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行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在旅行中感受祖國的自然風景,風土人情。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山東共有15個城市位列人均GDP前100名,東營雖然排在全省第八,但人均GDP卻遠高於其他城市,因為它最小的人口只有213萬,地處「黃三角」的東營,缺乏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的交通地位,缺乏工商業傳統和基礎,成立的前30年,石油幾乎是這座城市唯一的支柱。
東營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這裡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旅遊資源,如新世紀廣場、黃河口、孫吳祠堂、黃河日報出口等,這裡還有許多令人難忘的人物,如「兵聖」孫武、經濟學家歐陽勝、著名學者倪寬、李舜臣和「鐵面帝國」永成等。
在政府的鼓勵和引導下,曾經服務於油田生產的外圍和下遊產業日益佔據城市經濟中心的地位,城市布局發生變化,市級單位和服務業集中的東城日益繁榮;在就業和婚姻市場上,意味著新能源、金融、網際網路成為新寵,意味著在東營,包括這些油田的二代,生活贏家的定義悄然發生了變化。
山東耕地率全國最高,是全國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居全國各省之首,山東省糧食產量較高,夏秋兩季種植糧食作物,夏糧以冬小麥為主,秋糧以玉米、紅薯、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為主,其中小麥、玉米和紅薯是山東三大糧食作物。
山東是我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產區,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上有49家工業企業,全國100強工業縣(市)、100強工業區中有20個縣(市)、12個區。
像中國這樣的資源型城市仍然有許多面臨轉型困難,包括東北的鶴崗和大慶,鶴崗,過去是鶴崗四大煤炭城市之一,曾經有上億噸煤和木炭的產能,現在面臨產能過剩,大量煤礦被關閉,大慶本來是新中國之後發現的最大油田,現在面臨資源枯竭,大部分年輕人都遷移到其他城市工作發展,大慶本地戶籍人口逐年下降,東營作為資源密集型城市,發展迅速,然而,面對油價的周期性下跌和產業體系不完善的種種弊端,東營市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東營能不能先守住人均GDP的位置?
關於「山東這個城市「站起來了」,人均GDP第一,力壓北上廣深」有什麼想說的嗎?旅行是一件值得讓人嚮往的事情,我們不僅可以觀看當地的美景,更能夠品嘗當地具有特色的美食,體驗當地的人文文化與歷史文化,讓你徹底擺脫「快節奏」的生活,品味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