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其二》
這句話寫出了林則徐對於國家的擔憂,以及自己的滿腔愛國之情。在百年之前,我們的國家贏弱貧困。而偏偏在那時,西方列強侵入了我們的國家,之後更是讓中國百姓陷入到了無盡屈辱的生活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使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開始覺悟,幾乎舉國上下都進入到抗日的激情當中。
在今年的「918紀念日」中,大家更是都在緬懷革命烈士,表達著自己的一腔愛國之情,更是有許多人直接坦言再也不會想去日本旅遊。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去過日本的人有了一些更激進的行動,例如當初曾經有一位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向靖國神社潑紅油漆的小夥,如今他的現狀如何呢?
日本侵犯中華,無數的中國人奮勇直追
早在我國的古代,就與日本有著非常密切的往來,當時甚至有傳言稱秦始皇為了獲得長生不老的丹藥,特意派徐福等人去尋丹煉藥,而徐福最終帶著幾百名童男童女來到日本生活,這些傳言表示自秦始皇時期,我國就已經與日本有了往來。
而在漢朝時期,中日文化就有了更加頻繁的交流,日本曾經派出了眾多使臣來到漢朝,學習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文化。上千年的時間,日本一直都非常敬重我國,並且以我們為學習對象,然而在我國清朝的末年時期,日本看到我們的國力逐漸衰退,於是心生歹意,多次想到中國滋生事端,更提出狂妄口號「用三個月佔領整個中國」。於是自1937年,我們開始了全面的抗日戰爭,隨後又經過了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
在此期間,無數的中國人奮勇拼殺,儘管我們的武器非常落後,但是我們並不氣餒,決心要在戰爭中挽救國家的命運。那些日本人來到中國之後,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導致很多的國人同胞們流離失所,在戰爭中受盡折磨,死傷人數更是數不勝數。在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之後,中日兩國又恢復了建交,當時有很多人去日本留學。
和平年代,日本右翼分子扭曲事實
當時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平和,處於一種友好的狀態中,然而大多數的國人卻依舊對日本心存芥蒂,畢竟曾經的歷史讓人難以忘懷,我們更無法原諒參與戰爭的日本右翼分子。不僅如此,右翼分子還對侵華戰爭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甚至極力扭曲事實,讓大家深惡痛絕。
日本右翼分子也曾經為狡辯做足了功夫,例如日本的官方曾經修改過學生的課本,並且扭曲了侵華戰爭,大言不慚的直呼侵華戰爭,是為了解救中國人,還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等滔天罪行。此外,當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還參加了祭拜靖國神社,這一點更是讓無數的國人感到非常的憤怒,於是有很多青年人決定來到日本大使館表示抗議,其中就有馮錦華。
馮錦華向靖國神社潑紅漆,從來不後悔
馮錦華曾經在日本工作過一段時間,本以為能漸漸融入到日本,但是在看到小泉純一郎的做法後,更加激起了馮錦華的愛國情懷。當馮錦華得知小泉純一郎要祭拜靖國神社之後,馬上就請了假,隨後就買了一桶油漆,決心為中國人民發聲。於是馮錦華在靖國神社上寫下「該死」二字,可沒過多久,馮錦華便被日本的警方發現了。
馮錦華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違背法律,也知道會承擔相應的後果,因此被抓之後他非常的淡定。此外,當時的警察也很能理解馮錦華的做法,儘管身為日本人,但大多數日本民眾無法左右日本右翼分子的想法,所以也只能對此事感到深深的無奈。
另一方面,馮錦華在日本被逮捕也轟動了國內,很多國人認為馮錦華是我們的英雄,維護了我們國家的尊嚴。此外,我國的外交部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釋放馮錦華,隨後對此事進行多方交涉。此事是日本首相祭拜靖國神社,畢竟關係重大,但在我國大使館極力呼籲之下,加之馮錦華所在的公司為他墊付了300萬元,終於把馮錦華保釋出來了。
儘管如此,但事情還未結束,隨後日本靖國神社要起訴馮錦華,認為他破壞了日本的神社文物,最後馮錦華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多年以後,很多人問馮錦華是否後悔當初的行為,馮錦華卻表示從沒有後悔過,儘管早就知道自己會觸犯日本的法律,但是他無怨無悔。
在此之後,馮錦華回到了國內,但遺憾的是他並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事業也大不如從前。
馮錦華當初的做法被人稱為英雄,大家都非常佩服他的行為,更是對他無怨無悔的愛國精神而感動。但有些人卻認為,馮錦華的做法雖然維護了我們國家的尊嚴,但是也顯得過於衝動,這使他不僅失去了工作,還為我們國家帶來了一些困擾。如果馮錦華當時能夠選擇其他的辦法,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途徑,也不會在中日關係緊張的情況下,讓我國更加尷尬。
我們要和日本友人交往,也不能夠忘記過去的苦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其五》
國家培育了我們,當我們成長之後,也一定要做祖國的守護者。當我們的國家陷入危難的時候,當祖國尊嚴受到挑戰的時候,每一位中國人都有責任去維護我們國家的榮譽,讓我們的國家不受欺凌。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剛剛過去的「9·18紀念日」。在「9·18」當天,無論是現實中的鳴笛,還是網絡中的那些愛國主義視頻,都讓我們熱血沸騰,更感染著每一個國人。儘管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我們也應該抱著一顆寬容的態度對待日本,然而看著那些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看著那些慘烈的畫面,仍然會讓人義憤填膺。
近期的影片《八佰》也同樣燃起了大家的熱血。《八佰》講述的是真實的事件,演員不顧自己的形象更不顧身體的傷害,來完成這部作品 ,他們的精心努力,使得每一位觀眾看到《八佰》的時候都會熱血沸騰。
當然,《八佰》的思想早已經超過了一部電影,它更是向我們揭示出來一段血淋淋的歷史。無論是馮錦華的故事還是影片《八佰》,都在向我們傳遞著愛國主義的精神。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不要忘記歷史,儘管我們依舊要和日本人交往,但也不能夠忘記過去的苦難。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參考文獻: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其二》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