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實錄:為那些挺身而出的人留下剪影,共迎春暖花開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在戰「疫」報導第一線,活躍著一支新媒體的精兵勁旅。他們藉助新技術新手段新平臺,運用短視頻、Vlog、慢直播等方式,將一個個平凡人物、溫暖故事和淚目瞬間定格呈現,讓戰「疫」報導更加及時、鮮活、走心。今天推出的三篇新媒體記者戰「疫」手記,記錄他們與白衣天使並肩戰鬥的感動與成長,分享那些打動他們的溫情與希望。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火線馳援,是一次「成人禮」

  作為一名90後網媒記者,我有責任在現場,通過筆觸、鏡頭和話筒,把溫情記錄下來,把希望記錄下來。勝利的曙光就在不遠處,我將繼續作戰,直到疫散花開

  2月4日立春,我從北京一路南行前往湖北武漢。到達武漢火車站已是晚上9點多,眼前這座千萬人口大城市寂靜得讓人心疼。空蕩蕩的街頭幾乎沒有行人,偶有幾輛救護車、救援車疾馳而過,沿途兩座高樓樓宇屏上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赫然醒目。

  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在一線記錄下了這座英雄城市的特殊時期。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不少挺身而出的00後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們有的是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有的是民警,堅守崗位,維持秩序;有的是社區志願者,走街串巷,排查宣傳……「國召喚,我必上」,對這群年輕人來說,火線馳援是一次行勝於言的「成人禮」。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右)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採訪快遞分揀員。

  採訪中,剛滿20歲的00後護士陳玉婷對我說:「穿上防護服,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值守方艙醫院的19歲輔警雷劍璇說:「越是在危難時刻,越需要責任擔當」;在戰「疫」一線度過20歲生日的消防戰士宋家寶說:「這裡既是戰場,也是歷練的『課堂』」。

  或許,每一代年輕人都有不一樣的個性,但他們有一點卻出奇一致:關鍵時刻,都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疫情之下,生命很渺小,生命也很偉大。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右)採訪援漢醫療隊醫生。

  自2月上旬開始,光明網赴武漢記者在網站首頁要聞區開設了「武漢戰疫?一線見聞」新媒體專欄,滾動呈現記者在戰「疫」一線所見所聞所感,重點聚焦醫護人員、高校師生等群體,截至目前已推出50多組圖文、短視頻、新聞圖解、H5等新媒體作品,並在光明網PC端、手機端以及光明日報微博微信等多平臺展現,形成矩陣式傳播格局。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與後方團隊遠程連線。

  這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有責任在現場,通過筆觸、鏡頭、話筒,把溫情記錄下來,把希望記錄下來,給那些生命個體留下人生剪影,告訴世人他們曾經「舍小家為大家」堅守拼搏,曾經與疫魔頑強抗爭而無悔。

  這幾天,武漢天氣逐漸轉暖,我想,勝利的曙光就在不遠處。接下來的日子,我將繼續作戰,直到疫散花開!

  中國青年報社記者魯衝:

  用鏡頭感知方艙的煙火氣息

  新媒體時代下,我和同事用圖文、H5、海報、短視頻等形式,精準地捕捉和呈現方艙醫院裡的細節,讓受眾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方艙裡的生活氣息

  武昌方艙醫院,從2月4日凌晨開始建設,到3月10日正式「休艙」,是「服役」時間最長的方艙醫院,也是最後「休艙」的方艙醫院。

  我曾先後6次去往武昌方艙醫院,通過大量鮮活的細節,為網友們及時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方艙醫院。

  患者從一開始恐懼擔憂、寢食不安,到後來能夠唱歌跳舞、泡腳嘮嗑;一位今年馬上高考的高三學生,在牆上貼著手寫的課程表,床頭桌裡塞滿書本;活動區裡,一面心願牆上貼滿了五顏六色的便籤紙:「熱乾麵加油,面窩加油,豆漿加油」「艱難歲月,我們一起走過」……患者在這裡短暫停留,情感卻是加速連結。

  新媒體時代下,這些細節被精準地捕捉和呈現,我和同事用圖文、H5、海報、短視頻等形式,針對受眾需求,不斷創新報導理念和形式,進行多平臺、多媒介的傳播。

2月29日凌晨,中國青年報社記者魯衝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內採訪拍攝。

  從《武漢「方艙醫院」緊張建設中 將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現場直擊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出艙」》到《方艙醫院裡的人間煙火》,我們持續跟蹤方艙醫院的變化並進行報導。

