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邊防官兵被問月薪 答:祖國領土一寸值多少錢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新春前夕,記者深入海拔5170米的天文點邊防連採訪,體驗一次特殊的「逆春運」——

  天文點,餐風就雪巡邏記

  本報記者 李 蕾 特約記者 毛德海 通訊員 趙金石

  1月24日,春節越來越近了。車站、機場、碼頭,春運大軍熙熙攘攘,朝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地——家。

  腳步向西,向西,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喀喇崑崙深處,也傳出了馬達轟鳴。一個墨綠色「火柴盒」像一葉扁舟,一起一伏地「漂向」雪線。

  近看,這個「火柴盒」原來是一輛全地形巡邏車,車上坐的是全副武裝的邊防官兵。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邊防某巡邏點——一個越走離家越遠的地方。

  他們是新疆和田軍分區某邊防團天文點邊防連的官兵。天文點邊防連駐地海拔5170米,駐勤前哨海拔5390米,空氣含氧量不足山下的一半,紫外線強度是平原的4倍多。出發前,帶隊的連長侯法營再三叮囑隨隊採訪的記者服下紅景天、丹參滴丸等高原抗缺氧藥品。他說,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域,剛剛上山的人不服藥巡邏是扛不下來的。

  「巡邏乘車有訣竅,腳板蹬地要用勁,車人合一如騎馬,安全乘車有保障。」看著他們奇怪的坐車姿勢,記者不解。班長文建輝說,很多時候車巡邏走的根本就不是路,劇烈顛簸很容易讓人撞傷,這樣有利於緩衝顛簸的衝力。

  果然,巡邏車行至一段上坡路,由於坡度過陡,記者從窗戶向外根本看不到地面,只能看到兩側的山崖,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回看官兵,大家也把身子儘量往前探,生怕車頭翹起翻個四腳朝天。

  千溝萬壑,層巒疊嶂,喀喇崑崙山的雄奇險峻盡收眼底。「那是××高地,那是××高地,那是……」官兵向記者一一介紹,邊關的山水溝壑早已印在他們腦中。「活地圖」「邊防通」在官兵眼裡是基本要求,手繪地圖、判斷方位是每個人必須掌握的硬功夫。

  乘車行駛了約40分鐘,突然車子猛地一歪。駕駛員張雨龍又是後倒、前衝,又是打方向盤、加油門,但任憑引擎怒吼,車就是寸步不前。

  「陷車了,大家下車輪流挖!」 連長侯法營取出鐵鍬帶頭挖雪。他告訴記者,這是風吹雪,山上很常見。記者也拿過鐵鍬,挖了三五下就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鼻子酸、耳朵鼓、頭皮發麻,四肢禁不住地顫抖。

  車終於衝了出來,穿過一段河谷,就要開始徒步巡邏,目的地是不遠處的白色山頭。「你的嘴唇發紫得厲害,山上就不用去了吧!」侯法營鄭重地對記者說。抬頭見山垂直距離也就200多米,記者決定堅持走到底。

  在官兵幫助下,記者基本上往前爬幾下就得歇好幾分鐘。很快,嘴唇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頭皮發麻,眼冒金星。被官兵架上山頂的一剎那,大風夾著雪粒,像鞭子一樣抽來,淚水、鼻涕不由自主地往外流,任憑嘴張得再大,也感覺喘不過氣來。

  「開飯了。」午餐時間,巡邏官兵打開的不是飯盒,而是一個個塑膠袋。記者有些詫異,只見裡面裝的是涼拌牛肉、油炸饃片,另外還有一捆大蔥、十幾頭大蒜。侯連長小心翼翼地擰開保溫杯蓋,倒上一蓋,大家一個接一個抿著嘴喝,他最後才喝。接著,大家就著大蔥大蒜吃起餅子。寒風勁吹,雪落餅上,真是餐風就雪。

  「大蔥大蒜,就是我們巡邏官兵最好的蔬菜。」中士張昊就一口大蔥說,「不怎麼怕凍,還能補充維生素,味道辣,開胃,吃習慣了身上還暖呼呼的!」看著官兵黝黑的面龐,乾裂發紫的嘴唇,記者也用力咬一口冷冷的餅子,就一口辣辣的大蔥,眼淚卻已禁不住湧出。

  返回時,比上山輕鬆了許多。路上,官兵說像這樣的巡邏,每月10次。

  曾經有到天文點打井的施工工人,因為實在受不了高原的苦,給再多的錢也要下山,臨走前他們問官兵:「小夥子,你們一個月拿多少錢,值得在這地方拼命?」

  連隊翻譯劉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這樣一句:「你說,祖國的領土,一寸值多少錢?」

  (本報喀喇崑崙1月25日電)

