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厭倦了走馬觀花的打卡式旅遊,那就來考納斯走一走吧……

2020-12-15 發現立陶宛

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部分人的旅行方式都是報名旅行團,行程無非是車上睡覺,景點拍照,過後問啥都不知道;而最近幾年,大部分人都選擇自由行作為假期旅行方式,但還是逃不出排好滿滿的行程,匆匆忙忙,景點拍拍拍,朋友圈曬照,向外界宣告自己去過哪裡哪裡,這種走馬觀花的打卡式旅行怪圈...

如果你厭倦了這些,那麼我建議你到考納斯走一走,在這個歲月靜好的小鎮,享受專屬自己的旅行。小立的考納斯遊記奉上,下劃享用!

立陶宛除了首都維爾紐斯,考納斯算是經濟發展潛力第二大城市了。這裡有市長倡議的自貿區、眾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教堂,還有24小時營業的賭場,還有紀念品商店一條街。

這裡真的什麼都有,唯一缺的就是人,說到底還是因為立陶宛人口規模太小了(截止2018數據顯示不到三百萬人),好處就是去觀光遊覽不用處處排隊,不好的地方就是太寂寞了。

但是來到這裡,真的要好好逛一下紀念品商店,好多有趣的琥珀紀念品,還有很精緻的郵局,因為小立一直有收藏郵票的愛好,還特意買了兩套紀念郵票!

考納斯市中心還有大型商場但是沒逛過,但從維爾紐斯開車到考納斯很方便,不塞車的話大概一到兩個小時,可以當日來回。但是想要參觀博物館務必提前確認當天是否開放,別到時候白跑一趟哦~

昨天小立介紹了在維爾紐斯舉辦的

「200鞋 700年」的展覽

感興趣的小夥伴們

快著手自己的立陶宛行程吧!

更多疑問歡迎留言

感謝關注「發現立陶宛」!無論您是在立華人,還是即將前往立陶宛旅遊、商務考察、投資移民的同胞朋友,我們都希望為您帶來最新鮮最有價值的生活、商業資訊!

