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年年有 野泳仍不斷

2020-12-12 中山網


   大湧全祿村西江河邊,多人穿過護欄野泳。本報記者 盧興江 攝

夏日高溫,本是蓄水防洪之用的水庫、河道,卻成了許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們的「泳池」。殊不知,涼爽的背後,緊跟著的是死亡惡魔。

5月5日下午4時,大湧居民胡先生和邱先生相約前往靠近全祿村的西江護堤壩遊泳解暑。遊了大約40分鐘準備上岸時,胡先生突然聽到身後的邱先生求救,並眼看著邱先生身體下沉。胡先生拼命遊上岸,快速找來竹竿搭救,但為時已晚。兩天後,人們在附近水域發現了溺亡的邱先生。

這個悲劇前一天的5月4日,警方連續接到來自東升鎮、三角鎮、南頭鎮居民的3起溺水報警,有4人溺水失蹤。

溺水之殤連年不休,原因何在?該如何更有效管理?本報記者實地走訪部分野泳黑點,並採訪公安部門、救援專家等,以求破解難題。

原因分析

水底暗流湧動潛藏危機

市水務局工作人員蔡健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018年6月,根據中山溺水事故情況,水務局曾曝光了45個野泳黑點,溺亡事故從數量上確有減少,但是悲劇還是時有發生,究其原因,關鍵在於野泳者自我防護意識薄弱,對險情判斷不足。「有些水域,表面看起來平靜,但下面卻暗流湧動。不知水情的人下水後,容易被水下的水草纏住,有時也會遇到冷水導致腿部抽筋,造成溺亡事故。」

沒有處罰權只能勸離

緣何野泳者很容易就進到水庫、河湧?水庫、河湧為何易發溺水或溺亡事故?曾在市水庫水電工程管理中心工作的陳先生分析說,近幾年來,水務部門非常重視對水庫、江河的管理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完善防護,安裝升級防護網、警示標識等,但往往是你這邊剛剛查缺補漏,那邊就遭遇破壞了,可謂防不勝防。水務部門固然對於河道水庫等公開水域有監管義務,但對於「闖入者」沒有行政處罰的權力,只能採取勸離、驅趕,可是前腳剛走,他們後腳又進去了。

黑點走訪

大湧鎮全祿村西江邊:每天都有人「破網」野泳野釣

6月3日,中山最高氣溫30℃。

下午3點我們來到大湧鎮全祿村西江邊時,堤壩上的冷飲小吃攤一個挨著一個,太陽傘的遮擋下,許多市民或穿著短袖或光著膀子,坐在椅子喝茶聊天。路的另一側停有上百輛電動車與小汽車,數百米的堤壩儼然就是一個市民休閒廣場。

堤壩靠西江一側加裝了兩米高的墨綠色鐵絲材質防護網,禁止遊泳和禁止垂釣的標誌高懸而醒目,有的防護網還設置有帶刺的鐵圈。不過,記者看到,防護網被撕開了一些口子,有人鑽出前往西江遊泳垂釣,對危險告示牌熟視無睹。

靠近路邊攤位的防護網被撕開一道三米寬的口子,有人坐在防護堤上聊天,有人下到河床,在樹蔭下聽濤、乘涼,更多的人則下到河裡遊泳,站在堤壩上拋竿釣魚。西江河邊連著有十多個防洪堤壩,每個堤壩上都有人,數了數,大致總人數超百人。難以理解的是,還有家長帶著七八歲的孩子下到河裡玩耍。詢問其中三名野遊者是否熟悉西江河的水情,均表示不知。

流動攤販劉女士告訴記者,這個點遊泳的人數還不算多,下午五點左右才是尖峰時段,可以說百米河堤全都是人。但是不管哪個時間段,入夏以來,每天都有很多人過來遊泳。

查詢媒體公開的報導,只是這一河段,5年來,溺亡事故就不下10起,而且絕大多數為青少年,打工者居多。2011年7月15日,居民李國花12歲的女兒和鄰居家13歲的女兒正是在這個河段溺水而亡,同村一名35歲男子緊急救援時,也被江水捲走。

