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焦城際鐵路項目部二分部駐地,就毗鄰鄭州黃河邙山遊覽區。在遊覽區的東側,有一個約有百餘畝大的荷塘。炎炎夏日,每當工作之餘,我都會到那裡去品賞盛開的荷花,品味她那千姿嬌媚的神態,別有一番詩情和韻味。那裡,垂柳依依,和風習習;那裡,小橋流水,曲徑通幽;那裡,荷花盛開,沁人心脾;那裡,亭臺別致,供遊人休息。每當清晨或晚飯後,我總是一個人漫步在荷塘邊那條曲徑通幽的碎石鋪就的林蔭小道上,一邊聽著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歌曲,一邊在那裡盡情的品賞荷花。
那種感覺,那種意境,讓人愜意極了!說實話,在眾多的花卉品種裡,我除了對富貴的牡丹、傲霜的臘梅、清逸的蘭花情有獨鍾外,我對荷花更是喜愛有加。清晰的記得,我上高中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孫犁的荷花澱等美文,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但真正讓我對荷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那還是2006年在湖南汨羅武廣客專工地上。工地附近,村子裡家家門前屋後,幾乎都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和綠幽幽的荷塘。那亭亭玉立於荷塘上的荷花,或小荷才露尖尖角、或含苞待放、或美麗綻放、或已花落結果。微風吹過,送來縷縷清香,沁人心脾。總給人以一種清涼的感覺。
早就想拍一組夏日荷花的片子,只是一直沒有機會。黃河遊覽區的這片荷塘,還是我在一次散步時偶然發現的。炎炎夏日,朵朵荷花就像一把把擎天的彩傘,錯落有致的亭亭玉立於碧波萬頃的荷塘之上,就像一幅天然的圖畫。那一片片搖曳著綠色衣衫的荷葉,給人們不時送來一片清涼。當我漫步在荷塘邊的林蔭小道上,隨時都能感受到荷塘的清涼和荷花的清香。只見十裡的荷塘上面,到處是一片翠綠,那綻放於荷塘上面的紅的、粉的荷花,讓人盡情品味,欣賞。
一陣微風吹來,那醉人的花香撲面而來,不時讓你放慢匆匆的腳步,陶醉在這醉人的花香裡。我愛荷花,我愛她那樸實無華的風姿;我欣賞荷花,我欣賞她那出汙泥而不染的風骨;我品味荷花,我品味她那獨特自然地風韻。在烈日當空的時候,她嫵媚燦爛,翠蓋紅瞳耀日暉;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清影嬌倚,好一首現代版的荷塘月色。風吹,她綠波翻騰,紅裳飛衣;雨打,她綠葉輕搖,銀珠戲跳-----無論什麼時候,也不管大自然如何變幻,她總能展示出一幅優美的圖畫,令人心曠神怡。
荷花,其名稱頗多。在詩經中叫做荷花,在說文中叫做芙蕖,在楚辭中叫做芙蓉,在群芳譜中叫做水芙蓉,在本草經中叫做水芝,在古今注中叫做澤芝,在三餘貼中叫做玉環,在三餘贅筆中叫做淨友,在三柳軒雜識中叫做淨容,在西溪從語中叫做溪客------其最傳神的名稱當屬類腋輯覽中所稱---六月春。六月春,多麼美好的名字。你瞧,那六月的荷花,花嬌映紅玉,豔影照清漪。不是春色,勝似春色。荷花種類繁多。據花鏡和群芳譜記載,有幹葉蓮、並頭蓮、灑金蓮、重臺蓮等二十餘種。幹葉蓮,花形碩大,花瓣層次多,尤為豔麗。在蘇州有一個荷塘,裡面長著元代顧阿英栽下的幹葉蓮。栽種時用石板壓根,荷葉和荷花只能從石縫裡生長出來。這樣,藕就不會被挖走。因此,幾百年來一直是花繁葉茂。在海南,有一種叫四季蓮,四季開花不絕,冬天反而更加嬌豔,成為奇觀。杭州有一種夜舒蓮,一徑四花,葉子入夜舒開,白天卷合起來,不同於一般。近年來,在蘇杭一帶,盛產一種碗蓮。在一小小的碗中,培育出一朵朵鮮豔可愛的荷花,成為人們窗臺、茶几上的嬌物。
荷花的用途可分為三類以食藕為主的叫藕蓮,如美人紅、大烏刺等;以食子為主的叫子蓮,如大白蓮、九眼蓮等;以賞花為主的叫花蓮,如並蒂蓮、重臺蓮等。通常見到的蓮花只有開紅花和白花的兩種。荷花固然值得欣賞,採荷則更有情趣。菱葉縈波荷弄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釵頭落水中。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採蓮曲。採蓮向來被認為是一種優美的輕快的勞動。正如王昌齡在採蓮曲二首詩中描寫的那樣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面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多麼美妙、和諧、動人的採蓮情景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古往今來,在眾多的詠荷詩作中,宋代詩人楊萬裡的這篇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寫的是夏日荷花,膾炙人口。惟妙惟肖,令人叫絕。和風習習蕩碧波,炎炎夏日賞清荷。一池荷花競豔開,美煞塘邊賞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