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扯上八國聯軍,國人朋友圈為何容不下一個聖誕節?

2020-12-12 騰訊網

今天是聖誕節,首先祝「新聞攝影」的讀者節日快樂。

作為專注新聞攝影圈解讀的公號,在今天這個特殊日子,我們不談攝影,跟大家說說聖誕節的話題。不知道在臨近平安夜的時刻,你們的朋友圈有沒有出現一張拿八國聯軍說事的圖片,無腦宣揚「中國人過中國節『抵制聖誕節』」?

在這張圖片上的信息,除了8個國家的國名之外,謠言杜撰的幾乎沒有一點技術含量,漏洞百出且過於腦殘,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端倪。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張圖片卻能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站在歷史虛無主義上倡導愚昧愛國。

由於圖中漏洞實在太多,只說幾個重點。首先,八國聯軍侵華時間並非聖誕節前後,而是發生在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北京失陷時間為8月14日,也非聖誕節。其次,火燒圓明園的是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幹的,移花接木到八國聯軍身上純屬謠言。最後,作為一個宗教節日,聖誕節的起源跟八國聯軍侵華沒有一分錢關係。

愛國需要理性,用抵制的方式宣揚愛國,顯然過於狹隘,聖誕節在國內的流行正是文化自信、兼容並包的大國風範氣度之所在。就像中國春節在國外的流行,沒見過哪個國家嚷嚷著要抵制中國年,反觀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我們,每天卻總是糾結於過不過洋節,明顯與大國國民心態不符。用愛國枷鎖束縛同胞感受外來節日的樂趣,更是一種偽道德,不應提倡,更不值得傳播。

說起來,新聞攝影圈與聖誕節最為直接的關聯,自然是2015年第58屆荷賽,中國攝影師陳榮輝憑「聖誕工廠」作品獲得當代熱點類單幅二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陳榮輝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荷賽獲獎者,除了荷賽,他還是第六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獲獎者,被美國《時代》雜誌評價為九位值得關注的中國攝影師之一。陳榮輝也是為數不多由新聞攝影轉向藝術攝影的攝影師,在結束了都市快報和澎湃新聞的攝影記者經歷後,他選擇放空自己,到美國耶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專注藝術攝影研究。

陳榮輝這幅摘下荷賽的圖片,在2014年12月6日拍攝於浙江義烏,畫面主角是一名19歲的工人小魏,他戴著口罩和聖誕帽站在生產聖誕裝飾品的工廠裡。而畫面背後,折射的則是義烏乃至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地位。

而正是這個被很多人在朋友圈極力抵制的聖誕節,每年能夠為義烏創造30億美元的商機,佔據全球聖誕市場80%份額的中國製造,其中義烏製造超過8成。無腦國人在朋友圈憑藉謠傳的八國聯軍抵制聖誕節時,一篇《沒有義烏,誰也別想過好聖誕節》也在熱傳,文中幽默的戲謔,「聖誕節這天在時代廣場被擠掉的聖誕帽,10個有9個產自義烏,不管是佛羅裡達的二愣子,還是法蘭克福的金融高管,每年都得靠義烏傳來的福音裝點自己的虔誠。」

據央視報導,義烏有600多個聖誕產品加工廠,擁有超過500個聖誕產品商家,養活了無數國人,甚至連《華盛頓郵報》都曾公開表示,全球的聖誕節都離不開義烏。《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在評論中寫到,「義烏猶如一個縮影,從中可以看到中國與世界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

一個國家歷經數十年的高速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是得益於打開國門進行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福祉,如今有人慾反其道而行之的跡象卻越來越凸顯,我們不禁要問:泱泱大國,難道不能容下一個洋節日?

其實,美國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過聖誕節,不信上帝的國人熱衷聖誕節,在美國人眼中正是我們民族偉大的地方,兼容並蓄,信仰和實際分開。

