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睡前小姐妹說發工資了準備入手一款大牌經典包,我毫不猶豫的給她推薦了LV的Boite Chapeau小帽箱。原因有二,它是最強升值產品,從上市至今2年的時間它就漲價了整整5000人民幣;它是經典老大牌旗下最經典的系列,不誇張的說,是LV的門面擔當之一。
如果說你買的一隻包並不是一隻單純的包,而是品牌的百年歷史,這麼一來是不是更能說明這隻包的「價值」?早在19世紀末,工業革命帶來的旅行熱就讓Boite Chapeau的原型帽箱在貴婦中一度成為「必備爆款」。
貴婦們的旅行,沒有一場能少得了帽箱來陪伴裝x。既能顯示社交身份,還能給旅拍增添精彩的素材,換做誰都想擁有吧。
90年代初背著LV「帽箱」出街的日本女性
帽箱熱,一熱就是跨世紀,並且一熱就是跨品牌。比如20世紀20年代的Moynat ▼
20世紀40年代的Hermes ▼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存在模仿或者抄襲,畢竟都是當時的一線老大牌,頂多算是「跟隨潮流」。當然,LV可並不這麼認為,「你們儘管模仿,大不了我不玩了」。那時已經有著很強商標意識的LV,從20世紀50年代後,就對這隻經典帽箱進行了雪藏。直到2018年,Nicolas才重新將它翻出來進行了「縮小」復刻,事實證明,經典還是經典。在這之後,很多品牌也都繼續「跟隨潮流」推出了「長」得類似的「帽箱」,但毫無疑問,在「帽箱」領域,LV才是老大。
像LV「帽箱」一樣,有著眾多「雙胞胎姐妹」的大牌包們不在少數,並且它們都還是當下最火爆的幾大包款。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非官方的小研究,看看這些長得一樣(雷同)的包袋到底最早是在哪個品牌出現的,其中又有什麼有意思的故事……
春夏季要論什麼包最符合季節特點的話,那一定是bucket bag桶包。關注包袋的朋友一定都發現了,不少品牌當前主推的新款包袋也都是清一色的「水桶」 ▼
不止是新款,近年的經典款也都少不了同個樣子水桶包的存在。
史上最知名的一隻桶包來自LV,2013年那隻「買不到「的Nano Noe大家還記得嗎?▼
從2013年上市到現在7年的時間過去了,它依舊安靜的躺在「難買」list中。不管是經典\原始版本的Neo,還是2017年推出的升級版Neo Noe,LV引領的桶包潮流始終保持在線營業。
好看、百搭、實用,這些都是水桶包的自帶優勢,不過有意思的是,Neo最開始並不是為女性設計的。路易威登先生的孫子Gaston Louis Vuitton先生因為每次在參加party的時候習慣自行攜帶香檳酒,於是就在1932年的時候自己設計了這麼一款能夠放下5瓶香檳酒的抽繩桶包。就這樣,LV成為了首個設計水桶包的奢侈品牌,13年的Neo和17年的Neo Noe都是在原始水桶包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
寫到這我們或許都會堅定不移的認為「水桶包」的鼻祖是LV,事實並、不、是。剛才強調了,LV設計的第一款Neo水桶包的時間是1932年,那麼誰比它還早呢?
這是一波跟狗糧有關的故事…
1841年,英國約克郡一個叫Samuel Parkinson的郡主,經營了一家為皇室專供糖果的糖果店。這個生產甜蜜的富豪在生活中也擅長製造甜蜜,為了讓妻子有適合出行的手提袋,他找到了一家奢侈品製造商H.J.Cave&Sons,一口氣定製了數十款各種皮質的包包給妻子(嗯,別人家的老公~)。
其中有兩隻都是水桶包,而它們也是歷史上第一隻設計師款水桶包▼
在火車站等候,倫敦威爾斯登樞紐站,by James Tissot, 1874
這麼看來,桶包的出現完全就是因~為~愛~情~嘛。
大牌們似乎總有種「一上新就撞款」的默契,比方這段時間大熱大火的Dior Bobby和LV Pont 9怎麼看都有著很多相似的配方。
相同的可調節皮質肩帶,相同的包型,相同的logo翻蓋設計……甚至連設計靈感都心意相通地來自某個已有的名稱(Bobby設計靈感來自迪奧先生的寵物、Pont 9的設計靈感是巴黎最古老的新橋)。當然,最關鍵的是,兩隻包在當前都是一樣的,女星們集體都在背,團購即視感的那種。
兩隻包放在一塊粗看著似乎也分不清誰是誰,誰叫logo翻蓋包就是火,大家就是喜歡呢?不止是上面這兩位,在過去半\一年內最搶手的那幾隻包也有著相同的名字:logo翻蓋。
而在Chanel的官方網頁,只要搜索「翻蓋包」,那下面定會有成千上百隻等著你挑選。翻蓋包向來是Chanel的C位bag,而Chanel也正是翻蓋包的創造者。
20世紀20年代初,在以「膚白」為美的歐洲,香奈兒女士反其道而行,在跟威斯敏斯特公爵出遊坎城時把自己曬成了古銅色。
香奈兒女士在20世紀20年代初於法國海濱所拍攝照片
