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的晚清鼠疫,此人用4個月時間遏制住,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

2020-12-13 尋歷史真相

01

提到瘟疫,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鼠疫了,曾經席捲過歐洲,給歐洲帶去了毀滅性的打擊。除了歐洲被鼠疫影響過,我國也曾遭受過鼠疫。

110年前,我國東北地區也是鼠疫肆虐,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1910年11月,傅家甸許多人民還是死亡,後來有巡警前來查看什麼情況,也是不明不白死去,再後來全村人民都病死了。轉眼間,東北地區被疫情籠罩。

據了解,從出現到結束,疫情致60000多人死亡。

02

可能是因為傳播速度驚人,也可能是因為人口流動量大,很快,沙俄地區開始出現了病例。為了穩定民心,不讓社會秩序混亂,沙俄政府決定封鎖人民感染鼠疫的消息,對我國人民進行了驅趕。

事實證明,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的無知。

當時很多國外專家面對我國的疫情都束手無策,甚至有些專家根本沒有去疫情一線看過,直接潦草地做了結論。一旦東北地區的疫情不能有效制止,那麼在不久的將來,清朝所有地區將都會受到影響,那麼王朝可能坍塌。

面對嚴峻的情況,伍連德選擇站出來阻止疫情。此人當時在陸軍醫院就職,在醫學上有著很深的造詣。隨著伍連德去到了一線,很多醫生也陸陸續續趕過去協助他。

有一位法國醫生在進行簡單了解後,研製出了疫苗,並且覺得疫苗絕對有效,他一度用疫苗打壓伍連德,想要拿到最大權力。伍連德表示,自己可以交出權力,並且寫了辭職信,但是北京政府駁回了他的辭職信,明確指出讓他全權管理。

03

事實證明,清政府的決定是正確的,法國醫生沒過多久就因感染去世了,病重的人也是沒有一個活了下來,他的疫苗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伍連德基本了解病情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頒布了一系列的制度,甚至封鎖了東北地區和隔離了感染者。

最終,他找到了病源——西伯利亞旱獺。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一直懷疑瘟疫是在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但是老鼠身上並沒有鼠疫桿菌。說起來,旱獺屬於齧齒動物,也算是鼠類大家族的一員了。

解決疫情的過程不順利,在伍連德下令焚屍的時候,遭到了官員的一眾反對。在中國古代,人們都講究一個「入土為安」,需要將死者的屍體埋進土裡還算是對死者的尊敬。最後,攝政王載灃還是支持了他,按照他的說法將所有屍體焚燒了。

所有感染者的屍體被燒毀後,由於做了隔離和封閉,整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1911年3月1日,已經再也沒有人死亡了,鼠疫徹底被遏制了。

從開始防疫到最終遏制住鼠疫,整個過程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伍連德功不可沒。

04

當世界知道了中國鼠疫短時間被遏制後,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從那以後,中國醫學者算是站起來了。

現如今,我國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也是有像伍連德一樣的人站出來,也是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也是有效控制住了疫情。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要是人民團結一心,專家學者奮鬥努力,疫情終將會被擊敗。

05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沁人心脾,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明朝之前沒有棉被,古人是怎樣抵禦寒冬的?老祖宗真的太有智慧了

北京四大「兇宅」,其中2個拍成電影,一個票房大好一個被告上法庭

100多年前,一軍閥讓人自己區域內人販子「消失」,怎麼做到的?

11年前,那位割肝救子、感動中國的「暴走媽媽」,後來怎麼樣了?

