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古石頭村,古代傳說出「娘娘」,屬黃河八景之一

2020-09-21 奮鬥的春虎

濟南平陰有著名的「齊魯泉鄉」洪範池,也有遠近聞名的「玫瑰小鎮」。說到玫瑰鎮,那真是滿山遍野的玫瑰,一到5月花開的季節,空氣裡到處瀰漫著玫瑰花的香味,鮮豔的花骨朵迎著朝陽,更是給人美麗的視覺性衝擊。走在玫瑰鎮的村道上,乾淨的街道,錯落有致的房屋,粉紅色的花朵,讓人耳目一新,不禁羨慕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其中有一小山村,靠近黃河岸邊,有的人家甚至和黃河只有一渠之隔。因為交通閉塞,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這裡。但就是在這個不知名的小山村中,有被村民稱為九節龍王山的小山頭,有蠍子山蚰蜒窪,還有傳說中的黃河蛟。這就是外山村。

大家或許就能猜到外山名的由來,之前可能叫李家莊,都是李姓,後來因為外姓的擴入,如王姓,孫姓,付姓,劉姓,汝姓等等,現在成為了一個近2000人口的大村。

村裡有座山伸入黃河裡,和河對面的東阿蛤蟆山遙遙相望,組成黃河中最窄的地方也是比較出名的艾山卡口。艾山卡口被稱為東阿黃河八景之一。

就在這座山的山頂,有一座大的石頭青蛙,靜靜地望向黃河的對面,守在黃河岸邊。聽說河對面的蛤蟆山上有一隻石頭蛤蟆,就像兩座山一樣遙遙相望。

山的半山腰曾經有一座廟宇,村裡人說是南方蠻子修建的。本來村裡有河有山,風景絕佳,聽說是要出皇后的。南方蠻子走到這看著這裡風水極好,於是半山腰建了座廟,把這好風水破壞了。現在在半山腰還有被破壞的觀音石像。

村裡的住宅多數都是就地取材,由石頭蓋成。因為靠近山,住宅裡有一特色就是家裡容易有蠍子。所以夏天撐蚊帳特別的重要。村裡東北面還有座山叫蠍子山,據說以前掀開一塊石頭就是蠍子。蠍子山底下就是蚰蜒窪。

山雖然不高,但是有野兔,有山雞,以前還有歡,現在山上因為有核桃樹,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有了小松鼠。有時候小松鼠還跑到沒人住的房子裡戲耍。

因為灘區拆遷,如今村裡的多數房子都被拆了,留下的多是有近上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相關焦點

