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一個藏族聚集的小山村,被群山環抱相對閉塞的地方。這幾年這裡熱鬧異常,沒有洛克所寫那樣恬靜幽靜,多了幾份熙熙攘攘的人流,嘲著不同口音,來自不同地方,尋找傳說中屬於扎尕那的美。
—— 題記
扎尕那村風貌
經歷了昨天隴南之後,我們沿著345國道在大山裡曲折迂迴,逆著白龍江邊向西前行。前行的道路時好時壞,前行的景色各不相同,強烈的陽光下,天異常乾淨湛藍,衝著對甘南神秘嚮往,增加了我們前行的動力和欲望。其中經過一些令我們好奇的村莊景致,但目標是扎尕那,便沒有自由亂行,怕出現不可估計的後果。
下午3點左右,我們到了被譽為「石匣子」的扎尕那。從國道到村子,還要走好長一段山路,不過路面非常好,道路兩側高山陡峭,只有窄窄的峽谷小道不斷向前挺進。生活習慣在平原中,這種窄窄小道迂迴山中,確實有點急人。山風吹來,涼爽宜人,沒有了夏季關中地區的燥熱,倒也愜意。扎尕村口設置了收費站,收費公布一下:18周歲到60周歲之間每人40元,車輛不計費。來往車輛非常多,門口剛開始運營,缺少經驗,出入車輛都要緩衝一下,才能順利通過。大概經過二三十分鐘的車程,前方一下開闊起來,午後的陽光依然強烈,山坡上的小村子清晰可見。
扎尕那村口收費處
扎尕那依山而建,幾乎沒有一塊完全平整的地方。我們到的時候村子修路基建還沒有結束,村口停車場停滿了各種車輛,遊客一撥撥的。聽村裡人說,這幾年來扎尕那遊玩的人不斷增多,夏季成了這裡最熱鬧的季節,洛克所描寫的世外桃源恬靜生活,已經不屬於這個季節的扎尕那了。每家每戶都根據地勢而建,入住較高的地方,對於我們外地而來的陌生人來說,通過崎嶇蜿蜒的小道艱難尋找,很是考驗駕技和方向感。我們於昨天在隴南網上房間,普通標間300多,價格確實不低,條件比城市的快捷酒店要差多了。
我們住的酒店看到的扎尕那
我們到的比較早,酒店老闆要求車子停好,方便多停幾輛車,只要在他的幫助下,把車子按照要求整整齊齊停好,稍作休息便到對面的觀景臺轉轉。午後的扎尕那,光照很強。我們背對著陽光,到鋪有木板臺階的景觀臺遊玩。可以選擇騎馬,可以自行步行;也可以選擇乘坐電瓶車去另一個景點。我們拾級而上,暖暖的陽光曬著人很是舒服,沒有關中夏季太陽的炙烤,走走停停,隨著地勢的抬高,回頭望去,小村盡收眼底,午後的陽光灑在每個房屋上,村子最高處的寺廟塔尖閃閃發光;一小塊一小塊的梯田散落在村子周圍。我們的前方一片草坪,遊客散落在各個地方,或站,或坐、或躺……都很愜意。仰望天空,湛藍湛藍的,如同清洗過一樣,沒有一絲雲朵;時不時有老鷹或其他的鳥類盤旋期間。隨著山勢的抬高,草木慢慢的退去,裸露出光禿禿的石頭,山頂陡峭峻拔直插藍天……
夕陽下的扎尕那村
我們大概晚上八點左右回到酒店,酒店小院已經停滿了車輛,時不時還有遊客拖著行李找房子,看到這裡很慶幸自己早早定了房間,省了好多麻煩。晚上便在下榻的酒店吃飯,飯菜個人認為一般,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吃飯場景確實不一般,一會兒大家都聊到一塊,每個人來往的路線各不相同,便分享著各自的樂趣。其中一位浙江的人給我們極力推介我們下面去往的線路和遊玩的地方。講解的詳細程度不亞於一個甘南的當地人,我便在手機上一一作了記錄,以便用上。
躺在酒店通過窗拍的村子一角風貌
扎尕那的早上,涼爽得如同關中的深秋一般,抬眼望去滿目青翠,少了關中深秋的凋零;一層薄薄的晨霧縈繞在山間,山的那頭泛著暖黃色的光,那是即將升起的太陽,照著對面的山石上泛著金光;整個村子就在山腰間,高一點的人家如同住在仙界,也被薄霧縈繞;早起的遊客已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或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時不時對著不同方位拍拍照。我站在租住房屋頂的平臺,看到一位身著藏服的姑娘,來回穿梭於樓上樓下,時刻沒有停止;另一家屋頂上一位老大爺在自家三層樓房平臺一小白塔旁跪僕禱告,甚是虔誠,那小白塔冒出縷縷青煙……
早上拍的村景
聽當地人講,最美好的扎尕那,要穿越,到大山的深處,那裡更加漂亮。我們沒有足夠的體力和時間,只能在他們的言語中想像那近在咫尺,卻遠在天邊的神奇!
對於我來說,那些神奇只能留給扎尕那!明天在哪裡住,到哪兒玩,沒有確定,只能走走看看。
下面發一些扎尕那我拍的圖片:
清晨的扎尕那。
清晨扎尕那村
村民飼養的馬
清晨的扎尕那村
清晨的扎尕那村
午後的扎尕那村
扎尕那村對面的觀景平臺
扎尕那村對面的草坪
扎尕那村對面的慢行步道和觀景臺
觀景區的慢行步道
遠眺扎尕那村
我們家姑娘的留念照片,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