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電影,總是感覺坐飛機是高大上的事情,還記得第一次和爸媽一起去雲南旅遊的時候,對飛機上的飛機餐特別期待,結果看上去也就是...甚至不如蓋澆飯,在飛行更為普及的今天,在人們心中飛機餐似乎成了一趟空中旅程的「標準配置」。
但是,現實中其實並不是每個航空公司都會標配飛機餐,其中春秋航空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也因為飛機不包餐這一點,春秋航空也沒少收到網友的抱怨。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飛機的免費餐食問題。
這些年來飛機我也是經常坐,但是就飛機餐而言,感覺各大航司都在「逐漸縮水」,熱食是越來越少,味道上也不如以前,更多的是麵包和點心。當然是否包餐和航線和時間點都有關係,錯過了飯點基本都只會給點零食。
舉幾個例子吧,某次乘南航從長沙飛海口,早上的航班,包括了飛機餐,但是配套的餐飲也是相對簡單,小瓶礦泉水加上一分米漢堡,味道雖然不能說很美味,不過糯米吃到肚子裡還是很有分量的。還有一次是從上海飛烏魯木齊,也是早航班,10年的時候我也飛過一次,清楚地記得當時提供的餐點選擇比較多,包子、粥點、麵食都有,今年再飛早餐就是只有包子了。
而且通過航程的對比發現,有餐和沒餐的機票價格還是存在差異,因此我覺得飛機餐也是算在機票的價格當中,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算一種「捆綁銷售」吧,不包餐的春秋航空其實也可以提供飛機餐,就是需要客戶在機票價格之外再下單,曾經同時請過我一份,感覺分量相比其他航司要更多一點,在飛機上買是40多塊錢,其實對比一下機場商鋪的那些食品套餐,其實付費買個飯也挺划算(可以登機前提前預定哦)。
如今消費選擇更加多樣化、定製化,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能力決定消費,航司餐飲分開銷售的做法並無不妥,3.40一份的飛機餐相比機場曾經70一碗的牛肉麵要更划算,消費者應該有權利去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服務,對於如今的航空業,逐步「廉航化」可能就是當前的「版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