五桂山秀麗湖:溺亡事故地  市民仍在暢遊

五桂山秀麗湖雖然沒有被水務局列入45個野遊黑點,但近幾年來溺水事故也不少。2018年6月1日,兩名少年來到秀麗湖遊泳解暑,結果16歲的小王不幸溺亡。

6月3日下午,記者輾轉來到小王溺亡的地點時,現場有一塊告示牌寫著:「禁止遊泳 禁止垂釣」,兩米多高的防護網被野泳者撕開一道兩米寬的口子。站在缺口處望去,不遠處仍有五六位市民在水庫上遊遊泳。記者準備離開現場時,4名青年男子驅車前來,將車停在缺口旁,從後備箱拿出魚竿,還向記者詢問哪個地方適合垂釣或周邊有無野炊的地方,對懸掛在一旁「嚴禁在水閘管理範圍內遊泳、釣魚、玩耍」的標示牌視而不見。

問及是否聽說過水庫曾發生過多起溺水事故,一位男青年表示聽說過,同時表示釣魚不會有危險。

齊抓共管

溺水之殤連年不休,如何才能減少或避免悲劇重演?記者隨後採訪到相關負責人以及救援專家,請他們獻計獻策。

自覺抵制 莫靠近野泳「黑點」

大湧公安分局旗南派出所副所長 楊永新:

大湧全祿村西江一帶是我們所的巡防重點,我自己也曾下到西江成功救人,也多次帶隊前往事發地巡防,勸導野泳市民,提醒市民西江河邊水淺,但河中的水很深,垂釣和遊泳都很不安全。我們掌握的情況是,西江大湧河段最深的地方超過20米,由於採砂等原因,水下環境極其複雜,可謂暗流洶湧,險境重重。許多野泳者遊著遊著就沉下去,回不來了。市民一是提高安全意識,自覺抵制到西江野遊和垂釣,二是夏季來臨,家長一定要看護好小孩,切莫靠近事故「黑點」。

善意勸阻 不當「局外人」

中山市戶外運動協會會長 何文林:

自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庫的水情變化多樣,即便對水性好的人也存在致命的危險。而且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野泳,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患者,遊泳就很容易誘發疾病瞬間發作。當然,野泳的隱患除了家長和學校開展教育外,也應該引起社會的共同關注,遇到未成年人在池塘、水庫玩水,應馬上勸,不當「局外人」,要知道,一句善意的勸告,就能減少一次溺水事故。

量力而行 不盲目施救

中山藍天社會公益服務隊隊長楊偉華:

近幾年來,我曾和隊友們參加過多次溺水救援,但遺憾的是,很多救援因時間差徒勞無功。對於防範溺水,我提幾點建議:從中山近幾年野泳導致的溺亡事故分析,青少年人居多,外來務工人員居多,建議用人單位防溺水宣傳教育常態化;從每年發生的水域事故情況看,魚塘和水庫是溺亡重災區之一,水利管理部門應不厭其煩查缺補漏或升級防護措施;從多起溺亡事故分析,許多都是救人不成,把自己也給搭進去了,所以施救者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施救,立即求助並及時報警是上策。

事故回顧

少年兒童溺亡事件頻發

近期,廣西、河南、陝西等地分別發生多起學生溺水事件,多名學生溺亡。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2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舉一反三,多措並舉,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防溺水工作,把工作做實做細,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事件發生。

