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6款產品疑變質在臺灣下架 曾因食安管理缺陷被點名

2020-12-14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9月10日訊(記者 海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雅培6款產品在臺灣被要求下架,原因疑是產品變質。

  報導稱,此前有消費者向臺灣島內媒體投訴,稱其購買的雅培安素出現液體結塊、味道酸臭等現象。9月6日,又有除了安素以外的其他5款雅培產品出現結塊現象。臺灣食藥署食品組副署長魏任廷表示,2018年以來,雅培這6款產品共進口172萬罐,截止8月共計接到629起投訴。9月7日,臺灣食藥署公布,因無法證明雅培結塊原因,無法提出安全證明文件,為保證消費者安全,將對具有安全疑慮的6款產品,於當天傍晚5點起的48小時內,進行全批號預防性下架。涉及產品除雅培原味安素外,還有腎補納、普寧勝、管灌安素、健力體及愛美力HN。

  對此,雅培中國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作出回應,臺灣地區的這些成人營養產品未在中國大陸上市,並強調,雅培在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完全符合相關的中國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行業相關規定。對於產品疑似變質的原因,該負責人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那6款產品目前屬於預防性下架,目前臺灣相關部門正在抽檢,相信有結果之後會公示的。」

  儘管雅培表示此次涉及產品未在內地上市,不過雅培此前在食安問題上卻已經出現隱患。2016年11月8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通報,雅培(嘉興)營養品公司生產存交叉汙染隱患。此外公司未能提供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全項目檢驗能力的驗證報告。雅培隨後完成整改並通過驗收。雅培中國官網顯示,2014年,雅培投資2.3億美元在嘉興建立的先進營養品工廠是雅培在國內最大的投資項目。

  此外,雅培還曾因營養素的問題「中槍」,去年10月20日,雅培一款標稱「心美力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的產品因煙酸的檢測值與標示值不符,在香港遭下架。去年9月6日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報導的《揭秘奶粉的秘密(上)》中,雅培一款海淘奶粉也因鐵元素和生物素的含量不符合國標被點名。

(責任編輯:趙雅芝)

