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15日,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協會基金會上海代表處舉行了成立儀式。EBMT現任主席 Nicolaus Kröger 教授,EBMT全球委員會主席高漢(Norbert C.Gorin)教授、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上海醫學會血液分會主任委員李軍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黃河教授,以及多位中國血液界領軍人物、專家學者共同見證了這一裡程碑意義的時刻。會上,來自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和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梁愛斌教授以及來自法國巴黎索邦大學聖安東尼醫院血液學和細胞治療學系講師艾歐莉亞·布裡索醫生榮獲了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協會基金會「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
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學會(EBMT)成立於1974年,是一個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是世界三大血液醫生組織之一;旨在讓參與臨床的血液、骨髓移植及細胞治療的科學家和醫生分享他們的經驗並開展所有供體來源和供體類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相關方面研究與合作;EBMT的使命是通過科學、教育和宣傳推動世界各地血液和骨髓移植及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挽救患有血癌及其他疾病患者的生命。
法國國際移植中心(EBMT巴黎辦公室)和法國聖安東尼醫院血液科在EBMT和法蘭西基金總會下屬法國博效基金會的幫助下設立了兩個獎項:「聖安東尼-EBMT成就獎」頒發給資深團隊負責人,「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頒發給青年團隊負責人。原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北京大學黃曉軍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武漢協和醫院血液病研究所胡豫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黃河教授曾獲得過「聖安東尼-EBMT成就獎」。「聖安東尼-EBMT成就獎」和「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授予歐洲/法國或中國的個人或機構,以表彰他們在幹細胞移植和細胞治療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對血液學發展做出的貢獻,每年頒發給最多兩位來自中國或歐洲的青年團隊負責人,以促進中法兩國在血液學領域的合作創新。
梁愛斌教授團隊是國內率先開展CART19細胞療法治療復發難治血液惡性腫瘤的團隊之一,至今開展CART相關的臨床試驗20餘項,建立完善的CART細胞製備、治療和評估體系,在毒副反應的防控領域有獨到的見識和實踐,累計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300餘例,總體療效居全國領先水平,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因而獲得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協會基金會「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
梁愛斌,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擔任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研究與治療專業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和中國醫師協會全國常委,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實驗血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醫學會上海血液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血液學分會副會長,上海市抗癌協會血液學分會及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迄今為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中美重大合作項目7項(重點項目2項),主持上海市科委及衛計委重點項目5項,參與國家高科技專題「863」項目1項和國家重大基礎課題「973」項目2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獲批國家專利6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80餘篇,在《Cell》、《Blood》、《Leukemia》、《Cancer Research》、《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Nature communications》、《Haematologica》和《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等期刊均有論文發表,參編血液學著作3部。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20年Saint-Antoine-EBMT青年領袖;第四屆「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稱號;2019年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工程模範院長;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012年「全國衛生系統優秀工作者」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領軍人才、「科技啟明星」;「銀蛇獎」二等獎及「曙光學者」等多項榮譽及人才計劃。
主要研究方向為血液腫瘤的免疫靶向治療:CART細胞技術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血液腫瘤幹細胞的DNA損傷機制:單細胞水平血液腫瘤幹細胞新研究平臺的建立和應用;血液腫瘤幹細胞DNA損傷反應的乙醯化調控新機制;人附紅體病的規範化診治體系建立及推廣應用等。
文 | 宣傳處
原標題:《【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梁愛斌教授榮獲「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