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黃河兩岸美如畫

2020-09-05 塞上清風

  8月26日,銀川兵溝黃河大橋兩岸稻田綿延,一幅秋日豐收的畫卷在黃河岸邊展開。(記者 李靖)

相關焦點

  • 初秋黃河溼地 美景如畫
    黃河岸邊的溼地景色成為一道風景線。水清、岸綠、景美的黃河溼地,已成為銀川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初秋時節,黃河岸邊稻田飄香。黃河緩緩地從銀川平原流過,像一條柔軟的綢帶。岸邊泛黃的稻浪隨風起伏,一望無邊。黃河溼地蜿蜒曲折,風光旖旎。
  • 金視界丨黃河溼地風景秀麗如畫
    金視界丨黃河溼地風景秀麗如畫 2020.09.02 17:17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初秋,黃河邊這片醉美花海等你來!
    走進三門峽風景區黃河邊上百畝向日葵花海這片花海已經開始競相開放成片的向日葵>將花海裝點得別有一番野趣秋日的風情就掩映在唯美的花海裡初秋,快來黃河邊邂逅這片醉美葵花花海吧!
  • 靖遠縣東灣鎮瓜園村:黃河岸邊一枝花 風景如畫醉人心
    東灣鎮瓜園村:黃河岸邊一枝花 風景如畫醉人心圖為東灣鎮瓜園村景色。白銀日報記者 貴富堂 文/圖位于靖遠縣城以東約10公裡的東灣鎮瓜園村魚塘連片,稻穀飄香,小橋流水,古樹參差,是遠近聞名的黃河岸邊一枝花。今年以來,隨著美麗鄉村的深入打造,這裡更加綻放出了無盡的魅力,美得讓人心醉。
  • 初秋濟源的「綠野仙境」,幀幀美圖引人迷醉
    初秋的濟源綠意茵茵幀幀美圖置身如此山林清新如畫幽谷空氣一塵不染兩岸崖壁陡峭讓疲倦的旅人盡享清涼黃河三峽
  • 黃河石林的初秋玩法你嘗試過嗎?
    只有航拍黃河石林22道彎才能感覺到它的震撼和曲線美。這是一種雄奇險峻的美。沒有綠洲叢林、沒有滿山青翠,自是一種氣吞山河的氣勢。盤龍洞內外溫差較大,在初春末或者初秋時節,早晚洞內有淡淡的白霧溢出,相傳為神龍居。
  • ...探尋大美黃河——「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
    在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鄉,當地黃河泥壎學習班的孩子們為參觀者表演。「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聯合採訪活動9月23日到27日在河南舉行。來自兩岸的10餘家媒體,通過5天的緊密採訪,一起探尋黃河安瀾之美,見證兩岸同根情緣。「這一切真的很不容易」從河南省濟源市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遠望,兩岸綠樹成蔭,水庫碧波蕩漾,不時有水鳥從空中俯衝到水面覓食。蓄水後形成的廣闊水面,調節著庫區及周邊氣候。
  • 「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走進黃河博物館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郭禹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9月27日,「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聯合採訪團一行來到了此次活動最後一站——黃河博物館。
  • 初秋晴好「汶水徂徠如畫」勝景再現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在《登泰山記》中曾經寫道:「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17日,初秋的涼爽漸漸趕走了夏日的熱浪,在一年中即將豐收的季節,記者登上泰山,感悟天空的藍,泰山的美。由於今天天氣晴朗,能見度很高,這樣的天氣裡泰山風光無限好!
  • 鄒平:初秋黃河落日美如畫
    濱州日報/濱州網鄒平訊 初秋時節,鄒平市臺子鎮齊東古城遺址森林公園附近,滾滾黃河水,波濤洶湧。夕陽下,落霞滿天,水天一色,宛如一幅美麗畫卷。黃河落日,壯麗美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日餘暉暈染了河面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黃河落日
  • 「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記者黃河博物館裡看黃河
    激情澎湃,奏響黃河文化與人類發展互促共進的「協奏曲」。9月27日,參加「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參訪了位於鄭州北部的黃河博物館,在博物館裡看黃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據了解,黃河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是我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
