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風光散文|京味龍潭

2020-11-01 劍鈞文化專欄

文|韓志遠


北京大大小小的公園多了去了,而我最喜歡的還是龍潭公園。因為它裡裡外外都滲透著濃濃的京味。

龍潭公園位於北京城東南二環路光明橋附近,與我住的華威西裡社區相距不過一裡多地。龍潭公園就如同我家的後花園,幾乎每天都要進去走上一圈。我是眼見它從醜小鴨變成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說起龍潭公園,就不能不說到龍鬚溝。龍鬚溝原是北京天橋附近的一條排汙水的臭水溝。作家老舍的《龍鬚溝》話劇,就是以龍鬚溝為場景,揭示新舊時代的巨大變化。而這條龍鬚溝與龍潭公園有著淵源關係。龍潭公園的核心景區是龍潭湖。然而,龍潭湖的前身是明代燒窯留下的多個窯坑,上遊龍鬚溝之水就流入窯坑。因此,五十年代初,修建龍潭公園時,考慮與龍鬚溝形成的首尾之勢,故建築大師梁思成取湖名為「龍潭」。趙樸初題寫的園名懸掛在大門處,給公園增色。從藏汙納垢的窯坑蛻變成美麗的龍潭公園,幾十年間的變化,正是新北京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人為本、平民化,是龍潭公園建園的核心理念。龍潭公園佔地49.2公頃,其中湖水的面積19.47公頃。它不是以奇花異草、珍貴名木來吸引遊人,而是以質樸、親切、自然向遊人敞開懷抱。龍潭公園樹木很多,但大部分是垂柳、楊樹、槐樹、棗樹、杏樹、桃樹、柿子樹、山楂樹等常見的樹木。後來增加了碧桃、紫葉李、天府海棠、垂絲海棠、玉蘭、櫻花、木槿等樹種。行走在公園的樹林間,樹木仿佛是相處多年的老朋友,不需要小心翼翼,可以隨意親近、撫摸和擁抱。由於花木繁多,幾乎一年四季公園都有盛開的花卉。 龍潭公園設有四門:東門、北門、西門、西北門。我常走的是東門。從南護城河的橋上過去,就是東門。進入東門,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波粼粼的湖水,一座廊橋像大壩將湖水分隔成為一片橢圓形池塘,水中長滿了蘆葦和荷花。盛夏時節,荷花飄香,蛙鳴陣陣,野鴨遊弋,鳥兒在花間飛舞,是遊人賞花和攝影愛好者的心儀之地。廊橋架設在湖上,頂部有彩繪圖畫,兩排立柱之間,連接有長凳,供遊人休憩。遊客多喜歡在此納涼、觀魚和餵野鴨。此處景致被取名為「蓮塘花嶼景區」。 從東門沿湖往北行,靠近外欄處是一個露天的門球場,每天聚集幾十位老年門球愛好者,在揮桿打門球。這裡原來是一片草地,近年才闢為門球場。我有時會駐足看一會兒這些老頑童打球,很是為他們打球的認真勁兒讚嘆。


繼續北行,引人矚目的是幾座雕像。一是兩位救人烈士的紀念雕像。1981年2月1日,退休工人田繼躍和青年工人高雲濤,在搶救南護城河落水的小學生時英勇犧牲。為緬懷先烈的壯舉,在毗鄰的龍潭湖畔豎立了英烈的雕像,以此弘揚他們捨己救人的精神。尤其是高雲濤烈士,出生年齡僅比我大一歲,犧牲時還不足32歲。每次從雕像前走過,心裡都會由衷地向他們表示敬意。二是孫敬修和一組兒童雕像。孫敬修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我們小時候是聽著他講故事長大的。尤其他改編講述的《西遊記》故事,繪聲繪色地聲調,至今還不時迴蕩在耳邊。孫敬修的雕像很傳神,再現了老人家和藹可親的形象。三是身背糞桶的時傳祥雕像。解放前,時傳祥從山東逃荒來北京,為餬口做了掏糞工,受盡欺凌。新中國建立後,他成為一名優秀的環衛工人,並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在勞模大會上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當年北京居民院落仍有部分旱廁,需要人工掏糞。他繼續堅持身背糞桶走街串巷入戶掏糞。他的 「寧肯一人髒,換來萬戶淨」思想境界,激勵人們為新中國的建設勤奮工作。除了時傳祥雕像外,龍潭公園還建有一座時傳祥紀念館,位於攀巖廣場附近。李瑞環題寫的館名。紀念館通過實物和影像資料等,展示時傳祥的事跡。我參觀後,曾在留言冊上寫下感想,為勞模時傳祥精神點讚。可以告慰時傳祥的是:目前北京早已告別人工掏糞的時代,廁所幾經升級換代,成為名副其實的衛生間了。龍潭公園的衛生間級別也同樣得到提升。 離時傳祥雕塑不遠處有一片櫻花林,這是中日青年栽種的友誼林。目前櫻花樹已經長到碗口粗、二三米高,每到櫻花盛開的時候,不少遊客慕名前來賞花拍照。櫻花林緊鄰一座翹腳飛簷的茶館,承包茶館的劉師傅,原是企業工人。我常到茶館喝茶,與劉師傅結識已有近20年。劉師傅50多歲,前兩年把兒子送去德國讀大學。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滿足,時常在公園裡跑步,有時還在茶館與老友聚會。