最後多說一句,聖誕節真的不存在吃蘋果一說。

參考資料|海外網、新華網、世界華人周刊、不相及研究所等

更多新聞攝影圈獨家視角,請關注公號「新聞攝影」

相關焦點

  • 聖誕節起源於八國聯軍侵華?洋節日可以不過,但歷史不能瞎編!
    這張圖片在小編老家被很多人轉發,因為本人歷史知識有限,我特別查詢了一下八國聯軍侵華的具體信息。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以軍事行動侵略中國清朝;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
  • 聖誕節狂歡夜是八國聯軍侵華大屠殺的日子?
    今天是12月24號,西方節日平安夜,過來平安夜明天就是聖誕節了。小觀從來不反對過聖誕節,因為我覺得這和崇洋媚外無關,不過就是一群人在這個日子裡找了個狂歡的藉口罷了。因為傳統節日,大家是要和家人一起過的,但是聖誕節不必呀,因為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在我們的父輩們眼中是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日子,這樣日子裡我們可以徹夜不歸,也可以整夜party,但如果你在春節的晚上徹夜不歸,整晚在外面和朋友patry,第二天你回家試試,看看你爸媽會不會揍你?洋節日多了,復活節我們不過、萬聖節我們基本不過、感恩節我們也不喝酒打炮吃火雞。
  • 聖誕節與八國聯軍無關,真相是……
    今天是12月25日,西方傳統節日聖誕節。不過,最近有人在網絡上傳播一則關於聖誕節的謠言,把聖誕節的起源歸到八國聯軍侵華的歷史上,一本正經的說:1860年12月24日,八國聯軍準備進攻北京之夜,被確定為平安夜。12月25日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火燒圓明園,這一天被定為聖誕節。
  • 平安夜和聖誕節竟然是八國聯軍入侵?荒唐謠言水平低也有人信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年底,在朋友圈等媒體廣為傳播的一則傳言,傳言中提到聖誕節是因八國聯軍入侵中國而確定的節日,相信很多人都見到過這樣的一些截圖或者文字。其中提到1860年12月24號,這一天是八國聯軍準備進攻北京之夜,被八國聯軍確定為平安夜;1860年12月25號,英法等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用火燒毀了圓明園,這一天被八國聯軍確定為聖誕節。傳言說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是國家的恥辱,並提出愛祖國,愛中華民族的口號。
  • 網警闢謠:「狂歡夜的由來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紀念日?」謠言!
    「聖誕節」、守「狂歡夜」的由來是八國聯軍侵華的紀念日?謠言!謠言截圖如下:最近朋友圈裡瘋傳這樣的信息,謠言文章裡「一本正經」得「胡說八道」說道:「狂歡夜的由來是1898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40天的大齋期,即四旬齋(lent)。齋期裡,人們禁止娛樂,禁食肉食,反省、懺悔以紀念復活節前3天遭難的耶穌,生活肅穆沉悶,於是在齋期開始的前3天裡,人們會專門舉行宴會、舞會、遊行,縱情歡樂,故有"狂歡節"之說。如今已沒有多少人堅守大齋期之類的清規戒律,但傳統的狂歡活動卻保留了下來,成為人們抒民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重要節日。
  • 八國聯軍侵華與聖誕節的由來木有半毛錢...
    稍微懂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的時間是1900年8月14日 (農曆七月二十),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清朝,當年8月14日,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 而把聖誕節來由與八國聯軍侵華掛鈎,簡直就是胡扯!
  • 日本侵佔北京8年,為何不敢動「故宮」?與日軍的野心有關!
    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圓明園作為當代中國的園林之最,就淪為中國人民的恥辱,在八國聯軍的囂張狂笑裡毀於一旦。但是為何日本曾經佔領北京城8年時間,故宮卻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裡就不得不說說一個不為人知的大功臣張庭濟,當時日本佔領北京前,其實博物館裡大部分的珍貴文物已經被轉運到西南各地藏匿起來,他作為博物館的管理員,留下來保護那些不能移動或者來不及搬運的文物。
  • 狂歡夜(聖誕節)和八國聯軍到底有沒有關係?
    狂歡夜(聖誕節)和八國聯軍到底有沒有關係?今天是陽曆12月24日,明天就是西方聖誕節了,我記得去年在朋友圈瘋狂轉發流傳狂歡夜和八國聯軍有關係的文章,鬧得國人民族情緒高漲,今年這樣的文章我估計還會再次出現。
  • 把聖誕節和八國聯軍「捆綁」,是愚昧?還是愛國?