  • 山西省南大門,虞國故地,黃河岸邊平陸縣
    圖片來源:劉文禮黃河岸邊,中條山麓,這裡是秦晉豫三省交界之處,這裡文化底蘊深厚, 她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曾是周朝虞國故地,有許由、巢父、宰相傅說、宰相百裡奚等名人傳說;伯樂相馬、按圖索驥、虞芮讓畔、中流砥柱等歷史典故膾炙人口
  • 古韻·大川渡 || 西廂調裡覓溫情,黃河岸邊話桑麻
    >古韻·大川渡回歸幽幽田園 品味濃濃鄉情大川渡位於美麗的水川鎮,黃河岸邊清末以前稱大船渡,是條城通往外界重要的渡口,大川古渡、武當神鍾歷史上就被列為條城八景之一。大川渡河道開闊,水流平穩,順流向下,一路山青水靜,古柳岸邊百年水車與古式渡船融為一體
  • 忻州|黃河沿路藏著這10個景點,不花上2天都走不完~
    西口古渡位於河曲縣城黃河大街的黃河岸邊,又因為位於古河曲城水西門外的長城之外、黃河東岸,所以也叫水西門渡口。古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 彌佛洞位於河曲縣境內石城村西的黃河絕壁上,是河曲黃河沿岸最為險峻的寺廟,也是河曲古八景之一,「石城佛洞」的「佛洞」指的就是這座彌佛洞
  • 黃河岸邊是家鄉
    黃河岸邊是家鄉福佑古寨位於黃河西岸的大荔縣範家鎮福佑村,是遠近聞名的「全國生態文化村」。近年來,依託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福佑古寨,以及10萬畝黃河溼地優勢資源,福佑村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遊覽,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 東阿黃河八景
    這高大堅實、雄偉的金堤,既象水上長城,又象綠色林帶,遊客漫步其上,且行且觀,黃河如帶,水聲滔滔,波光粼粼,天光雲影,樹木參差,楊柳依依,芳草滿坡,禽聲上下。定會心胸為之一闊,世俗雜念漸離心頭,恬淡幽靜趣味頓生,您若從於窩村沿金堤南上,可觀賞到東阿縣境內的黃河八景。
  • 府谷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
    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楊建勳/文 王嘉寧/演講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來自海則廟便民服務中心的王嘉寧,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海則廟,黃河岸邊的一顆文化明珠》,請指正。黃河,孕育著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黃河,書寫著人類歷史發展的壯美畫卷。在蜿蜒曲折的黃河中遊的北岸,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她的名字就叫海則廟。海則廟,流傳著一個神奇的傳說:一隻巨大蜘蛛從汪洋大海中躥了出來。
  • 青海貴德,黃河岸邊的古城,大禹治水從這裡開始
    在黃河岸邊的貴德古城,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繞城而過的黃河清澈見底,碧波蕩漾,猶如一條翡翠玉帶纏繞在山川古城間,也因此有了「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屬於青海地區河湟「三衛城」之一。位於黃河岸邊的古城他發現大山阻擋住河水,沒有峽口,水流不出去,漫流而出的黃河水肆意流淌,才造成下遊的洪水。要解決黃河水患,必須鑿開龍羊峽,疏通水道,讓黃河水進入固定的河道。
  • 盛世黃河行:你知道黃河為何稱作母親河嗎?跟這個傳說緊密相關
    盛世黃河行:你知道黃河為何稱作母親河嗎?跟這個傳說緊密相關。在中國能被稱作母親河的兩大流域也就只有長江和黃河了。黃河之所以被稱為母親河跟下面這個傳說緊密相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女媧造人的故事。女媧造人的故事從小聽到大,傳說盤古開天闢地萬物衍生,女媧娘娘為了給世界添上生機,就照著神的模樣捏出了無數的「泥人」最後施以法力「泥人」就變成了我們如今的人類。這個神話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感覺起來和黃河並沒有什麼關係。
  • 窯渠村~黃河岸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喜歡戶外旅行的千萬車錯過
    原生態的窯渠村~黃河岸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喜歡戶外旅行的千萬車錯過
  • 去黃河岸邊「趕集」,體驗西北式浪漫!
