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市群眾社會治安滿意率為96.51%。對此,我市相關部門有著清醒的認識,一位派出所所長對記者說,這數據既是群眾對廈門社會治安的肯定,也是對安全感更高的期望。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炳發說,對群眾關於廈門社會治安的總體評價,既要看到96.5%的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更要看到3.5%的不滿意率。
盯住3.5%。我市提出要以圍繞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大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化解社會矛盾為主線,進一步提升「平安廈門」建設的層次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
被安徽警方通緝10年之久的殺人疑犯蔡某在廈門落網後的第一句話是:「這裡的警察太厲害了!」十年間,他頻繁變換身份,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店當老闆;可就在他剛想落腳集美時,卻被警方識破。統計數據顯示,每一年,都有數百個逃犯在廈落網,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張完善的情報網。「作為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構築平安防線的一大『法寶』,情報的搜集和研判正在日益成為民警的『必修課』。」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是「平安廈門」建設的首要任務。廈門警方透露,今年他們將成立「情報信息研判中心」,用情報指揮打擊和預防犯罪的工作。
針對我市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外來人口大量增多,社會治安形勢日趨複雜的實際,市委政法委要求政法各部門堅持「嚴打」不動搖,加大打擊力度,什麼犯罪突出就集中打擊什麼犯罪,哪裡治安混亂就重點整治哪裡。特別是針對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兩搶一盜」、自行車被盜、虛假信息詐騙犯罪等多發性犯罪,將集中開展專項行動,確保廣大群眾財產不受侵犯。
圍繞重點工程建設和徵地拆遷等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法律宣傳教育,協助排查、解決矛盾糾紛。建立和完善重點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的民警駐點、動態執勤和治安聯防制度,成立了安全保衛值勤點,及時打擊各種滋擾破壞開發建設的違法犯罪活動,為重點工程「挖地雷、掃障礙」。
今年我市相關部門將繼續強化外來人口的管理,全面建立業主責任制和暫住地責任制,抓好外來人口的社區服務、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訓,做到既有力維護外來人口的合法權益,又堅決打擊混跡其中的違法犯罪分子,推出「出租房屋旅館式」管理,以便及時掌握可疑人員信息,千方百計把我市外來人口的刑事犯罪率降下來。著重探索建立出租房協管員隊伍,同時將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服務力度,力推「暫住證」改「居住證」,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特區生活。
在深入推進「平安村居」、「平安校園」、「平安家庭」、「平安企業」、「平安海域」等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的基礎上,今年要大力開展「平安行業」創建活動,解決群眾吃的安全、行的安全、住的安全、用的安全、玩的安全,努力形成「平安廈門」建設條塊結合、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
繼續運用多種手段解決矛盾糾紛,要著力推進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儘可能節省司法資源,減少社會對立面。社區矯正被稱為「監獄高牆之外改造罪犯」。作為全省三個社區矯正試點單位之一,思明區從今年開始全面推開這項工作,現已初見成效。矯正工作人員們把矯正對象當做是社會的「病人」而不是「敵人」,從犯罪人員的實際需要出發,使他們既受到懲罰,又不改變生活環境,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改造的積極性,降低重新違法犯罪率,讓矯正對象真正從「心」回歸社會。
平安是金,積「小安」方能成「大安」。正是這一個個看來並不起眼的基層平安創建活動,串起平安鏈,織就平安網,把平安融入百姓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造罪犯」。本報記者趙琳黃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