相關焦點

  • 雅培成人營養品酸臭變質被下架264萬罐 兒童奶粉或捲入
    雅培6款產品疑變質在臺灣下架報導稱,此前有消費者向臺灣島內媒體投訴,稱其購買的雅培安素出現液體結塊、味道酸臭等現象。9月6日,又有除了安素以外的其他5款雅培產品出現結塊現象。臺灣食藥署食品組副署長魏任廷表示,2018年以來,雅培這6款產品共進口172萬罐,截止8月共計接到629起投訴。9月7日,臺灣食藥署公布,因無法證明雅培結塊原因,無法提出安全證明文件,為保證消費者安全,將對具有安全疑慮的6款產品,於當天傍晚5點起的48小時內,進行全批號預防性下架。涉及產品除雅培原味安素外,還有腎補納、普寧勝、管灌安素、健力體及愛美力HN。
  • 雅培在臺灣「預防性下架」6款營養品,稱未在大陸銷售
    此次產品下架是因為此前雅培部分產品被懷疑變質。所涉產品包括亞培(臺灣地區翻譯為「亞培」,大陸翻譯成「雅培」)原味安素、腎補納、普寧勝、管灌安素、健力體、愛美力HN等6款營養品。此前,臺北市衛生局向業者調閱資料,發現6款疑變質產品,今年1月至8月共受理629件客訴產品不安全事件,企業卻未向相關地區衛生主管部門通報,因為企業遲遲無法出示相關安全證明文件,臺北衛生局7日下令預防性下架。
  • 雅培6款產品因質量問題在臺灣下架 達芙妮風光不再
    另外,雅培6款產品疑變質在臺灣下架;可口可樂擬競購葛蘭素史克營養業務;旺旺也準備轉型營養健康產品。代購全流程造假 假化妝品竟聘請專家搞「研發」朋友圈所謂的「良心代購」,正成為假化妝品泛濫之地。來伊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一是毛利率有所下降,二是銷售費用增加,三是管理費用增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來伊份在回函中公示的數據顯示,各項產品及銷售渠道的毛利率均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且來伊份產品的綜合毛利率近年連續下降。
  • 煙酸與標示值不符 雅培一款奶粉在港遭下架
    近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發布公報稱,其抽檢的一批次雅培心美力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樣本的煙酸含量與營養標籤標示值不符,呼籲業界立即停止出售有關批次產品。根據香港食安中心公報,雅培涉事批次奶粉原產地為愛爾蘭,淨重400g/罐,保質期截至2018年3月11日。
  • 度小月麻油辣腐乳疑染工業染料 26款問題腐乳下架
    華夏經緯網1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福部食藥署」追查度小月麻油辣腐乳疑染工業染料,20日指出26項含致癌物二甲基黃豆腐乳預防性下架。桃園市政府對未主動通報的仁傑食品,罰新臺幣6萬元。    據報導,度小月麻油辣腐乳在中國香港被驗出含禁用染劑二甲基黃,香港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16日發布訊息,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啟動調查,聯合臺北、新北、臺中及雲林等地衛生局稽查。
  • 統一集團19款產品疑涉頂新黑心油 回應稱已下架
    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食藥署」公布受頂新牛油波及的新一波問題名單,確定統一集團曾進貨5.57公噸牛油,製成旗下19項產品與7-ELEVEn關東煮麻辣鍋油包。
  • a2、雅培、美贊臣等9款奶粉現致癌物,誰為進口奶粉的消費者買單
    據悉,在本次抽檢的15款產品中,【BELLAMY'S ORGANIC】所含氯丙二醇含量最高。香港消委會指出「若按產品建議食用分量餵哺嬰兒,便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所制定的每日允許攝入量。氯丙二醇是食物加工過程中的汙染物,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另外,本次還有9款產品驗出GE。
  • 香港再發現13人疑食「洪瑞珍」中毒 追查感染源頭
    新中招者7月24至29日買三文治,吃完4至71小時後屙嘔及發燒;其中首度有人在臺灣桃園機場紀念品店買三文治,回港進食後中招,但該中心沒交代購買與進食時間。曾售「洪瑞珍」三文治的桃園機場紀念品店表示,自從出現相關食物中毒報導後已全面下架。
  • 臺灣地溝油相關產品在大陸下架 沒有進口「全統香豬油」
    繼國家質檢總局此前發公告表示「全統香豬油」沒有出口至大陸後,國臺辦也發布聲明表示,經過核查,大陸沒有進口臺灣「全統香豬油」,但是包括味全在內的下遊企業產品可能進入大陸市場。記者了解到,日前上海、廈門等地質檢部門已經發現並下架大量問題產品。此外,網絡渠道的相關問題產品也被下架。
  • 臺灣地溝油事件引關注 上海超市下架相關產品
    原標題:臺灣地溝油事件引關注 上海超市下架相關產品  中新網9月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強冠公司的問題豬油波及一些企業,雖然這些企業都表示在大陸販賣的產品沒有使用問題豬油,但上海部分超市已經將相關產品都下架。
  • 臺灣王品集團:因應餿水油風波預防下架本地豬油
    原標題:臺灣王品集團:因應餿水油風波預防下架本地豬油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王品集團昨晚聲明,所使用的臺灣品牌豬油都合格,為避免消費者顧慮,已預防下架部分本地合格豬油。   王品集團聲明表示,集團11日前選用的3款臺灣品牌豬油(正義、北海古早味、新萬香),都是合格油品,絕非目前遭「食品藥物管理署」列為通報管制的油品。   王品集團說,3款臺灣品牌豬油雖是合格油品,為避免消費者疑慮,在衛生單位11日稽核前,已自主性下架,要求店鋪陸續退回,稽核時訊息傳達錯誤,在此向衛生單位及社會大眾深表歉意,今後預防下架合格豬油。
