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有三種說法,你認為哪三山最具有代表性呢?

2021-01-10 老靳行色

我們經常說到「三山五嶽」,對於五嶽大家應該不陌生,一般都能隨口到來,可是三山是哪三座山您知道嗎?

三山,在我國一共有三種說法:一個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山,這是指華夏大地上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和天山山脈;第二個就是指道教傳說中的所謂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第三個說法就是最新的根據大家喜歡程度而重新排定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蕩山。

神話傳說的三山

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中指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被稱為世界的屋脊,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又名聖母峰),是藏語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達8844.43米。

也有人推測,神話傳說中的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鍊石補天處亦有可能就是指喜馬拉雅山脈,不周山:山名,傳說在崑崙西北。《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崑崙山脈

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崑崙丘或玉山。崑崙山乃是亞洲中部最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崑崙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被稱為中國第一神山,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崑崙山在中國傳說中的重要地位來自古代神話,傳說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崑崙山與我國許多神話故事相關,至今崑崙仍有許多的待解之謎。

天山山脈

天山,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世界自然遺產,位於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託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

傳說中的瑤池即指天山天池,西王母祖廟位於天山天池的東岸,博格達峰的西北方向,海拔2000米左右,它是新疆最古老海拔最高的道觀之一。傳說王母娘娘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故稱之為西王母祖廟。

道教傳說中的三仙山

蓬萊(蓬壺)

蓬萊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山名。常泛指仙境。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

現在一般指蓬萊閣,也或許與此處海市蜃樓常見有關。蓬萊閣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之稱聞名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蓬萊閣景區以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戚繼光故裡、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棧道、合海亭、全周影院、水師府、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海濱和平廣場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餘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休閒度假勝地,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方丈山

方丈又稱為方丈山、方壺、方丈洲等。古代中國神話及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稱「方丈」。但是諸多史書所載,均沒有發現此山在何處,只有提及海上三神山「瀛洲、蓬萊、方丈」。又有一說,根據《水經注》的說法,方丈則是崑崙山。

瀛洲(瀛壺)

瀛洲,可以指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仙山,最早見《列子》。

神仙思想產生於周末,盛行於戰國。 戰國時,民間已廣泛流傳著許多有關神仙和神仙境界的傳說,其中以東海仙山和崑崙山最為神奇,流傳最廣,成為我國兩大神話系統的淵源。

先民認為海上有五座神山:岱嶼、員嶠、方壺、瀛洲、蓬萊。據《列子湯問》:「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裡,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之樹節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勝數。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返.......」最後二山飄去不知蹤跡,只剩下方壺(方丈)、瀛洲、蓬萊三山了

現代人普遍認可的三大名山

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還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由此可見黃山之美。而黃山有四絕乃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雁蕩山

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雁蕩山又名雁巖、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雁蕩山是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包括靈峰、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西石樑洞、顯勝門、仙橋—龍湖、羊角洞、方山、長嶼硐天、楠溪江等景區。

廬山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它是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又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而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而李白著名的詩《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指的此處。

廬山除了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外,它還是紅色旅遊勝地,著名的「廬山會議」就是在這裡召開的。

看完三種說法的三山的介紹,你認為上述哪種說法的三山更具有代表性呢?哪種說法才更能符合三山五嶽這個成語在我國的地位呢?