  • 秋日黃河美
    黃河河南段河道總長初秋時節,記者從黃河入豫起點靈寶市出發,以騎行等方式「行走」黃河,拍攝記錄黃河之美。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 海峽兩岸媒體開啟「黃河行」
    以「龍的傳人·相約黃河」為主題的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聯合採訪活動23日在黃河中下遊的河南省啟動。黃河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形成的地域。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
  • 「龍的傳人·相約黃河」|海峽兩岸媒體開啟「黃河行」
    中新社鄭州9月23日電 (記者 李貴剛)以「龍的傳人·相約黃河」為主題的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聯合採訪活動23日在黃河中下遊的河南省啟動。    黃河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流域是華夏民族形成的地域。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此,河南省臺辦主辦是次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活動。
  • 黃河之濱會更美
    初秋登高,從蘭州市白塔山的山頂俯瞰,百年黃河鐵橋橫跨兩岸,見證著歷史,記載著變遷。在奔流不息的黃河臂彎裡,一座城市展露新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廓清了蘭州的發展思路,指明了前進方向。時隔一年,大河彎彎,生機勃勃。
  • 一起探尋大美黃河 ——「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小記
    「龍的傳人·相約黃河」兩岸媒體大美黃河行聯合採訪活動9月23日到27日在河南舉行。來自兩岸的10餘家媒體,通過5天的緊密採訪,一起探尋黃河安瀾之美,見證兩岸同根情緣。 黃河安瀾,才能國泰民安。面對黃河水患不斷,大陸人民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通過小浪底水利樞紐等一系列治黃工程,徹底改變了歷史上「九地黃流亂注」的災害景象。來自東森新聞雲的任以芳,是從事兩岸新聞採訪報導十幾年的「老鳥」,但見多識廣的她依然感到震撼。在她看來,小浪底水利樞紐無異於跳動在古老黃河上的一顆年輕而強大的心臟,均衡、協調並使河流再生。
  • 鼓樂藝術家夜遊黃河
    鼓樂藝術家夜遊黃河藝術家盡享黃河夜景。初秋的蘭州夜,晚風輕柔,夜色闌珊。8月17日晚近9時,來自西班牙、俄羅斯、韓國、巴西等四大洲10個國家的鼓樂團隊,乘坐三艘造型精美的大船,從鹽場堡碼頭沿黃河逆流而上,夜色中的蘭州美得令人心醉,讓國際友人發出了由衷的讚嘆,「Beautiful!「I love Lanzhou!」中山橋魔性的燈光,更是讓遊船上的各國藝術家情難自禁,歌聲、鼓聲、歡呼聲響徹黃河兩岸,一場酣暢淋漓的夜遊狂歡瞬間「解鎖」。
  • 跟著黃河遊臨汾
    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彩虹門」景觀。呂桂明攝(人民圖片)初秋,我來到山西臨汾,有幸在黃河之畔一睹母親河風採。滔滔黃河,「源出崑崙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縮狹如壺口。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的距離內,被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勢。我們隨後探訪了孟門山。
  • 鼓樂藝術家夜遊黃河
    鼓樂藝術家夜遊黃河藝術家盡享黃河夜景。初秋的蘭州夜,晚風輕柔,夜色闌珊。8月17日晚近9時,來自西班牙、俄羅斯、韓國、巴西等四大洲10個國家的鼓樂團隊,乘坐三艘造型精美的大船,從鹽場堡碼頭沿黃河逆流而上,夜色中的蘭州美得令人心醉,讓國際友人發出了由衷的讚嘆,「Beautiful!「I love Lanzhou!」中山橋魔性的燈光,更是讓遊船上的各國藝術家情難自禁,歌聲、鼓聲、歡呼聲響徹黃河兩岸,一場酣暢淋漓的夜遊狂歡瞬間「解鎖」。
  • 濟南的秋實秋韻秋色:從南山啟幕,在老城徜徉,黃河岸邊收官
    《 秋實 秋韻 秋色》李心宏2020年11月濟南之古,古有舜耕歷山;濟南之名,名因泉甲天下;濟南之美,美在秋水長天,五彩斑斕。從初秋到暮秋,即使近郊南山到黃河,那秋韻秋色,也時移景換、精彩不斷。秋幕從南山拉開。看慣了春日花繁、夏木繁蔭,秋來南山,引人入勝的,是那山谷中的秋實。誘人的秋桃、板慄、核桃、石榴、蘋果,排著隊熟透,市場上、大街口,果農的乾鮮擺得盆滿缽滿,轉而又裝進了市民的果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