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廈門戶籍人口男女比例為98.8:100。廈門一些高校中男生成寶貝,該結婚找對象時,男士又成了「香餑餑」,這樣的狀況繼續「延續」到了就業市場。
畢業季已近在眼前,從春季開始就有不少準大學畢業生四處尋覓就業機會了。其實,早在去年底,應屆畢業生的一隻腳就踏上了求職之路,尤其對女生來說,她們還面臨著一個現實:女生比男生多,同樣的條件下找一份工作不僅可能擠破頭,更可能直接遭到拒絕:男性優先。
文/記者 吳笛 實習生 李羽檸
製圖/劉哲姝
A
數據
30年,女碩士從不到
一成增長到超半數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部分女生選擇讀研,是為了暫時躲避求職時女生競爭激烈的殘酷現實。張同學說,班上有八成女生加入了考研大軍,男生積極找工作,女生則瘋狂讀書備考。
一所高校的建築系教授已連續3年招不到男研究生,他追問:「男生都去哪兒了?」得到女生的一致答覆:「他們都去賺錢啦。」
畢業於廈門大學統計系的林小姐,現在銀行工作。她說,當年有個學姐連續考了兩年才考上研究生,三年畢業後找的工作,比三年前就業的本科生更「不值錢」。林小姐認為,對於女生來說,更高的學歷的確可以在求職時為自己加分,但是不能僅僅為了找工作而讀研,還得看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B
求職困境
困境1
尷尬
女生在校期間成績普遍優秀
但成績似乎並沒給她們加分
當專業水平和人格素養相近時,用人單位會更願意錄用男生
高校的文科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並不稀奇,據我市一所高校的數據,該校中文系近五年男女生比例都是1:5左右,外文學院更是向1:8逼近。
文科專業的男生讀書期間是寶貝,找工作更享受優待,不僅早早就「名草有主」,有的更手握幾份Offer騎驢找馬。相比之下,女生就沒那麼幸運了。今年將畢業的黃同學說,招聘會上很多企業的職位要求都公開註明「男性優先」,「從來就沒見過哪個單位寫女性優先的」。
中文系研究生韓同學,現在大同中學前埔校區做代課教師。他說,女生在中學時一般都比較乖巧聽話,比男生更早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並願意下更多功夫,升學考試時同班中考上的女生更多。一直到大學本科甚至研究生階段,女生的成績都普遍更優秀,獲得獎學金和各種表彰的比例也比男生高。
不過,求學期間的優秀成績並不會給女生在求職時有更多加分,反而因為優秀女生多而出現劣勢。該校輔導員謝老師坦言,當專業水平和人格素養相近時,用人單位會更願意錄用男生。
去年畢業的小蘇是文科生,她說,她曾通過網絡給一家廣告公司投了簡歷,但被告知已招滿。後來,她通過在該廣告公司的學姐了解到,只因為她是女生,所以連面試的機會都不給。她去另一家企業面試時,對方先問她有沒有男朋友、男朋友有沒有工作。面試官說,如果她男朋友沒工作,可以叫他來面試。
困境2
誤判
老師以為這個專業女生少
找工作吃香實際沒這回事
理工科女生即使在學校是「寶貝」,但到了職場上用人單位也明確表示「男性優先」
IT行業的「技術猿」經常抱怨找不到女朋友。畢業兩年的小劉在一家網頁遊戲公司做測試員,他說,公司男女比例大概8:1,其他同學所在的公司甚至超過10:1。
「畢業時許多女同學都轉了專業。」小劉說,程式設計師平時加班多、壓力大,理工女生畢業成家後,為了照顧家庭更傾向於安穩的工作。一家IT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按說理科女生比較少,應該算是「寶貝」了,但因為IT行業不僅要熬夜而且工作相對枯燥,因此在招聘時都明確表示「男性優先」。
