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重慶來遊玩的旅客少不了要去解放碑、洪崖洞、長江索道、李子壩輕軌站、皇冠大扶梯等身在主城的知名打卡地,其實重慶周邊也有許多景色怡人的地方,讓你好玩、涼快兩不誤。
1、丁山湖
丁山湖位於綦江區丁山鎮,屬於高山湖泊,被稱為「渝黔邊情第一湖」。湖中心的花果島特別清幽,四周樟樹成蔭,常年都是香氣撲鼻。丁山湖絕對是垂釣乘涼的好地方,這裡有種暴烈且多的魚——黑尾參,老包穀都啃得動,專吃上層浮遊生物,肉鮮嫩無比,去了一定要試試!
自駕路線:包茂高速→蘭海高速→東溪互通→正街→G210→新街→正街→永坪路→丁山湖
2、大磨灘瀑布
大磨灘瀑布距離主城特別近,在北碚區歇馬鎮,河水從落差近40米的地方一洩而出,水珠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彩虹也是常見的!
瀑布兩邊都是自然森林,是洗肺吸氧的好地方,而且知道的人特別少,可以和家人享受一個清淨的周末。
河水比較清澈,隱隱約約都能看到河底的碎石,踩踩水真的太爽了。帶上你的魚竿,還能來垂釣一盤!
自駕路線:成渝環線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歇馬互通→碚青路→歇馬支路→大磨灘
3、千野草場
千野草場景區位於石柱縣方鬥山山脈巖口至瓦屋沿線,景區內資源豐富,特色突出,集山、林、草、石、畜於一體,萬畝草場、萬畝火棘、萬畝石牙、萬畝森林四大特色旅遊資源鑲嵌其中。夏季平均氣溫16-21℃。
自駕路線:主城→渝滬高速→長壽→墊江→忠縣→大歇出口下道→龍沙鎮→千野草場
4、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涪陵大木林場,距重慶市區2.5小時車程。
景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境內溶洞眾多,溪澗密布,峰巒疊嶂、林海茫茫,呈現出一片浩瀚幽靜、神秘險峻的自然風光。在炎熱的8月,平均氣溫僅19.7℃,是難得的避暑勝地。
這裡一年四季皆有雲霧繚繞,群峰在無邊無際的雲海中時隱時現,如蓬萊仙境。有時雲霧從深谷中湧出,形成雲景霧海。
自駕路線:主城→滬渝高速公路→長涪高速公路→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
5、黃安壩草場
位於城口縣的黃安壩草場,是國家南方草山草坡示範開發區,東西長50餘公裡,南北寬10多公裡,總面積達30.6萬畝,在大巴山主峰之上,平均海拔超過2000米,夏季溫度在17-21℃之間。原生態最為明顯,草原寬闊,山巒起伏,白雲悠悠,牛羊點點,仿佛置身內蒙古大草原上,草場四周林海蒼茫。
自駕路線:主城→包茂高速→石塘下道→城萬快速→城口→東安鎮→黃安壩草場
6、東溪峽漂流
東溪峽漂流位於綦江藻渡河上,漂流全長13.8公裡,漂流時間3小時左右,漂流用艇為雙人橡皮艇。據說上遊有一個攔河水壩,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尤其是遇到乾旱,仍然有相當水量保障漂流!
藻渡河河水由地下泉水和山澗溪水匯集而成,水質甘甜,清澈見底,漂流兩岸風光秀麗、峽谷幽深、青山滴翠、33個急流險灘,灘長浪急、驚險浪漫,是回歸大自然的一個絕好去處。
自駕路線:包茂高速→蘭海高速→東溪互通→正街→東溪峽
開車出遊吃好玩好住好很重要,但如若在這基礎上還能節省一筆錢,那真是錦上添花了。在這裡,小編就為你送上這枝「花」——夏季省油妙招,你只需掌握幾個小訣竅,就能輕鬆省下不少鈔票!
1、開啟空調前先通風
當汽車經過暴曬後,車內溫度較高,這時候直接開空調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最好的辦法是上車前,先把駕駛室一邊的門窗搖下,然後把副駕駛位置的車門反覆開關幾次,加速車內外空氣流通,使車內溫度降低。
2、開空調合理使用內循環
空調的內外循環要替換運用,每30分鐘開啟一次外循環,淨化車內空氣5分鐘之後,再切回內循環。內循環把車外的熱空氣阻隔在了外面,車內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讓空氣快速對流,可以達到迅速降溫的效果。
3、油箱勿加太滿
夏季溫度過高,油箱內的汽油很容易揮發掉。所以,如果通常只在市區內駕車,就沒有必要將油箱加得太滿,一般達到油箱容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就足夠了。
4、及時關空調
停車前5分鐘關閉空調,如果下車後不按空調按鈕,就會導致下次點火的時候空調直接開啟,加大發動機的負擔,增大油耗。停車前關閉空調,既可以保護髮動機,又能夠節省油耗。
5、不要怠速開空調
很多人習慣在停車等人時,待在車裡怠速開空調「納涼」。然而,發動機怠速時不僅帶動著空調,也維持著轉向/剎車助力泵的正常工作,只是後兩個功能在我們停車時是完全用不到的,保持運轉也是浪費。怠速開空調,每小時消耗2-4L汽油,也就是每小時需要花掉20元左右的油費。
6、注意選擇「省油裝備」
夏天氣溫高,行車前都要檢查一下汽車輪胎的氣壓,輪胎充氣不足或者充氣太多都會增加耗油量。
當輪胎氣壓因過熱升高時,應停車降溫,不得用放氣或潑冷水的方法降低輪胎氣壓和溫度,因為輪胎氣壓減少後,胎面與路面的接觸面增大,增加行駛阻力,會使油耗增加,而且還容易損壞輪胎。
來源:大自駕網、渝北交巡警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