    32歲的王燕是黃河宿集的一名「生活管家」,這處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常樂鎮大灣村的民宿集群,毗鄰黃河、與騰格里沙漠隔河相望,吸引了眾多旅行者紛至沓來,感受美麗鄉村的閒適生活,體驗西北式浪漫。空中俯瞰黃河宿集。
  • 黃河十八彎,最美娘娘灘
    黃河由西向東奔騰不息,沿陰山山脈東進時,一個龍擺尾,掉頭又向西南湧流,巨大的河灣把晉、陝、蒙三地隔開,形成許多河灘和古渡,河曲縣由此得名。 娘娘灘位於河曲城東約十公裡處,是黃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島,故有「天下黃河第一灘」之稱。相傳,兩千年前,漢文帝劉恆和他的母親薄姬遭呂后誣陷,曾避難於此,所以起名娘娘灘。
  • 黃河太極灣大峽谷旅遊資源概覽
    古棧道北宋末年,沿黃河修建的一條棧道,棧道從寧邊城起到前面的「打漁夭」村止,棧道一千丈(約六華裡),是古代戰爭年代,為了保證戰爭物資的運送,士兵往來方便,信息暢通而建。古棧道沿山勢蜿蜒盤旋,寬約1.5米,大部分用石條鋪成,可以滿足人員馬匹的通行。
  • 黃河壺口瀑布岸邊「朱家堡"的傳說
    村子裡在老張似曾相識,但不是很熟悉,我主動請求老張講一講老人們傳說是誰修的朱家堡的古城。老張不假思索「明洪武朱元璋修的」,其中幾個婦女隨著附和「也有說朱洪武修的」「傳說是皇帝住過的地方」。我特意引導說,聽說村西頭有棵古柏和一口井。老張接著更正說是古槐,九個人合圍才能圍上,清朝末年他們的祖上從山東逃難來到這裡,居住在明朝人鑿下的古窯洞裡,三年都不用砍柴,連院子周圍的枯樹都燒不完。
  • 石頭面上巧構思,孟津黃河石畫「畫出」致富新路子
    隨著畫筆的起落,轉眼間一塊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黃河石上,被分別繪製了各種各樣的牡丹、山水、動物……石頭的堅韌質感與牡丹的雍容華貴融為一體,透著濃鬱的鄉土文化和藝術氣息。位於黃河南岸的白鶴鎮,沿黃河岸線長達50多公裡,以盛產奇石聞名。
  • 七月天,來山西,看最美的黃河!!!
    這裡是長城與黃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整個老牛灣旅遊區由三灣一谷組成,分別是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從史至今,萬裡黃河兩岸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僅此一處,這裡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
  • 黃河岸邊蘭州城裡中山橋北有個白塔山 在這裡遠眺金城景色真美
    母親河黃河穿越蘭州城而過,給蘭州增添了一抹水鄉的景色,在蘭州城裡黃河岸邊的中山橋北有一座白塔山,這裡是一個鳥瞰蘭州美景的好地方,站在山頂遠眺金城,黃河像一條絲帶給金城繫上了一個結。白塔山海拔雖然有一千七百多米,山勢起伏,「拱抱金城」,但是跟山下的蘭州城高度比起來只有二百米左右落差。
  • 黃河岸邊「德吉花」
    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出發,順著黃河沿岸的213省道行駛10餘公裡就到了此行採訪的目的地——德吉村。一提到德吉,當地人都會這樣說:「前幾年,這裡連名字都沒有,就是一片黃河岸邊的荒灘。」黃河岸邊的德吉村,近年來通過打造美麗鄉村,走上了旅遊致富路。
  • 黃河岸邊的筏子客
    筏子客在黃河漂流前對羊皮筏子進行清洗。午休時間也顧不上回家了,就在筏子下面眯一會。遊客們乘坐羊皮筏子,體驗黃河漂流。筏子客們在生意蕭條的時候坐在岸邊聊天。一名筏子客正在接聽遊客的電話,多年的漂流經驗讓筏子客們逐漸有了「老客戶」。筏子客將羊皮筏子背到黃河邊。古人稱之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 黃河石林的故事傳說
    黃河在這裡畫出了一個秀美的龍灣村黃河石林,反彈琵琶人們說天下黃河向東流,又說黃河九曲十八彎,而位於龍灣村境內的一段黃河,驗證了黃河的性格。在這裡,她反彈琵琶、自東向西,奔流約五公裡,碰見萬古石林,然後甩出了一個優美的圓弧,調轉龍頭,蜿蜒向北而去,造就一個神秘的龍灣村。從此,黃河伴著龍灣和石林,相依相偎,蜚聲黃河兩岸、大江南北。
  • 這個隱匿於世的古村,濱臨黃河笑枕長城,堪稱石頭建築博物館
    黃河則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被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這兩大古代文明的交匯點,有著一個曾經隱匿於世的古村落文明,它就這樣靜靜地守望著黃河,臥在萬裡長城的臂彎裡,矗立在腳下這片黃土之上。這個古村叫做老牛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