  看臺上掛的衣服、飯菜裡冒的熱氣、病床間的家長裡短、圖書角裡的翻書聲……視頻報導中的這些細節,讓受眾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方艙裡的生活氣息,這託起生命的「方舟」慢慢點燃了生命的煙火。

  武昌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告訴我「是你們對方艙的真實報導,消除了患者的牴觸心理,後續我們的治療工作才得以更好地展開」。

2月29日凌晨,武漢市第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外,中國青年報社記者魯衝透過觀察窗拍攝。

  這段時間,我和同事們一起記錄下了疫情中的許多人和事,接到通知立刻奔赴前線的醫療隊員、日夜兼程的建設者、深入一線的基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是他們一直奮戰在一線,才使煙火氣得以在城市的角落蔓延開來。

  而我能做的就是用鏡頭去感知這座城市的脈搏,用文字書寫這些人的冷暖。相比用行動真正幫助到其他人的一線工作者,除了貼近百姓,傳遞真實的力量外,我也不斷地問自己,在新媒體時代下,還能再做些什麼。

  吉林日報社記者陶彬:

  手機拍出200多個視頻

  我用新媒體報導形式記錄白衣天使們用生命與汗水織就的種種瞬間,記錄醫患間最真實的故事,對於他們,這些記錄都是一生最寶貴的記憶,而這也是我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理由,我要盡我所能去記錄這一切

  2月19日下午,我隨吉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4天前,吉林省已經有6位記者先期抵達武漢。

  在武漢的30多天裡,我和同事李曉靜用長短視頻、直播、圖文、數據新聞等多種形式,記錄白衣天使與患者間的點滴真情。由於每天穿梭於各大醫院,相機等設備出入不便,許多同行的照相機和攝像機經過不間斷地消殺後出現故障,無法使用,所以這期間最便捷的拍攝工具就是手機。

  新媒體時代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短視頻最大的優勢就是傳播快,比文字更直觀,我們在確保為報紙正常提供文字報導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將拍攝好的多個視頻片段傳給後方剪輯團隊,迅速經過配樂、配文、配音剪輯後,一條短視頻就可以通過吉林日報彩練新聞客戶端傳播出來。30多天裡,我和同事兩個人用手機採訪拍攝了200多個視頻素材,通過前後方的密切配合,這些視頻及時在彩練新聞客戶端刊發。

  我用這樣的形式記錄白衣天使用生命與汗水織就的種種瞬間,記錄醫患間最真實的故事,對於他們,這些記錄都是一生最寶貴的記憶,而這也是我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理由,我要盡我所能去記錄這一切。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附屬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採訪,當天出院的4位患者寫了一封很長的感謝信。面對我們的鏡頭,患者所有的情感再也抑制不住,深深鞠躬,遲遲不舍離去。而面對她們浸滿淚水的雙眼,和那一聲聲「謝謝」,吉林大學第二醫院90後護士王嘉琪瞬間淚奔,她說:「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武漢人民感恩的心。我們為他們醫治,他們更是時刻溫暖著我們!」這個瞬間拍下的視頻不僅上了熱搜,這句話也成了一句網絡金句。

  吉林日報社記者陶彬(左)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採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副院長呂國悅。

  我想,這就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區別,視頻直觀的衝擊力讓所有人感同身受。而武漢市人民政府也被這句話深深感動,在回饋給吉林的創意海報上寫道:「武漢最美不是櫻花,是戰鬥在一線的你!」

  一些採訪正是因為採用了新媒體的報導形式變得更生動,更打動人心。

  2月21日深夜,我去機場採訪吉林省第十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武漢市武昌區副區長甘世斌一直雙手合十在人群中呼喊:「感謝吉林,感謝你們。你們是為了我們才『背井離鄉』,我們武漢人民感謝你們!」

  大疫之下,我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同仁用新媒體手段將武漢的每一天記錄下來,這些最真實的瞬間感動了太多太多人。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我們更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讓我們14億同根的家人的心緊緊貼在一起,更加團結。

吉林日報社記者陶彬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採訪吉林省第十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

  落英繽紛處,又是賞花時,想想都那麼浪漫!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相信明天的武漢會更美好。

  致敬 所有衝在一線的新聞工作者!

