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醬油在青色大缸中天然曬足240天。
在廉江,有一個地方盛產美食,這就是安鋪。安鋪鎮臨江瀕海,屹立於九洲江口,坐落於北部灣畔,是全國特色小鎮、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美食名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美食名鎮、廣東旅遊美食之鄉。美食是安鋪最閃亮的名片。在安鋪,有不少傳統古法釀造醬油作坊,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和堅守,始終散發著歲月的醇香。
可以說,醬油是中國菜的靈魂。經過醬油的提香、提色、提味,菜餚色澤鮮亮、香氣四溢,口感層次顯得特別豐富,令人食慾大增。特別是兩廣及港澳地區居民喜歡吃白切雞、白灼蝦、白灼菜心等原汁原味食物的,在餐桌上,每個人面前必定擺放著一碟醬油。夾一塊雞肉、剝一隻蝦就蘸一下醬油,白切雞和白灼蝦的鮮甜,再加上醬油的醇香,頓時,鮮、甜、香在口腔蔓延,真是美味至極!
經長時間沉澱後,採用自然浸出法取油。
酵產生的含氮化合物。由於醬油是大豆和麵粉經過發酵後提取而成的,因此醬油中除了鹽和水分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胺基酸、糖分、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所以優質醬油不僅僅是調味品,對人體的健康也有一定益處。
精選優質黃豆浸泡蒸煮。
老醬缸正在演繹新故事
羅維帶領工人以嚴謹細緻的態度對待每一批次醬油,特別是醬油發酵時的溫度和溼度都依靠豐富的經驗。羅維的妻子鄭婷表示,嫁到羅家有二十七八年了,從一粒黃豆變成一滴醬油的每一個細節,丈夫都親自處理,他對於產品質量的執著勁頭絲毫未減,從不會偷工減料,從不在乎賺多少錢。比如說,羅維醬油曬足240天,比很多醬油廠釀造醬油的時間都要長。
高溫滅菌。
羅維醬油除了祖傳秘方、豐富經驗和優質原材料,還有富含天然礦物質的地下水,再加上長周期曬露發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曝曬濃縮油體,這些造就了顏色較深、風味獨特的羅維醬油。羅維醬油廠的產量不高,平均每天只生產一千多斤,主要在廣東和廣西銷售,也有附近的居民提著醬油瓶上門來打醬油。無論是烹飪、涼拌,還是佐餐,這些老顧客喜歡的就是這種傳統醬油的味兒。
傳統工藝釀造出來的醬油特別鮮香。
羅維的小兒子目前正上小學四年級,與哥哥不同的是,他對於祖傳的古法釀造醬油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每天下課回到家,就在醬油曬場巡查,有時遇到客戶上門,便主動帶客戶參觀工廠,將古法釀造醬油的工藝流程娓娓道來。因此,羅維期待,當釀造醬油的技術傳承到兒子那一代,老醬缸能夠演繹出新故事。
傳統工藝釀造的醬油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太陽底下曝曬出來的味道
在安鋪鎮博教村委五龍村,有一家遠近聞名的醬油廠——羅維醬油廠。才走到村口,就聞到空氣中飄來陣陣濃濃的醬香。走進醬油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幾棵掛滿果實的荔枝樹和芒果樹,再往裡走,就看到一個幾千平方米的曬場,曬場上三千口醬缸排列得錯落有致,場面蔚為壯觀。盛夏六月,在火辣辣的陽光下,所有醬缸上面都蓋著一塊玻璃,透過玻璃,可以看到一粒粒已經變成黑色的黃豆正在靜靜發酵,進行神奇地轉化。每隻瓦缸都有八十年的歷史了,缸身燒制著「西莊陶瓷生產合作社,700市斤定製」字樣,還有瓦缸製造工人的名字。這些帶著時光印記的「老物件」,特別引人注目。
蘊藏著古老釀造文化的羅維醬油一滴鮮香,一年深釀。
作為羅家傳統古法醬油釀造技術第三代傳承人,老實做人、踏實做事的羅維當了幾十年守缸人。數十載以來,他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堅守著古法釀造醬油的原始味道,只注重質量,不追求產量。
羅維與工人在對瓶裝醬油產品進行檢驗。
羅維表示,純手工釀造醬油採用傳統工藝,以黑龍江的優質大豆等植物蛋白質為主要原料,輔以麵粉、醬曲等,從挑選大豆、清洗、浸泡、蒸煮,加入麵粉、醬曲充分攪拌,再到發酵、淋油、沉澱、曬香、調配、滅菌、冷卻、過濾、灌裝、包裝、檢驗等,經過三十多個繁複的工序,歷經長達8個多月的微生物發酵,在太陽底下,一粒粒黃豆漸漸變成一種含有多種胺基酸、具有特殊香氣的調味品。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