相關焦點

  • 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
    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邊疆每一寸領土未來網8月1日電(記者謝深森 見習記者朱延生)遼闊草原有烏蘭牧騎,高原雪域有巡邊衛士。邊疆戰士們行走在祖國邊防線上,捍衛著祖國邊疆的每一寸領土。今天是「八·一」建軍節,向駐守在祖國邊疆的軍人們致敬!
  • 駐守小興安嶺邊防官兵描紅一座座界碑
    劉常春攝界碑,莊嚴而神聖,象徵著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是一代代邊防軍人心中的精神圖騰和使命符號。一座座界碑串連起來,組成的是祖國的輪廓;一段段感人故事融合在一起,勾勒出的是軍人的戍邊年輪。在邊防軍人眼裡,界碑從來就不是一塊冰冷的石頭,每一塊界碑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在軍事記者眼中,走近界碑才能感悟邊防軍人的戍邊情懷。
  • 邊防官兵心繫北京盛會誓為祖國守邊疆
    原創 盛月邱天倫王軍強 走軍營去擁軍 編輯:洪洪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駐疆某部別迭裡邊防連及時組織官兵通過電視觀看會議直播盛況,展望祖國美好前景,暢談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和強軍興軍的堅定決心。
  • 邊防兵一個月能拿多少錢?退伍老兵的回答讓人潸然淚下
    那麼這群邊防士兵每個月都能拿到多少錢的薪資呢?據了解,目前在我國的邊境處駐紮的士兵,每個月營級軍官可以拿到差不多8000元,這裡面還不包括其他的夥食費以及相應的福利津貼,普通的士兵一個月大概可以拿到3000多元,其中第一年拿的少一點,第二年則會多一點。
  • 中國有一個特殊民族,高鼻子藍眼睛,誓死守衛祖國每一寸領土
    一般來說,中國的邊防是分為兩種,一種是武警公安邊防部隊,另一種就是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武警公安邊防部隊主要駐守的是有人經過的邊境線,而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主要駐守的是那些沒有開放的邊境線。除了這些隊伍在我國的邊境線上駐守,中國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他們高鼻子藍眼睛,說伊朗語言,但是他們誓死守衛中國每一寸的領土,守衛中國邊疆長達千年。
  • 解放軍邊防官兵用三輪車迎娶新娘
    邊防軍人沒有豪車,新郎某邊防團偵察股長張博用連隊的三輪車將新娘護士梁淑楠迎娶回家 。   據國防部網站報導,12月11日,西藏阿里高原邊防一對新人結成眷屬。新娘梁淑楠是阿里軍分區醫療站的一名護士,新郎張博是某邊防團的偵察股長,這對在雪域高原相戀四年的邊防軍人,伴著戰友的祝福聲在海拔4300米的阿里首府獅泉河鎮牽手結為夫妻,共戍邊離。   由於駐地落後偏遠,婚禮所用物品奇缺,婚禮簡單樸素卻不失熱鬧氛圍。當天,新郎張博與戰友們敲鑼打鼓騎上連隊的三輪車隊將一身戎裝的新娘梁淑楠迎娶回自己的單身宿舍。
  • 邊防戰士一月工資多錢?新兵曝具體數字,國人淚目
    眾所周知,我們的解放軍戰士都是帶薪的,那麼邊防戰士一天這麼辛苦的,他們一個月能夠拿到多錢工資呢?一位邊防新兵曝光一組數據,一般級別高一點的軍官,一個月工資是6000左右,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補貼也就是8000元左右,但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工資也就是3000元左右。這裡估計就有網友坐不住了?
  • 駐藏某邊防團四連:紮根邊疆保衛祖國
    暢行中國邊疆西藏段山南組記者團在駐藏某邊防團採訪  央廣網山南8月22日消息(記者梁永春 危瑤 李銳)都說駐藏某邊防團四連是個英雄連隊,有著很多榮譽和一些令人稱道的故事。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對面的山坡上刻下祖國的版圖。已是冬季,大雪封山,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積雪在兩米以上。山上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可以堆砌版圖的材料。他們只好去河溝裡找鵝卵石,洗去汙漬,再徒步運到山坡上去。  我們現在看到的祖國版圖,大概已經不是的樣子了。因為從那以後,每次有四連的老兵退伍,就會再去找一些鵝卵石來修葺版圖。
  • 圍坐在高原地窩子裡的火爐旁,聽邊防官兵講戍邊的故事
    在自然條件非常艱苦的高原上,一代代邊防官兵以怎樣的樂觀精神,長期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生理和心理苦痛紮根邊疆; 在一座座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一群群可愛的邊防官兵以怎樣的豪邁精神,戰天鬥地義無反顧守衛著祖國西北漫漫邊防線。
  • 袁大頭值多少錢
    FX168財經網>about>正文 袁大頭值多少錢
  •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戰士範永東說:「因為現在冬天的話我們巡邏也特別的冷,然後吃了這個的話也特別的舒服,感覺比較暖和。」「好好吃!」看著邊防官兵大口吃飯的樣子,真的覺得很滿足。條件的改善,為邊防官兵創造了便利。除了吃上了自熱米飯、自熱火鍋,西藏軍區邊防哨所還有了這些改變。