  願早日凱旋!

相關焦點

  • 「茅粉逛世園」——「迎春暖花開.品茅臺醬香」儀徵中糖之旅見聞
    儀徵中糖公司組織的「茅粉逛世園」——「迎春暖花開.品茅臺醬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早上9點,30多位儀徵中糖公司貴賓客戶,相繼抵達「迎春暖花開.品茅臺醬香」世園之旅集合地點,統一乘車出發,連綿不斷的細雨
  • 大麥網:演唱會近八成延期觀演訂單保留 粉絲期待和愛豆共迎春暖花開
    雖然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戰役還在進行,但是粉絲們已按捺不住希望儘早看到愛豆「復工」,期待共迎春暖花開。 據悉,有平臺專門為愛豆推出了雲蹦迪、雲聊天。還有平臺把明星請到了直播間,比如優酷推出明星公益直播「好好在家」系列,通過好好吃飯、好好運動、好好健身讓愛豆和粉絲互動,前有高曉松煮水餃、趙本山做豆漿,後有楊威一家和李小雙兄弟在湖北老家健身抗疫,今天又是于和偉下廚做油潑辣子面,和粉絲嘮嗑。熱火朝天滿滿都是愛! 毫無疑問,走進現場觀演卻是粉絲們翹首期盼的保留節目。
  • 「挺身而出的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海大龍舟隊員戰「疫」全記錄...
    「挺身而出的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海大龍舟隊員戰「疫」全記錄!4月4日,全國人民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上海海洋大學師生在家收看直播進行悼念,海大龍舟隊隊員丁旭也在屏幕前為英雄們默哀。丁旭是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他的老家河南人口眾多,此前的防控形勢嚴峻也十分令人擔憂,疫情期間他積極投入戰「疫」一線,為家鄉貢獻青春力量。作為青年大學生,特別是上海海洋大學龍舟隊的一員,丁旭一直恪守「勤樸忠實「的校訓精神。
  • 重磅丨同舟戰「疫」,共迎花開!我在福州大學等你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相關精神,共同「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更好為我省各院校宣傳提供陣地,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直屬海峽教育報社、東南網教育頻道聯合舉辦「同舟戰疫,共迎花開——我在學校等你」公益展播活動,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作者:濟南市天橋區晏陽初小學五年級二班 趙雅如>指導教師:孫建鑫戰疫情同舟共濟,擔使命共克時艱。醫護人員,我想對你們說:你們在一線工作,整天穿著防護服也不透氣,汗水浸透了你們的衣衫,口罩也在你們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困了累了卻依然堅持。我知道,無論戰鬥多艱難,你們都會堅持到最後,支撐你們的是信仰,是使命!在我們心疼你們的同時,更是為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我也要向你們學習,做你們這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力量的人!
  • 新疆「東大門」戰「疫」實錄:堅守每一個24小時
    新疆「東大門」戰「疫」實錄:堅守每一個24小時 2020-02-09 20:35:17 作者:吉翔 責任編輯:吉翔   (抗擊新冠肺炎)新疆「東大門」戰「
  • 凝聚青春力量 共築戰「疫」長城——第二初中防控疫情宣傳優秀作品...
    凝聚青春力量 共築戰「疫」長城——第二初中防控疫情宣傳優秀作品展示(一) 2020-02-25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航戰「疫」人物剪影:最美擺渡 勇敢逆行
    工作中,其嚴把每一項安全流程,真情服務每一位旅客,認真落實每一項防疫要求,耐心解答學員的每一個疑惑,堅守戰「疫」一線,為公司培養更多新生戰「疫」力量!高中尚、劉悅:最「衝鋒」擺渡人在境外疫情高發時期,乘務員高中尚、劉悅均主動請戰,衝鋒在前。
  • 【檢察戰「疫」人物】陳世良:「探親」變身家鄉戰「疫」志願者!
    【檢察戰「疫」人物】陳世良:「探親」變身家鄉戰「疫」志願者!2月5日,得知信陽市號召當地黨員幹部以志願者身份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陳世良坐不住了,主動請纓加入志願者隊伍,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信陽接壤湖北、臨近武漢,地處河南疫情阻擊的最前沿,疫情形勢非常嚴峻。抗「疫」號角吹響後,長虹社區5個小區近萬餘名居民的安全亟待守護,而社區工作人員僅有8人。
  • ...湖北省博物館、考古所推出原創歌曲《文博戰「疫」 黃鶴迎春》
    ·熱點新聞 / Headlines【湖北省博物館、考古所推出原創歌曲《文博戰「疫」 黃鶴迎春》】文博戰「疫」,黃鶴歸來,武漢重啟,春暖花開。日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推出原創歌曲《文博戰「疫」 黃鶴迎春》,向關心、支持、援助、參與文博系統武漢戰「疫」的各級領導、各個單位、各界人士致敬。
