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義烏,大家就會想到市場,沒錯,義烏機場就是建立在市場上的機場,因市場而生,因市場而變,在變化中壯大,努力讓市場因機場而榮。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分享的就是義烏機場與義烏市場、與金義都市區經濟如何互惠互榮,共同發展。
一、區域經濟是機場發展的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以培育、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發展道路。可以說,因為市場,使義烏從地攤式市場變成了全球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從一個地瘠民貧、資源匱乏、一窮二白的農業小縣變成了世界知名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習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概括義烏的發展是「莫名其妙、無中生有、無奇不有、點石成金」。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義烏機場應運而生。義烏民航正是抓住了改革開放和義烏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帶來的黃金髮展機遇,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跨越:從最初投資410萬元開辦不到3000米的候機樓,到目前擁有3萬平方米國內、國際候機樓,3000米跑道的4D級機場;從1991年旅客吞吐量僅1.28萬人次,到今年即將突破160萬人次;從最初2個通航城市,到現在構建了通往23國內外城市的網絡布局。義烏機場的發展便是義烏經濟發展的縮影。
二、機場發展必須緊緊依託地方經濟
一直以來,義烏機場開發航線都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原則,在經過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開發與義烏經貿往來最密切的城市航線,通航城市主要為各大省會城市和經濟中心城市,義烏機場在前16大市場中的11個市場提供非經停直達航班服務,廣州、北京、深圳三大商務市場航班服務穩定且保持相對較高的客座率,佔了旅客吞吐量的一半左右,其中,最典型的要屬廣州這條航線。廣州航線是義烏機場通航年份最久的一條航線,據統計,每年從國外經廣州中轉到義烏採購的進出境旅客達到28萬人次,該航線從每周3班,發展到了每天5班,在廣交會期間,甚至發展到每天12班。值得一提的是,這條航線還被稱為是國內航線中的「國際航班」,因為外籍旅客就佔了旅客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可以說,這條航線連接著國際貿易的兩端,為提高地方市場供應鏈效率發揮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義烏是一座外向度極高的城市,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境外客商常駐義烏,往來義烏旅遊、經商的外籍客商達到50萬人次,商品出口至210個國家,外向度達到65%,在那裡,有「異國風情街」「聯合國社區」,是一座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城市。2005年,義烏市政府提出申請臨時口岸獲批,2014年7月,國務院批覆同意義烏機場作為一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成為國內第一個縣級國際機場。國際候機樓1.3萬平方米,6個值機櫃檯、2條檢疫通道、4條海關通道、6條邊防通道。義烏機場先後開通臺灣、香港地區航班,曼谷、大邱、芽莊、暹粒、首爾等航班。隨後,義烏機場積極完善口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了9500平方米聯檢大樓、建設2個國際貨站。2015年5月,在義烏機場轄區內繼杭州和溫州國際互換局,浙江省第三家國際郵件互換局--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正式使用,國際互換局與義烏航空口岸的融合發展,大大減少了物流時間和成本,打通了義烏國際物流新通道,為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11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浙江省機場集團正式成立,為義烏機場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集團成立以來,在省內機場發展定位、航線網絡規劃以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強了統籌,並充分發揮了省級平臺的作用,帶領中小機場積極與航空公司建立聯繫,深耕浙江航空市場。
三、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源
2017年2月,習總書記專程視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並指出:新機場是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這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航空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服務浙中地區的區域性機場,義烏機場也必須不斷謀劃新的發展篇章,為區域經濟定製服務,助力地方經濟健康發展。
