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聖誕節,首先祝「新聞攝影」的讀者節日快樂。
作為專注新聞攝影圈解讀的公號,在今天這個特殊日子,我們不談攝影,跟大家說說聖誕節的話題。不知道在臨近平安夜的時刻,你們的朋友圈有沒有出現一張拿八國聯軍說事的圖片,無腦宣揚「中國人過中國節『抵制聖誕節』」?
在這張圖片上的信息,除了8個國家的國名之外,謠言杜撰的幾乎沒有一點技術含量,漏洞百出且過於腦殘,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端倪。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張圖片卻能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站在歷史虛無主義上倡導愚昧愛國。
由於圖中漏洞實在太多,只說幾個重點。首先,八國聯軍侵華時間並非聖誕節前後,而是發生在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北京失陷時間為8月14日,也非聖誕節。其次,火燒圓明園的是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幹的,移花接木到八國聯軍身上純屬謠言。最後,作為一個宗教節日,聖誕節的起源跟八國聯軍侵華沒有一分錢關係。
愛國需要理性,用抵制的方式宣揚愛國,顯然過於狹隘,聖誕節在國內的流行正是文化自信、兼容並包的大國風範氣度之所在。就像中國春節在國外的流行,沒見過哪個國家嚷嚷著要抵制中國年,反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我們,每天卻總是糾結於過不過洋節,明顯與大國國民心態不符。用愛國枷鎖束縛同胞感受外來節日的樂趣,更是一種偽道德,不應提倡,更不值得傳播。
說起來,新聞攝影圈與聖誕節最為直接的關聯,自然是2015年第58屆荷賽,中國攝影師陳榮輝憑「聖誕工廠」作品獲得當代熱點類單幅二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陳榮輝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荷賽獲獎者,除了荷賽,他還是第六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獲獎者,被美國《時代》雜誌評價為九位值得關注的中國攝影師之一。陳榮輝也是為數不多由新聞攝影轉向藝術攝影的攝影師,在結束了都市快報和澎湃新聞的攝影記者經歷後,他選擇放空自己,到美國耶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注藝術攝影研究。
陳榮輝這幅摘下荷賽的圖片,在2014年12月6日拍攝於浙江義烏,畫面主角是一名19歲的工人小魏,他戴著口罩和聖誕帽站在生產聖誕裝飾品的工廠裡。而畫面背後,折射的則是義烏乃至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地位。
而正是這個被很多人在朋友圈極力抵制的聖誕節,每年能夠為義烏創造30億美元的商機,佔據全球聖誕市場80%份額的中國製造,其中義烏製造超過8成。無腦國人在朋友圈憑藉謠傳的八國聯軍抵制聖誕節時,一篇《沒有義烏,誰也別想過好聖誕節》也在熱傳,文中幽默的戲謔,「聖誕節這天在時代廣場被擠掉的聖誕帽,10個有9個產自義烏,不管是佛羅裡達的二愣子,還是法蘭克福的金融高管,每年都得靠義烏傳來的福音裝點自己的虔誠。」
據央視報導,義烏有600多個聖誕產品加工廠,擁有超過500個聖誕產品商家,養活了無數國人,甚至連《華盛頓郵報》都曾公開表示,全球的聖誕節都離不開義烏。《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在評論中寫到,「義烏猶如一個縮影,從中可以看到中國與世界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
一個國家歷經數十年的高速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是得益於打開國門進行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福祉,如今有人慾反其道而行之的跡象卻越來越凸顯,我們不禁要問:泱泱大國,難道不能容下一個洋節日?
其實,美國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過聖誕節,不信上帝的國人熱衷聖誕節,在美國人眼中正是我們民族偉大的地方,兼容並蓄,信仰和實際分開。
最後多說一句,聖誕節真的不存在吃蘋果一說。
參考資料|海外網、新華網、世界華人周刊、不相及研究所等
更多新聞攝影圈獨家視角,請關注公號「新聞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