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之風吹遍世界,各國都迫不及待想瓜分這塊大蛋糕,朝鮮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的鄰國,自然也是不甘落後,丹東到平壤專列開通後,朝鮮旅遊開始如同星星之火逐漸壯大,可是據老司機所知,目前朝鮮旅遊還不能自駕遊,得通過旅行社從中斡旋協調,當然,平壤也有機場,從首都坐飛機直達也不是不可以。
要知道,我們去國外旅遊,會為這個國家帶來外匯儲備和外匯收入,但和日本、韓國旅遊不同的是,遊客們不需刻意將人民幣兌換成朝鮮元,人民幣在朝鮮的購買力還是蠻巨大的。為什麼朝鮮這麼認同人民幣呢,因為對外開放之風還沒有吹過朝鮮,朝鮮的各方面都欠缺發達,從而導致購買力較為強勁的人民幣有了用武之地。
2000年以後,朝鮮為了恢復經濟,促進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多個旅遊示範區和經濟開發區,在平安北道設立旅遊開發區,在新義州市設立國際經濟區,而且和外國合辦的金剛山旅遊區,也極大程度促進了朝鮮旅遊業的發展。老司機去過一次,只能對此淡淡一笑:這乃是十分雞肋的發展
去朝鮮旅遊,物價並不是很高,一抓香蕉、一瓶營養快線、一杯冰激淋,我們都可以使用國內的價格買到,但離譜就離譜到這一點,我們往往花費三元人民幣購買的營養快線,朝鮮本地人卻要花費一千多朝鮮元方能買到,而根據統計,他們的人均月工資不過才三四千朝鮮元。這一切,和貨幣匯率無關,因為就算你有無數的朝鮮元,可能到頭來連個窩窩頭都買不到。
而旅遊業算是朝鮮比較吃香的行業,但是月收入仍然只比普通民眾高一點點,老司機記得有一個朝鮮導遊開玩笑說:你們中國人來朝鮮花銷幾天的費用,能抵得上我們幾個月的收入。當時老司機還覺得開玩笑的成分比較大,後來後知後覺,經過多方查找資料,才明白,那時她在開這個玩笑的時候,心中有多麼苦澀。
那也是老司機第一次見識到人民幣的威力,也是第一次在異國他鄉產生民族自豪感,不過每當夜深人靜時,想到朝鮮導遊那句玩笑話時,老司機心中都不是個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