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軍(右一),從頒獎嘉賓、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曹景行(左一)手中接過獎盃
本報特派上海記者 王曉亮 攝
昨晚,「中國大陸最具軟實力城市」調查評選在上海揭曉。在非直轄市的城市軟實力總排名中,西安市位居全國第四;在文化號召力、教育發展力、科技創新力等十大類分項排名中,西安均在前十名。「中國大陸最具軟實力城市」調查評選由《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工作委員會、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共同主辦,歷時近半年。
本調查選擇了中國城市競爭力前50強城市,此次調查活動採取專業公司的入戶調查、各市材料申報、網絡調查三種方式進行。組委會委託零點調查公司,對城市競爭力前50強城市的10萬公眾和5000社會各界精英進行了入戶調查,120萬人參加網絡調查;這是我國首次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城市軟實力調查活動。
本次調查涵蓋了城市軟實力的十個大指標,包括:社會和諧力、城市凝聚力、文化號召力、科技創新力、政府執政力、形象傳播力、教育發展力、區域影響力、商務吸引力、信息推動力。
除直轄市以外的城市,軟實力總排名前十位依次是:成都、杭州、蘇州、西安、長沙、青島、昆明、大連、武漢、南京。西安在其中排第四位。
在分項排名時,西安的教育發展力在全國非直轄市排第一,區域影響力排第二、文化號召力排第四、商務吸引力排第四、城市凝聚力排第五、政府執政力排第七、信息推動力排第八、社會和諧力排第八、形象傳播力排第八、科技創新力排第十。除了直轄市,所有軟實力分項排名中,西安的軟實力全部位於全國的前10名。
主辦方之一的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孟建介紹,2007年10月,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中央將「提高文化軟實力」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可以說,大力發展和迅速提升軟實力,已成為我國新的重大戰略。而對城市軟實力的調查,某種意義上體現了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最主要特徵。
名詞解釋
軟實力
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西安分指標排名
城市軟實力指標體系,是由文化號召力、教育發展力、科技創新力、政府執政力、城市凝聚力、社會和諧力、商務吸引力、形象傳播力、區域影響力、信息推動力這十個大類組成。以下為西安十大類進行細化排名:
(1)文化號召力 排名第四
(2)城市凝聚力 排名第五
(3)形象傳播力 排名第八
(4)政府執政力 排名第七
(5)社會和諧力 排名第八
(6)教育發展力 排名第一
(7)科技創新力 排名第十
(8)商務吸引力 排名第四
(9)區域影響力 排名第二
(10)信息推動力 排名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