(一)完善口岸配套功能,積極謀劃發展國際貨運,不斷提高城市開放度和國際化進程
義烏是全球小商品集聚中心,「買全國 賣全國」是義烏經濟的特徵,主體市場持續繁榮的基礎上,線上線下融合,進出口互動全面推進,義烏電商賣家帳戶超過27萬家,內外貿網商分別位於全國第一、第二,2017年,義烏電商交易額2220.03億元,其中,跨境電商交易額佔全省近六成,連續四年位列「中國電商百佳縣」榜首,今年7月,義烏市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應該說,跨境電商已逐漸成為義烏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務是其重要支撐,在義烏開通運行了全球最長的「義新歐」國際大通道,「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正在建設。浙江省第四大航空港,作為綜合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區域經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利用政策優勢(政府補助以及綜合貿易改革試點的通關政策)儘快開通國際貨運航線。一方面加快貨運機坪和貨站建設,加快謀劃4D至4E機場的提升,以滿足長航距的貨運航線。同時不斷配套口岸的功能,積極配合義烏市政府建設水果指定口岸、冰鮮水產品口岸,營造較好的通關環境。同時藉助省機場集團資源整合優勢,繼續推進與圓通航空的合作,關注順豐、申通的發展進程,爭取更多的新型快遞承運人落地義烏,為國際小商品進出口貿易提供支撐。
(二)提升機場運行效率,努力優化航線網絡,推進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完善的航線網絡是機場發展的動力源,也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過去幾年,義烏機場因基礎設施建設(飛行區改造)、周邊樞紐機場影響等原因,航線拓展比較緩慢。2017年,義烏機場國內直達通航點12個,同比2013年新增1個,5年複合增長率僅2.2%。浙江省機場資源整合一年來,在省機場集團的指導下,義烏機場發展加速。一方面,建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軍民關係,通過軍民航信息通報、空域資源、消防救護資源等要素融合,推進軍民共發展,9月6日,民航局董志毅副局長帶隊調研義烏機場,稱讚義烏機場是「華東地區軍民融合發展的標兵」。同時,在省機場集團幫助溝通協調。通過外挖內抓,1至11月份,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到80.5%,同比提升了26.1%,增幅位列全省機場首位。軍民融合與航班正常性提升為航線網絡優化奠定了基礎。今年我們新開通了曼谷、芽莊、亞庇、青島、長春等5條國內、國際航線,加密了昆明、天津、重慶、西安、臺北等5條航線航班;全年旅客吞吐量預計增幅2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地區航班比去年同期增長3倍以上,從原來的3.8萬人次增長到截止11月底16萬人次。國際地區航班的佔比從原來的2.6%增加到10% 。但我們也意識到了義烏機場的航線網絡單一、現有航線周頻和國際地區航線佔比仍然偏低等問題,距離「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外向度、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特點,充分利用目前的有限增量,合理優化,布局「以商務航線為主 旅遊航線為輔」的原則,穩步推進國內航線的同時,重點發展國際航線,特別是東南亞地區航線。加大航空公司引進力度,在大力支持現有南航基地公司挖掘增量的同時,引進新型基地承運人,加大與低成本航空合作的力度,挖掘新的市場資源。我們根據浙江省民航強省戰略,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標,不斷完善航線網絡,推進全省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為區域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三)積極配合臨空經濟發展,推進航空小鎮建設規劃,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
航空被稱為繼海運、內河航運、鐵路、公路之後,經濟發展的「第五衝擊波」,依託機場而建的臨空經濟區對於集聚高端資源和提升區域產業層次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義烏市政府正在積極打造航空小鎮,規劃總面積4.01平方公裡,立足於「航空」與「物流」,重點培育航空物流業與航空服務業,塑造一個生產空間高效集聚、生活空間開放共享、生態空間縫合串接的精緻化的特色小鎮。義烏機場將積極配合市政府,建設以航空貨運為主、集保稅監管、倉儲物流、臨空現代服務於一體航空小鎮,通過航空小鎮建設,進而有效促進區域融合,並促進城市轉型,提升城市吸引力,使義烏機場成為代表城市魅力的一張「金名片」。
一座機場,騰飛一座城市。義烏機場將根據浙江省政府「民航強省」的戰略部署,在省機場集團的領導下,爭取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開通國際國內航線30條以上,努力打造成為浙中地區重要的區域性航空客運樞紐和華東地區重要的航空物流樞紐,助力義烏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
點擊下載:演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