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2周年,時間撫慰傷痛,也見證重生。我們緬懷逝去的生命,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大愛無疆、震後重建的守望相助。
來也股份作為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系列規劃的踐行者,為四川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災難過後,人們對幸福的渴望與追求。
旅遊是為人們帶來幸福的行業。回望汶川震後十二年,旅遊一邊向世界展示著四川依然美麗的自信,一邊為災區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補給,為遭受重創的災區提供內生動力,人們感受到幸福,就擁有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一往無前,蛻變新生!
同樣地,對於此次新冠疫情,我們也堅信旅遊一定會再次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待到山河無恙、人間皆安,人們又將敞開懷抱擁抱「詩和遠方」。
旅遊業是脆弱的,一場天災人禍就可能將全行業推入「冰封期」,但旅遊業又是強大的,不管經歷多麼大的「重創」,旅遊總能絕地反彈,再創生機。究其原因,首先是旅遊「有人氣」,人們對「詩和遠方」始終抱持強烈的消費欲望。其次是「有章法」,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就是旅遊涅槃新生的翅膀。
2008年,汶川地震重創四川旅遊業。來也股份第一時間加入到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規劃工作中,來也股份創始人楊振之教授主持編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規劃》(簡稱《重建規劃》)加6個重災市州(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阿壩、雅安)規劃,為四川39個重災縣(市、區)旅遊產業恢復重建指明方向和行動路徑。
此後,來也股份又陸續編制了《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地震遺址中心景觀設計方案》《都江堰市龍池鎮旅遊公路沿線景觀規劃設計》《中國·什邡512地震遺址主題公園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青川縣鄉村旅遊總體規劃》《汶川羌文化生態旅遊區建設研究》《中國·映秀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方案》《松潘古城、川主寺商業業態策劃》等多項災後旅遊策劃規劃,得到各級政府部門和專家的認可,為災區涅槃新生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
201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災區承受重大社會經濟損失,尤其是旅遊業損失慘重。來也股份再次「臨危授命」,編制《四川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旅遊專項規劃》。
十二年後,大美汶川光彩回歸、生態青川綠色崛起、山水大邑田園城鎮、秀美蘆山再換新顏……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如今是遊客嚮往的「詩和遠方」。經歷過汶川地震、蘆山地震,四川旅遊蝶變,這些奇蹟讓我們相信——旅遊規劃也是「第一生產力」。
國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6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組已成立。重建規劃組的首要任務是制定一個總規及九個專項規劃(簡稱「1+9」規劃),包括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市場服務體系規劃,防災減災規劃,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旅遊重建規劃是其中之一,歸類到了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中,成為國家災後恢復重建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6月初,楊振之教授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編制工作。經過調研、評估、整理、討論、溝通、對接等各個環節,歷時40天,經過專家領導多方多次論證,十五易其稿,經歷無數個不眠夜,規劃團隊高質量地完成了1個總規——《四川汶川地震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規劃》加6個重災市州(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阿壩、雅安)規劃。
規劃得到評審專家高度評價:這次規劃編製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確立了旅遊產業在規劃重建中的優勢地位和先導地位;其次是科學評估了地震災害對四川旅遊產業造成的損失;三是重新對旅遊產業發展結構和布局進行了優化調整;四是將規劃的實施落實到了具體項目。
規劃通過評審後,國家旅遊局又做了創新,並邀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派出專家組考察地震災區,對規劃作出評價。世界旅遊組織專家Erik評價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如此高水平的規劃,令人震驚!」
經過《四川汶川地震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規劃》的編制、實施,楊振之教授深刻體會到旅遊規劃在某種意義上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引發了其提出旅遊功能區及旅遊功能區規劃的創新理念,並在其後《大邑龍門山旅遊功能區起步區規劃》、《成都市旅遊功能區彭州湔江河谷起步區規劃》編制中加以探索和運用,從而對旅遊功能區規劃的功能和意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
2013年4月蘆山地震後,來也股份作為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單位和規劃技術主持單位,創造性提出了「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理念。該理念及重點恢復重建旅遊項目等內容均被納入國務院發布的《四川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
規劃借鑑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經驗,按照全域旅遊發展的理念和「旅遊業作為災後恢復重建的先導產業,災區可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的指導思想,創新地將極重災區、重災區及其輻射的21區縣的重建戰略定位為「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實現災區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重建區域整體空間美學質量與資源的資產價值。規劃核心內容已被國務院發改委編制的《四川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納入,並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頒布實施,指導蘆山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助推大邑旅遊持續繁榮
2008年,來也股份編制《四川汶川地震災後旅遊業恢復重建規劃》提出,首先要解決旅遊業作為災區恢復重建先導產業的地位問題,以保障全面調整災區生產力布局和產業結構。在此基礎上,提出以旅遊業為抓手,實施「限一、退二、進三」的產業重建策略。國家旅遊局給予本次規劃高度評價,「全域旅遊」理念在此得到實踐。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之時,大邑縣因地處龍門山區遭受了較大破壞,在災後恢復重建之中,大邑縣確立了旅遊發展戰略。並委託來也股份編制了「一攬子」規劃,進行了資源梳理、文化梳理、土地梳理、空間梳理、城鎮梳理、鄉村梳理……
2009年,來也股份編制完成《成都市大邑縣全域旅遊度假規劃》,在全國率先提出以完整縣域為單位,以旅遊產業為引領的「多規合一」規劃體系,形成「1+N」規劃體系創新成果。規劃實施後,大邑縣土地價值顯著提升,土地出讓金收益連年翻番,迅速成為大成都地區的四季度假目的地。
此後,來也股份陸續為大邑縣編制了《大邑縣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大邑縣全域度假總體規劃》《大邑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等7項規劃,這些規劃既有戰略上的頂層設計,也有戰術上的落地部署,為大邑提供智力支持,助推了大邑旅遊持續繁榮。
來也股份編制大邑系列規劃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也股份」
編輯: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