女人們看到已是時尚締造者的香奈兒女士都不懼陽光,於是也紛紛效仿曬起了日光浴,香奈兒因此還引領了美黑的時尚。她也很快利用美黑潮流,為女性創造了第一批美黑乳液。而帶乳液等必備品出行需要一個袋子呀,那時候隔壁的愛馬仕已經有了史上第一隻(產於1923年)帶拉鏈的手提袋 - Bolide,自從推出後貴婦們也都紛紛為它打電話。Bolide拉鏈安全性雖高,但對瀟灑隨性的香奈兒女士來說取物還不夠方便,於是她便想到了更加便於取放物品的翻蓋式包包。於是,在1929年史上第一隻翻蓋包誕生了,它也是Chanel史上的第一款包袋。
這隻包最開始的設計沒有磁扣和肩帶,在生性崇尚自由的香奈兒女士看來還是不夠方便,因此在1955年的時候她對包袋進行了改進。增加了一條率性的鏈條肩帶,並且讓包包夾層更加豐富,它就是後來享譽全宇宙的2.55 bag。
Chanel 1956年的廣告大片
首款翻蓋包的原始設計很接近2.55,所以被後人稱之為 Pre-2.55 bag。
在翻蓋包大肆流行的今日,入手經典款個人認為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腋下包的熱可以說這兩年就沒有停過,從Prada的hobo ▼
到Celine剛上新的Ava ▼
再到Gucci即將上市的Jackie ▼
全是供給腋下愛好者的best choice。腋下包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因為夾在腋下給人足夠時髦和安全感的同時,還能讓短腿看起來變長,讓長腿看起來更長。
提到腋下包,人們很容易聯想到這部時尚啟蒙神劇。它帶火的除了女主Carrie之外,還有劇中搶劫名場面中出現的那隻帶有紫色閃亮片的Fendi Baguette「法棍包」。
Carrie:「什麼?」
劫匪:「把你的包給我。」
Carrie:「嗯..這是一個Baguette。」
首季的播出時間是2000年,但其實Baguette在1997年的時候就推出了,當時正直Prada的尼龍背包獨領時尚天下,Fendi設計團隊也建議迎合市場效仿Prada走大包路線,但特立獨行的創意總監Silvia Fendi偏堅持己見(她說她的設計就是不要跟別人一樣)出小包,還是能夾在腋下、像法國女人日常攜帶法棍麵包一樣的那種。這樣說來,法棍包的出現還多少要感謝Prada呢~最開始的法棍包只有腋下包型,因為一直大受歡迎後來才推出了肩帶等其它款。
說到這請大家不要忽略神劇中的另一款腋下包巨作:Dior Saddle Bag「馬鞍包」。
它是海盜爺在1999年設計推出的,不過可惜的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包型不夠符合當時女人們的審美,因此並沒有火過「法棍」。後來的事情,在Maria姨上任之後大家也都知道了……
Fendi和Dior開創了「腋下包」的新天地,不過它們兩位都不是最早有腋下包的品牌,腋下包的「鼻祖」是Gucci。如果你是老粉,那麼一定不會忘記Gucci包袋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IT Bag:
Gucci 1960年代的包袋典藏
包包的名字叫Jackie'O bag,是不是很眼熟?它正是前面說到的那隻新Jackie bag的原型。Jackie'O bag這隻腋下包早在50年前就已經是經典了。第一款Jackie'O誕生於1958年,因為馬術的興起,設計師就以馬術比賽中馬佩戴的鼻罩為包扣靈感設計出了這個包包,而短肩帶的腋下設計是純碎是為了讓當時愛看歌舞劇和電影的女人們出門防盜。
Jackie'O也有忠實」帶貨「者,她就是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上世紀60和70年代,傑奎琳走到哪都有這隻包的陪伴,像極了行走的廣告牌。
有了第一夫人的加持,Jackie'O一路飆紅,在1999的時候更是狂銷了6000隻。2000年之後,隨著Gucci更換設計師且風水逐漸轉向了更便攜的肩背包,因此它也就逐漸停產了。是經典就值得被復刻,這不,它又被Michele重啟了,並且我預言新Jackie腋下包將會是下半年的IT Bag。
很多時候我們會調侃大牌們之間到底是誰在模仿誰,其它我個人認為,也不存在模不模仿的,大家都是順應時代的審美和市場需求而已。而寫到這,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流行永遠繞不過「經典」,因此買包還是挑經典款下手比較不會出錯。你現在買的經典款桶包、翻蓋包和腋下包,即使過兩年不再那麼喜歡,但永遠不會擔心它們會過時,五年十年後拿出來背你依舊是街上的時髦girl。
本文編輯:Wendy小姐
美術編輯:晶晶
點「在看」的人
都會擁有一柜子的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