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就一直納悶,同樣是在玄關放鞋,為何日本人家門口看上去乾淨整潔,而自家門口卻總是凌亂不堪?為此翻看了許多日式家居設計,終於總結出了2大設計秘訣,今天不妨分享給大家,看看和你想的一不一樣。
1、玄關布局
日本的很多家庭中,入戶不像國內直接是玄關+鞋櫃,而是玄關+鞋櫃+儲物間的模式。也就是比我們還要多規劃出一個1-2平米的小房間,這個地方用來放置鞋子,平常只在門口外放常用的鞋子,既省空間又確保了玄關處的乾淨整潔。
如果入戶空間富裕,還會多做出步入式衣帽間,進門將衣物和鞋放在一處,保證室內乾淨衛生。
2、地臺設計
地臺是日式居室中常見的設計,較高的地臺和玄關形成大概3-10釐米左右的高低差落差,入戶常用鞋子放在地臺下,從室內看向室外也不覺得亂,還乾淨;地臺平時也能當做穿鞋的凳子,非常方便。
當然也會有人覺得,明明儲物間和玄關處放了不少鞋,難道不會有異味嗎?其實不然,這麼注重細節的日本人怎麼會忽略了這點呢,人家的巧思藏在鞋櫃內。
1、隔板間距
此前我們都注意到,日本人的儲物間內能放置不少鞋子,但我們忽略了一個細節,就是大部分鞋櫃隔板的間距都有所有保留,每塊隔板間會留出大概1-2釐米的位置。
這樣有利於促進鞋櫃內的空氣流通,保證鞋子長久放置不出異味。此外,不少儲物間內都是開放的樣式,這樣也能幫助內部的通風。
2、藉助高低差
如果再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日本人的鞋櫃大多設計在下沉地臺處,有一半的柜子是懸空的樣式,這並非是設計缺陷,而是故意為之。通過藉助這部分高度差讓空氣更好的流通,鞋櫃內也不容易存異味,即便入戶沒窗戶,也不擔心鞋子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了。
3、除臭器
如果無法藉助現成的設計,那就藉助外力除臭器來緩解異味。不少日本家庭通常在門套上做1-2個嵌入式除臭劑,確保通風換氣又不佔過多空間,實在是太巧妙了。
4、通風材料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日本人在一開始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會選擇通風材料來設計室內,從而減緩異味帶來尷尬。不得不說,在細節設計方面,我們還真得多學學人家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