龍潭公園有兩座幾十米高的土山:一座在西北門附近,一座是在公園的東部。這兩座土山都是修建龍潭湖取土堆積而成。西北門附近的土山坡上,種植了數十棵丁香樹,每當花季,遠遠就能聞到隨風飄來的花香。沿著石砌的登山步道,在丁香花叢中可以一直走到山頂。山頂上有石桌石凳,正中建有一座四四方方的亭子,供遊人歇腳。土山腳下有一座被稱作「袁廟」的祠堂,這座青磚黛瓦祠堂裡供奉的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祠堂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此處成為跳舞、踢毽、悠悠球、太極劍等群體活動鍛鍊的場所。不遠處是兒童活動樂園,有軌道小火車、叢林探險、太空船、旋轉木馬等項目。每到休息日,都會引來許多兒童遊玩兒。兒童樂園旁邊就是遊船碼頭,寬闊的湖面很適合行船。遊船已經告別了手劃、腳踏的時代,升級的電動船很適合兒童駕駛。尤其是動物造型的黃鴨子、小丑魚等遊船,很招小朋友們喜愛。我和老伴也經常帶小孫子乘船嬉戲,開船追野鴨是他喜歡搞的惡作劇。公園東部的土山,山頂上也有一座亭子。一條從山頂通到山下的水渠,順山勢蜿蜒而下。放水時,孩童們跟著流水投放樹葉,或用玩具水槍汲水噴射,玩得歡呼雀躍。山下是健身和娛樂的場所,塑膠跑道環山鋪設,安裝有各種健身器械和棋類設施。最受歡迎的是8個並排的桌球臺子,常看到桌球手揮拍廝殺的場景。我有時也坐下來與棋友下一盤象棋。


龍潭公園是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園中有一片龍字石林景區,大大小小的石塊上匯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及歷代書法名家題寫的「龍」字,多達229個字。園內還有一座飛騰造型的青龍石雕。橋梁、亭榭。樓堂等建築多與龍有關,如青龍橋、白龍橋、百龍亭、龍涎榭、龍門、飛龍閣、龍吟閣等。植物有龍柏、龍棗、龍槐、龍鬚柳等,凸顯出濃厚的龍文化氛圍。 龍潭湖水面很大,湖岸幾經修繕,形成近4000米蜿蜒曲折的石砌湖岸步道。行走在綠樹成蔭的湖岸,俯視清澈的湖水,岸邊的樹木和建築倒影被湖水攬入懷中,形成鏡面效應。湖邊隔不遠距離,安放有供休息的座椅。夏日坐在水邊,微風吹拂,十分愜意。

龍潭公園還有幾處京劇和唱歌愛好者的聚集之地。一處是近年修建的「曲壁揚波」景區。這是一座帶院落的長廊式建築,位於西門附近,不少京劇發燒友聚集於此,胡琴伴奏和京劇演唱者的水平極高,大約是退休的專業演員。另一處是萬柳堂西側假山上的長廊,也有一群京劇愛好者,常有遊人駐足欣賞。孫敬修雕像附近有一撥歌唱愛好者,每次唱歌都有西洋樂器伴奏。我經過此地也愛湊個熱鬧,跟著唱上一曲。 龍潭公園還有幾個跳民族舞的群體。中心島上是一群跳新疆舞的,衣著很亮麗。青龍橋附近有一夥藏族舞者,看起來較有水平。我曾進行視屏錄像,轉發給跳藏族舞得過大獎的同學,請她點評。她說:「跳得很好!」