  • 遼寧大連與日本北九州市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遼寧大連與日本北九州市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2020-05-16 11:02:32 大連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供圖   (友城故事)遼寧大連與日本北九州市攜手戰「疫」共克時艱  中新網大連5月16日電(記者 楊毅)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日本北九州市等眾多國際友好城市通過多種方式、各種途徑,向遼寧省大連市表達慰問、提供支援。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魏徵中學在行動——觀《中國戰疫錄》有感
    中新社推出五集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系統梳理中國戰疫進程,全景展現疫病突襲狀況下的中國作為。這五集分別為《疫病突襲》、《全民戰疫》、《中國速度》、《醫者大愛》和《四海同心》。
  • 入選全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
    新京報訊(記者 劉穎)11月19日,主題為「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大會揭曉「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新京報《H5專題》入選。
  • 弘揚五四精神,共話戰疫青春——駐尼泊爾使館舉辦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
    弘揚五四精神,共話戰疫青春——駐尼泊爾使館舉辦五四青年節主題活動 2020-05-0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縉雲]「疫」戰前線最忠實的那一抹「紅綠白」
    「疫」戰前線,有一種行動叫共同戰「疫」,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有一群人他們衝在最前面,他們可能職業不同、職責不同,但是,戰「疫」面前,關鍵時期,他們都選擇了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主動扛起了防疫職責和擔當,不顧安危,放棄假期,為全鄉群眾築起了平安與健康的防「疫」城牆,一直默默堅守在戰「疫」最前線。
  • 歌唱家黃華麗獻唱《大愛無涯》 致敬戰「疫」英雄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沒有從天而降的超級英雄,只有一群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是「誰家的兒女」?又是「誰的爹媽」?本是佳節團聚時,卻義無反顧地選擇逆行而上,奔赴前線,舍小家,為大家,守護千萬家。他們用行動映現著對責任的擔當,對大愛的傳承。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公布
    原標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公布   在11月19日下午舉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總結推廣新媒體精品創作經驗
  • 戰「疫」實錄|疫情主戰場的小米武漢力量
    截至記者發稿,小米集團及雷軍個人,累計捐款捐物超過4300萬元,且戰「疫」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中。捐物資,向前線輸送「彈藥」家鄉疫情動態時刻牽動著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的心。隨後,小米集團啟動採購防疫醫用物資計劃,為戰「疫」一線提供援助。同時,小米武漢總部組織黨員及員工進行捐款。小米高管和員工累計捐款超過1100萬元,這筆捐款將轉入小米公益基金會,全部用於購買物資並送至醫院等一線機構。
  • 洛江區河市鎮「四級幹部」眾志成城、聯防聯控 「疫」戰到底
    近日,市區兩級28名幹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駐紮洛江區河市鎮21個村,與河市鎮全體鎮村幹部並肩戰「疫」,建立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形成群防群治的合力,牢築聯防聯控銅牆鐵壁。齊心協力共戰凝聚戰疫強大合力市、區、鎮、村四級幹部齊心協力共同戰「疫」,組建25支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帶頭在各個出入路口設置疫情防控監測點,24小時不間斷輪流值守,通過查車牌、查人員、查體溫、查去向、建臺帳等措施,堅決管住「村口關
  • 濰坊昌邑老幹部爭當戰「疫」「三大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昌邑市廣大離退休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主動發揮一線戰「疫」員、防疫宣傳員、後勤服務員「三個角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貢獻。一線戰「疫」員。結合自身特點優勢,多形式積極投入戰「疫」一線。有的積極參與社區聯防聯控工作,通過入戶摸排、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安全巡邏嚴守關卡等方式,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