文章題目:110年前的晚清鼠疫,此人用4個月時間遏制住,各國醫學專家都驚嘆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110年前,那場鮮為人知的驚天大鼠疫
    導語:發生在20世紀初的東北大鼠疫持續了六個多月,席捲了半個中國,吞噬了六萬多條生命,國際著名防疫專家也未能倖免於難,中國政府為什麼大膽啟用伍連德?中國自己的防疫專家對抗鼠疫的結局又如何?開始大規模捕獵一種被稱為「旱獺」的動物,用我們比較熟悉的稱呼,就是「土撥鼠」。
  • 《射鵰英雄傳》不同版本的黃蓉,個個貌美如花,哪個讓你印象最深
    直到現在,這部小說被拍成了7個版本,7個版本也是有7個版本的黃蓉。每個黃蓉都有自己的特點,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76版黃蓉扮演者米雪最初,她接到這個角色時,內心是非常忐忑的。為了拍好這個角色,她一直揣摩金庸先生筆下的這個人物,有時間就會讀原著。
  • 110年前,東北爆發了大規模鼠疫,當時中國人是如何防疫的?
    1910年10月,坐落在東北中俄交界處的東北三省,突然爆發極為罕見的肺鼠疫瘟疫,此次瘟疫不僅遍布東北三省全境以及國內大部分地區,其持續時間更是長達半年之久,至少6萬多人死於這場鼠疫。這場爆發於110年前的東北鼠疫,正值中國經濟落後、列強欺凌的悲慘時代,醫療衛生條件也十分落後,那麼,當時的中國人是如何防治這場鼠疫的呢?
  • 內蒙古發現3個鼠疫疫點 鼠疫是怎麼形成的?
    【內蒙古發現3個鼠疫疫點】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官方7日通報,目前內蒙古發現3個鼠疫疫點,1名確診病例的15名密切接觸者已實施居家醫學隔離觀察。鼠疫是鼠疫桿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一,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位列中國法定甲類傳染病之首。
  • 中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世界鼠疫專家:伍連德
    一時間東三省成了東北亞人民的交流中心。魚龍混雜的社會情況,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使得這片黑土地的秩序略顯混亂。缺乏有效管理的社會,終究是會爆發恐怖的災難。1910年的11月,東北三省的災難,拉開帷幕。這場災難不是戰爭,也不是天災,更不是人為的蓄意造反,而是由一隻蒙古地區的土撥鼠,引發的瘟疫。
  • 當年鼠疫肆虐東三省,被稱為「國士無雙」的伍連德,是如何防控的
    1910年10月12日,天寒地凍的滿洲裡,兩個從沙俄歸來的礦工離奇死去。短短十幾天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瘟疫,橫掃了整個東三省,來勢洶洶,不可阻擋。頃刻間,東三省成為疫情重災區。多個城市爆發流行,疫情連連告急,疫死人數急劇上升。窮途末路的清政府一籌莫展,急切尋找一位優秀的醫學專家,全權處理急劇擴散的東北疫情。
  • 「國士無雙」伍連德,與一個世紀前流行於東北鼠疫的抗爭故事
    在1910年末,東北曾暴發一場肺鼠疫,傳染範圍之廣,令人聞之而談虎色變,撲滅這場傳染病的是年僅32歲的伍連德博士,當時他正出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的幫辦,即副校長。他臨危受命,到了東北。伍博士及帶領的團隊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博學的醫學知識,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採取了一系列現代化的醫學手段和防疫方法,用了半年時間,將導致6萬多人死亡的傳染病控制住。
  • 隔離、焚化、禁足、口罩,消滅鼠疫他的做法是滿分,卻不為人知
    攻城戰都是打得非常艱苦的,尤其騎兵,他的特長是快速機動,但是攻城戰騎兵是沒有任何優勢的。蒙古大軍當時久攻不下就想出了一個損招,他們把自己軍中感染鼠疫死去的人的屍體,用拋石機扔到了卡法城內,先是導致卡法城內鼠疫很快傳播開了。
  • 世界各國醫學專家線上線下共聚「亞洲醫學周」
    張欣迪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第三屆「亞洲醫學周——亞洲醫學創新與發展論壇」12日線上線下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以及北美、東亞、東南亞、歐洲、澳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參與。