經過幾次大規模改造的龍潭公園,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每年冬季開辦冰雪大世界,正月舉行廟會,遂成為京城的一大亮點。此時,新北京、新京味體現得更加充分。我在公園裡經常遇到同宿舍的鄰居們,大家對龍潭公園讚美有加。言談話語中,對新中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龍潭公園變得越來越美麗,我們的祖國也像花園一樣日新月異,欣欣向榮。


韓志遠 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曾任中國通史研究室主任、中國元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專家協會副秘書長。參與編撰<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通史>、<中國大通史>、<中華文明史>等。專著有<南宋金軍事史>、<金代婦女史>、<元代衣食住行>等。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及散文、詩作多篇。

相關焦點

  • 深秋的北京處處是美景,逛北京龍潭公園
    龍潭公園位於北京的東城區龍潭路,大概也是北京南城最早最大的公園了。龍潭公園是一處以湖水、樹木和兒童遊樂項目為主的城市公園。園內有假山亭臺、湖水和眾多的樹木,十分適合前來放鬆觀賞,秋天的龍潭公園處處都是美景。
  • 北京稻香村2020「京味月餅季」啟動 打造京味文化名片
    人民網北京8月14日電 據悉,老字號北京稻香村今年的第一爐月餅將在8月15日正式面市,還將同時啟動「京味月餅季」,將持續到「十一」黃金周。期間,可以看到翻毛月餅等各類極具京味特色的月餅及兔兒爺主題禮盒、「油紙包」月餅、「現烤」月餅、北京中秋習俗特有的「兔兒爺山」、青春活力的「奔跑吧,兔子」拍照打卡等京式傳統文化。
  • 第六屆北京龍潭公園「龍潭燈會」遊玩指南
    第六屆「龍潭燈會」將於2011年9月9日至9月18日,每天16:00至22:00在龍潭公園舉行,歷時10天,門票為10元/人/張。「龍潭燈會」作為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經過五年的成功舉辦,已經成為京城特色文化活動的響亮品牌。
  • 龍潭公園——北京景點
    龍潭公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原北京市崇文區)龍潭北裡小區對面,目前是國家4A級旅遊公園。
  • 從《于謙動物園》的京味文化,看于謙的另類北京風情
    于謙雖然祖籍在西安,但是生於北京長於北京,所以他著的《于謙動物園》這本書中透著濃濃的京味文化。于謙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他愛動物的嗜好在書中用「京片子」表現出來,讓人感覺是在聽一段京味相聲,愜意舒適。他恣意灑脫的風格也融入其中,娛人耳目的同時,傳承了京味文化,體現了作者豁達的人生觀及對生活的熱愛。
  • 「京味北京」之走進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光明網訊(記者 曾媛 董大正)1月1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光明網聯合推出的「首都文化」系列直播之「京味北京」主題直播走進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帶網友們了解北京傳統工藝美術作品的歷史文化及其價值。本期直播特別邀請到來自非洲蒲隆地的Brice和光明網記者一起擔任主播。
  • 張中信:情人谷|散文
    張中信:流淚的木魚|散文詩許福元:書籍是甜的|散文龔坤良:一喝就醉的父子|散文許福元:童年去北京瑞蚨祥|散文李國軍:我是大山的兒子|散文
  • 傳遞中秋文化 北京稻香村啟動「京味月餅季」
    8月1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老字號北京稻香村工廠見證了第一爐月餅的生產全過程,新鮮出爐的京式翻毛月餅將在8月15日正式面市,「京味月餅季」也同期啟動,並將持續到「十一」黃金周。走進位於昌平北七家的北京稻香村食品廠月餅製作車間,即便隔著口罩,一股濃鬱的香甜氣息依然撲面襲來。
  • 北京龍潭公園,除了秋色、冬景,還有葉紅柳綠春色滿園的皇家園林
    龍潭公園,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它成為北京旅遊的觀光勝地。同時,也是每年農曆春節的北京四大廟會之一。龍潭公園的園林設計,分為龍橋、龍亭、龍門依山伴水,龍柏、龍棗、龍槐風格迥異,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築與現代造園藝術為一體,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新型城市園林。
  • 【廣州京味張烤鴨店】168元享門市價488元【京味張·北京烤鴨】4人餐