  • 新疆吉根邊防官兵:太陽落下的地方是我家
    邊防官兵為界碑塗裝    下了車,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寒風中的中吉77號界碑,上面的國徽在寒風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官兵們拿出毛巾小心擦拭,待界碑上的灰塵被擦拭乾淨後,又拿出紅筆為界碑塗裝。萬兵說,因為這個界碑地理位置特殊,是祖國最西端的一個界碑,它的緯度又與首都北京處在同一條線上,在這裡仿佛能聽見祖國心跳的聲音,所以即使這裡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春節前為界碑塗裝的活動,卻作為一項習俗傳承下去。    巡查完界碑,官兵又驅車向邊境線上的鐵絲網駛去。「開始巡檢!
  • 海拔6000米 邊防官兵踏雪守家園
    節日期間,駐守在雪域高原的官兵們仍然堅守在崗位上,和平日裡一樣,他們又一次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上,用青春和熱血守衛著祖國的安寧與祥和。一大早,西藏軍區某邊防團的官兵們就集合登車出發,這次巡邏的山口距離駐地30多公裡,需要通過車行和步行才能到達,蜿蜒曲折的盤山路,大約有80多處彎道,已經有11年駕齡的班長王超,雙手緊握方向盤,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隨著海拔不斷升高,沒多久巡邏車就被塌方阻斷了前進的道路,官兵們只能下車改為徒步行軍。
  • 新年走進邊境班公湖高原哨所,看看邊防戰士如何跨年,不覺淚目
    二、一群最可愛的人看看這樣的環境,想想我們的哨所官兵真的不容易,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真是太艱苦了。常年駐守在秋迪檢格拉哨所的部隊主要是來自解放軍南疆軍區邊防旅。哨所裡的官兵-讓人感動讓人疼!如果沒有高原防護裝備,臉部很快就會遭到高原紫外線的嚴重灼傷。可是沒有辦法,一切為了祖國的安全和領土完整。
  • 新疆邊防官兵攜手轄區小學生自製花圈祭奠革命烈士
    圖為邊防官兵和小學生為革命先烈敬獻鮮花。 張輝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4日電 (金鑫 張輝)清明節之際,新疆公安邊防總隊哈密邊防支隊三塘湖邊防派出所組織官兵,與駐地中心小學教職工及優秀學生代表,在楊拯陸、張廣智烈士墓碑前開展「祭奠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祭掃活動。
  • 阿里公安邊防支隊邊境官兵:雪山下盛放的青春
    「感謝邊境官兵們對港澳同胞的關懷,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溫暖,順利完成觀光之旅,欣賞美麗的大好河山。」在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服務意見簿上,來自香港的盧寫意先生這樣寫道。
  • 春節前夕,習主席給內蒙古軍區邊防某團一連官兵回信和視察看望駐...
    原標題:春節前夕,習主席給內蒙古軍區邊防某團一連官兵回信和視察看望駐西安部隊引起強烈反響,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紛紛表示  羊年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內蒙古軍區邊防某團一連全體官兵回信、視察看望駐西安部隊,在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中引起強烈反響。
  • 雪域邊防永遠的守望者——追記西藏軍區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蘇萬飛
    新華社拉薩7月23日電題:雪域邊防永遠的守望者——追記西藏軍區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蘇萬飛許凌康、羅邦揚、王德思2020年7月15日,西藏邊防,雨雪飄飛。一片在雪域高原飛舞6年的「雪花」悄然落地——西藏軍區某邊防團邊防7連排長、吉布觀察哨哨長蘇萬飛在接收索道運送的物資時,不幸墜崖犧牲。
  • 內蒙古邊防與自治區團委開展尋找"北疆亮麗邊防衛士"活動
    日前,由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與內蒙古自治區團委聯合舉辦的尋找「北疆亮麗邊防衛士」活動正式啟動。3月19日,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召開尋找「北疆亮麗邊防衛士」活動領導小組第一次評選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定活動20名正式候選人。
  • 新時代「小白楊」矗立北疆邊防
    【編者按】 界碑,神聖而又莊嚴,是祖國領土和主權的象徵,也是萬千邊防軍人心中的精神圖騰。走近界碑,才能真正讀懂邊關;走近界碑,更能感悟家國情懷。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時空節點,人民網聯合陸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組織5路小分隊,深入祖國陸地邊防線,走進小白楊哨所、乃堆拉哨所、清河口哨所、北極村哨所……走近70個界碑,開展界碑描紅主題活動,感受祖國邊防的滄桑巨變、傾聽邊防軍人的無畏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