  • 關於鼠疫,請你相信這些真實的信息
    她表示,鼠疫作為甲類傳染病由來已久,監控和預防都很成熟。11月14日內蒙古衛健委:已赴當地查鼠疫傳染源,上起病例距今15年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11月14日消息,當地已派出專家赴錫林郭勒盟和蘇尼特左旗開展病例溯源,排查密切接觸者。
  • 110前年肆虐中國的鼠疫,是如何解決的?
    1910年冬天,我國東三省爆發了一場鼠疫。鼠疫來勢洶洶,很短的時間內,哈爾濱、長春、瀋陽相繼淪陷。每天都有感染的人,每天也都有死亡的人。僅在哈爾濱,一天內就有超過100多名警察殉職,普通人患病致死的數量則更多。
  • 內蒙古出現兩起鼠疫疫情,鼠疫還是以前那個「奪命瘟神」嗎?
    腺鼠疫發病後大約一周時間,未經治療的患者死亡率將高達50%到70%。腺鼠疫的傳播過程離不開蚤類叮咬,因此可以認為它不能人傳人。敗血性鼠疫又叫鼠疫敗血症,由感染後的帶菌血液在全身各處遊走造成。敗血性鼠疫也可能由腺鼠疫引發的,但部分敗血性鼠疫患者並沒有淋巴腫脹的症狀。敗血性鼠疫發病後,皮膚各處將會產生出血斑點,最終全身長滿黑斑而死,這就是「黑死病」的由來。
  • 陳文貴1942年寫鼠疫報告 首次揭露侵華日軍細菌戰
    一年後,陳文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任北平協和醫院病理科助教。兩年後,他又轉入協和醫院細菌系,專門從事細菌學研究。  「平時,他除了做好日常教輔工作,將其餘時間全部投入到細菌血清的研究工作中。」陳文貴的小女兒陳曉晴告訴記者,以前聽母親講,父親常常在實驗室泡到半夜三更才回來,如果有新的進展就會高興得像個孩子。
  • 清末東北爆發「黑死病」,31歲的他用四個月時間成功撲滅鼠疫疫情
    伍連德是中國現代醫學的先驅,是公共衛生學家、醫史學家。1908年5月,伍連德擔任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清末,東北爆發「黑死病」(肺鼠疫),四個月內波及五省六市,死亡達六萬多人,一時屍骸遍野,舉世震驚。危急時刻,31歲的伍連德臨危受命,用了四個月時間成功撲滅鼠疫疫情。事情是這樣的。
  • 東北大鼠疫:半年死亡6萬多人,最後咋解決的?多虧一人力挽狂瀾
    中國歷史上也曾數次爆發過鼠疫,最近的一次開始於1910年10月25日,鼠疫從西伯利亞傳入滿洲裡。十天內,病情就如漫過堤岸的洪水一樣,迅速蔓延至哈爾濱及整個東北。災難突如其來,曾經在歐洲肆虐的鼠疫讓人人都陷入了恐慌。上個世紀初的醫療水平雖然比起中世紀已經高出了很多,但是對於鼠疫依然束手無策。
  • 抗日戰爭中最恐怖的日寇將領,「鼠疫中將」石井四郎
    「石井中將和其助手發現了通過將鼠疫菌寄生於跳蚤體內,使其在跳蚤的保護膜的保護下不斷繁殖的理想的循環途徑。石井四郎恐怖是世界上最精通跳騷的專家,也是最頂級的鼠疫研究專家」。 ——原日本731細菌戰部隊成員證詞石井四郎生於1892年6月25日千葉縣山武郡千代田村大裡(現今芝山町)。
  • 【昔日香港】太平山街與鼠疫
    太平山街中間兩段都是樓梯,汽車不能直通,兩旁是尋常不過的唐樓,可以說是毫無特色。如果不是這裡隱藏著一個百多年前震驚中外的悲慘故事,我大概不會特意的過來。人類自有文明以來,瘟疫就一直是每一代人的夢魘。其中鼠疫更是瘟疫當中的最強殺手,在100多年以前抗生素還未普及的年代,人類在鼠疫的面前毫無抵抗能力,任其屠戮,慘不堪言。
  • 中外藏醫學專家:藏醫學的國際影響力讓人驚嘆
    中新社拉薩8月23日電 (記者 趙延)「拉薩門孜康建院100周年暨世界中聯藏醫藥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23日在拉薩落下帷幕。會中,一位操流利藏語的金髮碧眼女士引人注意,她是美國艾黙裡大學在讀博士生託尼·林·塔德威爾(下文稱託尼)。
  • 人民日報: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11月12日晚,一則消息在社交平臺刷屏後,有關鼠疫的各種信息在網絡上傳播。  12日深夜,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健委和北京市朝陽區衛健委聯合發布信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