑞安非遺館、鼓詞館、葉茂錢收藏館等場館
  • 瑞安高樓鎮:兩條老街 兩段滄桑
    不過,這裡環境依舊,骨架猶存,特別是那條曾經熱鬧繁華的營前老街仍在,村落的傳統和元氣猶存。  老街100多米長,3米多寬,沿江而築,臨街多為店鋪門面,基本上緊閉木門,一些樓房和庭院,更是老態龍鍾。街上有幾位老人見我給老屋拍照,圍上來說:老街上的房子多為清朝和民國的建築,已破舊不堪,最擔心被狂風暴雨襲擊,檁梁一斷,就塌了。
  • 瑞安市委書記麻勝聰調研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工作
    5月5日,瑞安市委書記麻勝聰率隊調研本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工作。他強調,要精心規劃,有序實施,正確處理好全程謀劃與區塊設計的關係、傳承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係、政府主導與多元參與的關係,統籌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建設工作,切實延續城市記憶。
  • 不僅僅只有玉海樓……瑞安這條老街,蘊含了太多的文化積澱
    在瑞安市老城區,有一條自瑞安建縣之初便已存在的老街——忠義街。這個街區不但是城市文脈、歷史記憶、文保單位等文化聚集地,同時也是城市商業中心。經過系統改造,在這條街上再現了晚清、民國古建築風格,成為一條新晉文化「網紅」打卡地。
  • 胡姓(53)|績溪胡氏:尚書胡氏族人經商成就突出,主要集中在醫藥業
    黃勇/文胡姓(52)|績溪胡氏:尚書胡氏胡松官至工部尚書,家族以此為名自胡松以後,尚書胡氏在仕途上不再輝煌,反而在商業上打下了一片天地。尚書胡氏眾多族人因為經商而遷徙他鄉,並在各地購置產業定居下來,繁衍後代。至今,難以準確地尋找到他們後代的情況。尚書胡氏立身社會的大多是商人,主要從事醫藥業尚書胡氏始遷祖胡清,在臨終時告誡子孫說:「男勤於耕耘,女勤於織紝。詩書無惡歲之名,禮義有豐年之實。」
  • 胡氏民居 三春流水 歲月靜好
    有趣的是,有了現代城市後,人類保護歷史遺蹟的意識才抬頭,歷史開始有「標準像」了。早期,由於人們的思想意識還處在「古代」,理所當然地並不在乎城市歷史的延續性,該拆的拆,該建的建,有意無意地,就把一段歷史疊加到另外一段歷史之上,於是就有了今天所謂的考古「斷代」。對天水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來說,胡氏民居僅僅是其過往中的一個片斷。
  • 瑞安網紅街忠義街的來歷
    如今瑞安市區著名的網紅街忠義街就是來自他。瑞安古城奠基人據清乾隆《瑞安縣誌》嘉慶《瑞安縣誌》等記載:「蔡敬則,少負氣節,沉默寡言。漢靈帝光和間舉孝廉,授南陽令,後棄官歸侍。建安中,起義兵捍寇有功,授東部都尉,鎮永寧,創署於邵公嶼。號令明肅,境內乂安,進爵安鄉侯,閩越避地者悉歸焉。漢鼎既分,江東盡為吳地。敬則縱兵歸農,退處閒散。時邑有暴虎食人,乃倡勇屠之,遂息其害。
  • 寧波這個工業重鎮裡,有這樣一條滄桑老街
    鎮上有一條街道,當地人稱之為:觀城老街。走在街上,古老與現代的房子交相出現,讓人恍若在時光中穿梭。這個慈東地區歷史悠久的老商業街,散發著幽幽古香。漫步街道中,那些斑駁的牆面殘破的磚瓦,似乎在訴說著過往的繁華與熱鬧。
  • 寧波這個工業重鎮裡,有這樣一條滄桑老街
    鎮上有一條街道,當地人稱之為:觀城老街。有些還有確切的名字,如「胡氏老宅」,其坐北朝南,由七間二弄三進正屋、東西廂房和東西偏房組成院落式建築。頗具風格的老建築,配合特有的街道設計風格。光陰如梭,老街中的老人們,依舊保持著最初的生活方式。
  • 【人物】胡氏俊彥譽滿香江——記陽升村胡氏宗祠
    陽升村胡氏宗祠胡姓在花都不算大姓,只分布在花東、獅嶺、花山、炭步等鎮域,人口也不算多。花東鎮陽升村的胡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擴建,清同治四年(1865)、民國36年(1947)和1985年三次重修。祠堂坐西朝東,三間三進,建築佔地410平方米。