  • 地溝油讓臺灣「食」再難「安」 香港美心集團致歉
    原本大家會吃月餅、烤肉過節,但臺灣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原料含有餿水油,卻搞臭全臺1209家食品業者商譽,包括犁記芝麻肉餅、呷七碗炒米粉、太陽堂、八方雲集咖哩水餃、頂好超市的香菇肉燥油包等產品都「中槍」,而且估計尚有137噸餿水油仍在市面流竄,臺食品藥品監管單位正加緊追蹤流向。  臺行政管理機構發言人孫立群9月8日表示,對違法食品廠一定要嚴辦重罰,讓民眾安心。
  • 雅培一季度銷售503億,除了奶粉大賣,為何這款產品暴漲了80%
    除了奶粉業務大漲,京華食報注意到,雅培的一款為糖尿病患者提供的葡萄糖監測系統銷售增幅大漲80%。中國奶粉業務增速超過11%雅培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雅培全球第一季度銷售額達75億美元,同比增長7.1%,每股收益上漲6.8%,調整後的稀釋每股收益為0.63美元, 再度突破華爾街預期。
  • 法國問題奶粉:臺灣再添4萬8000罐
    法國問題奶粉臺灣市面超10萬罐  據臺灣媒體報導,法國疑有問題奶粉影響全球,臺灣「食藥署」12日公布最新統計數據,臺灣受影響產品再添4萬8000罐,市面總計超過10萬罐應下架奶粉,多數應已吃下肚。  據報導,臺灣當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11日公布臺灣市場受法國疑有問題奶粉影響的廠商和產品批號,包含臺灣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都有進口,共有8項產品、10個批號。  「食藥署」11日晚間公布受影響產品數量,但僅友華生技、端強提供確切產品數量,約5萬4000罐;佳格則持續統計中。
  • 臺灣一女嬰疑因進口奶粉含鈉過量死亡(圖)
    (臺媒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新北市一名3個月大沈姓女嬰,疑因飲用諾貝兒寶貝公司的「金配方嬰兒配方奶粉」含鈉量過高,導致高血鈉症並發急性腎衰竭身亡。家屬昨天出面指控業者;但業者和衛生局送驗結果符合標準,檢調單位已介入調查釐清死因。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署」暫未要求這款奶粉下架;但建議其它家長,先暫停讓寶寶喝該項奶粉。
  • 臺灣陷地溝油風暴 77家食品廠商被要求下架產品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強冠公司被控以餿水與廢油制「全統香豬油」,島內多個食品大廠與知名小吃遭波及。臺當局「政院長」江宜樺指示儘快將問題產品下架,並要嚴辦問題商家。  臺灣再度發生餿水油事件,臺當局「食藥署」6日開專家會議。
  • 港食安中心嚴查日食品產地
    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根據臺灣當局的網上資料顯示,有關食品不屬於香港禁止輸入的食品,但會因應市民關注,展開跟進及加強檢查日本進口食品包裝標籤資料。  香港食安中心發言人表示,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後,中心已檢測超過24萬個日本進口食品樣本,只有當年三個來自千葉縣的蔬菜樣本輻射檢測不合格。
  • 香港消委會發布嬰兒奶粉測試報告:多款奶粉含致癌物引發關注 食安...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消委會在最近四年已先後在食油、牛油、曲奇餅類、蛋卷以及此次發布的奶粉檢測報告中,進行氯丙二醇含量的檢測,並建議政府規範管理。值得一提的,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進行了進一步解釋。8月17日晚間,香港食安中心在社交專頁澄清指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市民可放心按奶粉建議食用份量給嬰兒食用。  香港食安中心表示,消委會參考的歐盟標準為「健康參考值」,即建議嬰兒每日攝入上限,並不是就嬰兒配方奶粉所制訂的規管標準。
  • 手搖飲料稽查新增4款不合格產品 共60件已下架
    華夏經緯網5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食藥署」手搖飲料業者稽查再增4件不合格,共計有60件不合格要下架,不合格率是8.69%。    據報導,「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原說明,日前茶飲產品含農藥殘留事件啟動「市售連鎖手搖飲料業者稽查項目」,共抽驗831件,目前已完成679件的檢驗,其中59件檢出農藥殘留、1件是業者自主通報。    王德原說,新增屏東縣及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通報的4件不合格產品,累計不合格率是8.69%。
  • 奈雪的茶創始人退出的背後:網紅濾鏡消失,食安與管理問題仍存在
    食安問題頻發,管理需加強此前,奈雪的茶曾多次陷入到了食品安全的風波之中。去年六月,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對奈雪的茶門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其負責配茶工作的部分員工未按規定佩戴口罩、食品儲存櫃無故損毀的現象。各大社交平臺,關於在奈雪的茶中吃出蟲子、沙子等異物的吐槽也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