作為土木工程係為數不多的女生,今年畢業的小王很尷尬。當年選這個專業,她特地諮詢過老師。老師說這個專業女生不多,以後找工作應該比較吃香。沒想到臨近畢業找工作時才發現,老師判斷失誤了。「能適應在工地上工作嗎」、「工作強度大身體能吃得消嗎」、「工作環境可能長期需要風吹日曬,你能接受嗎」,用人單位三個問題,明顯有下逐客令的感覺。
困境3
轉向
為了求職時多一點優勢
不少女生臨畢業時轉專業
男生女生一樣穿著粗布軍裝上金工實習課,學的是一樣的,但是畢業時人家還是要男生
中文系女生賴同學目前正在努力找工作。她說,明顯感覺到男同學籤約更容易,同比薪資也更高。
「本來文科女生就多,用人單位還要挑男生。」她說,早就知道女生多,競爭更激烈,所以在大學期間就不斷提升自己,希望求職時能拿出一份優秀的履歷,更勝別人一籌。
大二時,她申請到為期一年的美國高校交流機會,在學校組織的畢業實習前就開始找實習單位。去年十月,她拿到了第一份Offer。「文科女生必須把自己修煉成女漢子,不僅各方面要表現優秀,還要有一顆堅強的心,才能面對找工作時的各種壓力。」她說。
廈大信息技術與科學學院的龔同學現在讀大三,她考慮跨專業考研,去新聞與傳播學院讀書。「轉專業壓力很大,但是繼續讀本專業,就業時可能會更困難。」龔同學說,「男生女生一樣穿著粗布軍裝上金工實習課,學的是一樣的,但是畢業時人家還是要男生。」
像她這樣「臨陣倒戈」的女生不少。林同學學的是工商管理,但她投簡歷時選擇了銷售、市場營銷、策劃等多份工作。大學期間她在學生會工作,組織策劃能力和與人溝通能力都非常強,她覺得這是自己的求職優勢。「現在女多男少,男生比女生更好找工作,女生就要想想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將這份優勢發揮出來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她說。
C
企業聲音
避免性別歧視
但更厚愛男生
因為女性結婚生子後以家庭為重,企業更願意培養男性擔任未來公司的管理人員
用人單位面對大學畢業生,本來就偏愛男生,如今女生比男生更多,男生在求職時的優勢地位也更穩固了。記者發現,細分就業市場,用人單位對男女求職者確有區別對待。
記者隨機採訪了五家企業,詢問他們在應聘時對求職者是否有性別的考慮。五家企業都表示,招聘大學生和外來員工,在男女性別的考慮上還是有所不同。
一家食品企業招聘負責人趙小姐說,大學畢業生進入公司後會從一線做起,如果表現優秀,很快就可以得到升遷。考慮到女性在結婚生子後會以家庭為重心,所以他們更願意培養男性來擔任未來公司的管理人員。因此,他們在招聘時就會優先考慮男性,雖然在招聘條件上為了避免性別歧視,不會把這一條件寫進去,但是在給面試機會的時候,是會優先選擇男性求職者,上崗後也更重視對男性員工的培養。
一線車間不適合女性
男性仍是主力
有的企業飢不擇食「搶人」要緊,但48個緊缺人力資源的工種基本不受男女比例影響
相比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外來女工卻很「搶手」。有的企業甚至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對求職者的性別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他們願意來,符合基本的應聘條件,我們就趕緊搶人啦,哪管是男的還是女的。」一家企業招聘人員說。
但在某些特殊領域,女性依然難涉入。廈門正新輪胎一線車間男性員工居多。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特殊的工作條件決定了男性更適合這樣的工作,即便男性不願意做,也幾乎沒有女性來做,因為這個崗位實在不適合女性。
在市人社局近日公布的92個2014年廈門市人力資源市場急需(緊缺)技術工種中,有48個工種,包括機修鉗工、數控車工、電工、焊工、起重工、鋼筋工、抹灰工等,基本上都是男性從事的職業。這些職業不會受到性別比例的影響,男性仍然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