相關焦點

  •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都知道,三山卻有3種說法,你覺得呢
    有一個詞語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三山五嶽。其中的五嶽大家都知道,分別是東嶽泰山(山東),西嶽華山(陝西),南嶽衡山(湖南),北嶽恆山(山西),中嶽嵩山(河南),此為五嶽。那麼三山是哪三座山呢?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關於三山的說法一共有三種,你覺得是哪一種呢?第一種是不周山、崑崙山和天山。不周山是支撐天的柱子,結果被共工撞塌了。
  • 中國常說的「三山五嶽」,那具體是指哪「三山」,哪「五嶽」呢
    中國常說的「三山五嶽」,那具體是指哪「三山」,哪「五嶽」呢現在人們的生活說平已經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節假日出遊,作為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當然出遊的前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目的地,我們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所以擁有歷史底蘊的景點還是處處可見。
  • 三山五嶽,指的是哪三山和哪五嶽?
    如果用一個成語表示我國的山川總稱,人們想到的一定是三山五嶽。那麼,三山指的又是什麼山,五嶽又是哪五座山呢?顧名思義,要想用這幾座山嶽代表我國山川,至少需要滿足以下兩點特徵。第一,此三山和五嶽必然在我國的山川中很有代表性,是名山;第二,它們的分布應該遍布我國多地,而不能集中於幾個特定的地方,否則不能完全代表我國的所有山川。對於三山所含的山,一般有三種說法。第一,指的是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和天山山脈。第二,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
  •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三山分別是誰呢?
    我國的名山大川非常多,不少喜歡旅遊的朋友對於名山的嚮往還是非常強烈的,然而談起三山五嶽中的五嶽,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知道,可三山指的是哪三座山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五嶽分別指的是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而三山則有著三種不同的說法,首先第一種是指華夏遠古神話中的三條龍脈,分別為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這三座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傳說故事,以傳說中的地位而言,這三位當選三山可謂實至名歸。
  •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大家都知道,三山是哪三山?很多人不一定能回答
    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裡,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三山五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三山五嶽」,五嶽大家都知道,那三山到底是指哪幾座名山呢?
    中國作為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擁有許多的自然風光,祖國美好大好河山,也一直成為我們驕傲的地方,而三山五嶽的說法一直被廣泛的流傳,大家認為這是對中國山的一個匯總,也是一種概括性的說法,但是其實三山五嶽是有特定性的,五嶽一直都是被人熟知的,那麼三山到底是哪三座名山?
  • 人們常說「三山五嶽」,五嶽大家都很熟悉,三山是哪3座山呢?
    我相信十一節期間很多人選擇了去名川大河旅行,今天的編輯和大家介紹的當然是關於名山的故事,雖然經常被稱為「三山五嶽」,但是五嶽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三山到底是哪三座山?不要多嘴,進入正題。首先,介紹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這五座山也有很多神話,特別是泰山,古代有很多皇帝登上泰山祈求幸福,這為什麼泰山成為五嶽的最大原因?登泰山的朋友也能感受到他的雄壯。
  • 「三山五嶽」中的「三山」具體是指哪三座山,你知道嗎?
    「三山五嶽」,現在常用來泛指中華名山,大家都知道「五嶽」指的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但「三山」你知道具體指的哪三座山嗎?「三山」最早的說法應該是「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和瀛洲這三座神山,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但是,「三神山」畢竟是神山,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隨著漢民族疆土的擴展以及對南方的開發,位於南方的三座山就被選出來成為了新的「三山」。
  • 「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是哪三座山?兩種說法,誰更具說服力?
    眾所周知,我國具有許多名山大川十分巍峨莊嚴引人注目,比如我們的「三山五嶽」。「五嶽」我想大家都應該比較熟悉,「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西嶽」華山有美麗傳說,「南嶽」衡山風景秀美,「北嶽」恆山豪邁壯觀,「中嶽」嵩山穩固堅定。無論你有沒有去過這些地方,他們響亮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
  • 中國一直以來常說的「三山五嶽」,指哪「三山」、哪「五嶽」呢?
    我國的五嶽是按照東南西北中來劃分的,他們雖然說在位置上不同,但是他們都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很多人都喜歡到五嶽去旅遊,去看一看他的風景,那麼來了解一下常說的「三山五嶽」,具體指哪「三山」、哪「五嶽」吧。東嶽泰山五嶽之首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你若是一個對佛教文化有特別興趣的人,那麼你到泰山去旅遊是去對了地方
  • 中國的三山五嶽,傳說中的三山真的存在嗎?
    中國的三山五嶽,傳說中的三山真的存在嗎?中國有許多名川大山,有一個成語叫三山五嶽,那麼這個三山五嶽到底指的是哪三山哪五嶽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揭曉謎底吧!傳說中的三山指的是海上的三神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其實傳說中的三座仙山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選擇了新的三山,它們分別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黃山位於安徽黃山市境內,原名黟山,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
  • 經常說「三山五嶽」,具體是哪「三山」哪「五嶽」,你去過哪個
    中國的面積很大,城市很多,每個城市裡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勝,這些景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無論是自然景點還是歷史古都,都和都有特點,除了豐富的水資源外,最多的是山,經常有三山五嶽的說法,這是我經常說的話,但是很多人對三山五嶽一點也不了解,你知道具體指的是哪座山嗎?
  • 「三山五嶽」究竟指哪三山哪五嶽,你都知道嗎?至今三山眾說紛紜
    中國地域遼闊,華夏大地上遍布名山,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就有「三山五嶽」,那麼你能一下子說出來「三山五嶽」具體指的是哪些山嗎?「三山」也就真的只有三座山嗎?「三山五嶽」其實是泛指華夏大地各大名山,我們先來說沒有爭議的「五嶽」。
  • 老孔帶你看中國,三山五嶽中的「三山」是哪三座山?
    我們在電視或者媒體上經常見到或聽到三山五嶽,五嶽想必大家都知道,那麼三山你知道是哪三座山嗎?三山五嶽,泛指名山或各地。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三山有一種說法認為三山是傳說中的蓬萊、方丈山、瀛洲三座仙山。
  • 「三山五嶽」,五嶽大家都知道,那三山到底是哪幾座名山呢?
    我國的名山大川有很多,很多熱愛自然風光的小夥伴,出遊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名山。三山五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的三山五嶽到底指的是哪些山呢,或許很多小夥伴就可能不是很了解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其實三山五嶽是泛指我國的各大名山。但細分下來,五嶽是指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
  • 中國人經常說「三山五嶽」,哪座山是三山,你願意過來看看嗎?
    眾所周知,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條件非常好,因此許多人對他們積累的財富上癮了,然而他們有著不同的心態,在不同的地方度假和旅遊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人,然而我們也可以有關於許多美麗的有趣故事,這樣的位置在生活中更有意義,為了山川湖海,遊客蜂擁而至。
  • 人們常說的「三山五嶽」,你知道具體是哪「三山」哪「五嶽」麼?
    我國面積非常廣闊,形成了眾多自然景觀,除了豐富的水資源之外,剩下的就是眾多的大山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三山五嶽這個說法,那你知道具體指哪幾座山呢
  • 大家都知道「三山五嶽」,三山是哪幾個你們知道嗎?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遺產資源豐富,有許多著名的山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山五嶽中的「三山」。安徽黃山之所以叫黃山,是因為傳聞軒轅帝曾經在這裡煉丹,因為這裡的巖石是青黑色的,所以也叫「黟山」。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是黃山的五絕,是其他地方不可多得的美景。
  • 傳說中的「三山五嶽」,五嶽我們都知道,三山是哪三座山?
    而形容中華名山的成語就是「三山五嶽」。五嶽我們都知道是哪五座山,那傳說中的「三山」又是指的哪三座山呢?五嶽指的就是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這五座山都是現實存在的,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對稱分布的名山。三山的排名還在五嶽之前,那豈不是說三山的名氣要比五嶽更高?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 中國的五湖四海的四海和三山五嶽的三山,是在哪裡?
    那麼唯一不太了解的就是「三山」和「四海」究竟又是指的哪裡呢?」和五嶽有什麼不同?三山其實是神話傳說中的產物。史記中說道:「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