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

摘要

【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與「不幹預」市場主體原則相輔相成】近日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上半年證監會按照國務院金融委「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上半年證監會按照國務院金融委「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

  筆者認為,證監會上半年監管執法成果豐碩,下一階段仍要重點圍繞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監管執法,對違法違規要做到零容忍。

  「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對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個別市場主體對「不幹預」斷章取義,認為是監管部門會放鬆對資本市場的監管和執法,包括允許二級市場莊家、遊資隨意拉抬股價,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

  在筆者看來,九字方針其實是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此前A股市場出現交投低迷、流動性不足局面,這與A股市場制度還不完善、違法違規行為還比較猖獗、監管在某些方面尚待加強有關。要推動A股市場健康發展,就要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發行、退市等基本制度,著力增強交易便利性、市場流動性和市場活躍度。在監管方面則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依規依制度對各類市場主體進行監管,監管不能對市場主體以及市場的正常運行造成幹擾,要讓各方主體在法律框架內公平競爭博弈,形成正確的市場價格信號,這才是「不幹預」的真正內涵。

  九字方針的重心或落腳點,應該是「零容忍」。對什麼「零容忍」?當然是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這是底線。當前,證券市場違法違規主體主要包括個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中介機構、莊家、內幕信息知情人等,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財務造假、虛假陳述、資金佔用、違規擔保、配合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這些在證監會上半年辦理的案件中,都有相應的典型案例,值得各方引以為戒。

  再回頭審視,既然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那麼對「不幹預」的理解,斷不會是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姑息縱容,否則就是自相矛盾。「不幹預」只是針對市場主體的正常運作行為,而「零容忍」則是監管部門針對違法違規行為必然發起打擊,兩者針對的主體和行為、適用範圍並不相同。

  「零容忍」不僅針對已經發生的違法違規行為,對處於進行時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樣會「零容忍」。比如,上交所交易規則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異常交易行為(包括涉嫌對倒、操縱等行為),交易所可採取「限制相關證券帳戶交易、報請證監會凍結相關證券帳戶或資金帳戶、上報證監會查處」等措施;對違法違規行為,不僅有事後監管,還有事中監管,監管部門對已經發現線索、正在進行的違法違規行為,斷然不會坐視不管。

  然而,有些市場主體認為監管部門有激活市場、激活流動性的需求,在市場上利用資金實力、信息優勢等興風作浪,實施連續漲停板等涉嫌操縱股價行為,認為監管部門會「不幹預」。一些上市公司年收入只有區區兩三億元,淨利潤不足億元,卻能支撐起五六百億元的市值,如此爆炒行為既給未來市場穩定帶來隱患,也可能對散戶投資者形成收割效應。監管部門囿於監管力量有限,對此或許一時難以顧及,但若其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別看現在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市場操縱是當前A股市場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既破壞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導致資源錯配,還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影響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主力操縱個股雖然流動性充沛,但卻可能是以吸附或犧牲其他個股的流動性為代價得來的。