實際上,預警的必要性在中山早就得到驗證。近年的暑期,中山都會發生少年兒童溺亡事故。

2017年8月19日下午1點28分,小欖工業大道績東二路段發生一起少年落水事故。小欖消防大隊趕到與現場群眾一起搜索,遺憾的是,找到小孩的時候,小孩已經溺水身亡。

2018年6月3日下午,一少年在南朗鎮南塘水庫遊泳時不幸溺亡。 溺水者裴某16歲,河南人,事發時剛來中山打工。

2019年8月19日6時40分,橫欄鎮指南村糧倉後面魚塘,一名陸姓男孩溺水而亡,而父母正是塘主。在老家廣西讀書的男孩暑假來橫欄玩耍,不幸再也無法回到課堂。

2020年第2號預警發出後,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迅速將預警在全市各中小學轉發,並提出了工作要求。各鎮區教育部門也積極行動,比如港口鎮,5月13日上午,民主小學、民主社區、東街派出所、民主小學家委會召開聯席會議,明確各部門的責任,確立了「聯防、聯動、聯治」治理機制。

他山之石

東莞:警示牌+防護設施+專人巡查

和中山一樣,東莞也是一個河流、湖泊眾多的城市,溺水事件也曾頻頻發生,而該市為此採取了系列舉措。其中,東莞多個鎮出臺了防溺水方案,如《塘廈鎮防範學生溺水專項工作方案》。東莞防溺水的經驗是,設置大量警示牌,在各個山塘水庫、河流、湖泊等區域樹立標語,禁止下水遊泳;在事故多發段設置密集的防護設施,有些河段甚至被直接封死;專人巡查必不可少,一到暑期,東莞會安排大批治安巡防員在重點河段巡邏,發現有人在河邊逗留,就會提醒他們水深湍急,切勿下河遊泳,儘可能勸導離開。