相關焦點

  • 立陶宛的考納斯——不許動!新娘跟我們走吧
    我猜測畫的應該是愛因斯坦吧?市政廳當然也是考納斯的主要景點之一,建於1542年,高約53米,是晚期巴洛克建築,並帶有早期古典主義和哥德式的建築味道。直到現在,它仍然是當地人舉辦婚禮的地方。我們向著市政廳的方向行進時,從斜刺裡走出這樣一支隊伍。乍一看能把人給嚇一跳!
  • 中國人迷戀「打卡式旅遊」,不是什麼好現象
    對遊客來說,打卡是來過的證明,是可以對外展示的素材,因此遊玩過程往往走馬觀花,體驗讓位於遊覽更多景點的效率。在短視頻平臺上,重慶的洪崖洞等網紅景點,早就是打卡聖地,五一期間有超過十萬人前往打卡。拍攝者發現,國人旅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快,一路馬不停蹄打卡。這種獨特的打卡式旅遊模式,還引來《經濟學人》的關注,在文章中「打卡」甚至被直接翻譯成「daka」,可見它已成為一種特色。打卡式旅遊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旅行的內涵和目的。
  • 打卡式旅遊是什麼意思?你喜歡嗎?
    不錯,很多的旅遊行程確實是時間非常的緊湊,不過,大連康輝旅行社的小編可是非常的了解,由於人們的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員素質的不斷提升,現在的遊客更熱衷於深度旅遊。那麼小編說的「打卡式旅遊」是什麼意思?說實話,曾經的小編也是一頭霧水,旅遊和打卡是怎麼聯繫起來的?且聽小編給你娓娓道來。
  • 別讓「打卡式旅行」毀掉旅行的真正意義
    一名遊客直呼「我也想回頭,但是回不了了」,引發人們笑意,原來是因為前後路線堵得發紅,一個站甚至要走半小時左右。由此,打卡式旅行再次引起人們熱議。(10月5日《廣西日報》)打卡式旅行就是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方式,這種旅行多是跟團出行,到一個景點待十幾分鐘或者半小時就前往下一站,去到每處景點只是流水線式拍照打卡。我們常說,世界這麼大,我要出去看一看,於是旅行就成為一項具有意義和儀式感活動。
  • 孟郊筆下的「走馬觀花」究竟是「走」,還是「跑」?
    更多朋友在使用「走馬觀花」一詞時,主要用於形容「匆匆忙忙」「潦潦草草」,囫圇吞棗地行事。這種用法本身倒並無什麼不妥,但「走馬」究竟本意是什麼,或更具體地說,什麼叫「走」?古漢語中有「奔走」一詞,但並沒有「奔跑」的說法,「奔」和「走」是同意,「奔走」合在一起就和「欷」「馳騁」「聽聞」等類似結構的文言用詞一樣,是通過重疊用語強化同一個概念,「奔走」就是「更賣力地跑」。一些朋友以為「走」的意思和現代漢語一樣,把「奔走相告」這樣的成語理解為「或者快跑或者慢慢走地相互告訴」,就出現了誤讀。其實這四個字的本意是:「迅速的跑來跑去,以便把消息儘快傳遞給所有人。」
  • 那仁夏牧場?去喀納斯旅遊如果不去這裡,你的旅遊只算走了一半
    在隨後兩次去阿勒泰的旅遊裡,印象中總是一山連著一山,這種山連著山的感覺在天山也有,可是在翻過天山之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總是大片的草原。但是在阿爾泰山上卻不常見那種漫山草場的景象,或許是我們因為並沒有深入到深山之中?
  • 別讓「打卡式旅遊」毀掉旅遊的真正意義,漫遊重新定義旅行本義
    一名遊客直呼「我也想回頭,但是回不了了」,引發人們笑意,原來是因為前後路線堵得發紅,一個站甚至要走半小時左右。打卡式旅行就是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方式,這種旅行多是跟團出行,到一個景點待十幾分鐘或者半小時就前往下一站,去到每處景點只是流水線式拍照打卡。我們常說,世界這麼大,我要出去看一看,於是旅行就成為一項具有意義和儀式感活動。
  • 打卡式旅遊寧可不去
    和本老嫗一樣,喜歡發朋友圈曬旅行照片以刷存在感的大媽們,要麼盤踞旅行社計劃線路討價還價,要麼在機場秀著手持機票手拖拉杆箱的倩影,要麼坐著大巴開往海邊或者教堂,要麼就在花海和景點,披紗巾手拉手照美圖,高興了再來一段抖音,以喚醒沉睡的青春。導遊的喇叭裡,手機的召喚裡,是限時二十分鐘的催促聲。打卡旅行,正耗費著我們的金錢和精力。
  • 5.19中國旅遊日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如東之旅吧!
    5.19中國旅遊日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如東之旅吧!今年的5月19日是第十個「中國旅遊日」或許你錯過了今年的踏青賞春或許你很久沒呼吸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氣那麼趁這個初夏時節如此甚好的時光,莫被你就此辜負就在5.19中國旅遊日來如東玩吧
  • 老謝英國行 | 如果你厭倦了倫敦,就是厭倦了生活
    一來是因為有七天假期,再請幾天假就能湊成一個十幾天的長假;二來為了避開國內洶湧的旅遊人潮。而且此時國外旅遊旺季剛過,遊客不會太多,機票酒店價格相對便宜。再說,這個季節無論去東西南北,天氣都不冷不熱,非常適合旅行。
  • 自由行的含義:旅行不是走馬觀花、到站打卡,而是發自內心的放鬆
    旅遊是現在的一個大熱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不論是上班族、老人、學生都在其中。每個年齡段的旅行都是不同的,也有著不同的體驗和收穫,但隨著旅遊業的高速發展,誕生出兩種旅行模式,分別是自由行和組團旅遊,如果你問我哪個更好,那個能讓旅行的收穫更多,我肯定推薦你自由行。