  為此,筆者建議,未來監管部門的監管執法重心,可適當向市場操縱行為集中,監管部門要以零容忍的決心對涉嫌市場操縱的行為進行嚴厲的事後追查問責,同時對掌握相關線索的涉嫌操縱行為也可予以事中監管規制,有效防控市場操縱危害進一步擴大。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彰顯「零容忍」決心 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證券監督...
    本次刑法修改,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親切關心和大力支持,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對於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推進註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 [公告]興業證券: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內部問責制度
    [公告]興業證券: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內部問責制度 時間:2013年06月26日 17:06:47&nbsp中財網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內部問責制度 (經公司董事會2013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及監事會2013年第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健全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 ...大幅提高相關主體的違法違規成本。_7x24小時_市商網_otcbeta.com
    二是把好兩個關口,入口關為市場引入「源頭活水」,出口關優化存量公司質量。三是解決突出問題:落實分類處置原則解決佔用擔保問題。同時,對於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從嚴打擊,形成立體追責體系,大幅提高相關主體的違法違規成本。*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零容忍」、「不姑息」! A股市場的法制「利刃」是如何煉成的?|...
    1993年8月發布的《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和1996年10月頒布的《關於嚴禁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通知》,對禁止性的交易行為做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以打擊違法交易活動。1993年12月,新中國第一部《公司法》頒布,企業發展有了法治基礎。而中國資本市場的基本法律《證券法》,從1992年8月開始起草,到1998年12月出臺,並於1999年7月實施,經歷了將近7年時間。
  • 市場監管總局談學校食品安全: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中新網3月26日電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司長李奇劍29日表示,市場監管部門一直把學校食品安全監管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目前監督檢查和抽檢情況來看,學校食品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雖然沒有「零風險」,但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必須堅持「零容忍」。
  • 嚴厲打擊市場監管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主業」,嚴厲打擊市場監管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疫情期間,查辦各類疫情相關違法案件36件,罰沒43.6635萬元,案件立案數及罰沒數均佔廈門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的三分之一。特殊時期不停歇,涉疫案件零容忍。上半年來,共對2家多次生產銷售不合格食品企業給予吊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處罰,對其法定代表人、廠長等人限制5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及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90件,罰沒款104.3萬元。採取完善監管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嚴查違法違規行為。
  • 專家:優化債市發展環境 需市場各方做好自律
    李湛認為,優化債券市場發展環境,需要市場各方共同努力。從監管層來看,一是強化債券信息披露。建立並完善以風險和問題為導向的信披制度,保證發行人能夠及時披露債券存續期內發生可能影響其償債能力或債券價格的重大事項,強化信披的監督和違規處罰機制,增強信披的針對性和風險揭示作用。二是強化主體責任,加大違法違規懲處力度。
  • 什麼是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行為?———你問我答——中央紀委...
    黨紀處分條例中的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行為與上述犯罪行為應該如何界定?  這裡,我們一起來分析解答這個問題。  什麼是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行為?  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執紀執法活動行為,包括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行為,違規幹預和插手執紀活動行為和違規幹預和插手執法活動行為。本文涉及的主要是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行為。  梳理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雙開」消息,一些黨員幹部都涉及違規幹預和插手司法活動,並非個案。
  • 外匯局首次通報非銀機構違規:任何市場主體不能游離於監管之外
    嚴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的背景下,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強了對外匯市場違法違規情況的清理和處罰,維護外匯市場秩序。1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通報了20個外匯違規典型案例。此次處罰涵蓋所有主體,違規案例不僅包括企業、個人和銀行,還首次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外匯違規行為進行通報,傳遞了強烈的監管信號:任何市場主體都不能游離於監管之外,任何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行為都將受到懲處。
  • 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永煤涉嫌違法違規線索已移送證監會
    11月24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自律調查已基本完成。根據人民銀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交易商協會已將自律調查發現的永煤控股涉嫌違法違規線索通過有關部門移送證券監督管理部門。
  • 新證券法實施元年 法治建設重塑資本市場生態
    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直擊資本市場焦點難點問題,夯實了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為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提供了堅強的法制保障。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註冊制穩步擴圍、投資者保護全面升級、監管「瘦身」、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取得明顯成效。法治供給的進一步有效增加,不僅強化了監管執法效率與效能,也重塑了資本市場的生態。  法治興則市場興,法治強則市場強。
  • 海南多措並舉做好假日旅遊市場安全保障,對欺客宰客等行為零容忍
    景區要嚴格落實「預約、限量、錯峰」要求,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優化設置遊覽線路,避免遊客瞬時聚集。網吧、電影院、劇院、歌舞娛樂場所接納消費者人數原則上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75%。>以普通遊客的身份赴市縣開展節中「體驗式」暗訪3個督查組赴市縣開展假日旅遊市場執法檢查,及時查處欺客宰客等違規違法行為記者9月22日從省旅遊市場綜治辦獲悉,我省將從9月24日起開展2020年國慶假日旅遊和文化市場督導
  • 新證券法實施在即 業界預計違法違規行為將相應減少
    《證券日報》記者據證監會網站統計,截至2月27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開出了14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以網站發布日期統計),以及3張市場禁入決定書。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罰單數量大幅下降。14張罰單中,內幕交易和信披違規分別有5張,這兩項依舊是違法違規行為查處的重點領域。
  • A股最大「罰單」:2020年證券監管有多強?
    現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多次強調「零容忍」2020年6月18日,劉鶴副總理在給上海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的書面致辭中強調,金融系統要做好的重點工作中,包括堅持「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強化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監管,大幅提高對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快推動證券代表人訴訟機制落地,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
  •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市場的歸市場 凱撒的歸凱撒
    來源:證券時報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快速發展、以散戶為投資主體的新興市場,「政策市」的特點非常突出。主要表現是,當市場走勢超出監管部門的容忍度時,它們就有可能推出相關的政策或舉措對市場進行引導或強力扭轉。不僅如此,人為的幹預反而增大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不能對市場環境形成穩定的預期,「有形之手」的伸展影響了人們對市場走勢的理性分析與預判。正因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各方對監管部門幹預市場的反對之聲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烈。從發達國家證券市場來看,監管部門對市場走勢都採取「無為而治」的方式,它們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市場監管與建設上。
  • 萬寧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維護市場供應穩定
    為助力我市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市市場監管局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類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市場各類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價格穩定、質量安全、供應充足,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 青海西寧市嚴打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央廣網西寧8月17日消息(記者張雷 西寧晚報記者張豔豔)青海省西寧市旅遊旺季服務保障指揮部近日再次發力,開展多頻次旅遊市場規範整治行動,查處一批不合理低價遊、虛假宣傳、謾罵遊客等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整治旅遊市場亂象,維護西寧旅遊形象。
  • 評論:大股東先行賠付是「責任自負」原則的應有之義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大股東先行賠付是「責任自負」原則的應有之義□投保基金公司法律部副總監 王旭 針對欺詐發行事件,我國證券市場目前共有三起先行賠付成功案例。該意見強調指出要「督促違規或涉案當事人主動賠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應當主動、依法將其持有的公司股權及其他資產用於賠償中小投資者」。可以說,海聯訊四名控股股東主動出資運用市場機制補償投資者符合國辦九條提倡的「主動賠償」要求,在當時的資本市場產生了積極的正面引導和示範效應,具有重大意義。
  • 哈爾濱市嚴查冰雪旅遊季各類交通運輸違法違規行為
    近日,哈爾濱市交通運輸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若干暗訪組,深入全市旅遊景點、機場、火車站、客運場站、商圈等區域,全面開展暗訪行動,嚴查各類交通運輸違法違規行為。   哈爾濱市交通局暗訪組在機場區域暗訪中發現,正業出租汽車公司黑ATS672計程車,在運營中涉嫌存在私改計價器行為,暗訪組將情況移交至道裡交通局調查核實後,執法部門對其作出罰款1000元行政處罰。
  • 三亞零容忍涉旅違法違規問題 連夜查處遊客舉報「海南三日遊」
    人民網訊 2月2日,江西遊客劉女士向三亞12301微信平臺投訴,其報名參加的海南三日遊疑似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該投訴引起省市兩級高度重視,三亞連夜部署調查行動。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