相關焦點

  • 汕頭梅溪有人端午遊野泳,安全令人憂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有暢洗「龍鬚水」的傳統習俗,本意是為了強身健體,祈求安康,然而,一些人卻不顧安危,趁著假期擅自到危險水域遊野泳,這已經不是在洗「龍鬚水」,而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野泳者看到這麼多人以身試險,在這一帶巡查的安和義務救援隊隊員總是盡力勸離,一些人也及時上了岸,但仍有不少人不予理睬。
  • 北京玉淵潭公園遊泳失蹤老人已溺亡 悲劇後還有人野泳
    當他們趕到岸邊時,發現有老人的衣物,但是並未發現老人的蹤跡。家人懷疑老人有溺水的可能,於是便報警求助。公園方面隨即利用監控幫助找人,同時調派工作人員在園尋找。救援人員抵達現場後,迅速開展現場救援工作。消防員駕駛橡皮艇在湖中對失蹤者進行搜索,同時派出消防員做好岸上保護。同時協調藍天救援隊到場同步開展救援。
  • 深入水底 為您揭秘,野泳到底有多危險?
    夏天到了,隨著氣溫的攀升,總有些人無視禁令牌,喜歡到水庫湖泊或河道等野外場所遊泳,容易發生溺亡事件,造成悲劇。(路面監控畫面,紅圈中一市民在河道裡遊泳)野外遊泳,別看水面平靜如鏡,水下卻危機重重。前兩天,奉化區水鷹戶外應急救援隊的隊員到西塢街道的橫坑水庫潛入水中,探摸水底情況,實地講解野泳的危險性。橫坑水庫是奉化夏季野泳多發的場所之一。「水鷹」隊員應金榮穿戴好專業潛水服,潛水水庫水底,10多分鐘後,老應上岸。他說,水庫的水下環境很複雜,石頭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水草也很多,「倘若不熟悉環境,一旦磕碰石塊受傷或被水草纏住,就很麻煩,很容易導致溺水。」
  • 13歲少年野泳溺亡,江門電視臺統計22個「溺亡黑點」
    5月20日中午,在禮樂,就有一名13歲的小孩因為野泳不幸溺水身亡。市民徐先生報料說,溺水的小孩小文(化名)是他朋友的兒子,今年13歲。20日中午1點多,小文和他的兩個同學在江海區文昌紙廠宿舍附近河段遊泳玩耍。這時,剛好有一艘船經過,打起的浪將小文卷了進去。(網絡圖片)記者隨後向市公安局文昌沙派出所了解情況。
  • 【擴散】熱炸了,花都這些野泳點是「暑期殺手」,千萬別去試!
    【擴散】熱炸了,花都這些野泳點是「暑期殺手」,千萬別去試!近日,我們在區內一些水庫的走訪中就發現有不少「遊泳一族」而臨近暑假一旦學生加入「野泳」隊伍將存在更大的安全隱患↓↓↓直擊:河裡「野遊族」只為清涼一「夏」近日下午,我們來到芙蓉水庫發現
  • 遊人野泳野釣屢禁不止 北京十三陵水庫護欄被扒爛
    水庫管理者表示,水庫水利工程區情況複雜,近幾年裡連續有野遊者溺亡事件發生,但不論加強巡視勸阻還是加固加高圍擋,野泳野釣行為仍屢禁不止。水庫周邊有安全的親水區適合休閒娛樂,望市民為了自身安全和水庫環境,不要冒險。
  • 勸離不走危險重重,後海野泳劈波斬浪者仍不少
    另有一名野泳男子在玉淵潭公園附近的河道內溺水身亡。遊野泳再次成為公眾的焦點,但這並未阻攔野泳愛好者的熱情,在後海、展覽館後湖、東二環護城河等野泳「聖地」,仍有大量遊野泳者。水草豐盈又缺少安全防護的水域,增加了遊野泳的風險。「遊」人不減 當街洗澡裹布更衣「撲通」,一名男子旁若無人地躍入水中。
  • 為阻止小孩下海遊「野泳」,雷州700多名好心人籌錢築起「生命...
    為阻止小孩下海遊「野泳」,雷州700多名好心人籌錢築起「生命防護牆」! 近段時間溺水事故高發廣東、廣西、重慶等地先後發生多起溺水事件令人心痛為阻止小孩私自下海遊「野泳
  • 後海野泳劈波斬浪者仍不少,危險重重
    另有一名野泳男子在玉淵潭公園附近的河道內溺水身亡。遊野泳再次成為公眾的焦點,但這並未阻攔野泳愛好者的熱情,在後海、展覽館後湖、東二環護城河等野泳「聖地」,仍有大量遊野泳者。水草豐盈又缺少安全防護的水域,增加了遊野泳的風險。「遊」人不減 當街洗澡裹布更衣「撲通」,一名男子旁若無人地躍入水中。下午一點,後海公園裡遊人不多。
  • 一外地男子湘江遊野泳,1分鐘後沉入水中
    事發現場位於益陽市歐江岔鎮鏡明河水域,8月4日晚7點有村民看到有三人下河遊泳,有兩人已經遊到對岸,而仍有一人在離對岸仍有十米左右的水面反覆起伏疑似溺水。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與益陽藍天救援隊出發,晚上9左右趕到事發現場。
  • 5個花都娃在河裡野泳!不能讓溺水悲劇重演!
    隨著炎熱的夏天到來 遊泳成為很多人 特別是孩子們暑期消暑的選擇 更是有很多中小學生趁父母不在家
  • 野泳和遊泳池遊泳有什麼不一樣,都需要注意些什麼?