  • 溫州瑞安:為建設「重要窗口」貢獻更多力量
    瑞安市人大代表、浙江科爾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作俊表示,瑞安提出打造「三通四最」營商環境樣板城市,這讓我們民營企業家感覺溫暖,也很期待。希望在政策文件與執行間能畫上等號,讓更多政策春風溫暖民營企業。此外,他建議政府部門在校企合作上做好牽線搭橋,並提供經費支持,助力加快研發步伐。
  • 一入屯溪老街,一枕徽州美夢——老街第一樓引領下的徽商精神
    遠勝聞名的徽州古城,有這樣一個地方——屯溪老街。承載著一代代徽商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粉牆瓦黛,韻味十足。古風古韻的徽派建築,老街斑駁的青石板路,還有街頭巷尾瀰漫著小吃的獨特氣味,以及大街小巷徽商不斷地叫賣聲,都是那樣的令人難以忘懷。
  • 瑞安網紅街忠義街的來歷——安鄉侯蔡敬則
    蔡敬則是瑞安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鄉賢。如今瑞安市區著名的網紅街忠義街就是來自他。  瑞安古城奠基人  據清乾隆《瑞安縣誌》嘉慶《瑞安縣誌》等記載:「蔡敬則,少負氣節,沉默寡言。漢靈帝光和間舉孝廉,授南陽令,後棄官歸侍。建安中,起義兵捍寇有功,授東部都尉,鎮永寧,創署於邵公嶼。
  • 瑞安有條「浙江最美森林古道」
    瑞安有條「浙江最美森林古道」 2016/04/14 04:49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1531
  • 陽升村胡氏宗祠與胡門俊彥
    胡姓的祠堂在花都現存只有二座,一是位於花東鎮陽升村的胡氏宗祠,二是花東鎮保良村胡家莊的紹文胡公祠。陽升村胡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擴建,清同治四年(1865)、民國32年(1943)和1985年三次重修。祠堂坐西朝東,三間三進,建築佔地410平方米。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石腳。祠前曠地寬闊,前面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水質清澈。
  • 胡家婚事——胡氏集聚的上坑村
    上下嶺彎急坡陡,下嶺道路在山坳中蜿蜒延伸。路旁不時有民居掠過。轉彎處車就無法前行了,路已經到了盡頭。遺留的土夯建築年代久遠,磚瓦房成色較新,猜想路通後陸續新建的。建築不大,較之所見的來說,算是袖珍版的「胡氏宗祠」了。可能是村裡不算多,在山道崎嶇的當年,運送建築材料就是不可思議的巨大工程。儘管現在是民居,但明清徽派建築中應該是古代大戶人家或者衙門呈現的八字形狀大門,讓人肅然起敬。我讓主人和幾個胡氏宗親在門前留影。
  • 青島村的胡氏家族
    胡氏家族在村中建有胡氏祠堂(家廟),祠堂中設有列祖列宗的龕位,每逢過年,便在祠堂中懸掛登錄列祖列宗,及全家族去世人員名諱的大影圖(俗稱宗軸),舉行祭祖大典。因種種原因一直沒有修纂族譜記載家族的發展史,大影圖便成了記錄胡氏家族發展的唯一文獻。清朝中前期以前,胡氏族人大都是半農半漁。
  • 黃桷埡老街建築修繕中的「工匠精神」
    圖|秦蒸黃桷埡老街不長但在時光更迭中卻遺留下175棟老建築其中掛牌的歷史建築就有15棟這些建築散落在600多米長的老街上構成了一部黃桷埡的近代建築史圖|秦蒸一座歷經坎坷的百年木結構建築能在城市化進程中留存下來已屬不易從歷史意義和建築價值來講這又是一棟非救不可的珍貴建築
  • 玉壺老街:有一種記憶在樓頭店,有一種百貨在下園
    翻開《瑞安縣誌》,得以如下記載:據民國二十年調查,玉壺街長80丈,寬6尺,有店屋50座,商業76戶。玉壺街即玉壺老街,位於玉壺鎮中村。玉壺老街從上至下可分為:樓頭店、下園、店橋頭、店橋嶺、店橋街、店橋尾。▲玉壺風光 胡紹超·攝底村村主任胡希勃和中村村支書胡興虎告訴我:玉壺人自古以來口口相傳,玉壺商業發展的起點在樓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