    【天河•石牌橋•京味張烤鴨店•無需預約】地道北京宮廷烤鴨!
  • 北京12家書店集中展示300餘種京味文化圖書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鮑聰穎)為了讓讀者享受到一個滿載文化書香的元旦、春節假期,北京出版集團將於1月1日—2月29日,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亞運村圖書大廈、中國書店、正陽書局、首都博物館等北京12家門市店,精心推出獨具特色的「品讀北京——京味文化圖書聯展聯銷」活動,展示展銷300餘種京味文化圖書,舉辦
  • 京味十足,通州馬駒橋鎮這個社區的京味文化體驗館正式開放了
    為滿足居民日益增強的精神文明需求,構建供給豐富、便捷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向傳承展示、知識服務、創意輔導等綜合功能提升,馬駒橋鎮積極探索深挖京味文化價值,開展具有京味特色的傳統文化宣傳活動。
  • 傳承與創新「京味文化」
    北京文化的實質或重要內核之一是「京味文化」。「京味文化」凝鍊了北京文化獨特屬性,最能彰顯北京歷史時代特色、未來北京發展中的活力和創造力。北京文化建設的重心,便是探討「京味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之體系化並更具延展性和持續力。
  • 「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展覽在臺北秀出魅力京味
    新華社臺北4月24日電(記者馬玉潔)晨起老胡同,京韻什剎海,午後手工藝,夜溯皇城夢……老北京一天的故事在臺北如此展開,秀出濃濃京味。「我的北京故事:北京24小時」展覽24日在臺北舉行開幕式。  此次展覽以時間為故事線索,通過捕捉北京各行各業細微又不平凡的典型人物形象,勾勒出具有豐富民間韻味的京城文化,為臺灣民眾講述北京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普通百姓的生活。
  • 從「京味文學」到「中國文學」
    也就是說,京味小說不僅要描摹出北京風貌,更要凸顯城市人獨特的生命體驗與情感、思維方式,凸顯城市的獨立氣質。也因此,京味文學中勢必隱藏著作者的情感立場和價值判斷,寫作者們對北京的回憶與建構,便要呈現出這座城市的精神和面貌。「京味」二字具有地域與文化的雙重指向。
  • 遊「北京園」購「北京禮物」 京味特色禮物受青睞
    人民網北京5月2日電 (記者 鮑聰穎)栩栩如生的創意人偶、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匠心傳承的非遺技藝……在媯水河畔北京日「北京禮物」展臺,陳列著70餘件具有濃重京味特色的商品。
  • 北京天橋京味話劇《緙絲箭衣》首次亮相高雄
    12月27日,演員在高雄表演京味話劇《緙絲箭衣》。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新華社臺北12月27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27日晚,京味話劇《緙絲箭衣》首次在臺灣高雄演出,收穫觀眾陣陣掌聲和好評。  該劇由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旗下的北京風雷京劇團風入松劇社出品,是繼《網子》之後的「梨園三部曲」之二。2016年4月,《網子》曾在高雄成功上演。
  • 京味十足!馬駒橋鎮這個社區的京味文化體驗館正式開放了!
    近日,馬駒橋鎮國風美侖社區掌故大師京味文化體驗館及社區文苑建成投用,向公眾免費開放。這也是通州區首家以故事體驗為主題的社區文化館,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傳統京味兒。
  • 北京5條人氣美食街推薦,從頭吃到尾的京味小吃
    美食街代表著京城的美食文化,也是北京本地人及遊客們常去的地方。京城的美食街大多透著一股京兒味,在美食街你可以吃遍京味小吃。對於吃貨們來說,再沒有什麼比美食街從頭吃到尾更幸福的事情了!
  • 來到北京旅遊,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受真正的「京味」
    不知不覺間北京有了帝都這個名字,帝都就像紫禁城一樣,聽著聽著,就覺得軒昂軒昂的,北京,是無數年輕人追夢的地方,這裡承載著無限的可能性,在北京奮鬥,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像一個只知道北京名字的朋友一樣,即使去了很遠的地方,他也不會讓你失望的,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北京是非常包容的,去北京旅遊,看到這些地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京味」,那麼,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