    野泳在感覺上會更好一些,沒有遊泳館裡的那麼多約束,海闊天空的,自由自在,想怎麼樣遊就怎麼遊,所以在野泳的時候就會更加放鬆,更加悠閒,能有一種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不過開放水域環境複雜,水況不固定,所以野泳的時候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野泳遊自由式的時候要經常抬頭確認一下方向,要不真不知道自己會隨著水流偏到哪裡去。
  • 無錫溼地公園成為野泳場 少數市民公然裸泳(圖)
    尚賢河內有人在野泳  8月1日上午,城管執法隊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在尚賢河內突然出現了野泳市民,而參與野泳的居然是一名尚未達上學年紀剛滿5歲的兒童,雖然野泳兒童旁邊有一位老大爺作陪同時還套上了遊泳圈,但是還是讓在場的城管執法人員感到膽戰心驚。
  • 東莞厚街沙溪水庫有人垂釣野泳被勸返
    天氣逐漸炎熱,野泳、釣魚等行為隨之增多。最近,就有市民反映,東莞市厚街鎮沙溪水庫有人在野泳和釣魚,十分危險。針對該現象,東莞市厚街鎮農林水務局、公園辦、團委等多部門聯合前往現場進行勸返,並對相關人員展開防溺水安全教育,嚴防溺水事故發生。
  • 福州晉安區鱔溪野泳 熊孩子玩水險溺亡
    原標題:福州晉安區鱔溪野泳 熊孩子玩水險溺亡沈先生不願透露自己的詳細信息,不過他說,現場遊泳的孩子很多,希望家長多加看管,千萬別讓「黃金周」變成「悲劇周」。溪潭水很深 水底還有漩渦「下午天還很熱,不少小孩下到溪裡玩水。旁邊就掛著『禁止遊泳』的牌子,但無濟於事。」沈先生說,昨日,他帶著家人,和親戚一起來到晉安區鱔溪燒烤園遊玩。突然,他聽到陣陣「救命」的喊聲,他和親戚急忙跑到溪邊。
  • 遊客野泳不怕死,抖音網紅景點陂洋半月灣被關閉
    最近抖音上有一批視頻火了,一個免費、原生態的旅遊景點——陸豐市陂洋半月灣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一探究竟,甚至有遊客從江西驅車900公裡就是為了來半月灣一睹美景,這些視頻中不少遊客都在水裡嘻戲,看的小編膽跳心驚,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
  • 義烏佛堂一周內溺亡5人 你還敢盲目「野泳」嗎
    然而,悲劇往往沒有預告,小陸因岸上石頭太滑,不慎滑入水庫中,幾經掙扎,仍難逃遇難,年輕的生命就此定格。據悉,小陸是貴州人,跟隨父母來到義烏佛堂鎮務工。一周內發生5起溺亡事故佛堂鎮作為義烏第一大鎮,擁有2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其中本地常駐人口僅8.3萬,不到一半。每年的寒暑假,更是「人口大爆發」的集中時期。
  • 野泳如此危險,健康舒適的室內恆溫泳池它不香麼?
    近期,抖音上有這麼一個火爆的短視頻:佛山禪城區,有人在颱風登陸前夜冒著風雨下河野泳,被當地監管部門用無人機探照燈驅趕上岸。據廣州日報報導,部分群眾刻意避開白天,專門選擇在夜間進行野泳。為防止野泳引起溺水危險,佛山禪城利用無人機開展常態化「防野泳」巡控,共計勸阻野泳群眾270餘人次。
  • 北京22歲小夥玉淵潭野泳溺亡 湖岸有45塊警示牌
    東方網6月4日消息:雖然北京玉淵潭東湖明令禁止遊泳,但這裡一直是人氣旺盛的「野泳」之地,近年來多人在此溺水,2日下午5時許,又有一名22歲的小夥子溺水而亡。「我在這個湖裡遊了十多年泳,怎麼就不行了?」一名有著30年泳齡的男子說,雖然經常有人在此溺亡,但他並不害怕,「從小就在這兒遊,我們水性好,沒問題。」   玉淵潭遊泳歷史悠久,清光緒年間,這裡就是北京市民盛夏遊泳嬉戲之所。最近十餘年中,夏天到這裡遊泳的人數日均上百人次,到玉淵潭公園遊泳是老北京的一種習慣,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和隨處可見的「禁止遊泳」的標語似乎都左右不了這個還在延續的傳統。
  • 北京一老人在玉淵潭公園遊泳失蹤 野泳風險大
    水域水位多有上升,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不要獨自在河邊、池塘邊玩耍,不去非遊泳區遊泳。玉淵潭公園管理處表示,玉淵潭公園內禁止遊泳,且湖底情況複雜,野泳危險性極大。玉淵潭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野泳」問題,公園投入了大量的安保及工作人員巡視,同時設立醒目的警示牌加強勸阻與警示,公園呼籲廣大遊客要文明遊園,拒絕野泳、關愛生命。