  • 如果你的狀態超過下面三條,那就去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如果大家現在的狀態超過下面三條以上,那就不要猶豫,去嘗試說走就走的旅行吧!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工作、約會都會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事事提不起興趣來,需要找到有意思的事情做,卻又不知道做什麼。在節假日裡面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別人發朋友圈,旅遊、美食、包包、夜店、自由個個都能刺痛你的神經,為什麼別人的生活能夠如此瀟灑,而自己卻整天悶悶不樂?
  • 雞鳴島上走一走
    我是在朋友那裡得知的,後來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在這個島上有過一次拍攝,使得這個島名聲大振,更加堅定我要去島上走一走的決心。不過,有道是,來的早不如來得巧。我們剛剛進入停車場,旁邊就有一個空位,那是一輛手扶拖拉機站的位,被工作人員移開,剛好就招呼我們的車入內,巧吧,這就是運兒好唄。
  • 倫敦|如果你厭倦了倫敦,你就厭倦了生活
    真的…如果你厭倦了倫敦 ,那麼你就厭倦了生活!不論你在倫敦停留多久只要你走過一段街道。你一定會看到無比龐大的雙層巴士在城市裡來回的穿梭。這應該是倫敦人盼望火紅太陽的方式吧。就讓它用紅色的巴士和白色婚紗來見證他們最真摯的愛情。倫敦是一個善變的城市有時你很難看到倫敦的太陽。當你斷定這天一定會下雨時午後風就撥散了烏雲。你覺得太陽有些刺眼想要用手去遮掩的時候頭頂的烏雲一言不合就下起一陣雨來。你可以在倫敦承諾一切但絕對不要去揣測倫敦的天氣。
  • 咋說|「打卡式旅遊」也是一種「個性」放飛
    整理:林美汕【1】「打卡式旅遊」也是一種「個性」放飛(新京報——堂吉偉德)打卡式旅遊,屬於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方式,遊客到某處景點觀光的目的,除了慕名欣賞美景外,還有「到此一遊」的刷存在感。乍看起來,「打卡式旅遊」如同吃快餐一樣,講求了效率卻忽略了對營養的吸收,也少了沉心靜氣和閒庭信步的內涵之美,讓旅遊用意變得功利而浮躁。但「打卡式旅遊」依然大有市場,並呈現出「網紅化」的變種,「我願意」的個性化釋放與自主選擇恐怕才是關鍵原因。新消費、新市場、新業態帶來假日新體驗,人們變得越來越懶,但生活越來越愜意。就此而言,「打卡式旅遊」即便會「卡在路上」,放飛自我的追求也無可厚非。
  • 城市塗鴉賞心悅目,就這麼輕易愛上了考納斯小城
    考納斯老城坐落在涅曼河及支流尼亞裡斯河匯流處,隨處可見的巴洛克建築,紅頂屋石頭地,長長步行街兩邊的酒吧商店和餐館,讓我走出了三萬步。考納斯是立陶宛第二大城,曾為首都,人口不到50萬,建於13世紀。這裡有立陶宛最早的防禦工事,而且是立陶宛惟一有雙層牆保護的要塞。1362年十字軍入侵考納斯,連續圍攻城堡3星期,終於突破防守並毀掉了城牆。1368年城堡重建,結構更為堅固。
  • 為什麼喜歡打卡旅遊
    現在旅遊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人喜歡生活式的旅行,有的人喜歡打卡式的旅遊,有人喜歡豪遊,有的人喜歡窮遊。你喜歡哪一種旅遊? 隨著各種網紅旅遊景點的推廣,越來越多人喜歡打卡式旅遊。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打卡式旅遊?多數人認為打卡式旅遊,就是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方式,這種旅行多是跟團出行,到哪裡待個十幾分鐘半小時就去下一站,去一個國家護照上蓋一個章,就像打卡一樣,故而得名。
  • 《憂鬱的熱帶》:勸愛旅遊的你,別落入窮人「打卡式旅遊」思維
    旅行的意義是去跑一堆路,拍一大堆照片只為了證明自己曾經來過,或者是知道「船上的狗如何胡來」嗎? 令作者反感的是,這類描述竟然相當受歡迎。 然後,面試的人說,其實他們公司現在很需要能幫助拓展國外市場的人員,問她,你去過這麼多個國家,那有沒有注意到各個國家的相關投資政策,能夠幫公司做一個推廣呢。女孩的回答也很坦率,我不知道,沒留意。又問她,除了英語以外,還會不會其他的歐洲語言呢,回答還是不會。於是女孩被拒了。
  • 適當的時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如果非要說樂趣的話,多一個人會多一些可愛的過程。一個人旅行其實沒什麼樂趣。當然,我去往一個地方並不是代表我要拍多少美景吃多少美食或者微信收多少打招呼約炮豔遇,這些其實我只有和別人一起去的時候才做。雖然,和陌生人交往的忠誠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忠誠,而真正的忠誠是面對朋友的時候你還能毫無悔疚的面對自己。旅行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兒:當你需要你獨自屬於你那一份沉潛在心底的需要時,你就可以一個人走了。
  • 你是打卡式旅遊者還是真正的旅行者?看行者的幾種境界
    雨辰1900旅遊領域創作者現代社會普遍比較浮躁,很少有人靜下心來思考,打卡式旅遊正是這種表現之一,人與人認知水平不同,三觀不同,追求的東西也不同,所以,也談不上有救沒救,各取所需而已,不必認同別人,也不求別人認同,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世界也就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