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菖蒲論壇」即可關注,隨時隨地了解家鄉新鮮事。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地處大別山腹地、兩省三縣結合部的邊陲小鎮——嶽西縣冶溪鎮,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辦年貨、燙豆粑、打豆腐、醃臘肉、做美味……喜迎牛年春節。
「寸金糖,我家已歇了好幾年沒做。今年是應幾個朋友之約,又重操舊業,把我家祖傳的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寸金糖做起來了,快過年了,寸金糖還供不應求。」日前,筆者走進冶溪鎮司空山村劉同飛家,花幾個小時見證了他一家人製作美味零食——寸金糖的全過程。
寸金糖是當地特色名點,一種古老的純手工糖制食品,蔗糖加熱經包餡押條,斷成一個個1寸長的金黃色小條,「寸金」之名是由此形象而來。寸金糖內有夾心,外裹芝麻,製作工藝考究,食之味香甜,餘味綿長,色澤金黃,且物美價廉,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寸金糖配料精製,製作工藝比較複雜,熬糖火候相當講究。」劉同飛一邊做糖,一邊介紹製糖方法和過程。將米(最好是糯米)用清水浸透一夜,淘盡雜質,蒸熟米飯溫度適宜後,即將熬好的麥芽水滲入拌勻,放入糖缸內發酵(拍卓),待釀成糖水,將其舀入鍋中,用柴火熬煮成糖膏,這個過程叫熬糖,淺紅色的糖膏散發出甜蜜的香氣,趁著熱勁,將糖膏繞到馬樁上用力反覆拉扯,這個過程叫打糖(扯糖)。糖漿開始固化,凝結成糖胚,糖胚呈琥珀色,直到琥珀色的糖胚在拉扯中變成白色後,趁著熱坯包餡,餡是用白糖和炒熟的黑芝麻粉混做的,然後用燒紅的鐵具封口,形成一個大餃子似的糖胚,乘著熱胚,抽成細細的糖條,這個過程叫抽糖,抽糖的時候需要4人以上剪糖,一個人抱著糖胚長期翻身打轉,下面還要燒一個碳爐升溫,都是避免糖胚硬化,一個人用力抽成細條,因為糖條冷固就不易剪斷,所以邊抽邊剪,剪成寸長一根一根。減條後就剩最後一道工藝——上麻,上麻前,要把寸長的糖條用水蒸氣加熱後,倒入炒至半熟白芝麻的鍋裡再炒,讓糖條全部粘上白芝麻仁,這樣就做成了「寸金糖」。
做好的寸金糖,味香甜酥不粘牙,色澤白亮均勻,粗細長短一般齊,潤而不膩,是春節招待客人的上等精美零食,也是當地人難以忘卻的兒時記憶。
據劉同飛介紹,寸金糖只有在冬天氣溫低的時候才能做成,做寸金糖工藝複雜,所以現在幾乎很少有人做,為了不讓這項手藝失傳,他家傳承了三代,做成的寸金糖品質好,銷路也很好。
來源:嶽西網,菖蒲論壇綜合整理。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您的關注、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