    昨晚是所謂的「平安夜」,可是,一覺醒來,卻發現有一則消息充斥在網際網路上,那就是「平安夜」、「聖誕節」、「狂歡夜」被重新定義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則消息中,「平安夜」成為八國聯軍出發前的紀念,「聖誕節」成了八國聯軍佔領圓明園的象徵,而「狂歡夜」則成了八國聯軍燒毀圓明園後的寫照。
  • 慈禧請來一個五臺山高僧,大戰八國聯軍,後來怎麼樣了
    1900年6月,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為首的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京師進軍,八國聯軍侵華之戰全面爆發。禮部尚書啟秀,是當時朝廷中最激烈的主戰派,他極力建議慈禧不應再忍讓退縮,而應採取堅決手段反擊侵略者。 攻打西什庫教堂之戰,是這次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尊重歷史而非為博眼球混淆歷史,澄清八國聯軍侵華與聖誕節一點
    看到有八國聯軍和聖誕的文章,比如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卻寫成了「聖誕節燒圓明園」等等……愛國之心可以理解,個人覺得為了博眼球隨便編造,並不能說明就能很好地愛國,
  • 八國聯軍侵華,洋人在慈禧床上刻下一句英文,大臣們都不敢翻譯!
    一百多年前,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犯下了無數的罪行,一路上殺人放火、欺男霸女!就連我們的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也慘遭劫掠火燒,最終成為一堆廢墟,令無數中國人痛惜不已。不僅如此,他們還闖進了紫禁城,搶走無數珍寶和金銀細軟。
  • 今年的聖誕節,氛圍不一樣
    今年的聖誕節氛圍和兩年前截然不同。兩年前,聖誕節來臨之際,朋友圈幾乎被聖誕活動刷屏,今年卻鮮有此類活動出現。筆者是一位工廠基層管理人員,按照慣例,每年聖誕前夜都要自費購買聖誕樹,及禮品組織員工開展聖誕節日活動。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12月25日是西方的聖誕節,但24日一張圖片刷屏了朋友圈。
  •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
    八國聯軍聖誕節火燒圓明園,這句話錯在哪?,但24日一張圖片刷屏了朋友圈:圖片的主要內容是:平安夜、聖誕節和狂歡夜,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人如果過這些節日簡直就是中國人的恥辱……提倡中國人過中國節,沒有問題。
  • 昨日是西方的「聖誕節」,朋友圈中「杜絕聖誕節」圖片盛行,到底是...
    從前幾天開始,朋友圈中關於「杜絕聖誕節」的圖片大肆傳播,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愛國情緒高漲,用得到了廣泛關注。小編也一度認為,八國聯軍和聖誕節是有關係的,但通過深究發現這就是一個謠言!
  • 浦北人別再說聖誕節快樂了!看完這些,你還過聖誕節嗎?
    每當聖誕節、平安夜、情人節等等物價上漲幅度都特別的大。朋友圈、微信群裡各種「平安夜快樂、聖誕節快樂的祝福語」,商家藉機聖誕大肆搞聖誕宣傳活動提升人氣... 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1860年的這個時間點八國聯軍在幹些什麼事情呢: 1860年12月24號(平安夜)英法聯軍策划進攻北京城。
  • 八國聯軍糟蹋圓明園時為何放過故宮?網友:並不是八國聯軍幹的!
    八國聯軍那就是1900年庚子之役了。老實說,八國聯軍禍害過圓明園嗎?這個卻不曾聽聞。事實很簡單啊,火燒圓明園的是何時何人啊?那是1860年英法之役給英法聯軍禍害的啊,如何算到八國聯軍的頭上呢?關於這點常識,還真應該普及一下,因為鬧出的笑話實在太多了。經典笑話一則如下:某日歷史老師問小明誰燒了圓明園,小明惶惑地說:不是我燒的!
  • 八國聯軍、狂歡夜……利川人,你信了嗎?
    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而不是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侵華,是發生在1900年的事,和圖片中說的1860年,相差了40年。 至於聖誕節,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距今至少1000多年。
  • 武器先進,卻只會送人頭,八國聯軍稱:清軍不會打近代戰爭
    1900年,以德、日、英、俄等八國組成的八國聯軍,隨便找了個藉口開始侵略中國。而在清末,中國被外侵始於鴉片戰爭,結束於「庚子之變」。也就是這次八國聯軍的侵略。而當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時,慈禧和光緒就已經逃走了。清軍的表現因此也一直為後人所詬病。北京是清朝的首都。它地理位置重要,食物豐富。然而,10萬軍隊在一天之內就被打敗了!可能本來打算死傷慘遭的侵略者本身,也覺得太「神奇」了。而談到為什麼一日被破城這方面,大家很多都說是武器的差別,而這一種的爭論也一直是主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